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茶,有多少种方言是外地人很难听懂的
瑶茶,有多少种方言是外地人很难听懂的?
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方言?有多少种方言是外地人很难听懂的?
中国地域辽阔,地方方言众多。那么,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方言呢?又有多少种外地人很难听懂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确实很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查阅了不少的资料呢。
汉族在慢长历史的洗礼下,汉语逐渐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方言。那么,方言到底该怎么划分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也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还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
目前,把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为七大方言这种说法相对较为认同。即现代汉语划分为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等七大方言。
在这七大方言中,外地人最难懂的方言是:
第一,渐江温州话,属吴方言支系南部方言;
第二,潮州话,属闽方言支系闽南语中的一种方言;
第三,粤方言;
第四,客家方言;
第五,闽南语-雷州话 ;
第六,闽方言-闽东语;
第七,吴语-苏州话;
一.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齐赵官话)、登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1. 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又分为吉沈片、哈阜片和黑松片。
东北官话的特点是相当接近普通话。使用东北官话的人比较多,大约有1.2亿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绝大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等地的170多个市县(旗)。
2.北京官话
“北京官话”虽然有“北京”二字,但并不是现代的北京话,而是热河地区的方言。北京官话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有150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建昌县。其中,河北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的采集地。
3. 冀鲁官话(齐赵官话)
冀鲁官话 主要的特点是大多数都会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使用人口约9000余万人,分为石济片、保唐片、沧惠片、青州片。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山东省大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山西省广灵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
4.登辽官话
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和鸭绿江下游地带。
5.中原官话
使用中原官话的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分为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等十三片。主要分布于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东部、青海东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等地的390个县市。
6.兰银官话
兰银官话分金城片、银吴片、河西片、北疆片。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等地的56个县市。
7.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比较厉害,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还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此外,在历史上东南地区的军话有时也被视为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分为川黔片、西蜀片、川西片、云南片、湖广片、桂柳片。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湖南西部、湖北大部、陕西南部和缅甸果敢以及老挝、越南等地的部分汉族。
8.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历史上为南方官话、下江官话,或称淮语、江北话、下江话。分为通泰片、洪巢片、黄孝片,。使用人口约7000万,主要分布于江苏江淮地区和安徽江淮地区。湖北局部、河南南部、江西北部等地也有少数分布。
二.湘方言
湘方言又称湘语,使用人口2500万人以上,分为长益片、娄邵片、辰溆片、衡州片、永州片。主要布于湖南大部地区和广西北部地区。
三.赣方言
赣语,古称傒语,又名江西话,为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形成于宋代,亦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和尖团音。
使用赣语人口为5500万人左右,可分为昌都片、宜浏片、大通片、吉茶片、抚广片、鹰弋片、耒资片、洞绥片、怀岳片九片方言,以南昌话和抚州话为代表语或者说标准音。主要分布于江西的中北部、湘东、闽西北、鄂东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浙江、陕西也有少量分布。
四.吴方言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周朝就有了吴语,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具有国际语言代码。
吴语使用人口约为9000多万人,分为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和西部吴语。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局部等地区。
1.北部吴语
北部吴语、又称太湖吴语。是吴语中最大的一个方言片,主要分布在苏南、浙北、上海的大部分地区,为吴语的核心,内部通话程度非常大。
2.南部吴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江西。有好大一部分人认为,南部吴语中的温州话是外地人最难懂的地方方言。南部吴语内部差别很大,甚至片内也有部分点不能通话。温州话具有古百越语和楚语底层,所以即使是吴语区的人也很难懂。
(3) 西部吴语
西部吴语分布于皖南、江苏西南部和浙江西北部。
五.闽方言
