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斜,有哪些看上去像是假的真文物
黄岩斜,有哪些看上去像是假的真文物?
1、出土于1976年战国时期的铜齿轮,现保存于洛阳博物馆。满满的现代科技感,有木有?
2、看到没有拖鞋,还是人字拖,《红衣罗汉图》是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的作品,现保存于辽宁博物馆。一眼看到那个人字拖,很多人都会想着这幅图莫非是假的吧?但是它确实是真的。
图中人字拖清晰可见
话说有家传珍贵文物《三英战吕布》待售,有人出价吗?
3、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制的地下排水管道,可以套接分流,转弯,和现在的管饭造型上看也区别不大。
4、山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人,这个小人出土于一个西周时期的墓中,大约30厘米的高度。那啥,谷歌是不是出来澄清一下,有没有抄袭这个创意。
谷歌的安卓小人
5、唐太宗的皮带是不是很华丽,其实皮带扣更华丽,而且还满满的现代感,是不是觉得和现代的皮带很相似。
唐太宗
6、北宋的虎骨牙刷,不要以为古人只会用柳枝刷牙。
7、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这就是王莽是穿越者的证明,王莽时期的青铜卡尺,和现代的游标卡尺是不是神似?
8、这才是兵马俑的真容,兵马俑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都是彩色的。
9、战国时期的银勺子,和现在的看起来好像没啥区别。
景物描写如何才能写的精彩有趣?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篇文章中,景物描写所占的比重将决定着文章的性质。
如果文章通篇写景,我们称之为写景记叙文,也相当于写景散文;
如果只是在文章中穿插着景物描写,且所占比重较少,那么这种形式的写法,在考场作文中,大多数出现在写人和记事类记叙文中。
我们今天着重要讲的是如何在记叙文(写人和记事)中将景物描写写的精彩有趣!
一【何为景物描写】
穆老师在讲解之前,还是要同学们明白景物描写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景物描写呢?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图一:
二【明确景物描写所处位置的作用】
在一篇作文中,景物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哦!
1、文章开头写景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气候等,揭示人物行动或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2、文章中间写景
作用:a.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人物性格特点或品质。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结尾写景
作用:深化文章主题,寄托作者……情感。
图二:
三【景物描写方法与技巧】
1、修辞手法
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通感等等。
2、感官角度
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3、联想想象
4、白描工笔
5、动静结合
6、虚实相生
7、层次
主要有高低、远近、上下、内外和点面等等。
8、色彩
图三:
王国维先生曾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写景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抒情也需要景物帮衬,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掌握了吗?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杭州人是怎么腌长梗白菜的?
感谢头条邀请,长梗白菜的栽培和腌制
1、品种选择
传统长梗白菜优良农家品种有南京的高桩、黄岩及温岭的花叶高脚白菜 (圆梗)、杭州瓢羹白(扁梗型 )。其中瓢羹白以其商品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受到我市菜农的偏爱。
2、培育壮苗
作冬腌菜的长梗白菜宜在 9月上旬播种,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种植,整地翻耕后晒垡 1 周,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适当均匀稀播,每 667m2用种量 l Og,播后保持土壤湿润。
3、定植
播后 25d,在阴天或晴天下午 3时以后分批移栽至大田,每667m2种 500o株左右。定植后浇施清粪水点根,以后每隔 3~4d浇施稀人粪尿 2-3次,促进缓苗;栽后 15-20d追施人粪尿 3000kg;栽后 30d 左右再追施腐熟人粪尿或尿素 10~15kg;采收前 15~20d 停止施肥,以利于腌制。
4、中耕除草
每次施肥前疏松表土,以免肥水流失,并铲除杂草,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植株迅速生长期如遇干旱进行沟内灌水。
5、病虫害防治
长梗白菜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虫、蚜虫、蜗
牛等。小菜蛾可用 15%安打悬浮剂 3500 倍液防治,菜青虫可用44%速凯防治,蚜虫可用一遍净 (1O%nlt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防治,蜗牛可用 6%蜗灭佳颗粒剂或 6%密达颗粒剂防治,一般在傍晚用药。
6、及时采收
腌制冬腌菜的长梗白菜宜在有初霜后采收,经霜打后的白菜腌制成冬腌菜口味最佳,但长梗白菜不耐寒,因此应在霜冻前采收完毕,一般在 11月中下旬。
7、腌制加工
7.1 晒菜
收割后的长梗白菜应在太阳下摊晒 1d,然后堆放 3~4d,堆放不宜太高,否则易腐烂。待白菜外叶自然发黄后,切除老根、摘去烂叶,以备腌制。
7.2 腌制
准备 2口缸,先在一口缸内放入 0.5kg盐兑水 25kg,将准备好的白菜在盐水中浸湿捞出后放入另一腌缸中(促使食盐均匀快速渗透 ),使菜根贴紧缸壁,白菜均匀斜放铺满 1层后撒 1层盐,盐自下而上逐渐增加用量,用盐比例一般为 50kg菜放 1.75~2kg 盐。待菜放到最上面几层即将装满缸时均匀踩踏几下,再平铺 1层竹片后压上石块,并将用来浸湿白菜的盐水一并倒入腌缸内。2d后确保菜沉入盐水中,否则上面不浸水的菜会腐烂变质。菜缸宜放在阴凉处,以防腌菜酸化。1个月后,即为淡黄、脆嫩美味可口的冬腌
