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巴烤鸡,在老挝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
黄泥巴烤鸡,在老挝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宁愿没有来过老挝,因为老挝留给我的是一段后怕又后悔的经历,后怕的是接受了当地小姐姐递来的烟,差点就留在老挝,后悔的是留下来其实我就能提前过退休生活了。
从广州直飞到万象只要两个半小时左右,万象的国际机场看上去很迷你,乘坐机场大巴到市区10元钱,不过班次比较少,我提着行李到坐大巴的地方,正好开走一辆车,懒得等就打的去市区,10多公里路车费60元。
进入市区发现他们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街道比较干净,没有很显眼的垃圾。马路两边的建筑基本上只有两三层楼,高耸的建筑物很容易辨别就是寺庙。当地很少见到公交车,私家车也不多,大部分人骑摩托车出行。
路上看到虽然30多度的气温,当地男性穿的是长袖长裤,女性上半身长袖,下半身是长长的直筒裙,裹得比较严实,不过脚上一般穿的是拖鞋,还是夹趾的款式居多。
吃完晚饭回酒店路上我正好在接电话,突然路边有位小姐姐向我递来一支烟,我无意识地接过烟,没想到等我走到酒店发现她一直跟在身后,和她交流又语言不通,看着她朝我笑让我有点紧张,向酒店经理求助后,酒店经理替我和小姐姐解释了半天才把她劝走了。
酒店经理告诉我,在老挝不要随便接受陌生小姐姐的烟,在当地她们对别人有好感就会递烟来表达,一旦你接受就意味着愿意和她们交往,接了烟又拒绝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难脱身。
听了经理的解释,我倒吸了一口气,没想到接根烟差点就引起了误会,可能让我回不了家,不过随着对老挝的了解,不禁有点后悔拒绝了小姐姐。
老挝的小姐姐走在老挝的街头,发现当地的女性并不是印象中皮肤晒的比较黑的样子,不少小姐姐的皮肤很白皙,五官精致,身材匀称,有些一看就是混血的样貌,身材比本地人要高挑一些。整体来说老挝的小姐姐玲珑有致,容易让人产生去呵护的感觉。老挝的女性家庭观念比较强,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相夫教子,很多人婚后就不出门工作,把心思放在照顾家庭上,而且她们习惯听老公说的话,一般不会有相反的意见,把老公说的话都唯命是从。老挝的女性勤劳持家,不少女性白天还要出去工作,在老挝的集市上,大部分摊主是女性,就连市场的管理人员也以女性为主,晚上回家后她们还要照料家人,操持家务,非常劳碌。老挝的女性一般结婚比较早,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很多人20岁前就结婚了,20岁后就是剩女,周围的人会在背后议论。她们结婚早,生孩子也早,有十分之一的妈妈在17岁之前就生小孩了,家里有三个以上孩子很普遍。老挝的女性喜欢喝酒,白天在集市里摆摊的女性一边吆喝着做生意,一边拎着瓶酒喝上一口,到夜晚的路边你会看到很多当地小姐姐围坐在一起喝啤酒。老挝的女性对于中国男人印象不错,她们希望嫁给中国人,只是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恋家,不太愿意远嫁,而且她们嫁给外国人要办理一套比较复杂的流程手续,所以真正嫁到国外的不多,娶她们做老婆就要留在当地生活。老挝的生活习惯老挝人习惯慢节奏的生活,和他们约定的时间一般晚到半小时很正常,催促他们没有明显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他们眼里加班是不存在的,就算给加班费也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到了下班时间就会出去潇洒,至于钱就等先花完再来挣,他们没有储蓄的习惯,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老挝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可是老挝人一年只种一季,其他两季他们宁愿在家休息也不种地。
