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嘛拉姑,册封苏麻喇姑为德妃
苏嘛拉姑,册封苏麻喇姑为德妃?
历史上并没有册封苏麻喇姑为德妃的事,用一个成语形容,叫做“子虚乌有”,完全是导演和编剧虚构出来的。
你所说的出现于电视剧《康熙王朝》。电视剧《康熙王朝》本身就不是正史,很多剧情和历史史实有出错,可以说是张冠李戴。最著名的收复台湾就是错误的。
电视剧中是郑经死保台湾,最后自刎“殉国”。实际上此时郑经已病死,郑氏台湾的当家人是其子郑克塽,清军攻入台湾后,郑克塽投降清朝,后入汉军旗。
郑克塽(1670年-?),清福建南安人。郑成功孙,郑经子。康熙二十年由冯锡範拥立嗣郡王位,年仅十二岁,幼弱不能理事,诸务皆决于冯锡範,人心渐离散。二十二年清将施琅攻入台湾,降清。至京授公爵,不久病死。
回到本题,再来说说历史上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约1612-1705.10.24),蒙古族人,初名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通晓蒙满文字。清崇德元年(1636年),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曾经担任满清康熙帝的启蒙老师。老年时,又抚养康熙序齿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苏麻喇姑以九旬高龄去世。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苏麻喇姑比康熙皇帝大40多岁,比孝庄太后也大一半岁,辈分上是康熙皇帝的祖母辈,曾先后抚养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和胤祹一个皇子,在宫中倍受尊崇。怎么可能和康熙以及虚构的伍次友有感情瓜葛了。
在《康熙王朝》中还有一个明显错误是孝庄太后的自称。电视剧中多次出现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开口“我孝庄”……这样的雷人台词。众所周知“孝庄”是布木布泰死后的谥号,是一个人死后盖棺定论的总结性用词,只有死后才能用,活着的人是不能用的。
所以,综上所述,题主所提的问题压根为无稽之谈。
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结局是什么?
苏麻喇姑和康熙没什么结局,苏麻死的时候康熙没见上最后一面。
《康熙王朝》中苏麻拉姑最后出家了,最终病死了。苏麻喇姑从小与康熙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少年倾慕。剧中苏麻喇姑虽然一直爱着康熙,但她宁愿出家也不愿当康熙的妃子。在苏麻喇姑圆寂前,康熙帝正远在前线御驾亲征葛尔丹,两人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苏麻喇姑是不是德妃?
不是
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通晓蒙满文字。清崇德元年(1636年),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曾经担任满清康熙帝的启蒙老师。老年时,又抚养康熙序齿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
康熙和苏麻喇姑是什么关系?
康熙跟苏麻喇姑的关系如同祖孙关系又如同母子关系,康熙出生于1654年,苏麻喇姑出生于大概1612年,两人相差四十多岁,在古代差着两辈人的年龄还不止。举个例子,康熙生大阿哥的时候才十四岁,大阿哥序齿第五,前面还夭折了四个哥哥,孝康章皇后生康熙的时候也只有十五岁。等于就是孝康章皇后三十岁之前早已经做了奶奶了,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了四十多,快三辈人了。
苏麻喇姑是跟孝庄太后一辈人,年纪相仿,她是从蒙古科尔沁大草原陪嫁过来的侍女,孝庄太后十四岁嫁给皇太极,享年七十四岁。苏麻喇姑从小伺候孝庄太后,作为陪嫁侍女跟着孝庄太后来到盛京,两年在一起足足六十年。她俩的感情明面上是主仆关系,实则情同姐妹,甚至比一般姐妹还要亲,两人属于患难之情。
当年多尔衮摄政的时候不让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相见,都是苏麻在当中充当他们母子联络沟通的信使。甚至在更早之前多尔衮跟豪格叔侄争夺继承人时,也是苏麻代表孝庄太后跟多尔衮协商,最后才立的福临为皇帝。可见孝庄太后跟苏麻的感情非比寻常,更加看出苏麻的沟通能力和智慧都不俗,苏麻对顺治一脉的贡献不可忽视。所以她虽然一辈子只是一个宫女身份,但地位尊贵无比,从孝庄太后以下没有一个人会忽视她的存在。
苏麻喇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她本来叫苏沫儿,蒙古语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后来她自己改名字叫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是蒙古普通牧民家的孩子,那时候跟汉人一样,取个贱名好养活,因为家里穷,从小被父母送到贵族家里当仆人。这个贵族就是孝庄太后的娘家,负责伺候二小姐布木布泰(孝庄太后,大小姐是海兰珠。),做了二小姐的贴身侍女,她跟孝庄太后的感情就是一辈子的事。
