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老茶,喝茶越喝越渴的原因是什么
粗老茶,喝茶越喝越渴的原因是什么?
喝茶越喝越渴,一般是这两种种情况:
1.身体原因,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其他排尿系统障碍患者,需少喝茶,大部分这类患者会出现越喝越渴的现象
2.茶叶原因,喝到了 糖炒茶叶,加糖炒制的茶叶,入口有明显的甜腻感,甜腻之后就是口渴了,类似喝可乐不能解渴是一个道理
肥胖的人可以喝绿茶,普洱,乌龙茶
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喝,红茶,熟普,黑茶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至于茶叶的分类,先从绿茶开始说起:
一、绿茶:我国的主流茶类,但这一类占了茶叶市场的60%以上,绿茶也是发展时间最久的茶类,绿茶的发展史就是茶叶的发展史。所以绿茶的茶种众多,体系庞大。
针对绿茶的分类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根据地区分类,也可以根据外形分类。不过最常用的,还是根据制作工艺分类,绿茶根据制作工艺中的杀青工序,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用大锅炒茶的方式杀青,这类绿茶的香气最浓,最高,名优茶种有龙井茶、碧螺春、雨花茶等等。
烘青绿茶,用高温烘烤茶叶杀青,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晒青绿茶,历史上的紧压茶就是晒青绿茶制成的,像滇青、川青等,制成紧压茶后只要销往边牧地区,在别的地区不出名。
蒸青绿茶:蒸青绿茶保留了茶叶最原本的颜色,墨绿有青味,十分苦涩,我国以前都是蒸青制茶,后随着发展因味道不佳被淘汰。现在被日本传承,不过我国也没失传,还有恩施玉露、阳羡茶,不过制成后也是出口至日本。
这为了杀死茶叶里的各种酶,祖宗也是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为什么单单一个杀青工艺会有多达四种方式,这也好理解,就像做饭有蒸炸煮炒一样,不同的茶要想口味好,需要专门的制作工艺,例如炒青的代表龙井茶也可以用晒青制作,但成茶后,茶香大减,也没了代表性的浓豆香,而且浙江潮湿,多雨水,这也晒干也不容易呐。所以,每个茶种的工艺都经过了时间验证,都是先人经过不断尝试后保留下来的,这种茶用这种方式,味道和香气才能到达最佳。开头咱们也提过了,任何一种茶树,通过特定的制作工艺,都能制成六大茶类,比如专门制作铁观音的成熟鲜叶,用绿茶的制作工艺,制成成茶后就是绿茶,但这滋味和香气,实在是差。
二、黄茶:作为最小众的茶类,喜欢黄茶的茶友可是极为稀有的,要说有多小众,这么说,有相当一部分茶友压根就没听过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类,在绿茶的制作工艺上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杀青之后才闷黄,先进行的杀青工艺,已经将茶叶中的酶活性“杀死”。这就成了上面说到的第二种发酵方式,“微生物发酵”,各种微生物对茶叶有机物质的腐化,与红茶、青茶的腐化方式不同。
黄茶的滋味接近绿茶,鲜爽有苦涩,也能品到微微的酸味。黄茶根据制作茶叶的原料嫩度分类,可以分为三类。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小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黄大茶,广东大叶青、霍山大叶青等。这些黄茶的茶种里,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这沩山毛尖有些名气,不过品饮的人很少,这样说,黄茶的价格,可以置购到更好的其它茶类的茶种,所以黄茶日渐下降,以至于很难置购到。不少品饮过的茶友反应过,这黄茶现在稀少,物以稀为贵,真茶很难置购到,这导致黄茶的性价比太低。
三、白茶:白茶这几年名气上来了,这也多亏了这老白茶的功劳,不得不说,胡建人做生意真厉害得一批,这白茶被硬生生的炒活了。
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茶鲜叶采摘,先进行萎凋,而后直接干燥,一般都是萎凋至茶叶水分蒸发至八九成,然后在烘干。在萎凋的过程中,茶叶含有的酶会进行发酵,所以白茶也是微发酵茶,但发酵的方式与黄茶的“微生物发酵”完全不同。
白茶也是根据茶叶的嫩度分类,可以简单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白芽茶就是指白银毫针,最嫩的白茶。白叶茶有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白牡丹嫩度适中,一芽二叶。贡眉和寿眉是粗大的叶片,成茶后像枯枝老叶一般,外貌十分不佳。这也导致散的贡眉和寿眉根本不上台面,多是茶农堆在家中,搞成口粮茶自己喝,或者供应给广东、香港、东南亚的茶楼、酒楼等地方,用于代替白开水的茶种,当地的茶商有了新店子,把这贡眉、寿眉压成茶饼,搞出去,然后这热度就炒上来了。
白茶太接近自然,茶性比绿茶还要寒,十分清爽,所以体质寒的茶友不宜品饮。
四、青茶:青茶就是乌龙茶,这茶类以香出名,是最复杂的茶类,以乌龙茶的名气,不少茶友绝得此茶类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但青茶的历史不过300年,是非常年轻的茶类。在民国时期,这青茶在国外的名气比国内都火。所以青茶真正在内地火起来的时间,也就几十年。
