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产自,瑟罗春产于哪

2023-07-07 113阅读 0评论

碧螺春产自,瑟罗春产于哪?

碧螺春属于绿茶,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绿茶。

碧螺春产自,瑟罗春产于哪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驰名中外。碧螺春的主要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

碧螺春茶叶的特点是: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具体特点如下:

色泽:正宗洞庭碧螺春有光泽,色翠绿带黄,其他碧螺春暗淡,但青里带黄,主要无光泽。

香气:洞庭碧螺春香气浓烈,清香带花果香,主要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和洞庭的特有水土有关。其他碧螺春香气不足,因为它是新茶也有一点香气,但没有清香和果香,外地碧螺春有奥土气,有青叶气。

口味:洞庭碧螺春喝道口中很顺口,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有回味,主要是口味醇.其他碧螺春喝到口中有涩、凉、苦、淡的感觉,无回味,还有青叶味。

外形:条索纤细如蜂腿,卷曲成螺,茸毫满披但不很浓,银绿相间(或银白隐翠)

冲泡:茶叶冲泡有上投中投下投三种,碧螺春是典型的上投即先注水后放茶,也不能加盖紧闷。真正的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入水即沉杯底,细芽慢慢展开,汤色微黄。略过三四分钟,芽、叶纷纷伸腰舒展,茶色浓艳,闻之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人们称赞此茶: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叶是哪里生产的?

碧螺春茶叶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此茶是当地特产,只有在这里产出的碧螺春才是最正宗的,也因此得名: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为历史名茶,已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千年间,此茶的名气一直位于茶界之顶,深受世人追捧赞誉。

碧螺春叶片特点?

碧螺春茶的叶子是绿色的,形似螺状,产于早春。形状细长,绒毛遍布,白毫隐翠;冲泡成茶后,色泽浅绿明亮,口感清香浓郁,饮后感觉香甜。人们对这种茶赞不绝口:“铜丝条,螺旋形,有白毫,清香果味,清新爽口”。因此,碧螺春茶叶味道很好,但碧螺春不仅味道好,而且功效和作用也很好。

碧螺春茶是哪儿产的?

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被当地人称为“洞庭茶”。

“洞庭茶”在唐时崭露头角。起初,人们采其叶,煮为茗粥。茶圣陆羽考察后,把苏州洞庭山茶写入了《茶经》。

北宋朱长文所著《吴郡图经续记》中记载:“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可见,到了宋代时期,洞庭山茶被称“水月茶”,逐渐为“吴人所贵”,并被选作贡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