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菊花石,收藏的奇石价值连城该如何出手啊
湖南菊花石,收藏的奇石价值连城该如何出手啊?
好吧,在哪个
湖南两大名石是什么?
湖南两大名石是浏阳菊花石和武陵穿孔石。
湖南浏阳的菊花石特征为?
菊花石——天然稀世珍品,又名“石菊花”,产于湖南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其“花 ” 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
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此未经雕琢之永和菊花石坯,再经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艺人巧夺天工。
奇石原石这些有多大的收藏价值?
奇石原石有多大的收藏价值?提到价值就不存在爱好了,价值是买卖。奇石原石越来越少,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收藏价值一定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富裕,文化享受的需求,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渴望原生态,天然物体。奇石原石是原始的物种,有亿万年的修炼,受阳光雨露洗礼而成,可是名符其实的天然造化,而且早于佛神的灵物,它的灵光灵气灵性无类能比,爱好寻石,爱石,趋于痴迷,趋于疯颠。看一块石头,一看就是通霄达旦,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乐在其中忘记时空。兴趣所致,无可奈何。石中的意境在想象中升华,飘逸灵动,让残缺的艺术完美到大美无言。奇石原石更是绝中真品,它自然,天然,独一无二。有经济实力的名主,收藏奇石大有价值。因为它独,它特。它稀有。只有唯一。
收藏吧,我有奇石,但我不卖,我传世到永远。
比较一下就知道哪个有价值?
对的比较下就知道哪些奇石值钱,以上的是我朋友收藏的一块石头
最后简单介绍下各种奇石
一、 奇石的概念
广义奇石:
凡具有观赏、玩味、陈列、装饰价值,能使人感官产生美感、舒适、联想、激情……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石体。它不受大小、存在形式、地理位置的限制,包括宏观的地质构造(如桂林象鼻山、骆驼山,福建东山岛“风动石”,黄山“飞来石”等)和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到的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
狭义奇石(即本书使用的观赏石定义,是广义奇石中的一部分):
系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教学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化石和陨石等。
它具有以下8个特点:
宝玉石通常是稀有的,但一般来说,作为宝玉石原料的岩石、矿物晶体或矿物集合体不应作为奇石。奇石与宝玉石的界线在于:若矿物晶体或矿物集合体、岩石作为宝玉石的原料,加工成宝玉石或艺术品之后,其经济价值超过奇石,就应将它作为宝玉石;相反,加工后的经济价值不如作为奇石的价值高,则应属奇石之列。
值得指出的是,奇石呈现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石质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奇石强调的是人们主动发现的天然艺术,而不要求精湛的人为加工艺术。人为的艺术加工很难保留自然作用所赋予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等的天然魅力、给予 人们浮想联翩带来的无穷乐趣,达到启迪诱导人们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目的。
某些奇石虽不具有上述全部特点,但具其中的某一个、几个特点或具特殊意义都应归如奇之列。如外表观赏性差的石质品,不能用于陈列、装盆或造园,但却因其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即科学性)或产出数量稀少(即稀有性),而被收藏、研究或用于教学,同样可归入奇石之列。
二、 奇石分类
我国奇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独具风格,在奇石的欣赏、教学、研究、开发、交流以及销售中,都会接触到奇石的类别问题。在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完善的奇石分类标准情况下,对奇石类型作一划分是很必要的,现将国内具代表性的几种分类方案介绍如下:
(一)本书采用的分类
根据奇石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的不同,袁奎荣等(1991年)将奇石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7类。