算了,我还是叫乌龙茶好了,青茶读起来很变扭。
乌龙茶的产区主要在闽南的安溪一带,闽北的武夷山一带和潮州的凤凰山一带,台湾先不说。这三地是乌龙茶的产茶带,除了这三个地区,别的地区种植的茶树,都不适合成为制作乌龙茶的原料。
工夫茶的泡法是最适合乌龙茶和工夫红茶的,这种泡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现茶叶的香气。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也是最繁琐的,其中做青环节最重要,大致工艺为萎凋、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这几道工序。不同的乌龙茶茶种,工序会有些变化。
乌龙茶根据地区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闽南乌龙,产区在安溪一带,代表茶种铁观音;闽北乌龙,产区在武夷山一带,代表茶种武夷岩茶;广东乌龙,产区在潮州凤凰山一带,代表茶种凤凰单丛茶。台湾乌龙,不熟悉,代表茶种有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闽南乌龙的制作工艺大致为:摊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等工序。代表茶种铁观音也分很多种,有清香型、浓香型、鲜香型、韵香型和炭焙型。这几种香气和滋味上各有特点,清香型、鲜香型发酵轻,浓香型这些发酵较重。现在最流行的清香型铁观音,是最新的一种制法。浓香型铁观音是最传统的铁观音。闽南除了铁观音,还有梅占、毛蟹、本山和黄金桂,这四个茶种不出名,很多茶友不知道,但这四个茶种可不差,也是非常好的乌龙茶茶种,不出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有很多铁观音其实是用这四种茶拼配的。
用作铁观音原料的树种,是一种晚生种茶树,一般在4月15日之后,茶树才会开始采摘,如果在4月15日之前置购到铁观音新茶,绝大多数都是用上面提到的四种茶拼配的,像黄金桂的采摘时间在4月。关于梅占这个树种,大家可能听过梅占金骏眉,没错,这个树种也非常适合做成红茶,成茶后的品质非常好。
闽南还有一个乌龙茶茶种,叫做白芽奇兰,产区在平和县,此茶种也非常好。
为什么说清香型铁观音特殊,因为多了一道摔青工艺,就是在杀青工序之后,会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在布袋里,用机器或者人工往地上开始摔打,这是为了去掉茶叶因发酵而产生的红边,去掉红镶边可以去除茶的涩味,茶汤的口感也会提高,从而使茶的品质上升。所以在轻发酵的制作工艺中,杀青工序完成后有一道“去红边”的工序。
闽北乌龙的代表茶种武夷岩茶,茶区在武夷山一带,武夷山茶区有众多山场,每一处山场出产的茶各有特点,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名岩,武夷岩茶中较为有名的茶种,其原料茶树均经过长期的栽培和单株选育。现武夷岩茶较为出名的茶种有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和白鸡冠。除了四大名丛,武夷水仙和肉桂也非常有名气,还有各种奇种:不见天、半天妖等,茶名虽然稀奇古怪,不过茶质是非常的好。
说到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名气最大,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茶,印象深一点的,可能只记得那片岩石上的大红袍景点,其实上面种植保护的那六珠大红袍茶树,都是假的,六珠茶树分别是两株奇丹两株奇兰两株雀舌,其中一株雀舌和一株奇兰是后期补种的。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天心寺寺僧为了保护真正的大红袍母本而转移游客注意力,然而真正的母本已经找不到了。
广东乌龙的代表凤凰单丛茶,至于凤凰单丛茶应该称为单丛茶还是单枞茶,不想多说,这也没啥意义。我感觉应该读丛,从古至今一直是丛,不是枞。从字义上来说,“丛”的意思是聚集而生的树木。“枞”则是冷杉树的别称,“从”的意思更不对,所以应该是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是广东乌龙的代表茶种,属乌龙茶类,香气是乌龙茶的主要特征,凤凰单丛根据不同的香型,可以分为很多种。
归类分别,凤凰单丛分为经典香型和其它香型。
其它香型包含咖啡香、黄茶香、奇兰香等。
经典香型又可以分为自然花香型、果香型和药香型。
自然花香型有黄栀香、芝兰香、蜜兰香、桂花香、玉兰香、柚花香、夜来香、茉莉花香、银花香和橙花香。
果香型有杨梅香、苹果香和薯味香。
药香型有杏仁香、肉桂香、姜味香、附子香和苦味单丛。
觉得太乱没有头绪请看下图:
凤凰单丛茶看起来市面上的很多,其实量很少,每年那些产量,在福建、广东两地就已经内耗完了,好的凤凰单丛茶更是在当地就已经被置购完了,凤凰山一带的茶区,每年大致能产500到600万斤茶,光潮州、汕头、揭阳这三个最喜欢品饮凤凰单丛茶的城市,人口就有1000多万,还有很多其它城市的茶友,简单来说就是供不应求。
至于台湾乌龙,产地了解一下。
台湾很多茶种都非常好,但能喝到真的不容易,大多也是用别的茶种原料假冒的。
五、红茶:后续篇幅少一些,太复杂了。红茶是品饮国家最多的茶类,也是世界上广受欢迎的茶类。红茶的滋味醇厚,回甘度好,香气浓郁。建议刚入茶门的茶友从红茶或者绿茶喝起。