菜。
7.3 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腌菜在腌制过程中如方法不当会产生较多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含量与腌制时间、用盐量及温度等有关。腌制 3-15d 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偏高,其中第 6d为最高峰;腌菜时加盐量太少、温度过高或腌菜出现腐烂变质的现象,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升高。去除或减少腌菜中亚硝酸盐的方法较简单,首先是控制好腌制时间(1个月以上 )和适当提高食盐浓度,在腌菜时加人生姜等,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食用前可用水浸泡腌菜,以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因为亚硝酸盐容易在水中溶解。
西安到南京的铁路是哪一年修建的?
京哈铁路
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黑龙江哈尔滨的铁路,于1881年动工,1912年建成,全长1388千米。其中的唐山至胥各庄段原为开滦公司所建,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京哈铁路连接中国的华北与东北地区,是东三省的核心铁路干线。
京通铁路
自京包铁路的昌平至内蒙古通辽,全长804千米,1972年10月开工,1977年12月通车,1980年5月交付运营。是沟通关内外的第三条铁路干线。
集通铁路
> 集通铁路自内蒙古集宁的贲红车站至通辽,全长995千米。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盟(市)、13个旗县,是最长的地方铁路,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铁道部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享盈利、共担风险、联营性质的合资铁路,是国内最长的合资铁路。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是世界上最后使用蒸汽机车牵引的主干线铁路.
哈大铁路
哈大线是中国铁路的一段,连接黑龙江的哈尔滨和辽宁的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命脉。
长图铁路
长图铁路自吉林省长春至图们,全长529千米,是通向中国与朝鲜国境线的一条铁路
滨洲铁路
自黑龙江省哈尔滨至内蒙古满州里,全长935千米,是中国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条干线。
滨绥铁路
滨绥铁路自黑龙江省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548千米,是中国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条干线
烟大铁路轮渡
烟大铁路轮渡指山东省烟台市至辽宁省大连市之间的铁路轮渡,新建铁路引线34.35千米,海上运输距离约86.28海里,将成为我国最长的跨海铁路轮渡,也是世界第37条跨海铁路轮渡。北部通过旅顺支线连接到哈大铁路,进入东北铁路网,南部通过蓝烟铁路,与山东的铁路衔接。2004年开工,预计于2006年底建成运营。
蓝烟铁路
蓝烟铁路自山东省蓝村至烟台,全长183.710千米,是烟台连接到胶济铁路的一条铁路线
胶新铁路
胶新铁路自山东省胶州至新沂,全长306.6千米,是连接胶济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一条铁路线。
新长铁路
新长铁路自陇海铁路上的新沂至浙江长兴,全长561千米
萧甬铁路
萧甬铁路是中国浙江一条连接杭州和宁波的铁路。起点是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站,终点在宁波南站,全长147.32千米,建成于1937年。
甬台温铁路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至温州。全线长268千米,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建设技术标准为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200千米,预留时速可提升到250-300千米。投资约为170亿元。近期运量货运1090万吨,客车46对;远期运量1450万吨,客车60对。2005年10月动工,预计于2009年建成通车。
温福铁路
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320.97千米,2005年动工。
京沪铁路
京沪铁路(1968年)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上海的铁路,于1968年建成,全长1462千米。原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为京山铁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建于1897年至1900年。中段从天津到江苏南京的浦口(长江北岸),称为津浦铁路,于1908年动工,1912年建成,山东及以北段系德国投资建设,江苏、安徽段系英国投资建设。南段从上海到南京下关,称为沪宁铁路,于1905年动工,1908年建成,系英国投资建设。1933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铁路。京沪铁路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沿途大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因此成为中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并正在筹建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以缓解运输压力。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计划是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建设高速铁路的计划
