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江湖地位最高
日照绿,江湖地位最高?
谢谢邀请~
国内有好多个产茶大省,那个地位最高这个很难说。每个省的茶文化、所产的茶,和适宜擅长的方向都各具特色吧,到是可以列举一下:
如果从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上去算平均影响力,台湾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台湾省的茶源自福建茶,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了,也有诸多名茶。
台湾茶和茶圈,这几十年中在国内的分量还是挺重的。改革开放初期,台湾的茶可比大陆的茶值钱多了。
从90年代起,安溪铁观音开始学习台湾的“先进技术”,大量的更换树种、开始产业升级,很快,铁观音的产量得到了巨量的提升。全国人民都认识了铁观音,绿色的,清香型的铁观音,安溪实实在在的富了起来。
与铁观音同时传遍全国的还有那些奶味十足的茶饮,也算是带动了一项新的产业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算小。
台湾出的茶书也挺多,各种各样,有不少精品之作,对国内茶人影响很大。还创出了现代的茶艺表演,出了很多的茶道高人,对于茶叶的收藏风向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些年,台湾整体的经济状况不好。经常会看到些台湾的茶馆翻出些老茶和老器物卖,卖了好些年了,好像还有不少存货。真佩服他们以前的眼光,真犀利。90年代初,一斤冻顶乌龙的钱可以买不少普洱和岩茶了,现在这些存下来的茶,有不少价值升了能有百倍吧。
福建省福建作为产茶大省,六大类茶,有三类起源于这里,乌龙茶、红茶、白茶。福建省从古至今盛产名茶,铁观音、大红袍这两款著名的茶品,即使是不喝茶的人士,也绝对有所耳闻。
工艺最难的茶都产自这里,武夷岩茶工序最复杂,白茶工序最简单,全凭师傅经验把握毫厘之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地理及规模优势,福建可说是汇集了业界最大、最精、最专的各大茶企。好长一段时间里,福建的产茶量都是位居全国第一的。
英国人从这里带走了茶树的种子,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地种下,现在这些地方的产茶总量比中国都高。
安徽省安徽自古以来就名茶好茶迭出,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的茶叶就占了三成,代表性的有黄山毛峰、安徽花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等。
你会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几乎都少不了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或者太平猴魁的大名。
并且,国内最早、排名第一的茶学专业,也源自安徽,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人喝得最多的是绿茶,安徽至古以来一直是名优绿茶的产地。
安徽之所以名茶众多,除了是因为安徽具有极其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气候,地形地貌以外,还和他精湛的加工工艺有关。
如:黄山毛峰的杀青技术、烘焙技术;太平猴魁的采摘拣尖技术、杀青技术、烘焙技术;六安瓜片的扳片技术、杀青技术、拉老火技术等等。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安徽茶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云南省云南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云南的红茶和绿茶产量也不少,但现在提到云南的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普洱茶。
因为普洱茶独特的金融属性,在云南本地以及大部分关注云南茶的人,他们存的茶基本都是普洱,在全国范围来说,应该也是吧。
当然,普洱茶的品饮感受及变化之丰富,的确有它独到之处,再加上日益见涨的升值空间,在普洱茶的发烧友心目中,自然就是天下第一的茶了。
因为普洱茶的热度,这些年云南茶的产量一直在上涨,目前云南的产茶总量似乎已经超过福建了。在普洱的一些著名山头,各路人士都在等着收茶,有时为了抢那一点茶叶,还会大打出手,普洱茶背后的利益可见一斑。
广东省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数量也是第一,也是国内人均消费茶叶第一的地区。广州各地也有产很多名茶,如凤凰单丛、英德红茶等。
喝茶的气氛也是非常的浓厚,叹早茶、潮汕工夫茶。潮汕工夫茶算是目前国内传承得最好的喝茶文化吧,还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此庞大的消费人群与市场,这里也聚集了大量的商家,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芳村就在广州。各地的茶叶定价,往往都要参考这里的市场。
广东这里有着全国最大的茶叶仓储,还有着茶的期货交易市场。有人做过估算,这里存储的普洱茶,可能比云南省好几年的出产量还要高,或者说够全国人喝几年了。如果他们同时开仓倾销,那得造成多么巨大的行业震撼力。
浙江省浙江省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生产的名优茶多达几十种,其中著名的有龙井茶、安吉白茶、开化龙顶等等。同时,作为雅致的中式传统茶文化盛行之地,浙江在茶江湖的地位当然也不容小觑。
浙江省是中国文人气息较为浓厚的地区,这一份高雅的风格与茶的气质更是不谋而合。
北京提到茶江湖的地位,怎能少了伟大的帝都北京。北京虽然不产茶,但却引领了几百年的喝茶风潮。现在的北京都爱喝什么,以前的北京人爱喝什么茶,怎么喝法。
那些过往的风骚,一个个典故,依然是现在各类名茶深度挖掘的重心,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宣传手段。
就市场来说,北京也是各种高端茶最重要的阵地。失去了这个阵地,这些高端茶的价格上限必然会大打折扣。
什么茶最好,在国内可能是各个人心中自有一把秤。但面对世界,给到外国人的印象,可能就是看北京了。北京说什么茶最好,比如说大红袍,那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大红袍就是最好的茶。
此外,还有四川、贵州等这些老牌产茶大省,建国后一直蓬勃发展的陕南,甘南茶区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
中国很多省份或地区的茶文化都有着不同的底蕴厚度,至于究竟谁能坐上头把交椅,或许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下,都各有千秋。
山东日照市除了旅游和绿茶?
