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茶叶,福建顶级茶叶排名

2023-07-21 132阅读 0评论

福建安溪茶叶,福建顶级茶叶排名?

1:铁观音,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

2: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福建安溪茶叶,福建顶级茶叶排名

3:福建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优良品种有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4: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

为何有人说安溪是铁观音的主要生产地区?

1铁观音起源于安溪2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3安溪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中最具代表性产品4安溪铁观音有“音韵”!当然也有华安铁观音,大田铁观音等但是都是引种于安溪,工艺源于安溪

安溪铁观音泡法?

1.

要适量的茶叶放在盖碗中,用沸水冲泡

2.

用盖子刮去冲泡的安溪铁观音茶叶上的泡沫

3.

迅速的将安溪铁观音茶冲倒于公道杯中。公道杯上要放置滤网,可滤去碎安溪铁观音茶叶。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所以快冲快出为好。

4.

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滤网和茶杯

5.

洗好杯子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安溪铁观音茶水,盖上盖子

6.

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就可以出水,把安溪铁观音茶水倒于公道杯中。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得淡了就延长一点,觉得浓了就缩短一点

7.

将公道杯中的安溪铁观音茶水倒于铁观音茶杯中品饮

8.

细细品味安溪铁观音的独特观音韵味之后,揭开盖碗冲泡下一道茶水

关于安溪的铁观音起源?

闽南人凡事习惯传说故事。早先安溪铁观音茶历史,以魏荫氏受观音托梦发现说法为主。

1964年,安溪县尧阳村人意外在族谱中,发现清代王士让《尧阳乡南岩小引》,由此解开铁观音身世。

王自叙内容基本可信:一清末民初,安溪茶商有皇敕、御敕文字的茶叶徽标;二清朝文字狱,不是一般厉害;三闽南人对观音菩萨顶礼膜拜,民间不可能冠名“铁…”

王士让,安溪西坪尧阳人(今西坪镇南岩村),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乾隆六年(1742),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苞,以自家好茶馈赠;方苞转献内廷,乾隆饮后赐名“南岩铁观音”。

安溪官方也确认王说:王家第十三代传人 王文礼,是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

【附录一】

《嶢阳乡南岩小引》 王士让礼有云:『祖有功,而宗有德。』非独上之人然也,士庶家亦率是道焉。 盖其先人之规模较大者,则功德较博,而世泽亦较丰。流视其源,而末从其 本,理之不可易也。 吾家自清溪公开基胪传以来,规模最大者,其惟吾祖毅庵公之肇基嶢阳乎。公童年补弟子员,壮岁而工治产,山荡宅田,燕贻有裕,更广治育才田。以出粟助边赐冠,以赈饥赐义,不可谓非有功德者也。 让於乾隆元年丙辰(1736)之春,与诸友会文於南山之麓。每於夕阳西坠,徘徊南轩之旁,窥山容如画。见层石荒园间,有茶树一株,异於其它茶种。故移植植於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植。春初之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堪称无匹。摘制成品,其气味芬香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辛酉是年(1741),让赴京师,晋谒方望溪相国,擕此茶品以赠。方相国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嶢阳茶史,恩赐此茶曰『南岩铁观音』。眷遇优渥,深恐陨越,有亏臣节。让一介书生,召入内阁纂修,钦命博学鸿儒,启国家未有之隆恩。 吾祖世泽槐荫,邀荣永垂不朽。特此序明。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八世裔孙士让序

【附录二】

安溪县西坪镇《嶢阳乡王氏族谱》 王士让,字尚卿,号南阳。嶢阳大宗八世卿字行。 排行五,兄弟共六人。长兄士谦,字守卿,号闻承,邑庠生;二兄士谔, 讳泰,字舒卿,号志诚;三兄世诚,字时卿,号诚轩;四兄士讌,字贻卿,号正夫;六弟士诰,字封卿,号详斋。 娶妻吴氏,号庄意。生二子:长羽文,次多文。后裔均移居台湾。 生於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十一月<辛丑>廿四日<甲戌>己巳时,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以五经应试中副榜举人,乾隆六年辛酉(1741)奉调入内阁三礼馆分修《仪礼》,十年(1745)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十六年辛未(1751)卒任上。著有《六经训解》。

安溪大红袍和武夷大红袍哪个好?

武夷大红袍好。安溪出名的是铁观音。

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为千年古树,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6株,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