闽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差别最大的一个方言。分为闽东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和莆仙方言,使用人口约8000万人,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海南四省、浙江省南部,江西、广西、江苏也有少数分布。
1. 闽东方言
闽东方言区内的不同地区的发音差异极大,即使方言内部交流也非常困难,所以民间交流一般使用带福建口音的普通话来交流。当地人自称为“平话”。以福州话、福安话、福鼎话、蛮讲为代表的闽东方言主要分布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
2. 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俗称“河洛话”、“福佬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三市中的20个县以及台湾、广东潮州、雷州半岛和海南省。
3.闽北方言
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分布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不包括市区)、武夷山、松溪、顺昌(东部)、政和、浦城(南部),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4) 闽中方言
分布于福建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5) 莆仙方言
分布于福建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仙游话、兴化话为代表。
六.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广东话、广府话,是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在一亿人以上,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吴化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香港、澳门。
七.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是台湾的官方语言,也是除普通话外,唯一被外国(苏里南共和国)列为法定语言的汉语方言。
客家方言庞大,7000多万人使用,大体上可以分为北片客语(岭北客家音系)、南片客语(岭南客家音系)。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主要集中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
客家人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基本自成一体,内部差别并不算太大,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却基本可以用客语交谈。
1.南片客语
南片客语词汇上与北片差异较大,土语词汇多且词汇内部一致性较高,入声保留较为完整。总体而言南片面貌比北片古老。南片客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东南部、台湾的客语,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客语。分为粤台片、粤中片、潮漳片、粤北片
(1)粤台片
粤台片,又称为涯话小片,是客家话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梅州、河源、惠州东部部分县、闽西的部分县市(如上杭、永定、武平等)、台湾客语大部、粤西、桂南、海南等地的客语(涯话、新民话等)。四川、重庆的客家人原本跟粤台片相差不大,但受到了四川话的影响。
(2)粤中片
主要分布于河源和惠州部分地区。
(3)潮漳片
潮漳片分为潮汕小片和海陆小片,主要分布在与闽南语(包括潮州话)接壤的客家地区。
潮汕小片分布在丰顺、揭东、揭西等地,具有“半山客”特点,受到潮州话的影响,以丰顺汤坑话为代表。泰国也有不少华裔说的是这种客语。
海陆小片是指以陆河话、台湾海陆腔为代表的海陆丰客家语。
(4)粤北片
粤北片主要分布于韶关。 主要包括江西、闽西等地的客语。
2.北片区
北片客语受赣语、官话、闽北语影响,与南部大片词汇差异较大。各地入声韵尾保留完整程度不一。北片客家语细分为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汀州片;
(1)汀州片
汀州片主要分布在原汀州地区的北部,包括长汀、连城、宁化、清流、明溪等五县。
(2)宁龙片
宁龙片包括赣南的宁都、兴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龙南、定南、全南、寻乌等地。主要有宁石口音和三南口音。
(3)于桂片
于桂片包括赣南的于都、赣县、上犹、大余,湖南的汝城、桂东等地。主要有老客口音。
(4)铜鼓片
铜鼓片主要分布在赣西北的铜鼓县、修水县等以及湖南的浏阳市等地区。
八.少数民族方言
1.侗台语族
侗台语族,是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又称侗泰语族、侗台语族,中国有2300多万人使用。其发源地在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一带。又称侗泰语族、侗台语族。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和湖南南部,也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北方和印度阿萨姆邦。分为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
(1)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等。
(2)侗水语支: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佯僙语、莫语等。
(3)黎语支:包括黎语,有人认为仡佬语也属于这个语族。
2.苗瑶语族
分苗、瑶两个语支。苗语支包括苗语和布努语,瑶语支只有勉语。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广东、四川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靠近中国的地区。
3. 藏缅语族
藏语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个方言,
4.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分为巴饶克方言和阿佤方言。
(1)巴饶克方言分布于云南沧源、双江、耿马、澜沧等县。
(2)阿佤方言分布于西盟、孟连、澜沧县,佤方言分布于永德、镇康、沧源诸县。
5.阿尔泰语系语言
阿尔泰各语族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小。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评论、转发。
太平天国的萧朝贵?
在太平天国,萧朝贵是个十足十的妙人,也是早期太平天国绝对的实权派,名列第三,其重要性在权力巅峰的时候并不亚于杨秀清,只是阴差阳错,死的太早,不然有他在,太平天国的故事必然会更精彩,或者说更有趣。
关于萧朝贵的故事也有很多,例如他老婆洪宣娇,据说和杨秀清有染,这是来源于清人谢介鹤所写的一本书《金陵癸甲纪事略》,写的有声有色,但是其实并不足信,为什么呢?