京九铁路(连接北京及深圳,经九广铁路东铁到香港九龙。)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香港九龙的一级双线铁路,于1993年2月全面动工,1996年开通运营,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香港等10个省、市及特别行政区,全长2397千米。加上两条联络线,总长2536千米。
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广州的铁路,于1957年建成,全长2324千米。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北京到湖北汉口,称为“京汉铁路”(1949年以前称“平汉铁路”),于1897年4月动工,1906年4月建成。南段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称为“粤汉铁路”,于1900年7月动工,1936年4月建成。在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广铁路。
广深铁路(连接广州和深圳,经九广铁路东铁到香港九龙,全长146公里。广州至深圳段是中国大陆最早达到200公里时速的铁路线,分为上、下行两条客运专线和一条120公里时速的客、货车混跑线。)
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自山西省大同,经太原至风陵渡口,全长865千米,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同蒲。南同蒲段513千米,于1933年5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北同蒲段351千米,于1933年11月开工,修至朔县到大同段,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1951年8月,同蒲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焦柳铁路
焦柳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河南焦作通往广西柳州的铁路,于1978年建成,全长1639千米。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河南焦作到湖北宜都(原名枝城),称为焦枝铁路,于1969年动工,1970年建成。南段从湖北宜都到广西柳州,称为枝柳铁路,于1970年动工,1978年建成。1988年两条铁路合并,改称焦柳铁路。
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自广东省湛江至海安,经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环铁路途经澄迈县、儋州市至叉河车站,全长345千米,与既有线叉河至三亚铁路接轨。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
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是中国一条从陕西宝鸡通往四川成都的铁路,全长668.2千米,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是沟通中国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自四川省成都至云南省昆明,全长1134千米,原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1958年7月动工,在修了61千米后停建。1964年8月复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一度停工,1970年7月1日全程贯通。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
丰沙铁路
丰沙铁路自北京丰台至京包铁路的沙城,全长106千米。1952年9月开工,1955年6月通车。1955年11月交付运营。这条铁路是避开原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当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丰沙线一直担任煤运的重任。1963年初增建第二线。1972年,丰沙线复线改建完成,1984年电气化。现在很多客运列车亦已改行丰沙线。
京包铁路
京包铁路自北京至内蒙古包头,原为京张铁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1921年5月1日又修建了张家口至绥远路段,全线更名为京绥铁路。1923年延伸到包头,改称为京包铁路,全长810千米。
包兰铁路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1954年10月开工,1958年7月通车,1958年10月交付运营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至西藏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2月8日宣布修建,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5年10月12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举行;预计2006年7月1日试运行,2007年通车。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晋煤外运的专线铁路。
神黄铁路
新月铁路
石德铁路
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是位于山东境内,连接济南与青岛的铁路线。胶济铁路全长393千米,于1904年建成通车。
陇海铁路
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于1905年动工,1952年建成,全长1735千米。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
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自中国甘肃省兰州市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903千米,是陇海铁路向西的延长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北疆铁路
