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属于什么茶,浅说六堡茶的品牌都有哪些

2023-07-22 107阅读 0评论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浅说六堡茶的品牌都有哪些?

三鹤(三鹤牌)、中茶(多特利)、茂圣、茶船古道、金益……详见下图。更多专业、全面的六堡茶知识,尽在“六堡茶微刊”[灵光一闪]

广西的六堡茶是怎样的茶?

近年来,原本畅销海外的六堡茶渐渐回归国内,出现在广大茶友视野中。为了更好介绍广西六堡茶,我们将其它两种在国内早已普及的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作对比,希望帮助茶友快速搞清他们之间的区别。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浅说六堡茶的品牌都有哪些

我们收集整理了很多资料、也结合了一些资深茶友们的观点,争取以一篇文章,多维度的为你详细聊聊这黑茶三兄弟。

一、简述三种黑茶的特点

虽然同属黑茶 ,但三者的产地、原料、制作工艺都有所区别,这导致它们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功效等都不一样。

有茶友总结说:安化黑茶甜纯爽口;普洱茶茶味醇厚绵滑;六堡茶醇和内敛,细品之下又丰富多彩,兼具普洱、安化黑茶的部分特点,又有自身的特色。

1、传统包装对比

▲安化黑茶的三尖散茶,常用篦篓包装;三砖,常压成大大的长方砖型;花卷茶,则用竹篾捆束成花格篓包装。

▲云南普洱茶,大多以笋壳包装,7片357g茶饼为一提,同时也有砖、坨。

▲广西六堡茶,传统使用大竹箩装茶(40~50kg),后期也出现了砖、饼、坨、团等形式。

3、干茶、汤色、叶底对比

▲干茶对比

▲汤色对比

▲叶底对比

六堡茶对比安化黑茶,因汤色、滋味区别较明显,相对容易区分。但与外形汤色滋味分类上诸多相似的普洱茶,不少茶友还是分辨不清,下面我们着重来谈一下六堡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二、细说六堡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1. 历史背景不同

回溯六堡茶和普洱茶走过的历史长廊,六堡茶主要通过“茶船古道”,外销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而普洱茶主要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国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清末民国初期,开拓远销到其他国家。

地处南部低海拔地区的广西六堡茶,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清代嘉庆年间成为名茶、贡茶,并从苍梧六堡镇合口码头(“茶船古道”的起点),沿着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走”出深山,至港澳地区,再越洋过海,走向东南亚,以其突出的祛湿、调理肠胃功效成为著名的侨销茶。

▲茶船古道境外线路图(资料图)

而地处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云南普洱茶,以突出的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通过马匹牲畜等交通工具,被销往新疆、西藏等西北高寒地区;在清末民初,普洱茶开始被销往越南、泰国和南洋地区。

▲茶马古道线路图(资料图)

2. 产地、原料、工艺

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其产地、原料、工艺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口感滋味、茶性功效等也不一样。

(1)首先,产地、原料不同

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多以灌木型为主。

普洱茶:产地广泛,主要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以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为原料。

▲茶树分类

▲各种叶种对比

(2)其次,制作工艺不同

按制作工艺来分:

六堡茶分为:农家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 厂家茶(现代工艺六堡茶)。

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生普)和 普洱茶熟茶(熟普)。

六堡农家茶、普洱生茶大多都是经过初制工艺。

六堡厂家茶、普洱熟茶则是在初制工艺后增加精制工艺而成。

对比一:六堡农家茶 VS 普洱生茶

※小结:区别二者的关键词——“堆闷”&“日光干燥”。六堡农家茶是鲜叶杀青、初揉后直接“堆闷”轻微发酵,这是六堡茶的第一次发酵,因此即使是新茶,其茶性相对来说也会温和些;而生普是鲜叶杀青后、初揉,然后直接晒干,因此相对有活性、茶性也刺激些,且生普有阳光晒后的气息。

对比二:六堡厂家茶 VS 普洱熟茶

※小结:在精制加工过程中,都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散茶或紧压茶。大体而言,熟普汤色比六堡厂家茶更深,滋味更浓厚饱满,而六堡茶相对清爽,茶气内敛,香气和滋味都富有层次感。