1 造型石
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是一些造型奇特的岩石等,以婀娜多姿的造型为特色,求形似,赏其貌。如江苏太湖石桂、林钟乳石、新疆及内蒙的风棱石等。
2 纹理石
以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或层理、裂理、平面图案为特色。求神似,赏其意。如南京雨花石、宜昌三峡石、柳州红河石等。
3 矿物晶体
为近年来被国内外藏石家广泛收集、珍藏的类型。是指漂亮的完整单晶、双晶、连晶、晶簇或稀有品种的微小晶体。如雄黄、辰砂、辉锑矿、黑钨矿、水晶、香花石等。
4 生物化石
完整、清晰和形态生动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如三叶虫、菊石、昆虫、恐龙蛋、植物化石等。
5 事件石
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事件遗留下的石体,或在某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如陨石、某次重大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击毙某总统的石块等。
6 纪念石
历史名人、雅士收藏过的石质品或具特殊纪念意义、科学价值的石体。如蒲松龄、孙中山、朱德、沈钧儒、郭沫若等收藏过的砚台或雅石,国与国赠送的月岩、南极石等。
7 文房石
质地细腻和(或)形奇色怪,具有一定实用性石体。如端砚石、昌化石图章、蝙蝠石、镇纸石等。我国文房石的开发有悠久的历史,自成一体。有人认为文房石不应归属于奇石之列,因此该类型属于目前有争议的奇石。
(二) 按奇石产出特征分类
李饶(1990)把观赏石分为3类18型:
1 岩石造型类
①地表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奇特造型。如泰山的雄姿、华山的险峰、黄山的“飞来石”、内蒙的“风棱石”。
②由海蚀、河流冲刷作用形成的自然造型。如南京雨花石、山东长岛鹅卵石。
③淋积作用形成的自然造型。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青海盐钟乳,广东孔雀石等。
④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造形。如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
⑤沉积形成有观赏价值的纹理岩造型。如湖南武陵石英砂岩奇峰,北京景忠韵律石等。
⑥天外来客。如陨石。2 矿物晶体类
①以石取贵,即本身具宝石价值或我国独特的贵稀品种,如多色电气石,海蓝宝石、红色矛头辰砂,如柱如箭的辉锑矿、方解石、雄黄、雌黄晶簇等。
②以色、形、巧、奇或组合惊人而去取胜。即矿物本身并不名贵,难得的是各具特色的品形,如萤石、黄铁矿晶簇,玫瑰花状的蓝铜矿和绿色丝绒般的孔雀石集合体等。
③特别奇特少见的有液体、气体、固体包裹体的矿物晶体。如水胆晶体,水胆绿柱石晶体,固体包裹体等。
3 有观赏价值的古生物化石类
①珊瑚类化石。如鞋珊瑚,蜂窝珊瑚等。
②腕足类化石。如中国石燕,鴞头贝等。
③节肢动物中体态较大者。如三叶虫等。
④完整的笔石化石。
⑤软体动物中的菊石化石。
⑥单体完整的鱼类化石。
⑦古人类化石及古脊椎动物化石。如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恐龙、乳齿象等。
⑧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
⑨动物遗迹化石。
(三) 按奇石成因分类
宋魁昌(1991)根据奇石的成因划分为8类:
1 沉积、变质、岩浆作用的形成
有纹理石、板画石、菊花石、花纹大理石、幔岩包体、火山弹、眼球状片麻岩等。
2 结晶作用形成的绚丽晶体或晶簇
包括水晶、萤石、石膏、多色电气石、辉锑矿、辰砂、锡石、雄黄、天青石等晶体或晶簇、含金红石或电气石包括石英、水胆水晶、水胆玛瑙等。
3 各种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物组合美妙、结构构造奇特的矿石
有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孔雀石及晶洞状、伟晶状、皮壳状矿石。
4 风蚀、海蚀、河蚀形成的砾石或各种形态的奇石
包括雨花石、灵璧石、英石、微形风蚀蘑菇石等。
5 地下水溶石、淋滤作用形成的怪石
太湖石、昆山石、上水石、奇特钟乳石等。6 动植物化石及动物遗迹化石
鱼、珊瑚、菊石、腕足类化石、包有昆虫的琥珀、团藻灰岩、硅化木。
7 构造作用形成的构造岩
特殊的角砾岩、被颜色鲜明矿物充填的碎裂岩。
8 天外来客
包括陨石、月岩、雷公墨。
三、 奇石之美
奇石,端在观赏,故其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美观与否?简言之,美是奇石的灵魂。奇石之美,博大而精深,除其固有的色泽、形、纹、质……等方面自然美之外,还表现在它的艺术美、抽象美。奇石所表现的美,极为复杂,大致可分为色彩美、形态美和神韵美3种。
(一) 色彩美
