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副作用,老铁壶煮茶的害处
普洱茶的副作用,老铁壶煮茶的害处?
铁壶煮茶的坏处主要是铁若融入茶汤里,对茶汤的滋味、颜色都是不利的。 铁壶的铁含碳量较高,具有坚硬、耐磨、铸造性好、导热性优良的特质,更不可比的是,铁壶壶壁厚实,因此保温效果明显。对冲泡大叶种的普洱茶,调出茶韵,更显优势。铸铁壶煮水后,能去除水中的氯,释放出有利于健康的二价铁为人体所吸收,因此可预防贫血,又能软化水质,因此铸铁壶煮出的水不仅带有微甜,更比普通水显得柔滑,泡出的茶叶别有风味,能给茶汤起到加分作用。 【适合铁壶煮的茶】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陈年岩茶。
3、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
你旅行途中最爱喝的饮品是什么?
旅途中最爱喝的饮品是咖啡。经常会遇到有故事的老板娘,给旅途增添许多乐趣。
咖啡喝得不少,这个豆那个豆说不上来,但好赖还是喝得出的。喜欢喝花式,嗜甜的我以前都要加两份糖,现在都强调去糖,中年人伤不起呀。
19年的冬天,临离开肇兴侗寨前,在“她”咖啡点了一杯拿铁。差点错过了,中午12点的高铁,老板娘10点没开门,门口挂了个电话,一问,说是感冒了要晚点起,够随性。转了一圈再拐过来,终于喝上了。老板娘是个东北姑娘,一个人打理生意,暑假旺季会请一个服务员,其余时间看心情开店。咖啡好喝,希望下回再去还能见到她。
应该是好几年前,在白沙小住的时候,客栈老板介绍认识了开咖啡店的老板娘,燕子,香港人。 那时候她在白沙唯一一条主街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店,叫“悠长假期”店门口就能看到玉龙雪山。小店的二楼放着粤语老歌,一杯咖啡一首老歌,难得的放松享受。一来二往,和燕子成了好朋友。才知道咖啡可以有这么多搭配,配泰国豆奶,加啤酒,好比打开另外一扇窗。
我有咖啡,你有故事吗?
三年前的茶叶其中包括红茶绿茶还能喝吗?
先回答问题,然后再详细解答。
在合理、妥善保管的情况下,存放了三年的茶叶是可以喝的。
老茶农聊茶,以理论推敲,以经验介绍,以事实说话。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爱做菜的茶农。
从茶叶存放的执行标准来说说茶前段时间,读了一篇文章:文中介绍了广东东莞现有藏茶30万吨,并且就30万吨藏茶做了详细的分析。
文中介绍说:东莞藏茶30万吨,以东莞常住人口约800万人,每100人当中有1人喜欢喝茶,每4个人每月喝掉1饼普洱茶计算,这些藏茶够东莞人喝大约3500年。
藏茶与否,褒贬不一。其实,我们应该以一个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今天,聊的不是应不应该藏茶的问题,聊的是茶叶是否可以长时间存放的问题。
一、普洱茶的执行标准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适合长期存放的一个茶类,并且能够越陈越香。
在我国的茶叶生产国家标准里面,GB/T22111-2008是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
下图中,红色方框标注的内容,就是国家标准GB/T22111-2008里面对普洱茶保存期的一个限定标准。
由此可见,普洱茶在符合标准存放的情况下,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
二、白茶的执行标准
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那么白茶是否也是适宜长期保存呢?