北疆铁路自新疆乌鲁木齐市至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全长460千米,是兰新铁路的西延线,是欧亚大陆桥的一个部分。
南疆铁路
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自江苏省南京至陕西西安,经安徽省合肥、六安、湖北省随州、河南省信阳、南阳、陕西省商洛、渭南,至西安市新丰镇编组站,目前已经修通合肥至西安段,全长1030.2千米,是八横八纵之一。
宁启铁路
宁启铁路自江苏省南京,途经六合、扬州、泰州、海安、南通至启东,全长365千米,是八横八纵中宁西铁路的一部分。
武九铁路
湖北省武汉至江西省九江,全长261千米,是国家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等级为一级复线。
宁芜铁路
沪杭铁路
沪杭铁路是中国一条从上海通往浙江杭州的铁路,于1906年动工,1909年建成,全长189千米。它与沪宁铁路相连,并与浙赣铁路、湘黔铁路和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该铁路全线都是复线并正在实现电气化改造。
浙赣铁路
浙赣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浙江杭州通往湖南株洲的铁路,于1899年动工,1937年建成,全长946千米。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目前已全部实现了复线,正在进行客货共运铁路电气化改造
湘黔铁路
湘黔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湖南株洲通往贵州贵阳的铁路,于1937年动工,1972年建成,全长820千米。湘黔铁路与沪杭铁路、浙赣铁路、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目前该铁路正在建造复线,并已全部实现了电气化。
贵昆铁路
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至云南省昆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于1966年3月建成。全长639千米。现为八横八纵的沪昆通道的一部分
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自广西南宁至云南省昆明市,全长898.7千米。
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自广东省湛江至海安,经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环铁路途经澄迈县、儋州市至叉河车站,全长345千米,与既有线叉河至三亚铁路接轨。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
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它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694公里。它在鹰潭与浙赣铁路交汇,另外,在南平市的来舟有一支线通往福州,被称作来福铁路。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其途经地区多山且雨频,因此时有山崩爆发造成铁路中断事故。
外福铁路
外福铁路也称来福铁路,自福建来舟南侧的四等小站外洋起,至福州站,全长194千米。1956年3月动工,1959年12月1日正式营运。2000年11月10日完成电气化铁路改造。
福马铁路
福马铁路自福建省福州东站至福州马尾区青洲,全长21.2484千米,1970年9月动工,1971年8月1日建成通车。
漳龙坎铁路
漳龙铁路自福建省漳平市至福建省永定县坎市,全长98千米.
漳泉肖铁路
漳泉肖铁路,曾称梅福铁路(梅水杭到福德),自福建省漳平市梅水坑站出岔,至福建省泉州市湄洲湾肖厝港,全长263.8千米,1959年11月至2001年2月,分段建成。途经大深、福德、剑斗、湖头、安溪、南安、丰泽、洛江、惠安,止于泉港区的肖厝火车站
皖赣铁路
皖赣铁路自安徽省芜湖市至江西省鹰潭市,全长570千米,北边连接宁芜铁路,南边连接浙赣铁路和鹰厦铁路。
横南铁路
横南铁路自中国大陆江西省横峰县至福建省南平,全长470千米。途经江西省铅山、福建省武夷山、建阳、建瓯。1997年12月30日通车。是福建省铁路出省的第二通道。
萧甬铁路
萧甬铁路最早由浙路公司兴建。1903年从宁波至曹娥江东岸的东段开工,1913年通车。1936年,萧山至曹娥江西岸的西段开工,1937年11月建成。两端之间隔着曹娥江,需要中途换车。1937年12月,为了阻止日本军队进犯,全线钢轨拆除。1938年,宁波火车站遭日本轰炸毁坏。
1953年7月,萧甬铁路开始复建,1959年10月1日全线通车,其中,1955年3月18日建成曹娥江大桥,连通东西两段。2002年完成复线改造。
萧甬铁路是中国浙江一条连接杭州和宁波的铁路。起点是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站,终点在宁波南站,全长147.32千米,建成于1937年。
金温铁路(计划)
金温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浙江金华通往温州的铁路。始建于1992年12月18日,1998年6月11日全线通车运营。客运运输由金华南站到温州站,全长252千米。是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的铁路。
金温铁路是由香港的温州乐清籍学者南怀瑾先生提议并出面筹资4568万美元建设,在建设完成之际,他提出“还路于民”,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
甬台温铁路(计划)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至温州。全线长268千米,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建设技术标准为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200千米,预留时速可提升到250-300千米。投资约为170亿元。近期运量货运1090万吨,客车46对;远期运量1450万吨,客车60对。2005年10月动工,预计于2009年建成通车。
甬台温铁路从宁波站与既有的北仑支线并行至宁波东站,从宁波东出岔,经奉化、宁海、三门、临海、黄岩、路桥、温岭、乐清、永嘉、温州瓯海。
金台铁路
