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将军,黄山毛峰哪个好

2023-07-10 157阅读 0评论

徽将军,黄山毛峰哪个好?

黄山毛峰是由谢裕大茶庄在1875年创制,创制成功之后茶叶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还出口至欧洲市场。

目前黄山毛峰比较有名的品牌如下:

徽将军,黄山毛峰哪个好

一、谢裕大

前面介绍过,黄山毛峰就是由谢裕大创建的,目前是中华老字号茶企,而且标准《GB/T 19460-2008》的制定者就有谢裕大,因此买黄山毛峰选择谢裕大总是不会错的。

二、徽六

徽六始创于1905年,跟谢裕大一样同为中华老字号茶企,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线上销量较为不错,线下也拥有200多家实体店。公司拥有10000㎡标准化生产厂房,国家发明专利生产加工流水线,品控较好。除了黄山毛峰,他们家的瓜片更是值得一试。

三、徽将军

徽将军是一家专注生产安徽茶叶的茶企,主要包括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霍山黄芽等,品牌创于1969年,茶叶都有多年制茶经验的师傅层层把控,品质较有保障。

电影满江红热播大家对岳飞是怎么评价的?

岳飞是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这是定论,不是疑问。诋毁岳飞的人往往对着定论下手,搞历史虚无主义,大家要擦亮眼睛。

岳飞是民族英雄。有人用现在的情况共计岳飞,说他是搞内战不应该叫民族英雄,这是典型的拿今天的法律判历史的公案,玩的就是无耻下流。历史上没有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民族早亡了。

岳飞是政治家。说岳飞不讲政治的人,应该长着宋高宗和秦桧的脑子,长着奴隶脑子的人,如何能站得起来?站都站不起来,能有什么视野和见解?不过是充当历史的小丑,在阴暗的角落里叫嚣阴暗而已。拿不到台面上去的。岳飞的政治素养,在把握复兴大业的时度效上都值得肯定和赞扬,是政治家大智慧。

岳飞是军事家毋庸置疑。这一点,就是岳飞的敌人都承认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敌人给的最高评价。和后来鬼子“专打三百六旅”的标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岳飞的悲剧在于封建愚忠思想。做忠臣难做良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昏君如赵构。岳飞曾多次救驾于危难之际,但凡赵构尚存人性之良知都不会纵容风波亭冤案。历史不能假设,倘若赵构能有一丝良知,顶住压力把岳飞等一干名将暂时雪藏,也不至于屡次如丧家之犬。至于网上有所谓的专家在算经济账证明岳飞的错误,纯属无耻下流,哪次金国南下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比岳家军开支大?正是南宋一次次妥协导致的一次次进攻摧毁了经济,而不是养军队摧毁了经济。

岳飞之思,使精忠报国成为无数男儿千百年不熄的崇高追求,必将永远传承发展。

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导语: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具,还得从宋理宗本人说起。

宋理宗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

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是为宋理宗。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 执政后期,又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国灭金。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在临安去世,在位40年,享年60岁,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咸淳二年(1266年)十二月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史载,宋宁宗赵扩一生无子。庆元四年,丞相京镗见宁宗六宫后妃均无生育,就请遵照宋高宗旧例,挑选赵宋宗室子弟做养子。嘉定元年,荣王赵希瓐被立为太子。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嘉定十三年,29岁的太子赵希瓐暴病而亡,宋宁宗只好另外择立储君。彼时,宁宗已53岁,他下诏在宗室子弟中择贤选拔。最终选择了赵贵和为皇嗣,把他抱入宫中养育,更名赵竑。

皇子贵和对擅权揽政的史弥远很是不满。史弥远本是奸佞小人,他投靠王皇后,竟然飞黄腾达,越级升迁,开禧三年,权相韩侂胄北伐失败,被宁宗诛杀,史弥远一跃而为丞相,权势煊赫,朝野畏惧,许多大臣纷纷趋附于他的门下。

皇子赵竑对史弥远、王皇后擅权揽政深恶痛绝。他曾对左右说,史弥远罪大恶极,应该刺配到八千里外的远恶军州去。史弥远知道后大为恐惧,于是撺掇王皇后废黜了赵竑,改立赵希瓐之子赵贵诚为太子。贵诚就是后来的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赵昀并非雄才大略之君。他在位期间,前期为权相史弥远控制,基本无所作为。直到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宋理宗赵昀才开始正式亲政。

史弥远死后半月,理宗下诏宣布改明年为端平元年,有改元更化之意。宋理宗赵昀在太子师、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郑清之辅佐下,开始打理朝政大事。他将史弥远的党羽驱逐出朝。史弥远专权的局面终告结束。

就在南宋小朝廷江河日下时,崛起于漠北的蒙古族却蒸蒸日上,原先统治蒙古各部的金朝,在蒙古铁骑的猛烈冲击下已经岌岌可危。

南宋君臣对“靖康之耻” 耿耿于怀,却忘了唇亡齿寒的古训。绍定四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亲率大军伐金,蒙古军兵分三路捣入中原,钧州三峰山一战,蒙军以少胜多,金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金哀宗逃出汴京,先到归德,后窜至蔡州。

蒙古军围攻汴京时,派使臣到杭州同南宋商议夹击金朝,承诺灭金后,将金占领的河南之地全部归还南宋。宋理宗和大多数文武大臣觉得这实乃天赐良机,既可报仇雪耻又能收复失地,未多做考虑就轻率答应了蒙使,应允“联蒙灭金”。