我们一起来查看一下,找到白茶的执行标准,看看国家对白茶所制定的执行标准是怎样的。
GB/T 22291-2017 是白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这个标准是从2018年开始执行的,是一个最新的标准。我们也同样来看一看,标准里面对白茶的存放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由上图方框标注处可以看到,白茶在符合标准存放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
三、绿茶的执行标准
绿茶的执行标准比较有意思,在新颁布的标准里面,并没有限定绿茶的保存期限是多长时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绿茶的国标。
最新颁布的国标GB/T 14456.1-2017 为绿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在其最后一项贮存规定里面,要求绿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
我们先不去查看GB/T 30375标准的详细内容,我们再看一看红茶的执行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四、红茶的执行标准
红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号有3个,分别为:
代表红碎茶的GB/T 13738.1
代表工夫红茶的GB/T 13738.2
代表小种红茶的GB/T 13738.3
现在,我们就随便找其中一个红茶的执行标准来看看,在红茶的执行标准里面,关于红茶的存放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老郑查找了最新颁布的红茶国标GB/T 13738.2-2017,在其最后一项贮存规定里面,要求红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
红茶贮存的执行标准,竟然也是和绿茶一样,要求红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好吧,那我们再去找一下乌龙茶的执行标准。
五、乌龙茶的执行标准
乌龙茶的品种非常繁多,有铁观音、黄金桂、水仙、肉桂、单丛和佛手和大红袍等多个品种。
那么乌龙茶的国家标准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看看下图就知道了。
乌龙茶包含了那么多个品种,而每个品种的执行标准都各不相同,这也是许多茶友都没有想到的吧?
下面,我们就选择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肉桂的执行标准来看看。
在乌龙茶中的肉桂,其执行标准是GB/T 30357.5-2015,我们在这个执行标准的最后一项,关于贮存的要求一栏可以看到: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
看来GB/T 30375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标准了,这么多茶叶的贮存标准,都要以它为标准。
在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里面,我们已经查看了大部分的标准。其中,普洱茶属于黑茶。黄茶和绿茶属于十分接近的茶。那么,我们就不再去查看与这两种茶相关的执行标准了,直接寻找查看GB/T 30375。
GB/T 30375是什么标准GB/T 30375是什么标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好像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GB/T 30375是一个茶叶贮存的标准,通读全文,我们在这个标准里面,并没有看到关于茶叶到底可以存放多长时间的规定。
在第三张图片里面,方框标注的内容里,规定了茶叶必须采取的保质措施,对各种茶叶分别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所以,通过查阅茶叶的相关执行标准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存放三年的茶叶,只要保管方式正确,是可以饮用的。
下面,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茶叶经过存放以后的变化茶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是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经过存放的茶叶,会有什么变化。
一、从普洱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中属于黑茶类。
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以后,口感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①苦味、涩味和甜味的变化
首先,在存放的过程中,苦味和涩味逐渐减轻,甜味则基本变化不大。
老郑早些年跟许多茶友一样,非常痴迷普洱茶。在那几年当中,几乎每天都会泡十几泡普洱茶。
老郑泡普洱茶,一方面是为了认识普洱茶和学习普洱茶。另一方面是为了身边的一帮普洱茶发烧友。
人多热闹,多人一起交流,对茶叶的认知会更加清楚。通过长时间的品饮、比对,对普洱茶的苦味、涩味和甜味,得出了以上结论。
②普洱茶香气的变化
经过存放的普洱茶,其香气的变化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其中生茶比熟茶更加明显。
普洱生茶,刚刚出来的新茶,香气会十分明显。好喝与否,是否适合自己的口感,几乎是一泡即可定论。
经过一年的存放,香气就会产生变化。三年、五年、十年,普洱生茶那种类似于绿茶的清香气味,在一直减退,茶饼外观颜色也开始逐渐转变成为深褐色。
存放时间较长以后,普洱茶(包括生茶和熟茶)会开始出现陈味。普洱茶的陈味,喜欢的茶友称之为陈香味,不喜欢陈味的茶友,则会认为这是发霉的味道。