对于一件奇石,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那绚丽多变的色彩。例如,水晶的紫色、孔雀石的绿色、蓝宝石的蓝色,可谓“一石在握,四壁生辉”。
奇石的颜色是多彩的。可分为3种情况:
①在一块奇石上,可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如,一块雨花石,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惧全;一块欧泊观赏石,“你可以看到红宝石般的火焰,紫水晶般的美癜,祖母绿般的绿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呈柱状的电气石,有时柱的一头是红色,而另一头却是绿色。至于由多种矿物或岩石组成的一块奇石其颜色,色调更是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②同一种矿物或岩石在不同的奇石上,可有不同的颜色,例如,水晶,就有无色透明、乳白色、紫色、红色、黄色、绿色、烟色乃至黑色。绿松石,有天空的蔚蓝。又有大地的翠绿。
③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同一块奇石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变石,它在白天时是翠绿(光源是日光),而在晚上用钨丝白炽灯照明时,却变成了紫红色;更有趣的是,当你用铁锤把紫方钠石敲碎的一刹那,你会看到它的新鲜面是艳丽的深红色,可过不了几十秒,颜色会褪得一干二净,变成了单调的灰色。
颜色通常是评价奇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 形态美
奇石的形态美,亦称形体美,与色彩相互构成奇石之美的重要因素。色彩美与形态美的关系犹如平面与立体,表面与内部,图画与雕刻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形态美大致可分为美的造型、美的花纹图案、美的组合等。
①美的造型。岩石或矿物的天然造型,其精美程度往往可使能工巧匠自愧不如。风成黄土中的姜结石本来平淡无奇,但云髻高耸,正襟危坐,酷似古代贵妇人;如柱如箭的辉锑矿,其面若削、其棱似刻,真乃鬼斧神工。
②美的花纹图案。一些纹理石如雨花石、三峡石、江汉石不仅有曲折多变的花纹,或曲,或直,或旋,或圆,穷极变幻,而且有“屈子行吟”、“八戒求援”、“黄山云雾”、“牡丹闹春图”等天然画面,真可谓奇画天成。有人按不同的花纹图案分成了“风流人物”、“动物世界”、“三峡风光”、“中外文字”和“抽象朦胧”等六大系列,堪称石中一绝。至于化石奇石更是栩栩如生,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不是版画胜似版画的大自然杰作。
③美的组合。大自然的造化常常将不同的矿物、岩石组合在一起,奇特而又神秘。红色矛头状辰砂和晶莹剔透的方解石组合成的晶簇,似“红装素裹”举世稀见;雄黄、雌黄,方解石组成的晶簇,红、黄、白泾胃分明,给人以华贵中存朴实,高雅脱俗之感;绿色的或紫色的立方萤石晶体,与金烂烂的黄铁矿晶体携手并立……,最多时五六种颜色和不同形态的矿物共聚于方寸之地,七彩纷呈,妙不可言。
奇石的形态千变万化,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时的自然状态,包括物质组成,空间和时间,结构构造及后期改造等因素。就矿物单体和集合体而言,其形态取决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即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同种矿物,常具有某种特定的晶体形态特征。
(三) 神韵美
“神韵美”亦称“内容美”、“象征美”,是奇石除色彩、形态美之外的抽象美。观赏以其种类不同,各具有特殊风韵。我国的诗词歌赋,史实传记及风俗习惯中不乏以石为对象,借石言志,抒发感情或作为另一事物的象征者,流风遗韵,传诵不衰。
“雨花石”象征“坚定”、“无我”和“幸运”。周总理在南京梅园时曾将雨花石置于案侧,怡情厉志;在第24届奥运会上,雨花石被我国运动员选做“幸运之石”。
在日本,龟是“长寿”、“健康”的象征,因而龟化石倍受日本人收藏家的青睐。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拥有本国的“国石”,作为国家的象征,如孔雀石是马达加斯加的国石;水晶是瑞士、瑞典、日本和乌拉圭的国石;珊瑚是意大利、摩洛哥、南斯拉夫、阿尔及利亚的国石;三叶虫是美国一些州的州石。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人们常常以自己出生的月份来选择诞生石,甚至将诞生石作为赠送朋友最好的礼物。这些诞生石不仅都是中、高档的奇石,而且都有一些美好的象征,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诞生石”、“结婚纪念石”等已逐渐在我国兴起。
四、 奇石的一般评价标准
众所周知,可供采集、收藏的石质品很多,但并非所有的都能成为奇石、观赏石。评价一块石质品是优是劣,是否属于奇、美、异、独、特,有其自身的评价标准,一块优质奇石应该是:
(1)天然产出,稍许粗加工者尚可;