这段话的原文是““(杨秀清)尝与西贼妻宣娇私,睡未醒,贼伙至不及避。乃假作天父下凡状,谓贼伙曰:宣娇我第六女,秀清同胞妹,当易姓杨,萧朝贵为贵妹夫,我命秀清卧为天下兄弟赎病也。命宣娇同秀清卧,为天下姊妹赎病也。同胞兄妹,同卧毋害,众勿疑。遂自号禾乃师赎病主,直以牛鬼蛇神煽惑亡命。”
这段话最大的不实之处是杨秀清认洪宣娇为妹,而萧朝贵被称为“妹夫”的最早记载已经是1848年了,那么此事若是为真,则最迟也是在1848年发生的。可是1848年时候的杨秀清和萧朝贵还远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排名尚在冯云山之后,杨秀清根本就没有资格称为“赎病主”。
在太平天国,称主就和称皇帝一样的性质,只有洪秀全才有资格称为“主”,杨秀清后来取得“赎病主”的称号最起码也要在他被封为东王之后,因为那时他才是真正的仅次于洪秀全的存在,因此这个绘声绘色描写杨秀清和洪宣娇私情的故事实不足信。
另外,太平天国官方文书里的天父诗有明确记载杨秀清杖责洪宣娇,如果二人真的有私情,杨秀清不会这么下狠手。
关于萧朝贵和洪宣娇,还有一说是萧朝贵很爱洪宣娇,亲自为她洗脚云云,这不知道从哪里考证出来的,至少在萧朝贵天兄下凡的圣旨里,有几处明确记载萧朝贵训导洪宣娇的,而且还命令洪秀全好好“教导宣娇”,不管萧朝贵出于什么目的,在如此严肃公开神圣的场合这样对待洪宣娇,说明二人夫妻关系并不和睦。(下图文字里的西王娘即为洪宣娇)
更有说萧朝贵杀了自己父母的,这可能是来源于廖正华所著的《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 》,此为个人写的类似小说的书,更不足为据,从未看到史料上有此记载。萧朝贵和他养父母,养兄弟关系并不好,是一个事实,但是说他把自己父母杀了也太夸张了些。
如果萧朝贵真的因为违反男女分居制度而杀了自己的养父母,看看杨秀清是怎么做的?因为违反男女分居制度,杨秀清杀了陈志扬夫妇,但是却饶了卢贤拔夫妇,为何呢?因为卢贤拔是他的亲戚,可能是表兄之类的。杨秀清性情孤傲,赏罚分明,尚且对自己的亲戚网开一面,萧朝贵比杨秀清有人情味多了,依照常理也不会做出这等事情。
那么,真实的萧朝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上文开头说过,是个妙人。
到底妙在何处?妙在萧朝贵既会跳大神(天兄下凡),又会打仗(李秀成说他“勇敢刚强,冲锋第一”),还有人情味(下文详细的讲到),还会组织领导人事,太平天国前期的六个领导人里面,也许他是最有趣的。
下面这些内容没有特别说明出处的,均来源于太平天国官方出版物《天兄圣旨》,此书是对萧朝贵天兄下凡的详细记载,虽然里面的言语都是以天兄的名义说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天兄的话实际上就是萧朝贵的话,天兄的意图就是萧朝贵的意图。
先说萧朝贵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第一个,是金田起义前夕,有一个金田团营,就是把拜上帝会的四面八方各处分堂的人聚齐金田,这个事情的组织者是萧朝贵。此时的杨秀清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大病中,“口哑耳聋,耳孔流脓,眼内流水,几成病废”。一直到金田起义前夕的一段时间,他的病才好。
洪秀全呢?很多人以为金田起义是因洪秀全发生的,必然洪秀全起着极大的作用,而实际上,从天兄圣旨看,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夕基本就是吃喝玩乐,在各处分堂转悠玩耍,并不处理具体的事情。
而洪秀全就连去哪里玩,都要萧朝贵的批准!有时候处理事情,也要天兄命令他做,他才敢去做,偶尔还会被天兄嫌弃。
是不是不可思议?事实确实如此。
先看这一段,1850年金田团营,萧朝贵天兄下凡,让赖金英告诉洪秀全(即星兄),要秘密行事,不可说造反起义(“不可扯旗”),因为很多兄弟还没来齐(“不得团圆”)。
