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产地是:,范建新紫砂壶有收藏价值吗

2023-07-12 135阅读 0评论

紫砂壶的产地是:,范建新紫砂壶有收藏价值吗?

答:范建新紫砂壶有收藏价值

范建新以自己对紫砂的无比热爱和专业制壶技艺,成就了现在的事业。近三十年的制壶生涯,从泥料的选择,到制作工艺以及造型设计,追求完美,逐步形成了“气韵清灵、形意飘逸”的艺术风格,多次参加全国性工艺美术评比屡屡获奖,作品深受广大壶艺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被业内行家称为陶瓷新秀中的一匹骏马。

紫砂壶的产地是:,范建新紫砂壶有收藏价值吗

紫砂壶泥料真的快要绝迹了吗?

新手壶友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说一些关于紫砂泥料的流言。诸如“紫砂泥料面临断档”、“紫砂泥即将绝迹”的流言也流传多年,那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

紫砂矿现在确实开采量很少,但也不至于“断档”“绝迹”。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梳理一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紫砂从业人员慢慢的由原来的几百号人现发展到几万人,紫砂相关产业已成为丁蜀地区的主产业。但是一下子开放生产之后,“户户捶泥,家家制壶”导致黄龙山紫砂原矿滥开滥采,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尤其是承包商不按山脉脉理合理采掘,并且在矿山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森林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工作做的十分不好。这种破坏性的开采,造成黄龙山面目疮痍。

因此,宜兴市政府果断采取有效保护措施,2004年,市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并出台了7个方面的政策意见。

2005年4月中旬颁布实施了“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实现紫砂资源的科学利用。

后续又于2006年11月30日发布、于2007年4月1日实施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此条例直至今天依然现行有效。

也有消息称,宜兴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企业黄龙山紫砂矿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实施“修复性开采”。也就是说重新恢复开采。由政府主导,实行保护性有计划性的小规模限制开采。

也就是说,自2010年开始,大规模开采几乎已经停止,露天开采已经被明令禁止。而且相关采矿资质也是严格审批,采矿证,采矿申请,废料处理,生产资料,环境保护等各项考核都需要合格。否则,就是非法开采。

以上是所有外行人稍微查询就可以获得的公开信息,但综合说来,这也不会导致“紫砂泥绝迹”的。那么紫砂从业人士,是怎么看待“紫砂泥即将绝迹”这种流言的呢?

“至少还能用几代人”

通过对一些紫砂从业者和行业协议的咨询和了解,大部分人明确反对“泥料断档”的说法,行业内对探明紫砂矿总量的估计很乐观,并且表示:现有已经开采的紫砂泥矿存量至少还能让几代紫砂艺人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有资料显示、目前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探明储量7300万吨,保有储量6500万吨,远景储量2800万吨。其中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5983万吨,保有储量5796万吨,远景储量1160万吨。据权威资料表明,丁蜀镇黄龙山以北至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以南一带0.69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探明B+C+D级甲泥储量1157万吨,其中有紫砂泥35万-58万吨。矿层距地面60-200米,这将是紫砂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此外,宜兴其他甲泥矿中的紫泥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分别为90万。

既然储量这么足,那么这个传闻是怎么传开的呢?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紫砂泥即将绝迹”的传言呢?

实际上,当年市政府宣布封矿之前,是广泛征集各界意见的。且不说本身就有那些有着屯矿、屯泥、练泥传统的制壶大户,许多听到消息的制壶者,也会多多少少屯一些矿料,不比今时今日,当时的泥料价格并不贵。

2013年市场上紫砂泥料的大致价格为:普通紫泥0.2万元/吨左右,底槽青泥2万元/吨左右,还有些精品紫砂泥料是以斤零售,市场价格比2005年初的时候翻了十多倍!

而随着紫砂壶行情的飙升,有些商人借着紫砂即将绝迹的噱头,趁机抬高紫砂作品的售价,并极力炒作。但在政府颁布《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之前,他们已有了数百吨的“存粮”!

我们都知道紫砂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目前紫砂泥料并不紧缺的情况下,合理,有效,科学,有序的开采不单是对紫砂矿产的保护,也是对紫砂文化的保护!但是这种合理保护被一些人用来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就很过分,对紫砂行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紫砂壶有毒吗?

没有毒。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紫砂杯用的泥有多少年?

1:老紫砂泥的陈腐至少要1年以上。

这时它的粘性和制壶的手感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如果陈腐的时间不到位,泥料就不会有充分的粘性,故而可塑性不强,不易于制壶。

2:制造紫砂壶的泥料通常叫做紫砂泥,本来它是产自宜兴的一种十分特有的陶土,构成于2-4亿年前。

紫砂和段泥有什么区别?

紫砂是统称,段泥是紫砂泥的一种。

关于紫砂这个称呼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下来,1998年11月,徐秀棠先生的《中国紫砂》在上海出版,才开始了对“紫砂”的命名。

在此之前,宋代文人对紫砂壶的雅称是“紫玉瓯”,“紫瓯”。

范仲淹有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

欧阳修有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明清之际的众多文献对紫砂壶的称呼是“阳羡砂壶”,没有明确的紫砂概念。

民国时期的收藏家赵汝珍在他所著的《古玩指南》中紫砂壶的介绍是:“宜兴壶,产自江苏之宜兴,以地名之也。质为陶,而非瓷。成品种类甚多,凡用具应有尽有,不过以壶最为著名耳”。

紫砂泥料分类及段泥的出现

紫砂泥料种类繁多,以前主要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

段泥,也叫“团泥”,因为仅有少量品种被应用,所以早期没有作为紫砂矿料单独分类,但随着机械化的深井采掘和大规模的开采,紫砂矿料品种开始大量出现,团泥品种不断增加,因此现在“团泥”被单独分类,作为紫砂矿料的第四大类。

以下附四张照片,分别是紫泥、朱泥(属于红泥类)、本山绿泥(属于绿泥类)、黄金芝麻段泥(属于段泥类),供您参考。

每一个泥料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后再做分享。

何谓段泥?

段泥,原本叫“团泥”,因为宜兴话“团”跟“段”相似,也因为大部分团泥烧成以后呈黄缎色调,因此后来被称为“段泥”。

段泥是由两种紫砂矿料融合共生而成,一般是以绿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也有少部分是以绿泥和红泥融合共生,但很少会以红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

在段泥没有作为第四大泥料品种分类以前,《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的“老泥”,就是指段泥。

以下是段泥类作品:

我是展小昭,在宜兴丁蜀镇跟您分享我的紫砂生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感恩您的阅读转发。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