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龙,陶瓷杯适合冲什么茶
密云龙,陶瓷杯适合冲什么茶?
陶瓷茶具一般都可以用来泡各种茶,要细分陶器、瓷器、玻璃等。
1、乌龙茶:选择是紫砂壶杯具或者是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是最好的,冲泡密云龙大红袍建议最好用白瓷盖碗。
2、红茶:可以选择盖碗、盖杯或者是咖啡杯、白瓷或者玻璃茶具都可以,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茶具都可以。红茶汤色红亮诱人,红艳的汤色,用白瓷杯还能欣赏到优质红茶的“金圈”。
3、花茶:可以选择青花瓷、青瓷等盖杯、盖碗。也可选择玻璃茶具,方便观赏花茶在茶具中舒展绽放的美感。
4、绿茶:选择透明的玻璃杯,当然青瓷、白瓷、青花瓷的杯子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选择无盖杯。绿茶的特征是清汤绿叶,那么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具为宜。
5、普洱茶:选择紫砂或陶器茶具泡,同时也可以用玻璃茶海装茶,以便于欣赏汤色。
6、白茶:新茶适合用瓷器冲泡,更加能够凸显白茶的鲜味,老茶的话可以用陶壶煮饮,更够味。
7、黑茶较为粗老,可冲泡也可煮饮,用陶制茶具能消除黑茶的杂味,更突出其陈醇的韵味。
采茶的古文?
1、《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
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2、《观采茶作歌》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3、《采茶行》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
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4、《采茶词》
明:高启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5、《忆秦娥·游人绝》
游人绝。
绿阴满野芳菲歇。芳菲歇。
养蚕天气,采茶时节。
枝头杜宇啼成血。
陌头杨柳吹成雪。吹成雪。
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方舟子和云南普洱之争有结果了吗?
茶者是坦洋工夫红茶传承人,祖上几代研制红茶,先今作为茶行业从业者,希望与各位茶客探讨茶,品味茶。
------------------------------------------------------------------------------------------------------------------------------
对于普洱茶等紧压茶,想说爱你不容易
年未,有好事者总结出“2017年震惊茶界十大事件”,在网上广为流传。首当其冲的是台湾茶界教父何某卖给信众的百年老茶中,被验出DDT等十几种近代剧毒农药;其次是云南省茶叶协会明确指出:生茶不属于普洱茶,要求各级政府不再为老茶、山头茶、古树茶站台;接着是一饼号称二十多年的“绿雪芽”老白茶,裹着云南七子饼的包装,在北京天价开拍,遭到茶界和舆论界的痛批;还有,湖南黑茶“金花之父”深陷传销丑闻等等
当然,这十大事件中影响最大的是方舟子爆料:普洱茶存在黄曲霉素,容易致癌。引发轩然大波!演变成了一场江湖恶战,从一个业内问题演变为一个社会热点。黄曲霉素还成为敏感词汇,茶界谈之色变。对普洱等紧压茶来说,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普洱等紧压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唐初,饮茶如喝菜汤,用鲜叶直接煮着喝,中唐之后,开始讲究,将采下的鲜叶,用甑釜蒸软,然后用杵臼捣烂,制成团饼,烘干保存,形成蒸青团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持之,茶之干矣。”,到了宋代,龙凤大团茶,小龙团,密云龙,瑞云翔龙等名茶相继问世,团茶品质更为精致,登峰造极。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言:“采择之精,制造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由于团茶过于名贵,民间无缘饮用,在宋后期,散茶兴起,逐渐居主导地位。元代基本沿袭宋代茶事格局,团茶和散茶并存。明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下诏罢贡团茶,以进散茶,从此散茶成为主流,团茶或言之紧压茶仅留存于西南诸省。 西南诸省现存的紧压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四大类。按区城和制作工艺又分成沱茶,米砖,茯砖,普洱等近三十种,普洱茶仅是其中的一种。应该说,上述紧压茶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品质不会太高,一般由三级,四级的粗老叶经渥堆发酵后紧压形成,不是消费主流。从1915年到2002年,中国有五次“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云南普洱茶作为紧压茶的代表,仅在1999年《解放日报》发起的评选中一次入选。接下来2001年和2002年的两次评选,又被移出十强之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紧压茶在当时中国茶界的地位。 2002年,云南省开始运作普洱茶,2005年,策划“马帮进京”事件,一支马队运着六吨普洱茶从云南出发,历经5个多月,行程8000多公里后进入北京,引起巨大反响。2007年,思茅市改名普洱市,从此,普洱茶名闻天下。陈年普洱,老树普洱等概念茶出现,成为拍买行常客。最高时,一饼499克的普洱茶,以40万元高价拍走,现实交易中,普洱茶价格也水涨船高,一饼350克的普洱标价数千非常正常,北上广深茶客饮用普洱成为一种时尚。湖南黑茶也借此东风,显山露水。近几年,没有紧压茶渊源,源于东南沿海的白茶也以紧压茶的方式面市,通过命名动车号等组合拳,名声大噪,步普洱后尘,开始运作老白茶,古树白茶,私藏白茶等概念,上述“绿雪芽”老白茶拍卖造假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市场开始流行饮用老白茶,白茶也成为闽东各地茶商的热销品,2017年,在厦门召开金砖国际会议,白茶入选国礼茶组合,赠送参会贵宾,确定了白茶的历史地位。