萧朝贵还命令多买红粉(即火药),等有了命令,才可以起义。(“声信一到,就好团圆也”)
洪秀全想去罗鹿洞玩,还要问天兄能不能去,天兄说,慢点再去。(“漫下先”)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韦昌辉家玩的久了,想去别的地方玩,天兄说别乱跑,我还有事情呢,韦昌辉说洪秀全就一直在他家挺好的,天兄说,那可不行,兄弟很多,也不能只住你家啊。
萧朝贵叮嘱洪秀全,要是有远方兄弟来拜你,你要留他们玩耍。
洪秀全住在贵县,萧朝贵让他和冯云山转移到金田,还令石达开护送。
洪秀全住在贵县,天兄令韦昌辉和萧朝贵去接他和冯云山来金田,特意不让杨秀清去接,杨秀清心里不爽,说我不去的话,怕老大生气(“恐三星兄怪小弟也”),天兄说,没事,我跟他讲,他不会怪你的。(“朕会说明”)。
读到这里不禁呵呵一笑,杨秀清想去接洪秀全,萧朝贵不让,傲娇不?
洪秀全家属来到广西之后,韦昌辉想接他们去韦家,也需要请示天兄,天兄就问了,你家有空房吗?韦昌辉说“有”,天兄才说,那你和妹夫(就是萧朝贵他自己,搞笑不?)商量一下吧。
洪秀全住在会众家中,天兄叮嘱,除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其他送信的人之外,谁也不可以知道这件事情,房间也不可以进去。
从以上可见,萧朝贵(天兄)可以安排洪秀全去何处,谁可以见,谁可以不见,连杨秀清想去接一下洪秀全,天兄也会傲娇的不同意,可以命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做事,更是掌握起义的时间,军事上掌握武器(红粉,即火药)购买权,都是极大的权力。
第二个,天兄对洪秀全经常训导教育,洪秀全还要俯首听是,这也是一种权力的变伸。例如,天兄让洪秀全别急着穿黄袍,别随便让人看到,别让人知道底细。
最牛的是,天兄教导洪秀全,粉丝们信徒们给你敬献金银财宝,你得问问他家经济情况,够吃穿吗,要是他们没钱,还拿东西来给你,你得让他们拿回家,玩耍的时候能玩就玩,不能玩就赶紧回,洪秀全道:“遵天兄命。”
这样的天兄是不是很有人情味?
洪秀全想认亲,这也得请示天兄。
洪秀全亲属从广东来到广西,天兄亲自接见,还每个人都面谈了几句。(下文中君王母即洪秀全母亲,正宫即洪秀全妻子,长天金即洪秀全女儿)。
洪秀全女儿叫他“天伯”,哈哈。
洪秀全性情暴躁,天兄教导他,别打老婆。
当然,洪秀全老婆要是对洪秀全不好,天兄会杀了她们(“云中雪飞”即杀头)。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要杀就会真杀。
第三个,天兄治军,可以杖责,可以定人生死,权力是极大的。例如这个拐带人妻的,男的打140,女的打100下屁股。
抽鸦片的先打一千,然后杀头(“过云中雪也”),连其上司也叫来责骂一顿,打100下屁股。
战争中,有权训令各个军长,百长等。
鼓励将士作战的时候,不要退缩,要一齐往前冲。
训导将士的时候,来晚了,应对太快都要打屁股。
天兄圣旨里经常见到被天兄打屁股的记载。
有个叫陈来的,偷拿罗大纲妻子戒指,直接杀头。
天兄下凡的时候,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都要乖乖的听他教导。
第四个,韦昌辉是天父之子的身份是天兄定的,这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意味着韦昌辉从此进入了核心高层。还要注意的是,这件事是天兄主动问洪秀全的,可见萧朝贵心中早就有了这个主意。
为了提高韦昌辉在韦家的地位,天兄特意在韦家下凡,勉励韦昌辉的老爸。
第五个,天兄令洪秀全将来不可称皇帝,并且定下来将来太平天国的军师。在太平天国,洪秀全是最高精神领袖,军师是仅次于他的存在,是最重大的事情,本来二把手应该是由一把手定的,但是这里却是一把手(洪秀全)问天兄,谁才可以做军师。
天兄说是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此时还是金田起义前两年,冯云山地位尚在杨秀清和萧朝贵之上,之后冯云山就降格为副军师了。
