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泡法,冷水煮茶叶的正确方法
茶叶的泡法,冷水煮茶叶的正确方法?
因为茶品存储时间较久,煮茶前先用沸水润洗一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品饮。
将冷水缓缓倒入铁壶中,因为我们这把铁壶是1000毫升,所以加水加到800毫升时最佳。当水离壶口还有3、4厘米的时候停止加水(切忌加满水),加好水后盖紧壶盖,等茶汤煮沸。
如果加水太满,当壶中的茶汤煮沸后,茶汤就会从壶嘴喷出,落入炉火中,一是浪费了茶汤,二是会将炭火浇灭,三是会激起满屋子的碳灰。如果是用电炉煮茶,也要避免茶水溢出造成安全隐患。
六大茶类都有标准冲泡克数?
绿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发酵程度为:不发酵
按杀青与干燥的方法分为: 炒青,烘青,晒青,蒸青。
整体特征:清汤绿叶, 鲜爽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干燥
适合品饮季节:夏季
适用器皿:玻璃器皿,瓷盖碗。
冲泡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茶水比例:1:50
水温:80--90度
绿茶冲泡步骤
① 玻璃杯泡绿茶
200毫升玻璃杯
投茶量
3-5克
冲茶水温
大约85--90度左右
泡茶时间
一水:60--90秒
二水:60--120秒
三水: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
每水之间不要饮净,要留下10%的水根,以调和下一水茶汤的滋味。
② 盖碗泡绿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3-4克
冲茶水温
大约90度左右
润茶
用少量水润茶,使茶叶舒展,更好地释放茶叶的内质;优质的明前茶润茶的水可以不弃掉,润透之后直接注水泡茶。
泡茶时间
一水:3--5秒
二水:2--5秒
三水:3--6秒
四水:4--8秒
五水:5--10秒
六水以后,根据茶叶的品质,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绿茶用功夫茶的形式冲泡,也可冲泡七泡以上,也会泡出茶汤美妙的变化。
红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发酵程度为:100% ,
按出现年限分为 : 一代小种红茶 ,二代功夫红茶,三代红碎茶。
红茶三种分类的代表茶分别是 正山小种 ,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
整体特征: 红汤红叶
加工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世界四大高香红茶: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锡兰高地红茶(乌沃茶),大吉岭红茶
适合品饮季节:冬季
适用器皿:玻璃器皿,瓷器。
冲泡方法:下投法。
注水方式:定点或沿边回旋细水慢流
茶水比例:1:50
水温:80--90度
红茶冲泡步骤
盖碗泡红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4--6克
冲茶水温
90度以上
润茶
用旋冲的注水手法冲茶,快入快出,红茶润茶的时间切忌过长,因为红茶冲泡时内质释放的特别快,润茶时间过长会使茶叶的营养物质流失,同时也会影响之后每水的滋味。
泡茶时间
一水:3--5秒
二水:4--6秒
三水:8--10秒
四水:10--15秒
五水:15--20秒
六水:20--30秒
六水以后,根据茶叶的品质,外形(红茶分芽茶和叶型茶),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一泡好的红茶至少可以冲七水以上,极品的红茶12水以上还有甘甜幽香。
乌龙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发酵程度为:15% ,
整体特征: 绿叶红镶边 ,高香。
加工工艺:萎凋,作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
按地域分类:闽南(铁观音),闽北(大红袍),广州(凤凰单从),台湾(洞顶乌龙)
适合品饮季节:秋季
适用器皿:盖碗,瓷壶。
冲泡方法:下投法。
注水方式:高冲水击打茶叶
茶水比例:1:22.5
水温:100度
乌龙茶冲泡步骤
① 盖碗泡条索型或球型乌龙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7--8克
冲茶水温
95度以上
润茶
用旋冲的注水手法冲茶,快入快出,条索型或球型乌龙茶润茶的时间切忌过长,因为乌龙茶制作的过程中已有部分内含物质附着在茶叶的表面,润茶时间过长,茶叶中含质会有流失,也会影响之后每水的滋味及茶叶的耐泡程度。尚品好的红茶,润茶的水不弃掉,直接品饮。
泡茶时间
一水:3--5秒
二水:4--6秒
三水:8--10秒
四水:10--15秒
五水:15--20秒
六水:20--30秒
七水:30--40秒
一泡好茶,七泡有余香,九泡有余味。好山场的老丛冲泡到十几水,依然甘甜清冽,余味绕口。