细究起来,普洱,黑茶,白茶等紧压茶能够快速崛起,风靡于世,主要靠两个概念,一是具有收藏价值,所谓“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是也。物以稀为贵,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古董,艺术品为什么价值连城,因为这是孤品,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所以才具有升值空间,收藏价值。而茶叶作为一种多年生,常年采的植物,南方茶区可以从清明前后开采至中秋前后,茶市历来供大于求,茶叶何来升值空间,收藏价值又从何体现?二是营养价值高,利于保健。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美,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时不吃”的概念。从茶叶来说,茶多酚类的儿茶素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份,对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儿茶素在茶叶幼嫩新梢中含量最高,所以春茶营养价值最高,保健功能最强。春雨贵如油,春茶价如金,在春茶之中,又以绿茶和红茶为佳。论资排辈,以粗老叶为主要原料的紧压茶如陈年普洱,老白茶等即使有些保健功效,也不能和以春芽为原料的绿茶和红茶相提并论。这和半老徐娘不能与青春少女媲美异曲同工。因此,紧压茶在市场运作中赖以生存的两个概念是经不起推销,无法立足的。紧压茶和火脚,蜡肠,咸菜,蜜饯等传统食品一样,是落后生活时代的产物,吃不到新鲜猪肉只能吃火腿腊肠;吃不到时令水果只能吃蜜饯,吃不到新鲜蔬菜只能吃泡菜,同理,因为西南诸省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度不便,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或没有能力饮用春茶才只能饮用低廉的紧压茶。据统计,从1980至2016年,中国人均寿命提高了近10岁,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究其原因,除了医疗进步,营养丰富之外,新鲜食物的摄入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至于云南省的人均寿命比沿海低10岁左右,位列倒数第二,和食用非新鲜食品是否有关,茶者不敢妄评。因此,食用新鲜食物才是确保健康的硬道理。 而且像蜜饯,泡菜,腊肠等传统食品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如果生产条件不合格或操作不到位,非常容易滋生有害细菌,茶者原来从事过蜜饯行业,知道蜜饯的抽检合格率不高,所以才退出这个行业。同样,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或后发酵过程,是否产生益生菌,需要严格的生产参数配套,达不到就容易产生如黄曲霉素这样的有害细菌,如果再采用“湿仓做旧”等非法手段,普洱茶滋生黄曲霉素等有害细菌的概率更大,所以说,相对于绿茶和红茶等新鲜茶类,紧压茶的卫生状况堪忧。过去食物匮乏,对品质缺陷可以忽略不计,现在食品丰富,品质问题就是首要问题!在品饮方式上,紧压茶也是逆流而动的,所谓商品,是人之用品,人性化是商品的主要属性,国外一些商品在人性化的方面做到极致,比如日本佳能相机的手模式抓手,惠利普的剃须刀的弹性刀片等等。从茶叶的发展史来说,从鲜叶煮着喝,紧压茶,到散茶,袋泡茶,最终到饮料,在确保品质的情况下,追求品饮的简约化,人性化是一种必然,其实,归根结底,所有商业的成功,都是人性化的成功,“立顿”如此,其它行业的成功品牌也是如此。而紧压茶使人们的品饮方式从现代回到唐宋时期,白茶还提倡煮着喝,一下子回到唐初,有人提出,普洱是可以喝的古董,哈哈!文化是有文化了,但除了退休无所事事的老人,有钱又有闲的上层建筑,在奋斗中的年轻人只能喝可口可乐或矿泉水了,那未来的茶叶市场谁来支撑?紧压茶形成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驱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方面,某些资本大锷,富贵阶层操纵市场,蛊惑人心。为什么云南省普洱茶协会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不再为老茶、山头茶、古树茶站台。就是因为云南省也无力左右局面;为什么身陷传销丑闻的湖南“华莱健”黑茶屡禁不止,并拿到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就是因为有后台支撑;为什么面世不到五年的白茶紧压饼,披上云南普洱的外衣,敢号称二十几年前的老茶,在北京拍买,就是因为有人为之站台。多米诺骨牌还在翻,谁都不愿意成为最后的一张牌。另一方面,紧压茶确实有利于中小规模的茶叶经营者,首先没有保质期,越陈越值钱,不怕压货,不怕库存:其次是老茶或野茶是个筺,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粗老叶也好,残叶老梗也好,腐败异味也好,夏暑茶也好,统统可以“一老遮百丑”或“一野吃天下”;关键是紧压茶打上手工,古树,山头,陈茶等字样可以谋得暴利还没有后遗症。这些优点是讲究条索,叶底,保鲜,鲜灵度,香气的散茶无法比拟的,经营者何乐而不为?再加上某些以茶文化代言人自居的上层建筑人士盲目的摇旗呐喊,不知内情又珍惜健康的消费者被忽悠,深陷其中自然不难理解。 目前中国茶市特别是紧压茶市场已成江湖,假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当所有人半醉半醒之时,方舟子能以堂吉柯德式的勇气,揭开茶叶江湖的一角,直面各路“专家”,其勇气让人敬佩,云南省茶叶协会及邹家驹会长等人敢于自揭其短,暴露真相,其精神令人赞叹!茶叶江湖什么时候能够云开雾散,什么时候中国茶叶才能真正迎来明媚的春天。普洱茶等紧压茶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食品,是国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必须珍惜并传承之,但紧压茶所存在的卫生隐患,饮用繁琐,价格黑幕,虚假宣传,原料良莠不齐等问题绝不是中国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慎而对之!商家为生计而逐利无可厚非,但肉食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对忽悠顾客,忽悠市场的行为必须明令禁止,让中国茶叶有一个灿烂的明天。紧压茶,你或许是朵黑玫瑰,或许一朵白牡丹,但我只能说,想说爱你不容易!
