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釉,建窑茶盏现在市价多少

2023-07-06 113阅读 0评论

曜变天目釉,建窑茶盏现在市价多少?

建窑茶盏是中国古代文物和收藏品,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价格较为昂贵,市价往往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窑茶盏市场价格参考:

1. 一些普通的建窑茶盏,如果保存较好,通常价格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曜变天目釉,建窑茶盏现在市价多少

2. 稍具历史价值、品相较好的建窑茶盏,价格可能会更高,通常在十万到数十万元左右。

3. 如果建窑茶盏具有非常稀有的历史背景、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卓越的工艺技术,那么价格会更高,有可能会高达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因此,建窑茶盏的市价主要由其存世数量、历史性、规格、文化价值、工艺水平和收藏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品相、出处、鉴定机构等方面进行认真评估和判断。

天目杯跟建盏是什么意思?

天目杯:天目杯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一种黑釉建盏。众所周知,南宋文人的闲情雅趣中有一样活动就是斗茶。当年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夫婿赵明诚就非常喜欢闲来无事时猜猜谜,斗斗茶。而天目杯刚烧制出来时就是用来斗茶的。

特点:天目杯又名曜变天目茶碗,它的烧制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散发迷人的七彩光晕。当初,烧瓷高手们为了使原本略显沉闷单调的黑瓷也能具有丰富华丽的纹饰,就研发了“曜变”技术。

黑釉建盏好还是纯黑的?

黑釉建盏有金兔毫,银兔毫、曜变天目油滴盏,这些带有色彩变化的盏都比纯黑好多了。

巅峰时期的宋瓷是怎样的?

这道题目我来回答,宋代制瓷技术逐渐成熟,外销瓷远销海外,为宋代赚取大量财富,为宋代经济的繁荣注入强大活力。这里我将介绍宋代各釉色各窑瓷器的精品,向大家展示巅峰时期的宋瓷。

1. 宋代定窑白瓷

宋代定窑与邢之白的区别不在技术,而是思想的飞跃。除了在观白游刃有余之外,定窑让白瓷更加名贵,所以会镶上金口、银口、铜口.

2. 宋之黑釉

宋代黑釉首推建盏,造型单一,但声名远播,其原因在于宋代饮茶习俗的改良。建盏以黑色调为主,其他全是变化,在黑色的前提下变化。由于铁含量高,在高温下有微妙变化,通过当时文人赋予文学含义,随即变成千古乐事,精品成为国宝。 另外, 宋代定窑为了迎合小众市场,在大量的白瓷之外,生产了墨色瓷器,又称墨定。除定窑的墨定意外,磁州窑和山西怀仁窑在北方生产黑釉。

3. 宋代青釉

青瓷在宋代有极大的发展,生产地方有很多,有耀州窑,北宋之耀州青瓷,入刀犀利,连风带雨,刀刀见泥。龙泉窑,龙泉窑青瓷一反越窑、耀州窑之深沉,以亮丽养眼的梅子青粉墨登场。

4. 宋金北方酱釉

宋金酱釉有内外不同的作品如内白釉外酱釉碗,内釉油润,外釉坚实,与表里如一的名品形成对照的是表里不如一。

5. 宋金黄釉

黄釉在有宋一代零零星星,犹如悬崖峭壁之上的小树,长不大也死不了。

6.宋金绿釉

宋代绿釉沿袭唐辽之风,既不流行也不绝迹,名气大者首推绿定。另外,宋之前绿釉多为低温釉,汉唐绿釉大多都为了陪葬,成全了绿釉的冥器文化特征,宋代开始,绿釉改头换面,走进世俗生活。

7.宋代红釉与均瑶

据考古出土文物北宋红釉仅有一件残碗,也不是主流。但是北宋的钧窑却能烧造的十分完美,钧瓷中的玫瑰紫开陶瓷红釉之先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钧窑海棠红渣斗式花盆,亦内蓝外红,其红色直逼大红,在已知钧瓷作品中应为红色之冠,也预示着真正的红釉将马上到来。

8.宋金蓝釉

宋代时找不出唐代那么蓝的蓝釉的。宋代在用色上小心翼翼,宁亏毋盈。宋代接近蓝釉的陶瓷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钧窑了。

9.宋代官釉

政和间京师自制烧窑处,名曰官窑”官窑在徽宗执政的鼎盛之时政和年间应运而生,以烧制青釉为主,与以往不同,此青釉不追求青,追求蓝灰色调,沉稳冷静,不拘一格,称之官釉。汝窑的名如雷贯耳,汝窑作为北宋宫廷御用瓷器已是定论,汝窑虽非皇室血统,与官窑有一定差距但不妨碍汝窑在历史以今天拔得头筹,汝窑为魁。汝窑与官窑相比,色调偏青,有天青色之美誉。

10.宋金铁锈斑

宋代陶瓷装饰百花齐放,整体上追求世俗,崇尚艳俗的普遍审美。只有一点例外就是铁锈斑,铁锈斑装饰有别于宋代主流的具象手法,完全一副抽象绘画。

11. 宋代仿生釉

仿生釉有绞胎绞釉,兔毫,油滴,玳瑁和鹧鸪斑。分别介绍一下,绞胎自唐入宋,绞胎有抽象之美向具象靠拢,一改唐人放任的生活态度,让生活渐渐循规蹈矩,走上程朱理学设计的正规.