黑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黑茶的发酵程度为:后发酵,
整体特征:褐茶栗汤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按地域分类:云南黑茶,广西六堡黑茶,湖北老青砖,四川康砖,湖南安化黑茶
适合品饮季节:冬季
适用器皿:盖碗,紫砂壶,铁壶,银壶。
冲泡方法:下投法。
注水方式:沿边定点细水慢流,可洗两次茶。
茶水比例:1:20
水温:100度
黑茶冲泡步骤
① 盖碗泡黑茶新生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7--8克
冲茶水温
90度左右
润茶
用定点低斟的注水手法冲茶,用水流压住块型茶,不急不缓,起到解块的作用,此润茶的水不喝,弃掉。
泡茶时间
一水:5--10秒
二水:5--10秒
三水:8--10秒
四水:10--15秒
五水:15--20秒
六水:20--30秒
七水:30--40秒
根据茶叶的品质,外形,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一泡古树茶的耐泡度极好,冲泡到十几水,甘甜余韵依然明显。
② 紫砂壶黑茶老茶
(也适合老白茶)
150毫升紫砂壶
投茶量
10克
冲茶水温
95度以上
润茶
一款陈放多年的老茶,从取茶,到投茶,再到润茶,茶叶都是在慢慢苏醒的过程中,因此润茶时最好不要用沸水猛击干茶,以免茶汤有燥浊之感。用热气醒过茶之后,煮水器里的水温大约应是90度左右,再用90度左右的水温润老茶,让茶和缓地醒来。
泡茶时间
一水:30--40秒
二水:30--40秒
三水:20--30秒
四水:20--30秒
五水:30--40秒
六水:40--50秒
七水:50--60秒
一泡老茶,冲泡十几水,每一水都有着美妙的变化,内质丰富,茶汤厚重。冲泡之后把茶叶拨到煮水器(陶壶或银壶)煮饮,依然陈韵犹在,温暖通达。
熟茶的冲泡,水温适中,不宜过高,反而有利于成就汤感的醇和滑顺。
白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白茶的发酵程度为:自然氧化
整体特征: 汤黄显毫
加工工艺:萎凋,干燥。
按采摘分类:芽茶(白毫银针),芽叶茶(白牡丹),叶茶(寿眉,贡眉)卷曲(新工艺白茶)
适合品饮季节:春夏
适用器皿:盖碗,铁壶,银壶。
冲泡方法:下投法。
注水方式:沿边定点细水慢流,可洗两次茶。
茶水比例:1:50
水温:100度
白茶冲泡步骤
① 盖碗泡白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4-6克
冲茶水温
90-100度左右
润茶
用沿边定点细水慢流的注水手法冲茶,用水流压住散茶,不急不缓,此润茶的水不喝,弃掉。
泡茶时间
一水:10-20秒
二水:10-20秒
三水:20--30秒
四水:25-35秒
五水:25--35秒
六水:40--60秒
七水:40--60秒
根据茶叶的品质,外形,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一泡老白茶的耐泡度极好,冲泡到十几水,甘甜余韵依然明显。
黄茶制作工艺及冲泡步骤
发酵程度为:15%
整体特征: 黄汤黄叶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按采摘分类:黄芽茶(一芽一叶或芽头),黄小茶(一芽两叶),黄大茶(一芽三四五叶)
适合品饮季节:夏秋
适用器皿:盖碗,玻璃杯。
冲泡方法:下投法。
注水方式:沿边定点回旋细水慢流。
茶水比例:1:50
水温:80-90度
黄茶冲泡步骤
① 玻璃杯泡黄茶
200毫升玻璃杯
投茶量
3-5克
冲茶水温
大约80--90度左右
泡茶时间
一水:60--90秒
二水:60--120秒
三水: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
每水之间不要饮净,要留下10%的水根,以调和下一水茶汤的滋味。
② 盖碗泡黄茶
150毫升盖碗
投茶量
3-4克
冲茶水温
大约90度左右
润茶
用少量水润茶,使茶叶舒展,更好地释放茶叶的内质;优质的明前茶润茶的水可以不弃掉,润透之后直接注水泡茶。
泡茶时间
一水:3--5秒
二水:2--5秒
三水:3--6秒
四水:4--8秒
五水:5--10秒
六水以后,根据茶叶的品质,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时间,黄茶用功夫茶的形式冲泡,也可冲泡七泡以上,也会泡出茶汤美妙的变化。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特性,在了解茶的特性后,才能更可观地冲泡出茶的色香味韵。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后续也将更新不同茶类的视频讲解,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日日行茶、喝茶,为自己的家人、朋友,也为自己,随时随地泡一杯美好的茶。
泡茶的三要素:投茶量,冲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
在冲泡茶叶运用时,要根据茶品不同、对座饮茶的人不同、器具材质及容量不同等,在此消彼长当中拿捏得当。
需要注意什么?
