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乐器,琴瑟琵琶
日本古典乐器,琴瑟琵琶?
这是一副对联,据说时间背景在清朝末年,上联是日本人出的,下联是中国人应对的。
这幅对联对仗工整、精妙,涵义丰富。而且唇枪舌战,暗含竞争意识。
日本原创乐器?
日本笛分为横笛,竖笛两类。
龙笛
龙笛,传统横吹木管乐器,由竹制成。龙笛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可能是由欧洲的长笛演变而来,并与能管、篠笛一起被认为是其他和乐器中所有横笛的原型和祖先。
篠笛
筱笛,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木管乐器,由川竹(又称苦竹、筱竹)制成,上开有吹口和指孔,内面涂有漆与合成树脂,是一种构造简单的横笛。日本传统艺能中常略称为笛或称为竹笛。筱笛与尺八和长笛都是无簧片的笛类乐器。
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如果换个乐器演奏的话?
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是黄药师武功和音乐造诣高超的最佳写照。黄药师与玉箫及碧海潮生曲的搭配是天作之和的,那么假如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换个乐器演奏的话,什么乐器最接近呢?
作为一个业余的乐器爱好者,灵冲霄个人认为最接近的乐器是尺八。
同源而生的乐器尺八和箫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后,成为了各不相同的两种乐器,但追根溯源之下,这两种乐器却是有相同的源头。尺八和箫在中国古代都是竹制管状乐器,唐朝时尺八是为宫廷乐器,并由传法僧和遣唐使传到了日本,而在两宋之际尺八在中国乐器中的地位逐渐被来自民间的箫所取代,两宋以后尺八逐渐淡出了中国乐器圈吗,而箫则大放异彩并逐渐发扬光大,成为名士的一种象征。
尺八为什么能替代洞箫作为同源而生的乐器,从材质到工艺,乃至演奏方法上,尺八和箫都有十分多的相似之处。
演奏尺八和箫时,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在声音方面,洞箫的音色内敛,淡雅;而尺八则音色苍劲,辽阔。如果不是十分熟悉这两种乐器的话,一般人多数时候是分不太清楚尺八和洞箫的声音区别的。
再者尺八的音域比洞箫更为宽广,制作精良的洞箫音域能达到接近三个八度,而尺八的音域则可以达到三个半八度之多。箫能吹奏的曲子,基本上尺八也都能吹奏,而反之则洞箫不见得能替代尺八吹出一些特定的曲子。
由于外切歌口的特点,尺八还有特定的沉浮音,吹奏者通过抬头低头使得气流角度的改变产生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改变。著名的歌唱家龚琳娜老师在和日本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探讨尺八的演奏技法时,曾提到尺八的声音层次如风似浪,特别像日式的岛式唱腔,其声音如海浪一般层次分明又层层叠叠。灵冲霄个人认为龚琳娜老师提到的尺八的这种意境,与黄药师模仿大海潮浪之声所演化的《碧海潮生曲》十分相合。
两宋之际尺八尚未彻底从中国淡化,宋末的黄药师是有机会接触到这种乐器的。再者以黄药师的博学多才,掌握尺八这种和箫同出一源且十分相似的乐器,也不在话下。
开最大的脑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灵冲霄,欢迎关注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十大吉他手和十大贝司手分别是?
一楼的朋友,你对日系音乐根本就不了解!日本的乐器技术说真的中国的乐手真的比不上,不管是技术还是感觉!~虽然日本人很多地方可恨,但是不代表他们全都是差的····· 回LZ,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十大不十大的,每个人弹奏的风格不一样,领域不一样,你专攻这个,我专攻那个,分不出高下的······不过还是可以推荐几个厉害的吉他手有小林克己,小林信一,押尾桑。
贝斯手厉害的有Taiji,马杀鸡,瞬火。有什么暧昧到极致的诗词?
要说诗词中的暧昧,能够点数的很多,从《诗经》到近代,这类的文字数不胜数。暧昧,说简单一些,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但是无论是郎,还是妾,都欲拒还休,欲迎还拒,把一个甜蜜的情愫用一种朦胧隐约的方式传达出来,让人咀嚼,让人回味。
这样的一种意蕴,看去有一种含蓄委婉之美,绝不是那种直接描写情爱的诗词所能够传达出来的。记得有人说,李煜背着大周后约会豆蔻年华的小姨子写的词最为暧昧。我们来看他的一首《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管簧的声音清脆响亮,看着窗外的竹子,都觉得有些寒凉。纤纤玉手来回拨弄着,演奏着新谱的乐曲。目光暗暗地注视着,眼睛里流淌着浓情蜜意。
在幽深的闺房里成就男欢女爱,琴瑟和弦,互诉衷肠。欢愉散了,心却觉得空了,神魂迷惘,还沉醉在那一宵春梦里。
上片写的是男女主人中借音乐调情,而下片写的是欢会之后的空虚和感伤。写的是偷欢的场景,尽管被评为乐而不淫,但是要说暧昧,恐怕有些勉强吧,因为字里行间里透露的是两情相悦偷欢的酣畅和失落。
要说,最能表现暧昧这样格调的,我以为当以北宋张先的《菩萨蛮》为最好。谁是张先,就是苏轼诗中那个“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主人公。一个年纪80的老头娶了一个18岁的大姑娘,还能让这个小妾给他生2子2女,这也没有谁了。而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就是他一生生活的写照。或许是一生流连花丛吧,他的诗词也多是描写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而词的题材多为男欢女爱,含蓄工巧,情味浓郁。而最能体现他写男女暧昧之情的就是《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这首词写的是一对男女的生活剪影,刻画了一个少女娇憨天真的形象。词的上片首先来了一个特写镜头:暮春三月,牡丹花开,红艳艳的。阳光下,牡丹上还有一颗珍珠,映得牡丹更是娇艳欲滴。一名娇俏的美人折了一朵牡丹,欣欣然从院前经过。她满面含春,笑着问情郎,“是我漂亮,还是花儿漂亮?”
尽管诗词中没有一句写到少女的容貌和体态,但是从她的发问里,我们却能够读到她的自信——她对自己的是欣赏的,美过牡丹。尽管问的随意,但是亲昵里却有着三分娇气,七分骄气在。
在她的心目中,情郎的回答一定是自己美过牡丹的。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回答,可是情郎却装聋作哑,佯作不知,还故意用言辞相激——“牡丹花儿胜你很多”。一句玩笑话,姑娘却不干了,她举起牡丹花儿就娇嗔着,赶上去用花追打他。两个人的暧昧怎样收尾的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尽管整首词用的都是白描,但是少女的纯真娇憨,少男的狡猾俏皮都跃然纸上,动感传神,有着生趣和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我认为这首词写暧昧最有情味,但是或许还有人不以为然。但是,这是我的理解,希望你喜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