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茶业,哪些茶叶含硒最高
天方茶业,哪些茶叶含硒最高?
恩施富硒茶含硒量较高,此外春茶的富硒量较夏茶高。
《富硒茶》的标准为GH/T 1090-2014含硒量:0.2~4.0mg/kg,通常采取增硒法栽培的茶叶的含硒量均可以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目前富硒茶较好的产地为湖北恩施,恩施富硒茶也是较为有名的。此外不同茶树的聚硒能力也不同,经研究表明,不同茶树品种中硒含量分布广泛,陕茶1号品种中硒含量最高,为0. 45 mg·kg-1,且与其他三个品种差异显著。其他三个品种含硒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福鼎大白、龙井43号、龙井长叶,含硒量分别为0. 40、0. 39、0. 38 mg·kg-1,同时发现茶叶中硒含量跟氨基酸含量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在周年变化规律研究中发现春茶硒含量大于春茶和夏茶。
中国茶叶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中国茶叶的“十大名茶”与题目所说的中国茶叶的十大品牌还是有所区别的, “十大名茶”是以茶叶的品种为划分的,是指在所有茶叶种类中10种大家公认的质量上乘的茶叶,主要有:1、西湖龙井;2、普洱茶;3、武夷山大红袍;4、铁观音;5、碧螺春;6、信阳毛尖;7、福鼎白茶;8、黄山毛峰;9、安吉白茶;10、六安瓜片。
而中国茶叶的十大品牌,是指从茶行业的角度来看,综合茶叶品牌的输出,在茶叶生产制造方面品牌效应较强的十大茶叶公司。当然,在茶叶生产制造领域,十大名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甚至在十大品牌中,不少品牌正是依靠其中一个或者几种茶叶发家的。
但不论如何,认准十大品牌,品牌效应可以增强顾客的信用度, 尤其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找名气大的品牌茶叶,是避免踩坑的关键,很多时候茶叶品牌名字也可以帮助我们选对茶叶品种,比如福鼎白茶可以选定福建福鼎茶协会购买,可信度和正宗程度较高。
下面,东冈子就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茶叶的十大品牌究竟有哪些:
1、苏州玉露春茶叶有限公司
2、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
3、浔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4、漳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
5、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
6、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
7、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8、信阳市金和园茶业有限公司
9、福建福鼎市茶业协会
10、福建东久升茶业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东冈子总结的茶叶十大品牌,大家记得认准哦!有更多关于茶叶以及茶知识相关的问题的朋友,欢迎下方留言
东冈子茶叶:做人人喝得起的茶,良心好茶,家家户户有!!!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比较好的单一茶类品牌有哪些?
我是强哥 我来回答
查了一下资料这是去年的数据名单,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名单
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对预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部分企业未参与本年度企业信息调查。
序号
企业名称
1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
3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4
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5
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
6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7
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8
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9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11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14
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15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16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湖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
云南白药天颐茶品有限公司
21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22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23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24
益阳茶厂有限公司
25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26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27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28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29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30
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31
陕西苍山秦茶集团有限公司
32
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江西宁红集团有限公司
34
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35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
36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37
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38
大不同集团有限公司
39
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
40
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
41
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
43
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
44
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45
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46
河南新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47
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
48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
49
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
50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51
北京二商京华茶业有限公司
52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
53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54
闽榕茶业有限公司
55
恩施州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
56
福州福民茶叶有限公司
57
湖北三品源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58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59
江西省武夷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60
浙江诚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1
河南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
62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63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64
安徽舒绿茶业有限公司
65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66
河南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
67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有限公司
68
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
69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70
广东省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71
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
72
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
73
湖北龙峡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74
信阳申林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75
苏州三万昌茶叶有限公司
76
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
77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
78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
79
福建誉达茶业有限公司
80
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81
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
82
漳州天骏茗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83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84
浙江千岛银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85
福建省莲峰茶业有限公司
86
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
87
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
88
福建瑞达茶业有限公司
89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0
济南博茗茶叶交易中心
91
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
92
福建省广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93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94
浙江省武义茶业有限公司
95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96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
97
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
98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99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
婺源县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关注强哥 感受茶叶的魅力提高生活的品质
仙寓山十大景点?