在普洱茶后期的变化当中,随着存放年限的增加,其转化会更为复杂,各种各样的香气层出不穷。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引得众多茶友对其痴迷。
③普洱茶口感的变化
普洱茶,在新茶存放至第三年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最难喝的状态,继续存放以后,又逐渐变得好喝了。
而这种状态,在存放至第七年左右的时候,会再次出现。随着存放时间的继续延长,普洱茶的口感又会再次向好的方向转变。
普洱茶存放的年限越长,滋味越醇和,但是香气和苦味、涩味等被称之为茶味的感觉,则会越来越弱。
虽然茶味越来越弱,但茶汤的嫩滑程度会更高。好的普洱茶,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以上的存放,依然有强烈的生津、回甘口感。
普洱茶的执行标准,为什么会定为适合长期存放?就是因为:在适合存放的条件下,精心保管的普洱茶是适合饮用的。而且在存放的过程中,其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会产生各种不一样的口感。
二、从绿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绿茶一直以来都是以品饮新鲜的口味为主,不提倡长期存放饮用。
①绿茶适合新鲜品饮
明前茶,贵如金。这是一直以来,都在茶圈传唱的一句话。而在六大茶类当中,清明前的嫩芽,最适合做的茶叶,就是绿茶。
全国各地的茶树品种,各有不同。其生长周期,也是不尽相同的。虽然黄茶、红茶、白茶、包括黑茶(少量)也都有明前茶,但是作为全国销量最大的茶叶,绿茶追求明前茶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
绿茶的品饮,以生产加工出来以后,放置半个月左右退火。退火之后的绿茶,就开始进入适饮期了。
新鲜的绿茶,气味清香,滋味醇和、甜爽,回甘、生津,再加上那一抹嫩绿的颜色,仿若春天的气息一样,非常诱人。
为了保持绿茶的颜色和滋味,资深茶友都会用冰箱来保存绿茶。所以,绿茶的最佳品饮状态,就是保持新鲜。
②经过长期存放的绿茶
自从00年代,国内的普洱茶炒得最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些痴迷的茶友,甚至打起了绿茶的主意。
那个时候,市面上有一些绿茶生产企业,其仓库里面积压了多年的老茶,也被普洱茶发烧友挖了出来。
烘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工艺,前期制作过程和绿茶是基本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后期,多了一道压饼的工序。
为数不多的绿茶生产企业,其仓库的库存的老绿茶,实际上就是类似于烘青工艺制作的普洱生茶,一直都在以散茶的状态存放。
这种经过长时间存放的绿茶,从茶厂茶仓被挖掘出来以后,竟然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只不过因其数量太少,无法形成炒作的气候。
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存放,绿茶也会变成另外一种风格,形成一个类似于普洱生茶的茶品。
三、从红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老郑在还没有种植有机茶之前,就已经开始制作红茶了。正是因为红茶,才把老郑从一个小生意人变成了一个茶农。多年以来,凭着对红茶加工工艺的了解,对红茶的品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①新鲜红茶的口感
红茶香气最好的时刻,是在刚刚出炉的时候。刚刚出炉的红茶非常热气(广东方言,火气很重的意思),稍微喝多几杯,就会感到喉咙在冒火。
刚刚生产出来的红茶,存放半个月左右,开始进入适饮期。这时候的红茶,是作为商品红茶来说,香气最足的时候。
红茶只需要常温保管,在常温状态下,合理存放的红茶,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香气就开始退化了。
存放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红茶,喝起来口感还是不错的。但是,存放时间超过一年的红茶,香气就会逐渐加速退化,并且开始出现像普洱茶一样的陈味。
所以,红茶的最佳品饮期,是在一年以内品饮最佳。
②经过长期存放的红茶
在老郑的厂里,还有一些存放了七八年的红茶,用来留作试验品。
这些存放了许多年的红茶,老郑偶尔也会拿一泡出来泡着玩一玩。
经过长时间存放的红茶,口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开始转变得像普洱熟茶一样,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风格。
茶叶存放总结在六大茶类中,黄茶和白茶是轻微发酵茶,而绿茶是不发酵茶,普洱生茶前期工艺与绿茶相同,这几个茶的特征是比较相像的。
红茶是全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黑茶是后发酵茶,而黑茶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以后,再进行后发酵的茶。这几个茶的特性也是很相像的。
在前面举例的三大茶类中,经过长时间存放以后的变化可以看出:
偏向于绿茶类的茶叶,不发酵或者轻微发酵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转变会像普洱生茶一样,有类似于普洱生茶的口感。
偏向于红茶类的茶叶,半发酵或者全发酵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转变会像普洱熟茶一样,有类似于普洱熟茶的口感。
综上所述,茶叶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存放,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认真、执着,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爱做菜的茶农。探索美食的奥妙,分享美食的做法,与您共享美食的快乐!@爱做菜的茶农 更多家常菜的做法和奥妙分享,欢迎点击关注。
喝茶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好,主妇来答!