太平天国此后专门出了一道诏谕,天下任何人都不准称皇帝,可见天兄此语之影响有多大。
第六个,天兄可以教导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所有“小弟”。例如,教导冯云山和韦昌辉,你俩好好干事,聪明机灵一点,一点点小事情(“手指甲些事”)就别来烦我了,好不好!冯云山和韦昌辉被骂的没脾气,只得道:“小弟自今晓得矣。”
教导洪秀全,做事聪明一点,丁点事情(“手指甲事”)都要我帮你做,要是秀清,朝贵不在你身边,你可怎么整啊!?洪秀全惭愧点头受教。
对洪秀全,冯云山和韦昌辉尚且如此,其余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在《天兄圣旨》里,有大量记载天兄训导众人,要众人一心一意跟着洪秀全,不要变心的话语。
杨秀清生病了,洪秀全想把他接走养病,天兄不准,韦昌辉又求天兄让杨秀清去他处,天兄还是不准,可见天兄权力之大。(另有一说杨秀清此时装病,和萧朝贵串通,怕出门被人看出,此说不合常情,姑且存疑。)
第七个,永安封王之后,一直到萧朝贵战死,太平天国各种诏谕皆以东王西王的名义发出,而南王,北王,翼王以及洪秀全的名字皆不见踪影,此时是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权力巅峰之时。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这诏告天下的三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光听名字就牛得不得了,和《权力的游戏》里的龙母的那一大段自报家名一样,非常牛气,是不是?
要注意的是,永安封王,西南北翼四王都是要听东王节制的,但是这三篇檄文,西王萧朝贵赫然在东王之后,且没有其他王可以有此待遇,可见萧朝贵权力之盛,只是仅仅亚于杨秀清一些而已。
综合以上,可以说,萧朝贵在金田起义之前,就因为天兄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取得了极大的权力,包括发号施令,组织人事,生死大权等,金田起义前夕的准备工作是在萧朝贵为首的领导之下进行的,此时他的权力比杨秀清可能只弱一点点,到了永安封王之后,作为西王,他虽然受东王杨秀清节制,但是仍然是太平天国高层第三号领导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实权人物。
那么,萧朝贵作为天兄,仅仅只是依靠一个代言人的身份就取得了这么高的地位吗?显然不是。
从以上可以看出,萧朝贵是个非常细心有人情味的人,脑子聪明转得快,办事井井有条,另外,还有如下原因使他位高权重。
一是他以天兄的身份帮洪秀全圆满了洪秀全的神话故事。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洪秀全说自己是上帝之子,显然有些势单力薄,而有杨秀清和萧朝贵帮他圆这个神话,会让信徒们更加深信不疑。
例如,萧朝贵绘声绘色的讲述他去了天上,看到洪秀全的老爸上帝,上帝还告诉他,他性烈,洪秀全和他一样性烈。
上帝长什么样?萧朝贵一一描述,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洪秀全自己都不记得为什么叫“天王大道君王全”了,天兄还记得呢,帮他一一解释。
洪秀全最痛恨的孔子在天上啥样了?天兄也知道。
洪秀全在天上的妻子儿女情况如何?天兄自然也知道。
天兄家庭情况如何?天兄也耐心的一一道来。
最妙的是,萧朝贵还能天嫂附体,天妻附体,天母附体,想象一下,萧朝贵一个大汉忽然变成天嫂,天妻,天母,捏着嗓子和洪秀全娇滴滴的对话,这场景,这画面,真也是没谁了。