谢谢邀请,绿茶冲泡时,用玻璃杯冲泡最好,冲泡时需要多注意杯子容量和茶的比例,不然会导致口感不好,另外水温也要适当控制。
另外发一篇关于冲泡的文章给您看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手法,更有不同的投茶量,你懂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泡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情况——怎么泡,茶都不好喝。
为解决“不好喝”这一问题,茶友们踏上了征程,开始寻找让茶好喝的方法,在此期间,必然先要自查一番。
先看看自己泡茶用的水。
冲泡时,使用的是矿泉水呀,没问题。
再来自查自己冲泡使用的工具。
使的可是不吸收茶香,也不吸收茶滋味的白瓷盖碗。也没毛病。
最后自查一下冲泡时的水温和出水时间。
也都没有问题!
那到底是为什么,自己泡出来的茶不好喝,不是太淡就是太浓。真是急死个人。眼看这春节就要到了,家里亲朋好友都要来做客了,要是让他们喝到这样的茶,脸上的面子挂不住呀。
列为看官,你们排查了冲泡用水,冲泡茶具,冲泡温度,出水时间,很不错。但你们是否忽视了投茶量?
“投茶量和泡茶有什么关系,放的多才好喝呀,有味道。”
瞧,答案呼之欲出。正是投茶量不到位,才出现了茶叶喝着不舒心的情况。
在春节前,就让村姑陈告诉你,不同的茶类要如何控制投茶量吧!届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喝上一杯汤清水柔,茶香悠扬的茶,能让气氛更加和谐。
《2》
在春节,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可冲泡的茶类呢?
最常见的有白茶、岩茶、红茶、黑茶。这四种茶,可是春节的明星,茶桌上亮相频率最高的。
挨个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投茶量。
(备注:本文所说的投茶量,均以120毫升白瓷盖碗为冲泡容器。)
白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白茶,可是近两年来蹿红速度最快的茶。尤其是老白茶,更是声名大噪。在过年之际,泡一杯老白茶,可是不二之选。
冲泡老白茶时,投茶量控制在5克即可,无需太多。
投茶时,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即用家庭克秤称茶,称取相应的重量即可。
若是过年时走亲访友时,对方家里没有克秤,那我们看也根据平时的经验泡茶。
白茶可分为散茶和饼茶。饼茶因经过紧压,体积小,紧实。撬茶的时候,要一片一片地撬开,千万别一块一块地撬开,不仅无法目测投茶量,茶还不容易泡开,影响茶滋味。
一片一片撬开后,往120毫升盖碗里放茶,茶叶只要放到盖碗的2/5处即可,若是继续投茶,冲泡后滋味容易变得浓烈。
除了饼茶,白茶还有散茶状态。白茶的散茶蓬松,是白茶经过萎凋和干燥后收集而来的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种。
白毫银针是体积最小的茶,投茶量与饼茶抑制,只要投放至盖碗的2/5处即可。
白牡丹的体积较大些,在投茶时,要投放到盖碗的3/5-4/5处,此高度正好。若是白牡丹的叶片比较完整,比较蓬松,那就投放到盖碗4/5处。要是白牡丹的叶片较碎一些,那就投放到盖碗的3/5处。
寿眉的体积最为蓬松,若是寿眉的一芽三四叶的外观保持完好,那在投茶的时候,叶片稍微高于盖碗,约高1公分即可。若是寿眉的叶片比较碎,那就加到盖碗的碗口处即可。
掌握好正确的投茶量,才能感受到白茶清香爽滑的滋味。
《3》
岩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与白茶相比,岩茶冲泡时更加方便。通常我们买到的岩茶,都是用复合铝膜牛皮纸袋包装好的。
常见的规格有7.5克,8克,10克等,若是用120毫升的白瓷盖碗,建议投茶8克。
若是水仙这类条索粗大的岩茶,投入盖碗后,茶叶的高度约在碗口下0.5公分处。像肉桂这类条索较为细长的岩茶,投入盖碗后,茶叶高度约在碗口下1公分处。其他品种的岩茶则在0.5-1公分之间。(指的是条索完整的情况下)
这多出来的0.5公分和1公分,是为了给注水预留空间。
水没过条索,正好能到碗口处,盖上盖子,可轻松出水。且不容易烫手。
若是用其他大小的盖碗泡茶,则容易让茶和水的比例失衡,泡出来的茶不是太浓烈,就是太寡淡。
用对投茶量,岩茶的滋味才可全面释放,我们方可体会到岩茶的纯正韵味。
《4》
红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与岩茶一般,红茶也有不少是包装好的。且多为5克一袋。在冲泡时,取一小袋茶,即可用盖碗冲泡。
若是我们冲泡的是金骏眉这类芽茶,投入盖碗后,体积不大,约占盖碗碗身的2/5。
注水时,将水加至八分满。盖上盖子,即可出水。
黑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如是您刚开始接触黑茶,建议每次投茶5克左右为宜。
如果口味偏淡,投茶量可以稍微减少0.5-1克。口味偏重的话,则多增加1-2克。
在出水时间上,建议快出水,10秒以内出汤。而后根据自己个人的口味习惯增加坐杯时间。
《5》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手法,更有不同的投茶量。
若是我们平时图个方便,随手抓一把茶扔到盖碗里,注水、出汤,全程不走心,这样的茶,泡出来势必是不好喝的。
唯有根据茶的属性调整投茶量,方可体味到真实的茶滋味。
学会正确投茶量,这春节,大胆泡茶吧!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还是煮茶好?