金台铁路自浙江省金华至台州。全线长160.65千米。投资约为14亿元。年货运输送能力超过500万吨。
在规划中,金台铁路自金温铁路石柱车站接出,穿大盘山经仙居、白水洋至临海,在台州市区北部(椒北)与甬台温铁路接轨,再向东延伸至头门岛港陆上基地。
温福铁路(正建)
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320.97千米,2005年动工。途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赛岐、宁德、罗源、连江,与福州既有的福马铁路(福州至马尾)连接,同时与2005年动工的福厦铁路(福州至厦门)相接。温福铁路是全国“八纵八横”的铁路网骨架之一。
福厦铁路(正建)
福厦铁路自福州南站至厦门西站,途经闽侯、长乐、福清、莆田、涵江、仙游、惠安、泉州、翔安(马巷镇曾厝)。全线长273千米,总投资144.2亿元。设计标准采用Ⅰ级双线电气化,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预留300千米/小时,全线设14个车站,2005年10月动工,预计在2009年建成。
赣龙铁路
赣龙铁路自江西省赣州至福建省龙岩市,全长290.1千米,2001年12月8日开工,2004年12月30日全线铺通。2005年4月1日通车。总投资63.3亿元,其中福建段158公里。赣龙铁路是福建省第四条出省铁路通道,为国家一级铁路。
赣龙铁路从京九线上的江西赣州东站出岔,途经江西省赣县、于都、会昌、瑞金,福建省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新罗区,与漳龙线上的龙岩西站接轨。
2005年1月10日起开通北京至龙岩的特快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26个小时。
龙厦铁路(计划)
龙厦铁路自龙岩至厦门,线路全长约140多千米,设计时速超过160千米,定位为城际客运兼货运铁路功能,按一次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建设,与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相匹配。2006年开工建设。
由龙岩向南,经南靖县东南,越过九龙江,经漳州市,与鹰厦铁路线龙海站,再由龙海建复线到角美站,进入厦门
厦深铁路(计划)
厦深铁路起自福建省厦门市,到广东省深圳市。规划里程约550千米,设计时速超过200千米,总投资约为300亿元。厦深铁路是上海至深圳快速客运通道的一部分,是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的“一纵”。计划于2006年开工,预计在2010年通车。全长495.25千米,全线设18个车站,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输送能力将达旅客列车75对,货运2500万吨。由铁道部第二、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
厦深铁路沿线经过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等8市
石长铁路
石长铁路是石门到长沙的一条铁路,全线位于湖南境内。西起焦柳铁路石门北站,东接京广铁路捞刀河站,全长264公里。石长铁路是湖南第一条股份制铁路,由中国铁道部和湖南省政府合资兴建,由石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和经营。
广梅汕铁路
广(州)梅(州)汕(头)铁路是一条横贯中国广东中部和东部的铁路,跨越17个市县,总长度480公里,1991年5月31日正式开工,1995年7月20日全线贯通。广梅汕铁路与纵贯中国南北九省、市、区的京九铁路在龙川县城交汇。
梅坎铁路
梅坎铁路自广东省梅州市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坎市,全长147千米,1999年12月28日全线铺通。途经广东省梅县、Template:大埔县和福建的永定县,为国家二级铁路。是广东省的第四条出省通道。福建省的第三条出省铁路
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自广东省湛江至海安,经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环铁路途经澄迈县、儋州市至叉河车站,全长345千米,与既有线叉河至三亚铁路接轨。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
黎湛铁路
黎湛铁路自湘桂铁路上的黎塘至广东省湛江,至绥芬河,经广西贵港、玉林、广东河唇、遂溪,全长312千米。始建于1995年,2005年底完成复线改造。
成渝铁路
川黔铁路
川黔铁路自重庆市起,与成渝铁路共轨至小南海站,经綦江进入贵州,再经桐梓、 遵义、息烽、修文至贵阳,全长470千米
湘桂铁路
湘桂铁路北起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关,与越南铁路相接。是连接长江流域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主要经过城市有:衡阳、零陵、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等。与京广铁路、焦柳铁路、黔桂铁路、黎湛铁路、南防铁路、南昆铁路等接轨。
历史线路
吴淞铁路
连接上海至吴淞镇的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建成营运的铁路。1876年由英国商人未经批准建造。通车十六个月后被清朝官员以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买回,之后被拆除。
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主兴建使用的铁路。由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为解决开平矿务公司的煤炭运输至海口的问题而下令矿务公司修建。铁路最先计划连接开平煤矿至北溏口,但为朝庭反对。胥各庄至北塘口一段改以运河运输。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因地势不能建运河,在李鸿章力争下最终获得批准兴建铁路,但被限制不能行驶蒸气机车,车辆只能以骡马拖曳。铁路于1881年6月开工,同年11月竣工,全长约10公里。铁路总工程师为英国人金达,使用标准轨,轨重每米15公斤,建造费用11万两白银。
