洞庭碧螺春,如何鉴别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如何鉴别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干茶的外形,有“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这四大特点。
判断一款茶的好坏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泡一杯尝尝。
先将85~90℃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投入3g左右干茶。洞庭碧螺春条索细紧,即刻下沉。
碧螺春干茶产量少的原因?
1、与时间赛跑
碧螺春茶从采摘开始,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天早上4-5点,茶农就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基本只选择一芽一叶的茶树嫩尖,且不能等到太阳当空,一旦长老,就不符合采摘标准了,所以在谷雨前的20多天采茶黄金时期,茶农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行动。飞快的采集,一般到中午11点前后即停止,熟练的采茶工一天也就2斤原茶叶,背回家,胡乱扒口饭,就要把采摘的茶叶挑拣,分类,准备杀青,炒制,当天采摘的茶,必须当日炒制,绝不可以过夜。
苏州明前碧螺春茶叶价格高昂的原因
2、产量少
源产地碧螺春茶,即为苏州洞庭东山与西山出产炒制的碧螺春茶,目前在东山,碧螺春茶树种植面积约为11000亩,西山的碧螺春茶树种植面积约为18000亩,两山每年茶叶的出产量通常只有100吨上下,与之其名的西湖龙井,年产量则为800-1000吨,市面上很多外地茶叶,也打着源产地碧螺春的旗号,摇身一变,身价百倍,殊不知,清代《太湖备考》中,就已经说了,碧螺春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苏州明前碧螺春茶叶价格高昂的原因
3、成品少,出产率低
洞庭东山,西山的茶农,每天上山,辛苦采摘几个小时,每人顶多采摘鲜叶2-3斤,而一斤炒制好的碧螺春干茶,则需要5斤多的鲜叶,且不可机器操作。全程手工,最后炒制搓揉的步骤更是让人胆战心惊,200-300度的铁锅内,全凭炒茶师傅的双手对锅内的茶叶进行搓揉,这是碧螺春茶炒制显毫,卷曲成形的一步,连手套都不能带的。所以一位茶农,从采摘算起,一人,一天只能出产2-3两碧螺春茶,如此反复的工序,如此辛劳的工作,明前碧螺春的价值可想而知。
4、人工高
一场新冠疫情,把全国人民在家憋了将近2个月,苏州也不例外,受到本次疫情的影响,原本在这个时间就有用工难问题的采茶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外地工人到苏州要隔离14天,采茶时互相间隔需超过1米,诸多的影响,导致原本靠纯手工采摘的鲜叶数量又降低了不少,所以今年茶叶的成本也无形的提高了很多。
苏州明前碧螺春茶叶价格高昂的原因
除了量少、采摘不易,制茶也是一门技术活。上好的碧螺春必须是大锅明火炒制,而且不能带手套,需要师傅用手去感知200°的铁锅的温度,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这些程序,明火必须用捡的松枝烧才能更好的控制温度,烧火师傅和炒茶师傅之间需要长久的默契配合。
碧螺古诗词?
1.咏苏州碧螺春茶 [五律] 作者:吴门醉客
翠玉环山叠,碧螺妆好春。
浅闻香沁鼻,细品舌生津。
扰扰途中客,悠悠梦里身。
江湖霏雨冷,一盏慰风尘。
2.碧螺春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洞庭碧螺春东山好还是西山好?
1 这要看个人口感和喜好而定,无法简单地回答哪个更好。
2 碧螺春是一种以芽叶为原料制作的绿茶,东山产的碧螺春以细嫩的芽叶为主,因土壤、气候等地理环境不同,味道略带鲜爽;而西山产的碧螺春则以芽叶和叶子混制,因土壤中含有更多矿物质,味道更加浓郁。
3 无论是东山产的还是西山产的碧螺春,都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建议品鉴后自行选择。
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哪个好?
两者都很好。 龙井茶滋味鲜醇甘爽,淡而有味,香气馥郁,汤色清澈明亮。 碧螺春香气浓郁,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甘醇,回味绵长。 可依据个人喜好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