在老挝的河边,可以经常看到当地人露天洗澡,女人们身上裹着浴巾在河里沐浴,有些带着孩子洗澡,毫不避讳旁人的眼光。当地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浴室洗澡,也没有自来水接到家里,形成习惯到河边洗澡,顺便可以洗衣服,一举两得。老挝的河水没有受到过多的污染,比较清澈,很多村庄依河而建,一般人们在河流的下游洗澡,上游则用来取用饮用水。
老挝人的生活离不开酒,喝酒是当地人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下班后他们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本地的老挝啤酒是世界十大啤酒之一,最好喝的是L4级,8元一瓶对于工资不高的老挝人来说并不便宜,但他们乐此不疲,一晚上喝掉一天的收入很常见。到老挝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会请大家喝团结酒,就是用一瓶酒和一个杯子,主人先喝一杯,然后客人依次喝一杯。还有一种传统是主人拿出家酿的糯米坛酒来招待,在一坛酒上插上几根竹子做的吸管,在场的所有人围着酒坛,边聊天边喝酒。老挝人喜欢骑摩托车,在老挝的街头可以看到无论男女老少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说来奇怪老挝人性子慢,但是骑车的时候感觉都在轰油门,到处听到脚踩油门的轰鸣声。老挝人把摩托车利用到极致,一辆车坐三个人是家常便饭,他们用摩托车载货的水平更加惊人,当地人还喜欢改装,摩托车摇身一变有的成为拉客的突突车,也有的变成卖货的流动摊位。老挝的收入和物价老挝人的月收入普遍不高,平均月收入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最低工资标准是750元人民币,但很多人连最低工资标准都没有达到,因为不少老挝人每个月拿到工资后第二天就不去上班了,等工资用完了再去上班,实际上没有上满一个月的班。老挝的流水线工人月收入在600到800元,商场的销售员底薪加提成1000到1200元,医生月收入1500元,银行职员月收入2500元,程序员月收入3000元以上,在老挝是妥妥地高收入代表。老挝人的收入不高,物价并不低,一瓶矿泉水3元,一瓶可乐4元,一盒豆奶2.5元,一桶方便面8元。大米3.4元一斤,土豆2.5元一斤,番茄4.5元一斤,黄瓜7.5元一斤,洋葱10元一斤。鱼肉4.5元一斤,猪排骨18元一斤,鸡胸肉20元一斤,河虾25元一斤。本地产的水果比较便宜,香蕉5毛一斤,芒果2元一斤,但是进口水果就贵得多,苹果10元一斤,葡萄12元一斤,草莓1元一颗。路边摊吃快餐一顿饭10元钱可以吃两荤两素,自助火锅人均50元,高档餐厅吃正餐包含酒水饮料,基本在人均100元。老挝的城市面积不大,一般在各个城市的城区范围打的40元左右就够了,坐嘟嘟车便宜点,基本20到30元,花100元还可以请当地小姐姐做一天导游。老挝的房租并不低,和别人合租一个床位300元,单独租个公寓要2000元。万象的房价平均在5000到6000元一平,50万能在市郊买一栋花园别墅,不过对于没有存款习惯的老挝人来说属于天文数字了。老挝的美食老挝人的糯米饭是他们的主食,传统做法是前一天晚上就要把糯米浸泡在水里,第二天再把糯米放入竹子做的漏斗状饭筒里,清蒸半个小时左右。
老挝的糯米饭软硬适中,口感细腻,传统吃法不用筷子和刀叉,是用手抓取出糯米饭,用力揉捏成一团后蘸鱼露或者辣椒酱吃。老挝人喜欢吃烧烤,尤其是烤鱼和烤鸡为主,鱼和鸡在老挝基本是野生和散养的,保证新鲜原生态,他们吃烤鱼喜欢撒上盐,吃烤鸡习惯撒上干辣椒粉。
达嘛轰是老挝人心中排名前列的小吃,是生拌木瓜的意思,把切成细条状的木瓜和小米辣椒,鱼露,油标等调料混在一起,脆脆的木瓜搭配酸辣的口味,吃起来很爽口开胃。
