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竹,清代画家郑板桥花鸟画的特点
郑板桥画竹,郑板桥的衙斋听竹全诗怎么念?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析
萧萧:竹枝叶摇动声。 些小:小小 。关情:牵动感情 。衙斋:衙门里供职官燕居之处。吾:我们。曹:辈。一枝一叶:一举一动,也指画上的枝枝叶叶尹雅岚。词语注释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郑板桥咏竹诗词?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此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古人同榜考取的人称为同年,同年的父辈尊为“年伯”,中丞是个官名。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潍县县衙中画了一幅《竹》图,送给年伯包括中丞,这首诗就题在此画上。
郑板桥画竹的特点?
郑板桥画笔下的竹,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竹兀傲清劲,特点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郑板桥的画多以水墨写意,极少设色。他曾说过“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所画的竹子体貌疏朗、笔力瘦劲,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
郑板桥画竹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喜竹爱竹。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
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
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竹子的风格与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