端平元年正月,宋将孟珙率宋军攻入蔡州城,蒙军随即从另一门攻入,蒙宋联军蜂拥而入,杀声震天,金哀宗在绝望中自缢身亡,曾经强盛的金国彻底覆亡了。

灭金后,蒙古人并未全部兑现承诺,而是将河南地一分为二,只将陈州、蔡州以南部分划给了南宋。蒙宋军队随后各自回撤境内。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灭国四十二,南宋也是其急欲征服的目标之一。灭金后,窝阔台又将征服者的目光扫向了富庶繁盛的江南之地。

端平二年六月,窝阔台汗分道进兵,大举伐宋,延续四十年的蒙宋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相继侵宋,战火持续不断,南宋小朝廷早已是兵凶战危、风雨飘摇了。但宋理宗并未觉醒,景定年间,他宠信奸佞贾似道,贾似道专权后,庙堂上群鸦蔽日,贤者远避,朝政愈发腐烂不堪。

将国之大权托付给贾似道后 ,宋理宗于是耽于享乐。

史载,他骄奢淫逸,后宫嫔妃若云。有那么多美人要应付,自然不会过问朝政了。宋理宗荒废政事,奸臣贾似道对内贿赂公行,打击异己,对外暗通蒙古,一步步把南宋推向覆亡的深渊。

为解决财政危机,贾似道推出“公田法”。罢和籴,买公田,为的是解决军饷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史载,宋理宗即位初期,交子发行三亿多贯,到淳祐六年,猛增至六亿五千万贯。到景定四年,每天印发十五万贯。滥发纸钞,没有金银、铜钱做储备,货币购买力越来越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米珠薪桂。更为严重的是,储轻物贵,直接威胁到在前方浴血苦战的将士们的生活。

公田法” 推行后已使南宋军民困扰不堪。后宋理宗、贾似道又派人重新丈量土地,实施所谓的“经界推排法”,滥加赋税,乘机大肆敛财。贾似道骄横跋扈,肆意胡为,宋理宗早就是“诺诺皇上”。从不敢驳回贾似道之请。 经贾一番瞎折腾,江南尺寸土地都被加税,民众财力更加枯竭,怨声载道。

就在宋理宗君臣埋首丈量半壁江山时,蒙古新大汗忽必烈已经平定内乱。他把都城迁至燕京,秣马厉兵,准备直捣江南,南宋的彻底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

景定五年十月,宋理宗赵昀纵欲过度,患了重病,太医亦束手无策,朝廷只好以高官厚禄为饵,在全国范围内广求名医。不几天,宋理宗病情恶化,还是无人应召,传说中的神医还是渺无踪影。当月,昏聩庸碌、骄奢淫逸的宋理宗就病死了。葬于穆陵,庙号“理宗”,谥号很长“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宋理宗死后十五年,即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攻入临安,立国319年的宋朝名实俱亡。

南宋灭亡后,宋理宗的陵墓被一个叫杨琏真迦的西域番僧盗掘,他把盗墓得来的陪葬品用来修葺寺庙。据记载,盗墓时,西域妖僧杨琏真迦发现宋理宗的尸骸下葬前进行过防腐处理,依然保存完好,于是让人把理宗遗体拖出来,倒挂在树上,三日后,待水银等防腐剂流尽,他砍下其头颅,处理一番后镶嵌金玉,做成一盏“骷髅盏”送给他的老师、元朝国师八思巴。不得不说,宋理宗的头盖骨被做成了酒杯,都怪他尸骸进行过防腐处理。

这盏人头骨做的“骷髅碗”成了八思巴的酒器。后来,这“骷髅碗”又辗转被元朝皇帝所得,并代代相传了九十多年。

总结: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唏嘘感慨,“叹息久之”,于是派人到大都元宫中寻回这只有些惊悚的“骷髅碗”,洪武二年以帝王礼将宋理宗颅骨隆重葬于应天郊外。次年,又将理宗头骨归葬到绍兴南宋帝陵永穆陵原址中。

临沂名人及故事?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沂南县)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以“隆中对”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出任丞相。六出祁山攻魏未果,病逝于军中。被后代推为智慧化身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传曾革新连弩,制造木牛流马。著有《诸葛亮集》。

2、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习称王右军。精通书法,备精诸体,尤善楷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书风劲健遒美,为历代所崇尚,世称“书圣”。所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书。

3、颜真卿(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费县)人。唐代大臣,书法家。为官耿正,不畏权势。安史之乱中,起兵抗敌,被推为盟主。后为叛军李希烈所害。楷书端庄雄浑,世称“颜体”;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炼厚之势。《祭侄季明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4、王祥(185-269),字休徵,西晋琅琊临沂人。历汉、魏、晋三代,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事后母孝,民间流传“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鲤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处”。

5、刘洪(140-206),字元卓,蒙阴人,东汉天文学家,曾任郎中、上计掾、太守。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乾象历》。与文学家蔡邕续补《汉书·律历志》。首创珠算。著有《七曜术》。

6、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思想家、教育家。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继赴楚国,为兰陵(今苍山兰陵镇)令。著书终老其地。著有《荀子》。

7、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平邑人。回族。清末将领,官至总兵、提督。甲午战争中,率部东援朝鲜,守平壤玄武门,登城督战,虽受枪伤,犹裹创指挥,中炮阵亡。与丁汝昌、邓世昌并称甲午三英。

8、曾子(前505-前436),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平邑)人。孔子学生。以孝著称。奉行忠恕。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相传《大学》为其所著。后被尊为“宗圣”。

9、蒙恬(?-前210),蒙阴人。秦朝名将。世代为秦重臣。初任狱官,后为将。秦统一六国后,率兵北击匈奴,并筑长城,修直道。传其曾以兔毛改良过毛笔。

10、匡衡(生卒年不祥),字稚圭,东海丞(今苍山县)人。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家贫,当过雇工。少年勤学,“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家贫而苦读的典故。能文学,善说《诗》。终成为经学家。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的绰号?

司马徽(历史人物)——水镜先生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