铁路后为中国首家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所收购,后更名为“中国铁路公司”,由伍廷芳任董事长。铁路的南段在1887年获准延长至天津,在1888年8月通车。北段则获准延至山海关,于1893年通车;唐胥铁路亦改称“津榆路”。之后“中国铁路公司”改组为“铁路总公司”,负责兴建关内外铁路。津榆路日后逐步发展成目前的京沈铁路。
唐胥铁路唐胥铁路不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全长14.5公里,为英国人未得政府同意,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以修筑一条“寻常马路”的名义修建的,后被购回拆除,在二十年后再被重建。
新易铁路
京张铁路建成之前中国最先有新城至高碑店之新易铁路,亦由詹天佑建成,但只供慈禧太后祭祖使用。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1.2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1。詹天佑是建设铁路的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京张铁路的线路是詹天佑从三条他亲自勘定的路线中,选择出建造成本较为低的一条。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这路线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的关沟段,不单地势险峻,坡度亦很大。八达岭近青龙桥段,为了穿越燕山山脉军都山的陡山大沟,在22千米线路区段内采用了“人”字轨道,列车在用折返方法攀斜;但坡度仍达33.7‰,要由两部机车牵引。铁路上有四条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长1,092米,采用竖井方法挖掘;居庸关隧道长400米。另外有200米长的钢架结构的怀来大桥。
京张铁路在1905年9月4日开工,四年后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节省了三十五万两白银。
今天的京张铁路是来往北京及包头的京包铁路的首段。由于原京张铁路关沟段一带通过能力较差,1952年起另外建成了来往丰台及沙城(怀来)的丰沙线。丰沙线走的即当年詹天佑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丰沙线一直担任煤运的重任。1972年,丰沙线改建成复线,1984年电气化。现在很多客运列车亦已改行丰沙线。
历史上最坑爹的人物有哪些?
历史上“坑爹”的人倒是不少,但是,要是上一个“最”字的话,我想导致“国破家亡”和“江山陷落”的那些,应该是算的上的吧,那么,我就跟列位来说这样的一个人。
宦官王振鼓动明英宗亲征瓦剌,致使明英宗做出错误决策王振本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一个侍从宦官,只不过,当明英宗还是太子的时候,王振就跟随身边,等到明英宗登基之后,他便被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内监”之中官职最高的人, 并且还有“内相”之称。
明英宗在位之时,关于北方的边患最为主要的还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政权”,好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不断地攻伐当时残存的北元政权,并且还深入腹地,致使北元政权分裂为瓦剌和鞑靼,并且全部都逃到了漠北的苦寒之地。
而后期,随着瓦剌和鞑靼之间互相争雄,到了正统年间,也就是“明英宗”在位的时候,瓦剌的势力逐步强大起来,并且还时不时南下侵扰明朝的疆域。
加之,当时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来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而当时明朝又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进行派发。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先便不断增加使者的人数,进而从明朝骗取更多的赏赐,最后瓦剌派出的使团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而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便下令减少了赏赐,而正因如此,也先便有了一个好借口,他立刻率军挥师南下,直逼大同,进而威胁北京。
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不过二十来岁,加之他的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没有人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给他更好的建议,所以,明英宗便单纯地认为这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同时,他看到北方鞑子竟如此放肆,也是颇为恼恨的。
于是,王振便借机鼓动明英宗,建议他御驾亲征,前去征讨瓦剌,然而,针对此事朝中的多数大臣都在劝阻明英宗,然而,英宗竟是充耳不闻。
明英宗在颁布了“御驾亲征”的诏旨之后,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便力言此事明军尚准备不够,皇帝决不能轻率亲征。
除此之外,吏部尚书王直亦也率群臣一同给明英宗上疏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
虽说众大臣再次极力劝阻,可明英宗还是听信了王振的话,一心想着要建功立业,彻底征服“瓦剌”。
随后,明英宗和王振在两天之内便凑了20万大军,还对外宣称是50万,除此之外,粮草和武器也是在匆忙之中配发的,准备根本就不充分,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结构极为松散的明朝大军便匆忙出发了。
更可笑的是,当时在大军之中,还有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同行,然而明英宗根本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却把一切军政大权全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