(穿插一个小知识,据文献记载,六堡茶的冷水渥堆工艺,在1958年就已形成并普及应用,而普洱熟茶渥堆工艺出现的时间是1974年。)

3. 陈化环境

首先,普洱茶与六堡茶分别产自不同的地区,地域上的差异会对茶叶制作以及后期陈化带来不一样的转化效果。

云南海拔高、干湿季分明,年温差小,气候干爽,茶叶陈化速度相对缓慢;

梧州海拔低、气候温暖,潮湿多雨,茶叶陈化速度相对比较快。

因此,偶尔我们会发现一些喝惯了普洱茶的茶友(特别是强调“干仓”的茶友),在刚接触六堡茶的时候会认为六堡茶属于“湿仓茶”。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六堡茶的“湿”是相对的,是上述客观的陈化环境所形成的。而这些客观的地域气候环境正造就了六堡茶独特的“地域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如果要以普洱茶的“干”去衡量六堡茶的“湿”其实是有所偏颇。

其次,六堡茶有着的独特陈化方式——“窖藏”。这是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梧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形成并稳定下来的一种陈化模式。有部分茶友会把这种入洞的“窖藏”直接与“湿仓”画上等号,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六堡茶的“窖藏”工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堡茶作为出口创汇物品之一。茶叶从制作完成、到买家收购、再出库装船……这是一个缓慢的周期,梧州人开始意识到茶叶仓储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因素、地域气候的限制以及原产地的就地取材等影响,抗战时遗留下的防空洞,因冬暖夏凉,相对隔绝于外部气候,成为当时仓储六堡茶的佳选。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外景

且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存放到防空洞茶窖中的六堡茶,滋味更醇和,香气更陈纯,层次感也更丰富。“窖藏”遂慢慢成为了六堡茶独特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一道工序。

茶友平时口中讲的“湿仓”主要是指在正常工艺外,故意地加温加湿,人为把茶叶故意做旧,让其快速转化。(虽然合理的湿度是有利于茶叶的陈化,但是人为过度地加湿、做旧处理,则有损茶叶品质,都是不好甚至有害的。)这种人为刻意的“湿仓”与上述利用冬暖夏凉的茶窖陈化是不同的,因此,说六堡茶的“窖藏”是“湿仓”,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小编认为,每个茶类,都有该茶类品饮衡量的标准,不能用别的茶类标准来衡量另一种茶类。就好比我们不能用红茶的醇厚甘美来衡量白茶的清淡爽滑,不能用绿茶的清新宜人来衡量黑茶的浓郁厚实......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普洱茶的标准和经验,来评判六堡茶的好坏。毕竟一方水土育一方茶,每个地方的茶品有其不同的特色与滋味口感。

三、结 语

本文大体从原料、工艺、仓储等方面,对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和广西六堡茶做了分析对比,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大体理解。

树立客观、独立的品鉴标准,寻找不同茶类的魅力之处,有助于我们以更全面地去了解中国的各大茶类。最后,也欢迎茶友们留言,一起就本次话题做更深入的探讨。

三鹤六堡茶是红茶吗?

不是红茶,三鹤六堡茶是黑茶

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等。基本制作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艺因不同的黑茶品种而有差异,六堡茶就有其特有工序。在我国一些正规茶学的权威专著和教科书上,在黑茶部分都会提到六堡茶,而且把它与产自云南的普洱茶并称为“滇桂黑茶”。

六堡茶的真实感悟?

六堡茶带给人的真实感悟就是茶如人生,当岁月无情溜走时,褪去了年轻时的稚气,慢慢变成了成熟稳重。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特征是“红、浓、陈、醇”。六堡茶与其他茶不同的地方就是六堡茶越陈越醇,堪称可以喝的“古董茶”。

六堡茶喝的不只是茶,更重要的还是品尝六堡茶本身的岁月沧桑感,还有的就是回忆,茶更能让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慢慢喝的就已经不再是茶,而是一种友谊,一种情感,一种品味,这就是茶的文化,也是道的规则。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

许多刚接触六堡茶的茶友都会问:它是什么茶?是否也像普洱茶一样分为生茶和熟茶呢?有什么购买建议?冲泡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一、知识:什么是六堡茶?