萧朝贵以天兄的身份,完整的构建了洪秀全天上的家庭情景,有妻子儿女,有大哥大嫂,有老爸老妈,其乐融融,别小看了这些,在宗教信仰中它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这无疑会拉近信徒的亲近感,真实感,原来他们的主洪秀全在天上和他们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非常和谐的家庭,这无形中就增强了洪秀全的精神形象,有极大的凝聚宗教信仰的作用。
二是萧朝贵跳大神,非常专业,经常斩妖除魔,有一次还受伤了。从记载上看,萧朝贵斩妖,是边战边唱的,场面应该很精彩。
三是在拜上帝会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信奉洪秀全,还有其他的神灵信仰,早在洪秀全被官府抓走放回广东的时候,拜上帝会有许多人自称神灵附体,杨秀清和萧朝贵只是其中的两个,洪秀全回来之后,有人把记录的这些神灵附体交给洪秀全。
洪秀全一一甄别,认定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是真的,其他的是假的。最开始的时候,洪秀全认为杨秀清的神灵附体有一些也是“从魔鬼来的”,后期就没有这些话了。
在《天兄圣旨》里,有多次提到贵县有人“乱言”,珠堂(疑是洪秀全表兄赐谷村那里)有人乱说话,洪秀全至少有两三次请天兄施展手段,让那些假神灵不要妄言,可见那时候的拜上帝会内部关于神灵斗争还是很激烈的。
四是萧朝贵还有一项本事,就是能把众人灵魂超升天堂,又会用灯照人面,化众人心,至于具体的操作,并不清楚,只能从文字叙述上想象一下了,但是由此可见萧朝贵作为天兄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
综上,可以看出,萧朝贵作为天兄的代言人,即便是跳大神,也是一项真本事,非常的专业。
所以说,萧朝贵真的是太平天国里一个很有趣的人,无论清军记载,还是太平天国内部将领回忆,都说他打仗冲在前头,是个猛人,而萧朝贵自从金田起义开始,就一直任前军主将,是前锋,后封西王,仍然和石达开一起充当前锋,可见作战勇敢是真实的。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天兄下凡的时候又心细如发,做事一丝不乱,即便信徒送上金银财宝,他也要让洪秀全问一句信徒家中情况如何?他还能天母,天妻,天嫂下凡,比杨秀清还能,假若不死,太平天国的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附:萧朝贵带兵围攻长沙被炮击伤,属下报禀给高层的公文。
小盏什么意思?
小盏就是小杯子的意思
“盏”(zhǎn)又称器皿,是指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材质通常为陶瓷、木、竹、金属等。常用物品如茶盏、油盏、灯盏。
释义:
1.小杯子:酒~。茶~。把~。
2.指油灯盛油的浅盆:灯~。
3.量词,指灯:一~灯。
(1)盏、盏、琖
读音:zhǎn
(2)(形声。从皿,戋(jiān)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浅而小的杯子)同本义〖smallcup〗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唐·韩愈《酬振武胡十二丈》诗
又如:把盏(端着酒杯敬客);盏斝(泛指酒杯)。
盏 zhǎn 【量】 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水浒传》 又如:红灯一盏。
(3)又如:把盏(端着酒杯敬客);盏斝(泛指酒杯)。
组词:把盏言欢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唐·韩愈《酬振武胡十二丈》
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水浒传》
“盏”的组词:朱盏、盏面、盏碟、盏托、玉盏、油盏、鹦鹉盏、油灯盏、蚁盏、咬盏、瑶 盏、一盏茶时、洗盏、温凉玉盏、碗盏、瓦盏、汤盏、铜盏、送盏、铫盏、台 盏、水盏、石盏、把盏、白玉莲花盏等
有哪些千万不能错过的风景?