(2)造型奇特,但外观必须稳定、均衡;
(3)花纹别致,图案、纹理清晰逼真;
(4)晶体完整,晶形无损;
(5)颜色艳美或色调丰富;
(6)光泽强烈或自然柔和;
(7)组合讲究或特色明显;
(8)珍奇稀少又罕见难求,独一无而者最佳;
(9)意境深邃,含蓄回味,赏心悦目;
(10)意义特殊或内涵深远;
(11)硬度宜大且块度适中,利于运输。
当然,一件奇石一般不可能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值得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奇石其评价标准又各有侧重,要分别对待。如矿物晶体类奇石应注重晶体的完整性、矿物组合的多样性、色彩的丰富、鲜明性;生物化石类要强调生物结构的完整,种类的稀有,及生物是否具栩栩如生的生长形态等;对于造型石较多采用“皱”、“瘦”、“漏”、“透”的评价标准。
影响奇石价格的因素
奇石价格复杂 黄金有价石无价
奇石价格的构成因素较为复杂,它一方面根据石市当时的行情上下波动,另一方面,某一方奇石因买卖双方个人的喜好程度而摆动,有时幅度还较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所谓“黄金有价石无价”,很大程度上即指此而言。在石市稳定的状态下,影响某石种或某方奇石价格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点:
稀少价值
一是指石源的丰富程度和稀少程度。石源藏量多则价格低,稀少则价高。一个美国珠宝商来华想购买中国的海蓝宝石原料,刚巧报纸上介绍我国西南发现了一个长几十公里的海蓝宝石矿带,外商估计这可能使国际海蓝宝石大降价,因而没有成交。后来发现那个报道并不真实,也就没有影响国际市场。灵璧石向来为海内外藏家青睐,价格也高。但近几年灵璧石产地又开发了几处,而且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者,使它信誉下降,总体价格也较前为低了。广西的红河石产地就那么一段,采石季节也有限制,随着上品红河石越来越稀少,它的价格就居高不下。
奇石目前在国内交流已属寻常事,进行国际间交流已是大趋势。你所拥有的是奇货可居还是俯拾皆是,就要在大范围内进行比较。前些年石市刚刚恢复,有一藏家得到一块黄腊石,视如珍宝,轻易不肯示人,有意转让,出价又太高。随着交流及研究的开展,原来甘肃、内蒙古、广西等省区都有黄腊石,而且质量好的有不少,那方黄腊石顿时身价大跌。
稀少价值又指在同一石种中,某一方奇石之形态、图案、色彩可遇不可求,十分难得,这方奇石价格就相对要高。三峡石文字组石“中、华、奇、石”,现仅发现这一组,且字型搭配也较恰当,所以格外令人珍视。若是今后有人寻觅搭配成一套,那前一套的价值显然就要降低。有一藏家有一方风成大红碧玉,桶状,比易拉罐略大,表面有许多凹坑,而且各个面都非常光滑,人见人爱,港商出价两万元。而酱色碧玉,人称羊肝石,在一些地区遍地皆是,却少有人问津。
历史价值
一是指石头“古气”。奇石是天然的无机物体,往往在土下、水中长时间隐藏,作为观赏石陈列后,长期与空气接触,其石肌会因风化作用而慢慢老化,又因长期摩挲等原因,还会有一层“包浆”,以致产生高雅的气质,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至于古气的评价,也就是通常说的“新石头”、“老石头”,在价值上它们有明显的差距。一般来说,时间愈长,石头价格也愈高。
历史价值又指有否名人效应。如这方奇石在历史上曾为某名人收藏过,且有确切凭记,它的身价定然陡增。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很多的,当代的也有,一个奇石内部观摩展,某石友带一位日本客人来参观,并探询购买的可能性。日本客人看到一方碟状孔雀石,表示非常喜爱,再一问,原来是郭沫若藏石,便连声说:这样珍贵的石头我是买不起的。
衬托价值
一方好的奇石,必须有适当的摆放位置,这就需要有托、架、盘、板予以置放。衬托得当,往往能使石价格倍增。上品供石最常见的是用红木、紫檀做木托。一位石商指着一方高约80厘米的墨湖石说:“此石原先4000元就可出售,现做了木托,石头的内在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到8000元,我是不会出手的。”而这个木托大约花费了800元钱。
对于可以流通的艺术品而言,奇石可能是一类最难以划定价格的商品,很难定出参考价。在“名人名家藏石展”上,有一方高约二尺、造型雄伟的广西红河石,被台湾藏家相中,愿出价5000元人民币,而石主则索价5000美元,相差8倍,结果自然没能成交。几个月后,此石回广西成交,成交价2万元人民币。再如,有一方山东博山象形文石,有人出价8000元,石主则表示翻一倍也不愿出售。而比此石体量大近10倍的一方博山文石(也是动物象形石),在同一石展上成交,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目前在国内石市上,供石的价格真是五花八门,因石头的品种以及造型意境诸原因,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从三五十元到二三万元的都有,同一体量的供石,价格相差达几十倍乃至上千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