老挝人信奉佛教在老挝随处可见寺庙和僧人,路上见到僧人要行合十礼,双手十指并拢合掌放置于额头前行礼以示尊重。进入寺庙要脱鞋,不能穿暴露的衣服,在寺庙门口会提供免费的方巾,穿短裙短裤的女人用方巾围住下半身才能进入寺庙,进入后不能随意触碰佛像和摆设,在寺庙周围不能杀生也不能砍伐树木。
在老挝的琅勃拉邦,清晨6点前起床,你可以见到当地最有名的布施场面,寺庙里的僧人穿着橙色的僧袍,光着脚排队沿街走过,街边的人们坐成一排,把手中的糯米饭团或者粽子等食物放到僧人身上的饭钵中。当地的寺庙不提供伙食,需要僧人通过化缘来解决吃饭问题,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和午餐后就不吃饭,直到第二天7点才吃。在老挝的男性一生中会出家一次,在寺庙中待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没当过僧人的男性是不完整的人生。来到老挝才知道的事在老挝取用水源的地方,一般会有公共的竹筒来取水,不能用自带的工具直接舀水,葫芦里装的水就是喝的,不能用来洗东西。
老挝人喜欢黄色,粉色,橙色,不喜欢白色,他们不盖白色的被子,不用白色的蚊帐,但是他们的灯笼是白色的。
在老挝做客,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不能参观主人家里的庭院和卧室,也不要碰主人家里的摆设。
在老挝做客,主人会把鱼头或者鸡头留给客人吃表示尊重,客人要向主人表示感谢并热情接受。
老挝人在室内一般盘腿坐在地上,不能把脚朝向别人,男性盘膝坐,女性并膝把双脚放在一侧坐。
老挝人种地施肥一般只用牛粪,不能使用人的排泄物作为肥料,从地里回到家要把鞋子冲洗干净再进屋。
在老挝的商场里买东西不要讨价还价,按照固定标价购买,在集市摊位买东西可以还价,但是摊主认可还价,最好把东西买下来。
老挝的女性在祈福时,会把一根浸过香水的白线绕在家人的手腕处,说上祝福词,三天后才能取下来。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在老挝娶老婆没有彩礼的压力,婚前男方不用支付彩礼,但是婚后如果变心,就要支付彩礼。大家想去吃什么美食庆祝一下?
疫情过后应该去想吃一点,在家里呆久了,都有点习惯了,也想不出什么好吃的,到我们这个年龄想吃啥就吃啥,也没有说特别想吃的东西,只是觉得疫情过后心情会更舒服一些,出去会自由一些,现在啥都不缺。感觉身体好就好啦,钱那么难赚要省着点花,要存点钱,不过通过这一件事也应该想开一些,吃也花不了多少钱,真有自己想吃的就去吃吧,开心第一位
叫花鸡是如何登上大雅之堂的?
大概每个地方对做好一道鸡都有独特做法。如山东有德州扒鸡、广东有白斩鸡,四川有棒棒鸡等。
很多人对叫花鸡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射雕英雄传》,文曰:黄蓉用峨眉钢刺剖了公鸡肚子,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团泥裹住鸡块,生火烤起来。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你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光光看这百十个文字,色香味俱全,已经馋的口水直流,从此对此鸡心心念念。
其实一般做法的花鸡与黄蓉的粗狂的做法还是有较大的不同,一道道工序,颇为讲究。在主料上,选的是广东的清远鸡,磨刀霍霍后,切葱姜洋葱加各色香料制成腌料,师傅会用力将腌料搓进整鸡后腌上一天。取西湖荷叶,将鸡头朝上,翅膀大腿折叠,包裹进荷叶。
以前的做法是只用荷叶,现在在外面吃则做了一点创新。用一个铁铸蛋型容器,将包裹整鸡的荷叶放置其中,鸡的味道完完全全被封锁其中。包裹的泥巴是花雕酒的封口泥,沁着酒香。所以此鸡吸收酒香,更兼封闭密实,滋味全在其中。将封好的叫花鸡送去烤房,280度的高温下,烤上两个小时,一只古法叫花鸡就大功告成了。叫花鸡上桌,吃之前还有个仪式,邀请贵客拿木槌连敲三下,寓意吉祥如意之愿!之后的事情,就随各位宾客大快朵颐,一起品尝这人间至味了!