日照,是一个我感觉一直活在青岛影子下面的城市。沙滩没有青岛的大,沙质也没有青岛的优质。整个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也没法和青岛相提并论。
但是,我实在很想说一下日照绿茶。作为一个山东人,尤其是一个喜欢喝茶的人,日照绿是我们全家人的心头爱,尤其是我父母。
首先,它在山东的售价普遍亲民,一斤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当然普通大众喝的最多的就是100-200左右的了。这类茶基本就是以粗壮叶子为主,颜色墨绿。市场上销售的也是这类的量最大。
作为可以说是纬度最高的典型的北方茶来说,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味道浓烈,茶香浓厚,十分耐泡。一口下去,茶感很重,老人经常说的“有杀口”,就是这个感觉了。
作为喝惯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的我来说,咋喝这个日照绿茶,会感觉太浓略涩。但是在酷暑时刻,泡上一大壶,从外面回来一股脑的喝下去,不仅解渴,而且醒脑提神,疲乏片刻全消。
目前,日照绿和青岛的崂山绿,基本都在做山东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较低。但是山东人喜爱喝茶,因此这个市场容量很大。
希望茶友有机会可以试一下。日照绿就像刚烈的北方汉子,说不定正是你想找的那杯茶。
人到中年喝什么茶合适?
岁月的舟楫承载华年的我,历经几多的风雨与坎坷驶向遥远的彼岸。驻足在时间的路口,心扉氤氲着昨日青春美丽的不舍。回眸生命的足迹,感怀光阴飞逝的无奈。暮然,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在岁月的沧桑中已人到中年。人到中年,经历了风雨,也见过了彩虹;经受了痛苦,也得到了欢乐;经历了挫折,也见证了成功。风风雨雨走过多少年,明白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
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人到中年机体由盛渐衰,逐步出现各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四十至五十岁是胃肠病、呼吸道、心脏脑血管、癌肿等疾病的易发年龄期。为了抗老、抗病,必须合理调配饮食。
茶作的滋味象征着人的一身,苦涩交替,只为等待最后那一抹回甘!所以喝茶养生,成为国人的必备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人到中年恰逢转天气变冷,喝什么茶才合适呢?这个问题想必困扰着许多人,笔者自己推荐为以下几款茶:笔者推荐中年人喝的第一款茶:来自普洱的熟茶,尤其是中年女士,熟茶茶性温和,适合冬季饮用。女性爱美属人之长情,但一到冬季人们运动量减少,饮食增进。在中医看来,养生是平衡,冬季由动为静,不能只进不出,冬季可多饮熟茶,来保证我们身体的平衡.