恰巧今天逛了逛龙井茶园,虽说茶树还未发芽,可已游人如织。在一家现炒现卖的茶叶店品茶时,看到墙上有幅书法作品,写的是:
“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店主六十多岁上下,戴了副眼镜,正在书写《波若波罗密多心经》。旁边站着好像是一对夫妻,在指指点点。
过了一会儿,这对夫妻付了两百块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店主洗了洗手,过来跟我寒暄。
我对墙上的字很感兴趣,问他道:“这书法是您写的?敬佩!”
店主摇头道:“你不看落款么?xx可是咱杭州一等一的书法大家,中书协里都担着职呢!”
我顿时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愧。然后我又问:“您对喝茶养生这方面应该是专家了吧,喝茶究竟能不能长寿?”
店主笑了笑说:“这个问题现在我无法回答你。再过三十年,如果我还在世的话,肯定会给你答案。”
我大吃一惊:敢情店主自己也不相信“喝茶长寿”这话呀!
又聊了一会儿,买了些茶叶,我离开了这个古色古香的茶叶店。
其实在此之前,我常常在口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什么喝茶可以延年益寿,然后又罗列一些所谓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说9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90%的人喜欢喝茶等等,以此来论证这种观点。2017年,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张天福先生病逝,享年108岁,恰恰活到“茶寿”——而之所以把108岁称为茶寿,因为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古代人把88岁称为米寿,因为“米”字拆开来刚好是数字“八十八”;99岁是白寿,因为白字是“百”字去一。而108岁称为茶寿。)
张天福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他生平最爱饮茶,也恰恰活到茶寿,所以“喝茶益寿”又被广泛热炒。
但是今天听了店主的话,让我不得不对此产生了怀疑,重新捋了捋思路。其实关于喝茶长寿这样的文章,本身就很注意煽动性,要么是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抓住了逻辑的漏洞在进行营销:长寿的人中大部分人都爱喝茶,所以说爱喝茶的人就会长寿!
在网上搜了搜,果然没有看到真正权威的资料证明喝茶可以让人长寿。
不过,主妇也是资深茶粉,觉得喝茶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一,增加饮水量,促进新陈代谢。
这个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
以我个人为例,有时候明明不渴,可为了满足那份茶香,还是不自觉地端起茶杯啜上几口。长此以往,每天就多补充了很多水分。
熟人常对我说:“你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多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恭唯,也可能真是这样。
大多数人都存在饮水不足的问题,白开水喝不下去,靠“茶+水”的配合可以提升水的味道,不正好以此增加每日的饮水量吗?