不过说回来,叫花鸡还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只是普通的一道菜罢了,以至于各旅游点都有卖叫花鸡的小贩。
童年的时候有几个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情?
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偷鸡摸狗”之事就是跟大哥哥大姐姐们逞能就摘桑葚。
在我小的时候,大约5-6岁的样子,发生了一件现在想想都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们那边有很多果树都特别稀罕,最关键的是爸妈都不经常给买水果。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正是贪吃的时候,分辨能力又差,也不去细想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事情的起因是源自姐姐哥哥们的悄悄话,有一天,邻居的哥哥姐姐们说见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小小的,有的绿绿的,有的红红的,有的紫紫的,而且满树上都是,反复打听一下说是叫葚子(桑葚)。这下可好了,听着名字都觉得美味。
于是小伙伴们就在一起商议去探访一下桑葚园,并且做了详细的计划,还有的去踩了踩点。但是令人着急的是计划里是没有我的,嫌弃我太小了。我心里就不服气,就一直哀求他们,说了也不管用,就是不带我。我就暗暗的记住他们行动的时间,偷偷的跟着他们去了。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有多小,思想有多可笑。
一行人大约有6-7个孩子,在天蒙蒙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妈妈做饭的时间,一般顾不上问孩子。一边玩,一边跑,终于到了桑葚园。
没有看到多好看的树和多美的果子,天刚蒙蒙黑,瞅不是很清楚。这时他们在考虑怎么进桑葚园,光满脑子的美味果子,确没有想到,里面不止有美味的果子,还有大狼狗。而且不只有一只,是很多只。
我们找了一个小洞一个一个想钻进去,可是第一个孩子钻了一半的时候就被狗发现了,吓的赶忙往外跑。然后后面的孩子一听到狗叫,就一窝蜂的往跟着多,我最小吓得不轻,根本没反应过来,也跟着往回跑,可是有条狗真追出来,一直在后面汪汪的叫着,追赶着,我们几个人就分散开,拼命的往前跑,谁也不敢停。
跑的过程中,我的鞋子被挣开了鞋带。就这样掉了一只。根本顾不上捡,就我最小跑的也不快,生怕被逮住了。
就这样我们狼狈的回到了自己的村里,这时,村里听到了熟悉的找孩子声音,妈妈们应该是做好饭了。找不到孩子,就在大街上喊着孩子的名字。
妈妈看到了狼狈的,哭着的我,竟然什么也没有说,本来要挨一顿揍的,看到我跑步磨破了的脚,心也就软了下来。就责备了几句,问我干啥去了,我哭着一五一十的说完。
妈妈就耐心的给我讲了个故事,那就是《长大偷针,长大了偷金》的故事,当时听得特别认真,在自己小小的心里也留下了一个道理,知道偷东西是不对。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妈妈揍我一顿,也不跟我说道理会怎么样?可能我会用更多的经历去明白这个道理。
而这件事情也种在了我的心里,时常会想起来,被自己的糗事都逗笑的同时,也会牢记妈妈说的那些话。
有会柴火烤鸡的师傅介绍一下经验?
材火烤鸡 你是不是准备在户外扎帐篷的时候 弄个烤鸡吃?我建议你不要烤 因为火掌握不好 火大容易黑 火小烤不熟
我可以教你叫花鸡的简易方法
鸡一只 锡纸一张 调味料随意
把鸡腌制一下 用锡纸一包 外面糊层泥巴
生篝火的时候在地上挖的回字型的坑 中间挖深点 然后把篝火点着烧一会 在把篝火拔开 把包好的鸡 鱼 土豆 玉米 只要你想烤的东西都丢在热的深坑里 在坑上继续烧篝火 2个小时就可以拔开篝火吃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