1.富硒村
富硒村——大山村,含硒量闻名全国,作为中国三大富硒村之一,仙寓山中的大山村,比陕西紫阳、湖北恩施的富硒村还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授专家曾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发现大山村所在地的土壤含硒量,竟比一般地区高5~10倍,为全国罕见。
2.富硒茶园
天方富硒茶园位于仙寓山的大山村,这里的土壤属于含石煤和腐殖质较高的黄棕壤,其土壤性质与全国另外两个富硒村陕西紫阳、湖北恩施的富含石煤的富硒土壤类似。经分析检测,天方富硒茶园的土壤每克含硒4.4微克。陕西紫阳土壤每克土壤平均含硒3.98微克,湖北恩施土壤每克土壤平均含硒9.7微克,所以,天方富硒茶园的土壤平均含硒量在紫阳和恩施之间,高于普通土壤20倍。这里生长的茶叶含硒量不多不少,最适宜人体需要。
3.厚重的古徽道
仙寓山中有条古徽道,是徽州连通当时安徽省会安庆的要道,一条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穿过山,通向林荫深处,一直望不见它的尽头。它是历史上一条重要的古道,也是清乾隆至民国时期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安庆,通往本省徽州和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的交通要道,清志称“徽饶通衢”。
郑和为啥七下西洋?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中国封建王朝走过了2132个春秋,出现了400余位封建君王,明成祖朱棣更是其中的翘楚。
“天子守国门”这个英勇的称号就是朱棣为大明王朝赢来的,虽然他的皇位是从侄子的手里“抢”来的,但是这并妨碍他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郑和七下西洋”这个伟大壮举,就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下开始的!
28年,7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郑和环游了半个地球!“千帆高扬,万国来朝”!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八年,28年的时间里,郑和七次扬帆远航(也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郑和七下西洋),率领240余艘远洋航船,27000余人的舰队,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和非洲的东海岸,当时的印度洋海面上一度呈现出“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壮阔景象。
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1407年)
第二次下西洋(1407年~1409年)
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411年)
第四次下西洋(1412年~1415年)
第五次下西洋(1416年~1419年)
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1422年)
第七次下西洋(1430年~1433年)
从上面的时间段,我们可以发现前六次的出航时间非常紧密,有的甚至是刚回来,就又出去了,但是第六次与第七次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暂停期。因为,在郑和第六次出航回来后,永乐二十二年,一代雄主永乐大帝驾崩了。
他的继任者明仁宗朱高炽,对自己父亲的远航事业不以为然,他认为当前大明王朝国库空虚的直接原因就是“下西洋”,所以他果断叫停了这一行动!
历史的结局告诉我们,三宝太监郑和终将因为他的七次下西洋名留青史,明仁宗也不得不得悄然退场,当上皇帝不到一年,朱高炽就去向他的老爹当面请罪了!由朱棣一手调教的好孙子朱瞻基继位!
明宣宗朱瞻基重新启动了航海这一活动,宣德五年,郑和第七次(也是他最后一次)挂帆出航,这次他的航程很远,远到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也有说郑和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
历经祖孙三代的航海事业,就像一颗流星,闪亮的划过天际,却又瞬间淹没在黑暗中!此后,这场早于欧洲半个多世纪的新航路运动,也在明王朝的快速衰败中,颓然落幕!
不过,这样的壮举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朝臣们的绝对赞成,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劳民伤财。
那么一代英主朱棣为何还要执意进行下去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是有其他什么特殊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根据史书上留下的简短记录来分析一下,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强调宗主国地位,威慑海外诸国,宣扬大明德威(一)元末明初,华夏战乱,万国来朝到四国来华的“耻辱感”!
蒙古铁骑将元王朝的版图无限扩大,但是四处征战也让这个王朝快速走向了灭亡。元朝末年,华夏大地战乱不断,蒙古铁骑的实际控制力骤然消失,无暇外顾, 国际影响大幅削弱, 以至于明朝初期仅有四国来华朝贡。
从唐朝的万国来朝,到如今的四国来朝,同样奉行铁血政策,开疆扩土的明成祖朱棣,怎能接受?