桂林、阳朔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自然山水风景名扬天下。名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更显阳朔乃桂林风光的典型代表和最值得游览的地方。位于桂林、阳朔区域范围的、千万不能错过的风景推荐以下十个:
1: 象鼻山
那是桂林市的城市标志,位于市中心,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因山体形似一头巨象,故称象鼻山,在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2:两江四湖
两江四湖包括了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以及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是桂林城市中心优美的环城风景带,也是桂林的风景名片。坐游船是游览两江四湖的主要方式,尤其是晚上坐船,可以从多角度欣赏桂林夜景。
乘船不仅可游览三大各具特色的主景区,即中国古典式园林——榕杉湖景区、生态园林——桂湖景区、宋历史文化园——木龙湖景区,而且在船上,可观赏到漓江两岸的象山(桂林地标)、伏波山、叠和山、尧山、宝积山、老人山等十多座传统名山,还可以看到桃花江畔的舍利塔、虹桥坝、朱紫牌坊、独脚亭等名胜古迹。
3: 芦笛岩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的桃花江畔,是离市区比较近的一个知名溶洞。洞内有大量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犹如壮丽的地下宫殿,比较美的部分在“水晶宫”,老版《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取景。芦笛岩出名得比较早,改革开放以后,它接待过非常多的国内外首脑及政要,他们都给了它高度的赞扬,桂林人由此引以为傲。
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大约游玩40分钟左右。进洞后,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般。
4: 相公山
相公山位于阳朔县兴坪镇境內的漓江西岸,在黄布倒影和九马画山两景点之间。这里光影、云海、日出、彩霞吸引了无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桂林摄影家在此拍摄的作品曾获第10届国际影展铜奖。登上相公山举目远眺,一座座如石笋般耸立的山峰尽收眼底,清澈的漓江在群峰中蜿蜒流淌,形成一个大大的弯钩,在晨雾缭绕中,如同水墨画中清亮的神来一笔。
相公山并不是很高,20分钟左右便可登上山顶,但因为位置较为偏僻,景色十分原生态,上山和下山的路程都较为陡峭,游玩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到山脚便可欣赏到九马画山的景色,从这里坐渡轮到江对岸,便可乘车前往兴坪古镇游玩。
5: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运里坐落着几个少数民族古寨,居住壮、瑶两个族。来龙脊梯田自驾前往比较方便,游玩多以徒步看景拍照为主,还可尝尝当地的农家菜,住在风景优美的民宿内,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6: 漓江
从桂林到阳朔段长约40公里,乘船游览需大约3小时,其中漓江阳朔县杨堤、兴坪镇段是风景最美的,有九马画山、人民币20元背景图等等。桂林的山,大多是喀斯特地貌,绚丽多姿、千奇百怪,山体大多由石灰岩构成,由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石体多孔、山体多溶洞,当漓江水流经喀斯特地貌时,河水中夹杂的泥石逐渐沉着于孔洞,故水质清澈见底。
7: 阳朔西街
西街是位于阳朔县城中心的一条古老街区,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西街的房屋古朴典雅,桂北明清时期风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就是这股古朴劲让西街不仅成为阳朔旅游的一个亮点,也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西街是一条散发着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也是一个浓缩华夏精华的中式小镇,还是一条充满西方色彩的洋人街。阳朔被誉为“中国第一条洋人街”和“最大的外语角”,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地球村。在西街外国人和他们的痕迹随处可见,洋人们在这里开饭店、咖啡店、酒吧,他们在阳朔小镇上尽情地渲染着温暖的小资情调。
8: 刘三姐水上公园
刘三姐水上公园是指阳朔县城到普益乡漓江段的山水风光,这里素有“钻石水道”。
此景区属于漓江下游,全长20千米,游程往返40千米,漓江两岸40平方千米都水公园范围。这段游程实际上是桂林一阳朔漓江风景线的延伸,也正因为有这一段的存在才给人们留下“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完整印象,让人们能听到漓江交响乐最动人的瑰丽尾曲。
不能错过的是《印象刘三姐》,是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之一,演出地点位于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书童山隔水相望。舞台是一片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背景是十二座山峰,非常大气,是少有大型山水剧场。
9: 十里画廊
海豚出水
一个玲珑奇巧的小山峰独立嵯峨,高数十米,经万年风化,岩溶剥蚀,成一纺锤形山体,酷似一只出水状,这是万点桂山众多象形山峰中唯一的海洋动物。
八戒晒肚
十画廊西侧,一高山山巅上,有一横卧巨石,形状很像《西游记》中猪八戒裸腹晒太阳,憨态可掬。
金猫出洞
十里画廊东侧有一山崖,崖上有一小洞,其内右下部有一奇石,如一只正欲出洞的金猫。能见猫的头部和前半身躯,活灵活现,巧夺天工。
马象奇石
十里画廊东侧,一山高耸,状若屏藩。山下有一洞,洞口一块大钟乳石附于石壁。从路边望去,此石奇特,可看出两个动物:从外往里看,像一匹白色骏马低头进洞;从里往外看,像一只大象信步出岩。
龙角山
十里画廊东侧,龙岩门村前,有两个山峰从绿林中冒出,连踪背向,直插苍穹,形如龙角,又似一刘破士而出的玉笋。当地人称此为风水宝地真龙口。
秦皇出征
龙岩门村旁的悬崖峭壁,由于壁纹痕印惟妙惟肖,其中一处如一匹战马,附近是一部战车,彩一列列身着古代戎装的秦代士兵,头盔、铠甲十分形象,一个个与咸阳兵马俑如出一辙。
孔雀迎宾
龙角山前东南一低矮山峰,隽秀玲珑,酷似一只正昂首的孔雀的头、颈部位,稍后的连座丛峰,弘列高耸,色彩斑斓,恰似孔雀盛开的锦屏。
骆驼过江
十里画廊东侧,工农桥旁望去,在一望无际的田园间,田家河像条白绢,宛然曲折东流,河边有山,酷如骆驼,形态似自得漫步,前往欲过河,人称“骆驼过江”。
美女梳妆
由工农桥沿公路向南眺望,月亮山侧一峰,圆顶修长,亭亭玉立,恰似一东方美女披肩长发,前方梳妆打扮。
幼狮出林
沥村后山左侧山峰中挺立一峰,活像一只机灵顽皮的小狮,从幽林中跳岀,蹦蹦跳跳,使人有拟即来之感。
10: 遇龙河漂流
遇龙河是阳朔山水的精华,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桥奇、村巧而闻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阳朔风光的最好体现。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县的古里河,流域却大多在阳朔境内。它清澈妩媚,一路流经阳朔的金宝乡、葡萄镇、白沙镇、新阳朔镇、高田乡,最后与金宝河交汇于青厄渡(高田日出)处,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两岸自然风光无比秀丽,令人心醉。
遇龙河是阳朔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流,全长435千米。河中筑有多处堤坎,不通航是分重点文物古迹和主要田园山水风景所在地,适宜徒步旅游和竹筏休闲漂流。