欢迎关注【懂茶帝】!
现在正值夏天,天干气躁,适合煮一些老白茶来润肺止咳、消炎、清热降火。
像绿茶、青茶也是比较适合夏天来喝的,这两款就需要泡着来和啦
在夏天能够润肺去燥的菊花茶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什么茶的程序共有七道?
太子茶分为七道程序,分别是:焚香净室、超尘脱俗、摆盏净杯、明珠人宫、玉泉催花、云腴献主、评点江山。
第一道,焚香净室。品茶之前要清除浊气,使空气变得清新。这样品茶,当然高雅无比;另一层意思是,茶是神农所赐。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而,品茶时要特别恭敬。三个香炉,排成“品”字形,意思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第二道,超尘脱俗。通俗地说,就是洗尘静心,以求进入另一种精神境界。洗尘静心是为使品茶进入意念中的那种精神境界。
第三道,摆盏净杯。茶具为一套古典式玉器,名叫“玉腴玉壶”,“云腴”是指肥大的云。净杯要求将水均匀地从茶杯上洗过,而且要无处不到,这种洗法叫“流云拂月”。然后,摆成“孔雀开屏”的形状,排在最前头的是“孔雀头”,这就是太子茶的茶杯。第四道,明珠人宫。“明珠”是指太子茶,“入宫”是将茶叶放人杯中。这“明珠’’可来之不易,它是农历谷雨前晴天的早晨,太阳尚未出山的时候,由尚未出嫁的村姑采摘而来的带露茶叶。只能采摘一芽一叶,称之为“一枪一旗”。“枪”指芽,“旗”指叶。解去“红纱”,取出“明珠”,叫做“仙女卸妆”。放茶叶到杯中叫“孔雀点头”,用拇指和食指摄着茶
叶,其余三个指头张开成孔雀形。
第五道,玉泉催花。“玉泉”是指水。这种水,要求“活泉”,就是奔流的泉水。煮水要求二沸;一沸“蟹眼”,二沸“鱼眼”,切忌三沸“龙眼”,这是黄庭坚煮茶时根据水泡大小而命名的。这“催花”就是泡上开水。开水要从杯的旁边均匀地慢慢地围绕“明珠”而筛。然后,对“明珠”水冲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游龙戏珠”。,最后加盖。
第六道,云腴献主。茶艺表演者轻轻地揭开茶杯盖子。奇迹发生了,“明珠”居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花。这时,细观茶水,呈金红色,称之为“金汤”。用嘴轻轻地一吹,茶水立即掀起一层微波,金鳞片片,璀璨夺目。
第七道,评点江山,即品茶。“评茶”是品,“江山”分别是指水和茶质。
铁观音制作工序7道工序:茶菁、日光萎凋、静置及搅拌、浪菁、杀菁、揉捻团揉、最后程序:依喜好生熟茶干燥烘存。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唐代时,茶圣陆羽在公元758年左右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三卷,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于是饮茶之风开始兴于唐朝。那么唐代人是怎么制茶的?和我们现在制茶工艺有何不同?
唐代制茶工艺在陆羽的《茶经》里被概括为“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十四个字,然而具体工序却没有记载。
唐代制茶工序: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藏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