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千里白,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什么

2023-07-06 92阅读 0评论

月光千里白,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什么?

“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皎洁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即使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的诸城),这首词以月起兴,作者与其弟弟苏辙七年未见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的思考和想象,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了对人生的哲理追寻中,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时的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情。

有哪些好听到无法自拔?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好听到无法自拔久久不忘的音乐在此推荐10首。

月光千里白,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什么

No.1《体面》

体面 (《前任3:再见前任》电影插曲) - 于文文

词:唐恬

曲:于文文 编曲:郑楠

No.2 《起风了》

宫崎骏电影《起风了》的主题曲

原本是一首日本歌,由高桥优等三位日本歌手演唱。

后由米果填词,买辣椒也用券翻唱发行于2018年2月22日。

No.3 《说散就散》

《说散就散》 是由张楚翘作词,伍乐城作曲,

JC(陈咏桐)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2016年06月14日。

《前任3》主题曲,袁维娅演唱。

No.4 《拥抱你离去》

发行于2816年4月23日

张北北,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主持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华语新锐男主持、歌手、艺人经纪人。其主持风格以青春、阳光、轻松、幽默、亲和见长。

No.5 《空空如也》

快手红人胡66翻唱

作曲 : 雪无影 作词 : 雪无影 编曲:朱鸽

空空如也是著名歌手汪峰的作品之一,出自专辑《信仰在空中飘扬》。

以上推荐的5首音乐,都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好听到无法自拔念念不忘的。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明月光在古诗中的意思?

古诗中的"月"可以理解为这么几种含义:它象征聚散,以月圆比喻人的团聚,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最有名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也意指思念亲人、怀想故乡.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已成经典、妇孺皆知.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浪迹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表达了久离故乡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引起共鸣.

唐朝诗人刘方平的咏月诗以写景为主.他在《月夜》一诗中写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中月色宁静,月影偏斜、星斗移位,寂静的庭院初闻唧唧虫声,清新诱人.另外,"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也富有诗意,犹如听一曲美妙的音乐,连同海上明月在耳畔流动.

古代诗人中最善于写咏月诗的是李白,他毕生写出有关月亮的诗三百多首,从少年时代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后来《将尽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寄寓山水月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句.李白在《把酒问月》中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来表达"明月长在,人生如寄"的心声.

李白的心目中,月是高尚的化身,贞洁的象征,在诗中描绘出一幅幅优美旖旎的境界.如写"问月"的有"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写"步月"的有"醉起涉溪月,鸟还人亦稀",写"饮月"的有"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写"弄月"的有"水彩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诗人在情溢于言表的同时,也用洒脱的笔力把明月写得神韵飘逸,绰约多姿,表现出很高的美学素养.

宋代苏轼的咏月诗对后人影响较大.他在诗中所刻划的月,既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又有浪漫的奇思异想.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情况下与心境中,他都有不同的展示.如春夜里"淡月朦胧",秋末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离乡时"明月明年何处看",酒兴时"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时"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傍晚时分"思檐初挂弯弯月"等.苏东坡咏月、惜月、爱月,见月动情,他笔下的月气象万千,情态各异,韵味无穷.

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宇宙之谜.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诗人为何如此钟情于月亮?或许,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亮可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就是这个道理.翻阅中国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寓情.然而,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大不相同:有人叹息世事艰难、人生苦短;有人哀鸣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也有人表达对理想至高无上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处全文解释?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处,时难英雄恨,无人问,残莺断草。

这句话是说在乱世之中,英雄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因为没有一个能够理解和欣赏英雄们的人。

同时也是在表达英雄的孤独和寂寞,他们被迫选择在草木中自守,没有人能够与之分享。

总的来说,这些话旨在描述乱世之中,人们的命运和自由受到有力的限制,即使有英雄也难以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

这句话源于元代著名的词作者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她所描写的情境是一个独自徜徉江边的少女,观赏这美丽的江山,但是因为伴侣不在身边,感到不由得心生寂寞和孤独。

而“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处”的诗句则是运用在这个情境之中,形成寓言式的象征,跟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后人所传颂。

不有雨兼风是什么意思?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你是如何知道在千里之外,是没有风雨的晴天?”的意思。

原文: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作者: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