六堡茶为中国千年名茶,属黑茶类,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被列为全国24名茶之一。

六堡茶不仅具有“红、浓、陈、醇”,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隔夜不馊的品质特征,还独具良好的祛湿、养胃等功效。

六堡茶过去主要通过“茶船古道”外销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著名的侨销茶。近年来,六堡茶以其独特的养生功效和品质特征受到人们的热捧,国内需求逐渐增大,开始转向内销。

相关阅读

1.观“茶船古道”历史,谈六堡茶复兴之路!

2.从小众迈向大众,进击的六堡茶!

二、分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

目前,六堡茶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有的茶友也会把它们称为“农家茶”和“厂家茶”)。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堡茶(传统工艺):

采用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不经渥堆发酵的工艺。

六堡茶(现代工艺):

◈小总结: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基本加工工艺为初制加工工艺,现代工艺六堡茶则是在初制加工工艺上再增加了精制加工工艺部分。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传统工艺六堡茶经过了“堆闷”,未经过渥堆发酵,工艺的不同造就了这两类茶品质的不同,因此我们可以从干茶、茶汤、茶底这三大方面来辨别。

(1)从干茶来看:

传统工艺:干茶通常色泽青黑、偏青;条索会则比较卷曲而完整,呈鱼钩状;有花香及草本清新的香气。

现代工艺:经过渥堆发酵,干茶色泽黑褐;条索比较匀整且直,新茶闻起来,可能会有轻微的堆味,茶窖陈香。

(2)从汤色来看

传统工艺:汤色偏浅,一般呈浅黄或橙黄色,以黄色为主;

现代工艺:汤色偏深(红浓,更有质感),一般呈橙红色、红色或琥珀色,以红为主。

(3)从滋味来说

传统工艺:入口清爽,香气浓烈纯朴,有清香、果香或花蜜香,带有轻微涩味,回甘较为明显。香浓味足,茶性较为刺激,若经过时间的沉淀,它的苦涩味将会淡去,韵味也会更悠长。

现代工艺:香气内敛,入口醇滑、绵柔,但回甘不如传统工艺六堡茶明显;新茶时略带轻微的堆味和青涩味,一般茶香和茶味都较为细腻。

(4)从叶底来看

传统工艺:颜色较浅,通常为青褐、黄褐,条索比较完整;

现代工艺:颜色较深,色泽黑褐或红褐,条索匀整。

三、两种工艺该如何选择?

食物都分寒、凉、温、热的属性,六堡茶因两种工艺上的差别,会表现出不同的茶性,饮用六堡茶必须与个人体质特征相搭配,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传统工艺六堡茶因为只经过“堆闷”,而没有经过渥堆发酵,所以发酵程度较轻,新茶的茶性凉,饮用后能起到清热、解毒、泻火等功效,所以适合热性体质的茶友。但经过长期陈化,其茶性可以转温。

现代工艺六堡茶发酵程度相对要高一些,茶性温,饮用后有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适合寒性体质的茶友。

除此以外,大家还可以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茶性的六堡茶。

四、如何冲泡六堡茶?

六堡茶的冲泡方式有很多,可以常见的是用盖碗、紫砂或者坭兴陶冲泡,也可以用保温壶焖泡,或者陶壶煮饮。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偏好,因茶而异的选择合适的品饮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高温沸水冲泡是关键,其次,水质、投茶量、浸泡时间等基本要素也不容易忽视。

由于我们此前已经写过不少相关的文章,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茶友可以查看下方的相关阅读:

「干货」水质,冲泡六堡茶时不能忽视的问题

「干货」冲泡六堡茶究竟要投多少量?(进阶必读)

干货把握这5个细节,让你冲泡六堡茶更好喝,进阶必读!

「干货」不同的六堡茶冲泡方法,哪种最适合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