饮水量的增加,必然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排便,维持健康体温,预防相关干燥表征,百利无一害。
二,茶叶含有抗氧化成分,增强人体免疫力。
抗氧化成分就像那些涂在家具上的防锈漆一样,这些抗氧化成分能帮助身体抵抗岁月的流逝和外界污染的侵蚀。即便是患了感冒等轻微疾病,多喝些茶,也可以缓解症状,甚至不治而愈。
三,饮茶能增强食欲。
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茶碱等物质,饭前摄入可以增强食欲,让我们变得更爱吃饭。尤其是在高温的春夏季节,喝茶更能让胃口变得更好。对此,主妇有切身体会。
四,喝茶能息心降火。
我觉得喝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使人心气平和,保持好的心态。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爱喝茶的人往往都是心态比较平和,而爱喝酒的人却往往性格暴躁。
茶局上,三五人心平气和谈天说地;酒桌上,狐朋狗友吹牛扯皮。
有句话这样说的:“茶亦醉人何须酒。”我觉得写的挺好。长期喝茶,往往能陶醉其中——醉其清香,醉其幽静。
所以爱喝茶的人看东西比较豁达透彻,心态也就好了。
说了这么多,主妇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喝茶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喝茶增寿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绝对的。
客观地说,人的寿命多久,需要综合个人的身体素质、心态以及生活规律、生活环境,尤其是还有遗传因素等等,但不能一概而论说,喝茶能够让人长寿。
除了喝茶长寿这个“谎言”之外,还有以下这些:
绿茶伤胃、红茶养胃其实咱们人体正常的胃,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正常饮用情况下,都不会影响或伤害到它。不然的话,老祖宗干嘛发明绿茶、饮用绿茶呢?
之所以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理由是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相比不发酵的绿茶,茶多酚含量要少,对胃的刺激性要小。
专业人员已经证实,经过冲泡后,不同的茶浸取到水中的核心成分量相差都不大,只是口味有所差别而已。
茶叶可以抗癌。这恐怕是在某个时段流传最广的喝茶谎言,跟喝茶长寿“相得益彰”——抗癌成功,当然可以长寿了!
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通过喝茶来抗癌,医学科普知识也明确提出,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抗癌食品。
所以说我们绝对不可指望饮用茶、或其他保健品就能一劳永逸,要相信医院。
饭后喝茶,影响消化。谁饭后不想喝杯茶,既漱口又解腻呢?
隔夜茶不能喝有人说,隔夜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喝了对身体不好,甚至可以致癌。但研究表明,其含量远低于安全限量标准,根本谈不上致癌。
另外,还有些专业人士披露:不锈钢保温杯泡茶,有毒。
此外还有:
茶能降三高、减肥。不锈钢保温杯泡茶有毒。等等等等。
题外话
51岁“养生大师”林海峰,在2019年在云南去世,一下把养生、长寿之类的论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人们不禁要怀疑:天天讲养生的大师都去世了,所谓的这个致癌、那个益寿,岂不成了笑谈?
我爷爷抽烟喝酒一辈子,近九十岁高龄而终。我外祖父也活了八十多岁,终生不知茶为何物,却也成了长寿老人。
所以主妇觉得吧,该吃吃该喝喝,凡事不往心里搁——他们说他们的,咱们活咱自己的!
好了,主妇啰啰嗦嗦就聊这么多,谢谢您的阅读。
喝茶真的有益身体健康吗?
谢谢邀请!
“喝茶的人会更健康吗?”这是我们喝茶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不喝茶的人想得到不喝茶的理由的实际问题。
实际上,从自古以来的相关茶知识、茶文化书籍和健康生活的事情事例中,我们都没有看到过喝茶喝出狂妄,喝茶喝出焦虑,喝茶喝出消极的人的描述。也都没有看到过喝茶喝出病来,喝茶喝出危险,喝茶喝出困难的人的事例。
反过来,我们只看到过喝茶喝出精神抖擞,喝茶喝出优雅文明,喝茶喝出富贵长寿,喝茶喝出事业有成的人的介绍文章和经典故事。
我们不要看得太远,只要看看周围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人就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事实上都有一二个典型事例,一一那些长期喝酒酗酒,很多是穷困潦倒,精神颓废,身体虚弱的人。一一那些长期喝茶品茶,很多是事业有成,精神振奋,身体健康的人。
我认为,喝茶的人更健康!这是因为:
一一茶的健康生理作用是祛病和延年。
一一茶的健康社交作用是礼貌和祝福。
一一茶的健康生活作用是自律和自信。
一一茶的健康身体作用是振奋和体能。
一一茶的健康心理作用是正义和愉悦。
我们不要纠结,不要怀疑,更不要忘记,茶在我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喝茶,喝好茶,确实是一种福气!
一一喜茗堂龙新久
2019年5月1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