普熟功效:消食、解腻、暖胃养气、提高免疫力、
适合人群:中年男女,减肥爱美之人、体寒之人、肠胃问题之人、年迈体弱之人。
笔者推荐第二款:来自福建闽北的乌龙茶茶性温热适中,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冬天经常遇到自己口干舌燥,天气转换引起的感冒,以及嘴唇开裂,喝半发酵的乌龙茶是必备不可少的。
乌龙茶功效: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可以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适合人群:因季节变化感冒之人、体内火气过旺之人、青春长痘之人。
注:中国人喝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生活中的常见饮品,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是很多人的挚爱。虽然大家都爱喝,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适可为止,喝不对,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造成胃寒、失眠等不良影响。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做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渴望美酒,咖啡的浪漫,不再……中年的男女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知道了拥有,懂得了珍惜。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责任最重所以出门在外的朋友,对自己和家人好一些,让家人绿色养生,幸福人生。以上是迷糊茶童的一些小知识.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不要忘记在↓方.点赞、关注、留言喔!.期待与您下次分享茶文化.北方茶和南方茶有什么不同?
这个话题我有些发言权,我在山西南部运城地区种植了些茶树,品种有龙三,浙农,金萱,福鼎白,铁观音,云南大叶种……等,有几个特点给大家分享下:
一,小叶种整体耐寒性好于大叶种;
二,气候原因,还是需要育苗护苗的工棚,小,中,大工棚都需要建设,设备成本高;
三,因无公害种植,北方工人不熟悉茶性,维护、除虫害、管理、采摘、折损以及加工制作等等人工成本高;
四,气候湿度相对南方差很多,后期管理水源补给、可降解肥料、生物农药等成本高;
五,气候时节差异,一年采摘季节只有两季,相对南方春夏秋冬四季,天气热还会赶出暑茶一季等,产量低导致单价成本居高;
六,其他差异化成本
上述是南北方茶叶成本区别,茶叶品质区别大致为:一,茶叶内含物质要高于同品南方种植茶;二,汤口馥郁厚度高于同品南方种植茶;三,耐冲泡度高于同品南方种植茶;四,其他茶叶叶形、回甘、香气、耐存放度等与南方同品种植茶,差异化不明显。下面为实景图,欢迎同行学者指导交流。
茶树在中国最北可以栽到哪里?
南方有嘉木,北方有佳茗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茶经》南方产茶,是大多数人的印象,毕竟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产茶区无非云南,福建,两广,江南这些南方地区
我国有传统四大茶区的分类
四大茶区里,西南普洱雄踞边关,华南乌龙独有异香,江南绿茶龙井为尊,江北呢?当然,河南有信阳毛尖,但不管是从名茶数量,还是种植规模,江北茶区的存在感都比较弱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江北茶区最远竟然能达到山东,北纬35度线穿过的地区
在这里,不仅有全国知名的富士苹果,还有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
南茶北引
眼下,当南方茶区正在制作寒露茶时,日照绿茶已经准备进入越冬期,从10月中旬,一直到来年的4月中旬前后,足有半年,还要经受冰雪洗礼
曾有科学家说北纬30度以上不能种茶,在中国的古籍上也没有北方种茶的文字记载,然而,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大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日照绿茶,又称北方第一茶,相比其他的历史名茶,种茶史只有半个世纪,具体来说,是在1966年,在这一年,中国茶界著名的“南茶北引”计划终于在日照成功
如今,日照已经成为中国茶叶北方示范区,最有名的产区在岚山区,产量占据山东一半以上,成为鲁茶的代表
日照也成了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日本静冈、韩国宝城)之一,三者的共同特点是:地处北纬35度左右,濒临大海,又称阳光海岸绿茶
板栗香,豌豆鲜
由于地处茶叶种植高纬度,日照绿的春茶要等到清明后,4月10日左右才能开采,因此,日照绿没有明前茶。如果有,是采用茶叶反季节栽培的大棚茶。
日照绿的越冬期长达半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内质的积累,日照绿茶以“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知名,氨基酸含量也比较高,而种植区域所在的沂蒙山是全国知名的板栗之乡,和板栗交汇种植的日照绿喝起来有一股板栗香,豌豆鲜
除了春茶,日照绿茶的秋茶品质也较好
一路向北
日照绿茶有茗,但并不是最北的茶,在山东,更往北的茶还有海青绿茶,诸城绿茶,崂山绿茶等,都是当年“南茶北引”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东北辽宁锦州市北镇市罗堡镇,也试种成功了200亩的闾山茶园,成为东北首个茶园,让辽阔的黑土地上也有了茶树的身影,不过尚未形成规模
(高纬度类似高海拔,茶树为低矮的灌木型小叶种)
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在北纬52度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呼玛县,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一路向北的茶还能继续北上吗
谢谢!
——公号:梳茗叙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