多尔衮去世后顺治亲政,孝庄太后母子俩才算真正当家做主,腰杆子才硬起来了。孝庄太后也感谢好姐妹苏麻喇姑的无私付出,给她极高的待遇。她在晚辈和大臣面前从小没叫过苏麻喇姑名字,一直叫格格(满语是大小姐的意思)。她给苏麻定位是跟顺治轮同辈,康熙称她为姑,也叫额捏,就是汉人叫的母亲的意思。康熙儿子们全部叫姑祖母,包括皇后以下所有嫔妃。包括皇太后(顺治皇后)私底下也得尊称一声姑。
我们经常看电视剧里面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有一段,康熙的嫔妃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就去叫姑奶奶来撑腰,这个姑奶奶就是苏麻喇姑。《康熙王朝》她自己也是自称姑奶奶,不过里面演的苏麻不真实,年龄不符。苏麻喇姑这个姑是她去世后,康熙为了感谢她一生为皇室和他们家无私付出给的尊谥,地位等同于自己的姑姑。
苏麻是个才女,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精通满语和蒙古语,曾经担任满清康熙的启蒙老师。后来康熙自己也跟儿子们说苏麻“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小时候有没有被苏麻挨打不知道,管的严那是真的。康熙小时候出过天花,索性大难不死才当上了皇帝。清朝皇室对天花简直就是闻风丧胆,没人不怕,康熙出痘之后也搬出宫外隔离去了,直到痊愈才搬回来。这其中就是苏麻喇姑每天骑马往返给她们祖孙当信使,而且还继续教康熙读书。
后来康熙还回忆:“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这个保姆就是苏麻喇姑。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最敬重的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七十四岁高龄驾崩,苏麻喇姑伤心欲绝。主仆二人相依为命几十年了,这让苏麻身体打击不小,因为她也已经七十多了。康熙为了额捏的身体着想,决定把定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给她亲自抚养。在清朝只有嫔以上后宫主妃才有资格亲自抚养孩子,苏麻只是一个宫女,但地位跟皇太后没什么区别。苏麻有了十二阿哥之后果然精神好多了,全身心照顾,胤祹后来也是极少没有参与夺嫡的成年皇子,这是苏麻用心教养的好。后来苏麻去世,胤祹甚至跟康熙请旨为苏麻披麻戴孝,康熙还夸他有孝心。
等到胤祹年长懂事之后她也放宽心了,晚年迷上了佛法,她拜佛可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一心一意为康熙祈福。《啸亭杂录》:胜好佛法,暮年持素”。“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孝庄太后去世后,她心里永远只装着康熙,每天拜佛也全部都是为了康熙。
虽然苏麻地位尊贵,身份高贵,康熙以下没有人不敬她,但她依旧数十年如一日的低调。她在康熙面前一直自称奴才,从来不逾越,始终给自己定位为皇家奴才。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九十多岁的苏麻喇姑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当时康熙还在外面巡幸,苏麻临终前只想见康熙一面,康熙也急忙往回赶,可还是没能赶回来。眼看自己不行了,可能撑不到康熙回京,于是在临终前撑着一口气把所有皇子叫来交代遗嘱。皇太子胤礽带头领着众皇子跪在苏麻病床前聆听遗嘱。
苏麻病逝后康熙曾指示皇子们: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额娘,向其遗体告别。结果估计要十五日才能赶回来,又下旨再停留七日,等他回京再做打算。康熙回京后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两位患难主仆兼姐妹死后还能在一起。最后康熙还将她葬在皇陵附近,距离孝庄太后的昭西陵只有一点五公里。
苏麻说到底只是一个宫女,康熙为她破了祖制以嫔礼下葬,所有皇子都去祭拜,可谓是天大的殊荣,死后宫中全体尊她为苏麻喇姑。养子胤祹请旨为苏麻披麻戴孝,康熙答复:“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康熙还让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
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苏麻比康熙大了四十多岁,又是祖母级别的年纪,还是康熙额娘级别的地位。两人感情深厚只在于亲情一般,并没有谣言那种情色方面的不堪思想。
苏麻喇姑第几集和康熙聊天?
苏麻喇姑第二十五集和康熙聊天
苏麻喇姑从小伴着康熙长大,看着他从一个受制于人的“小皇帝”逐渐成长为一代令主,苏麻喇姑之于康熙的感情更多是一种亲情而没有任何爱情可言,再加上她一直成长生活于后宫,对后宫里无形的斗争更是很清楚,她只是一个宫女出身,没有家族背景可言,如果选择嫁给康熙她只会被后宫里无形的斗争所淹没,她没有选择嫁给康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更何况她把平生里最炙热的爱恋都给了伍次友,根本装不下其他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