随着国力日渐恢复, 明成祖朱棣迫切的希望改善这一局面, 恢复宗主国地位。
史料记载, 十六世纪的世界并存三大国际关系, 其中就包括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
所谓的封贡体系就是指封贡国家之间存在册封和被册封, 朝贡和被朝贡的关系, 在封贡体系中, 双方都有着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作为宗主国所承担的责任就是维护周边国家的正常秩序, 并且对藩属国的国王进行册封, 从而确保国王的合法地位。藩属国受到外来入侵时, 中国必须提供援助;藩属国遭受自然灾害时, 中国也要送去慰问, 以此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
(二)宣扬国威,履行宗主国权利
郑和下西洋前三次的主要目的就是宣扬国威,向南洋各国展示大明朝的“肌肉”。《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意思是说为了在国际上展示明朝的军事实力,从而提高大明的国际地位。
明成祖朱棣就这样,以他铁血的军事手腕,开始了外交行动!当然,受儒家文化教养千年封建君主,更相信自己可以德感天下,他们总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又怎么会真的靠不入流的“威吓”手段,达到万国臣服的目的。
所以,在朱棣给各国国王的诏书中写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意思是说,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当地的人民,无论老少,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
看!这样的态度才是作为宗主国该有的态度,包容、爱护、共享太平!
郑和作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官,不仅传达的永乐帝的旨意,更是以恩威并济的手段让海外各国心甘情愿的臣服!为了,获取宗主国的庇护,他们往往会遣使随郑和船队来到大明,朝拜明成祖朱棣!
(三)“老大哥”的关怀——厚往薄来,和平共享
史书上有记载,“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辐辏阙廷,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
意思是说,北边到了沙漠最远的地方,南边到了大海最远的地方,东边到了太阳从哪里升起的地方,西边到了太阳从哪儿落下的地方,只要是船和车可以去的地方,大明都去了。
说各种各样的语言、穿各种各样服装的国家都纷纷派人来到大明的宫廷上,这种盛况不是汉朝、唐朝所能比的,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皇帝可以与朱棣相提并论。
无疑,朱棣采取的这种“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很受各国欢迎!他也在尽职尽责的履行宗主国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赐予来朝使者丰厚的礼物,更是向各国下诏“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说,大家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大国不可欺负小国,强国不可欺负小国,大家一起享受和平发展带来的幸福吧。
从这些史料记载,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就是宣扬国威,强调自己的宗主国地位,并以宗主国的身份,积极的为世界和平、共同发展努力。
二、“清君侧”夺皇位,海外追捕建文帝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自己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手里“抢”来的。但是,当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皇城,夺取皇位后的朱棣并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
所以,很多人认为,朱棣大张旗鼓的让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个关键任务就是搜捕建文帝朱允炆。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也有类似的记载,“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
虽然,有史料为证,但编者依然认为这不是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开头,我们已经说了,郑和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这28年里,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不仅坐稳了江山,更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开辟了更辽阔的疆土,甚至将皇位稳稳的传递了下去。
退一步讲,我们先不说,建文帝是否还活着,单说明成祖朱棣,能从一个地方番王,凭借一己之力将自己当皇帝的侄子赶下台,就足以证明朱棣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更有信心的帝王!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即便带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那也不会是主要任务。毕竟,明成祖朱棣,还没有脑残到花费巨额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了去寻找一个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危险的“废帝”!
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海上巡警”执行海禁政策。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晕了?明明朱棣支持郑和远洋出航,编者为什么又说是推行海禁呢?
其实,“闭关锁国”政策从明朝初年就已经开始了,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他的愚民政策和弱民政策,稳固新政权的统治,从根本上解决那些“造反派”,推出了“海禁政策”!
洪武年间,明太祖陆续撤掉了泉州、明州等处的市舶司,严厉管制海外贸易,除了与少数几个海外国家维持着朝贡贸易外,私人的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此后又多次颁布“片板不得入海”的法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海外贸易的巨额利益,依然在吸引着民间的各种力量。
所以,郑和带领浩浩荡荡的船队出使西洋,既是为了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宣示自己宗主国的地位,同时也担当了海上巡警的角色。
小结:航海壮举,再现“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宏伟场面,不过是“回光返照”!总之,郑和七下西洋不管是在中国海航史上,还是世界航海史上,都可以算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
这个比新航路开辟还要早上半个世纪的航海行为,有一个庞大的国家集团做后盾,它成功的向它的藩属国,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获取了“天朝上国”的尊荣。
但是,以农耕经济为根本的国家经济体系,并没有商业贸易的观念。虽然,宝船带去的丝绸、瓷器, 茶叶等华夏特产, 也换取了异兽、香料、药品等等,看起来好像获利颇丰!但是随船而来的各国使节,更是从宗主国(大明朝)获取了远超他们贡品百倍的赏赐。
因此,这场不以贸易为根本目的的外交行为,最终也耗空了大明王朝的国库。所以,才会出现前文我们说的,这一壮举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当朝大臣的绝对赞同!这其实,也是明王朝快速走向衰退的一个内在原因!
参考资料
[1]《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
[2]《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