兔毫,兔毫是一个非常文学化的名称。兔毫建盏口部酱色,渐变至底部变黑,过渡段呈现酱黑相间细如毛发的条纹,故曰兔毫,长久以来仅限定在建阳窑之茶盏作品。兔毫盏的成因为非人工因素,依赖天成。

宋代油滴,油滴胡兔毫异曲同工,同是结晶而成。只不过兔毫结晶为条状,油滴为点状而已。油滴釉在黑釉底上形成银色结晶点,如油入水。其中有一类油滴最为罕见,仅在日本偶见收藏,被日本人称为“曜变天目”。

宋代玳瑁,玳瑁本为海中动物,形如龟,有鹰喙;甲壳光滑深褐色与浅黄色花纹融合相间,自古就是上等的装饰品。

宋代鹧鸪斑,鹧鸪本为一种山鸟,背部灰黑有绛红斑点,腹部灰色有白色斑点。鹧鸪斑釉存世不多,但古籍记载颇多,可见当时文人对其之喜爱。

乾隆彩瓷的艺术价值有哪些呢?

世界仅存的三只半曜变天目

年初台北故宫珍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引起了巨大轰动,余音未止,日本又拿出了世界仅存的三件中国宋代传世曜变天目盏,在4月13日到5月19日这个时段一同亮相。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代的饮茶以点茶为主,在点茶基础上升华出斗茶。斗茶需要绝佳的点茶技巧,茶色则以白为贵,这就需要黑釉茶盏来衬托茶色。

由于宋人崇尚发白的茶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最为有名,而曜变天目则可谓是黑釉建盏名品中的名品。

曜变天目茶盏是南宋时期黑釉建盏的一个特殊品种。“曜变”这种窑变现象,发生的几率极其渺茫。为了让黑釉茶盏颜色显得不那么单调,能工巧匠们想尽办法在黑色釉面造出了奇异的色彩,这才有了神奇的“曜变”。

曜变天目茶碗釉色耀眼,呈现出黑、蓝、绿、紫、黄等多种颜色的光芒,其体量虽不大,却为观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感慨:“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

随着中国饮茶方式的改变,斗茶逐渐被泡茶取代,而点茶的习俗却在日本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南宋时期的传世之作,在后世辗转流传到日本,并成为日本王公贵族的追捧之物。

史料记载: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1333年),亦南宋淳熙十二年至元朝元统元年,日本僧侣到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学,将曜变天目茶盏带回日本。

传闻日本有四件曜变天目盏,其中之一见于《君台観左右账记》的记载,在政变中被毁。而仅存的三件完整窑变天目茶盏分别被保存在: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每一个都是日本国宝级的文物,和其他几个文物被称为十大国宝。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建盏(稻叶天目)

口径:12cm

高度:6.8cm

足径:3.8cm

此盏又名“稻叶天目”,是存世最为闻名的宋代建盏。据1660年《玩货名物记》所记,此盏几经辗转传入德川将军家、稻叶家。1918年以16.7万日元被三菱社长岩崎家买下。然而岩崎家却说“这是天下的名器,不是我配用的。”于是一生都没用它喝过茶。1940年,岩崎家成立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稻叶天目即成为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头号藏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16.7万日元可不是现在1美元比113日元。1897年,日本货币法发布,日元的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以法律形式被确立下来。该法律规定1日元与750毫克黄金等价。这也就是说当时的16.7万元日元相当于125.25公斤黄金,价值近3757.5万人民币,600万美金,毫无疑问在当时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件曜变天目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极其罕见,极难复制,更在于其神秘莫测的光彩。稻叶天目实物带有蓝色辉光,随着周围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日本人将其描述为“碗中宇宙”。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建盏

口径:12.3cm

高度:6.8cm

足径:3.8cm

藤田美术馆的这只曜变天目盏最初也是来自于德川家康家族,相传最早收藏在日本皇室,此盏与“稻叶天目”的区别是曜斑较少,但蓝色光斑及依稀可见的银毫,照样呈现出别样优雅。

此盏的内箱盖上有金粉书“御茶碗曜变”,外箱盖上有黑漆书“御茶碗曜变”。由此可知其原为日本皇室所藏。很有可能是德川家康孙女的女儿成为女天皇(明正天皇后)对德川家的回报。

1918年德川家的后代把它卖给藤田家族,当时的价格为53800日元,相当于40公斤黄金,其价格也够高的。

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曜变建盏

口径:12.1cm

高度:6.6cm

足径:3.8cm

此件曜变天目盏原为日本富商津田宗及所藏。在日本人奉为国宝的三件“曜变天目”中,龙光院所藏这件恐怕是最不耀眼的,然而它被认为最具有“幽玄之美”,评价亦颇高。

此盏内壁乍看似“油滴”,但细观釉斑会随着光线改变而呈现五颜六色,而不同于油滴,有曜变特有的黑斑点套紫蓝色光环。

有资料这样记载的:“大德寺的这只碗,是万历年间传到日本,原来归龙光院的创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开始为镇院之宝,1951年被指为国宝。”此说法还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普遍认可,还有待考证,但至少为我们了解中国曜变黑釉盏如何传到日本提供一些思路。

杭州出土的南宋曜变天目茶盏标本

口径:12.5cm

高度:6.8cm

足径:4.2cm

此件曜变天目茶盏是2009年上半年在杭州市上城区的“原杭州东南化工厂”遗址出土,2010年转藏于杭州古越会馆。

发现碎片的遗址距离南宋皇城旧址甚近,南宋时这一带曾是重要官府的集中地。

此曜变黑釉盏标本并非出于窑址,而是从南宋皇城遗址出土,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南宋宫廷对曜变黑釉盏使用的事实。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