可想而知,一个宦官,甚至说得难听一点,一个皇帝身边的侍从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统军作战”,然而,王振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三军统帅”,不得不说,这位明英宗也是太“任性”了点儿。
正式由于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所以,大军刚刚出发不久,大军便出现了内乱,还没有抵达到大同,粮草便已不济,不断地有士兵死亡,尸体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致使人心惶惶,整支大军还没有到达前线,军心便已不稳。
王振行军毫无章法,致使明军不断内耗,土木堡遭遇瓦剌军队,毫无抵抗之力既然已经军心不稳,最好的方式便是折回北京重新修整,当时一些随驾的官员,见到此种情景,也都再次请求英宗回军。
然而,王振听到这些话,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他竟然惩罚当时极力劝谏明英宗回军京城的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让起来。
此外,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曾以“天象”不祥进行劝阻,王振仍然不听,仍然逼着大军继续前进,可谓是“刚愎自用”至极。
此时瓦剌方面,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于是便佯装败退,从而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以北的地区。
等到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之后,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便以为瓦剌是害怕英宗亲征,便坚持继续北进。
而此时邝埜等人再次感到一路之上未见瓦刺一兵一卒,大同乃是山西重镇,明军这么简单的就进入了, 绝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他便担心瓦刺有诈,因此,他们便第三次上书英宗请求回军,并且不断地提醒王振不要中了瓦刺的埋伏。
然而,即便如此,王振仍然不听,直到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给了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这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在第二天撤出了大同。
而既然要退兵的话,自然要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线,然而,此时的王振并未给明英宗和大军着想,竟然还想着要带着大军绕道去他的家乡所在之地蔚州,除了“回家看看”之外,还能享受一下“衣锦还乡”的感觉,真是可笑之极。
于是,王振便下令取道紫荆关经蔚州从而返回回京,然而,沿着他设计的路线走了40里以后,他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了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军。
此时,瓦剌方面已经知道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变得极为十分紧张,于是,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便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
然而,此时的王振心中想的还是不能让大军毁坏他家乡的庄稼,因此谁的意见都没有采纳,坚持一意孤行,折向宣府进而返京。
明军沿着王振所调整的路线迂回奔走,几天之后才退到宣府,而此时,瓦剌大军早就已经追袭而来。
紧急之中,早就慌了神的明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他撤退,结果,此二人全部战死沙场。
见此状况,明英宗又派出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然而,朱勇等人冒险进军至鹞儿岭,却陷入瓦剌的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三万人全军覆没。
而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安排撤退,三日之后,整支大军退守到了土木堡,这个地方距离怀来城仅有20里,于是,随行的文武官员便全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
可是,小心眼的王振却认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还没能到达,他担心他辛苦搜刮来的东西会有损失,便全然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就地宿营。
见此状况,邝埜一再上书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确保安全,同时,还要组织精锐部队以断后拒敌,心中只想着“私利”的王振全然皆置之不理,没想到的是,明英宗竟然也没有说任何的话,表达任何的意见。
也正因如此,这支没有经历什么大战却已经变得“千创百孔”,早就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明军,在王振这位“自私”而“任性”的主帅的错误引导之下,硬硬地被阵容齐整的瓦剌军追上并且围困在了“土木堡”这个地方。
而至于最终的结果嘛,相信列位都知道,便是明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数万明军全都成为了“瓦剌”的俘虏,随行的文武官员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可以说,这是字自宋代“靖康之耻”之后,中原的强大封建王朝面对蒙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第二次“大败”,因为都是导致“当朝皇帝”变成了俘虏。
再来说一说王振的结局,当队伍齐整、战斗力更强的瓦剌大军前来冲杀早已经“身心俱疲”的明军时,这位昔日刚愎自用的明军主帅,被斩杀于乱军之中,虽说他是死了,但是,他却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正是应了那句话,叫做“主帅不明,坑死三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