遇龙河漂流没有什么惊险刺激的成分,过堤坝时竹筏上半部进入水的刹那还算得上“刺激”,时候,你可以懒懒地躺在竹筏的躺椅上,享受阳光、享受周围的鸟语花香、享受远处翠绿的青山、田间春耕的美景。
希望我的推荐能帮到您,祝您旅途愉快😊!
贵州有9个地州市?
不邀自来,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贵州这个省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再来一一介绍下贵州省下辖的各个地市州吧(排名不分先后)!!!!
首先,贵州省会贵阳市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位于贵州省中部,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播州区。
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1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相对湿度77%,2016年森林覆盖率为46.5%,有森林公园11个。截至2017年,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6年,常住人口469.68万人,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3157.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7771元。
贵阳辖区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集聚区、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中心集聚区。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中国避暑之都,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7年,贵阳市复查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元代始建顺元城,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30多种少数民族,有山地、河流、峡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楼阁等32种旅游景点。 安顺市
安顺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市。
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是“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200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国务院批准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安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6月,安顺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遵义市
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辖3个区、9个县、2个县级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六盘水市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贵州省下辖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六盘水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已进入了农耕时代,并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盘江、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截至2016年末,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2个区、1个县级市、1个县,常住人口290.7万。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构成了市内的重要经济发展。特产有风猪、猕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铜仁市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4年4月,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2015年末常住人口348.54万人,户籍人口473.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侗族人口占29.9%。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黔西南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东与黔南州相邻,西与云南省曲靖市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隔南盘江和红水河相望,北与六盘水市、安顺市毗邻,自治州辖区面积约16804平方公里,境内分布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仡佬、回族等35个民族。截至2016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市7县。2016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年末常住总人口283.82万人。
1981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设立,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 黔南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州辖12县市,面积26197平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8日,首府所在地为都匀市。州内交通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201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2.91亿元。 毕节市
毕节,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金三角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红星闪耀的地方。
毕节,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
毕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
毕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一;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
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
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
毕节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厚重历史文化,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