------------------------------------------------------------------------------------------------------------------------------
欢迎在评论中共同探讨茶、分享茶!
有哪些关于茶的诗词歌赋?
您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茶诗词至少在万首以上。在钱时霖等编著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宋金卷中,共收集茶诗6097首,其中唐代茶诗665首,宋代茶诗5315首,金代茶诗117首,茶诗作者共计1157人。
另外几位朋友已经介绍了比较多的茶诗,小编在这里补充几首比较有特点的。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这首是联句茶诗,由唐代颜真卿(其时官至吏部尚书)、陆士修(浙江嘉兴县尉)、张荐(史官修撰)、李萼(庐州刺史)、诗僧皎然和崔万(生平不详)等六人合写。
诗中说的是月夜饮茶的情景,各人别出心裁,用了与饮茶相关的一些如“泛花”、“醒酒”、“流华”、“ 疏瀹”、“ 不似春醪”、“ 素瓷”、“ 芳气”等代用词,用这种方式作成的联句茶诗,在茶诗中也是不多见的。
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这是写茶树的,有点跑题了。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唐·卢仝(tong)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诗也叫《七碗茶诗》,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重点的一部分,应该是蛮有名的一首茶诗。
品令·茶词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宋·苏轼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馀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这两首,其实都是回文诗。
行香子·茶词宋·苏轼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我觉得苏轼大大真的超厉害,写诗写词都写的很好。
茶筅元· 谢宗可
此君一节莹无暇,夜听松风漱玉华。
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
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
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因不负玉川家。
茶筅是古代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不过到现在也就日本那边还在用了。
题龙门茶屋图元·倪瓒
龙门秋月影,茶屋白云泉。
不与世人赏,瑶草自年年。
上有天池水,松风舞沦涟。
何当蹑飞凫,去采池中莲。
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四首之二)元·虞集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
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资料援引:《中国茶叶大辞典》、《新茶经》
普洱茶是散茶好还是饼茶好?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从外形上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而普通紧压茶又分为饼茶、沱茶、砖茶等几种。如何区分这些茶类,哪种茶品质更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一、普洱茶形态
散茶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即为散茶。普洱茶散置有利于茶友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沱茶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
茶饼
饼茶有大有小,通常所说的七子饼就是这种茶(七饼放在一起)。标准的七子饼都是每饼357克,与当时出口到欧洲市场按磅来计算有关系。七子饼中以笋壳加上竹子的包装最为传统。到目前,这种标准的茶饼依然占大多数。
茶砖
茶砖又称蒸压茶,俗称边销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二、紧压茶评判
关于紧压茶的辨别,主要看这几个方面:外形要求外形匀整正直;棱角统一,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明晰,条索划一紧结;色彩以黑褐,棕褐、褐赤色为正常。紧压茶常见形态较多,购买时不要以品级和外形作为权衡的惟一标准,应该从外形、汤色、叶底、味道等方面综合评判,进行品质辨别。
三、散茶和紧压茶哪种好?
散茶也自有它的优势,茶条完整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非常适合日常饮用。紧压茶饼茶经蒸压以后,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
从口感上来说,不管饼茶还是散茶,茶友们可能感受不出太大的区别。新茶味道鲜爽,如果直接高温蒸压,茶饼会有闷熟的青味,不过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散茶、饼茶各有千秋,散茶保留有茶叶的原汁原味,口感鲜爽,而紧压茶一般来说适合存储,后期品饮效果更好。茶友们在选茶之际应根据个人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内容来自东家制茶师态与度茶业的分享。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