红茶的基础制作工艺大致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几道工序。
红茶根据制作工艺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小种红茶,也就是正山小种;工夫红茶,例如滇红工夫、祁门工夫、九曲红梅等;红碎茶,国内切碎的红茶或者国外制作的那种流水线机器制成的红茶,这种红茶与咱们的红茶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清饮,极其难喝,所以都是混泡。
正山小种是所有红茶的鼻祖,只有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一带种植、采摘并用传统工艺严格制作的小种红茶,才是正山小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小种红茶都不是真的正山小种,而是外地产的小种红茶,这里的绝大多数,就是95%吧,这可能还是说少了。2012年,国家标准修订,正山小种的放宽了一些,将用其它产地的鲜叶,经过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最后用松烟熏制而成,称为烟小种。也就是现在的小种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和烟小种,正山小种的定义不变。
还有金骏眉,市面上99.99%的金骏眉都是假的,能搞到梅占金骏眉都是万幸中的大幸。金骏眉是用正山小种的芽茶制成的,简单来说就是正山小种中的精选茶,价很高。正宗的茶色是黑中带一点黄,那种全黄的不是金骏眉。不过花了几百置购到的假“金骏眉”也别急,能冒充金骏眉的红茶,质量也是非常好的,就当一般红茶喝就完事了,下次注意。很多金骏眉都是用坦洋、政和工夫的芽茶仿制的。
六、黑茶:黑茶是按地区分类,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湖北黑茶,代表青砖茶;湖南黑茶,如天尖、贡尖和生尖,这是三尖茶,还有茯砖、黑砖、花砖,这是三砖茶,还有千两茶等;广西黑茶,代表六堡茶;四川黑茶,有康砖、金尖、方包等;云南黑茶,代表普洱茶。
黑茶是市场最乱的茶类,非常复杂,单这普洱茶的水就极深,可以扯一堆,之前搞过一篇关于普洱茶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在古时,黑茶多是走茶马古道等,销往边牧地区,因为耐存放,体积小,便于携带、香浓味道厚重等特点,广受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多用于制作奶茶、酥油茶等独特饮品,黑茶所用的原料非常成熟,都是粗枝老叶,如果清饮的话,其实味道一般,而且美观度较差。
以上,简单说了说六大茶类,其实还有第七类茶,代用茶。像奶茶、茶饮料、菊花茶、山楂茶等,都算是代用茶,但没啥好说的。不过大家别想着茶饮料里的用茶有多好,都是夏茶、秋茶,极其低廉,茶味又浓又苦,做成茶饮料用别的味道中和一下才能喝。
客观公正有用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安吉承茗茶场”即可,望大家支持。老树桩怎么栽成活率高?
很多朋友看到人家养的老树桩不但造型纵横奔放、苍古雄奇,而且还长的郁郁葱葱看起来生机勃勃,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可是等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不管是购买的还是自己去采挖的,不是种下去直接变为干柴,就是长了嫩芽之后又慢慢枯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老树桩真的那么难养吗?其实不然,我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养老桩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下山老桩的采挖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现在自然资源越来越丰富,很多朋友喜欢亲自去山上寻找自己喜欢的老树桩,对于这种树桩只要我们采挖方法得当,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移植回来后不会出现任何变化,当年就可以生长良好。
1,老树桩开挖时间。不同种类的老树桩有不同的最佳开挖时间,总的来说一般老树桩开挖时间都是在冬季和春季清明之前,也有一些朋友喜欢在梅雨季节开挖。个人建议在每年的正月开挖是最好的时期,这个时候的树桩树液停止流动,但是本身营养充足,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
2,老树桩开挖的方法。既然有亲手开挖的条件,那肯定不能浪费这个天赐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就必须保证老树桩处于最佳的移栽状态,这样的关键就是护根。根据树桩的大小确定开挖范围,一般最小不能低于50公分,开挖时把主根截断,必须保留充足的须根,这些须根就是老桩日后生长的保障。
有条件的朋友开挖老桩可以分期来完成,第一年可以在老桩周围开沟断侧根,然后依靠主根来养护老桩并且重新生长出新的须根,这些新长出来的须根生长非常强劲,对于老桩移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第一年开沟断侧根之后,第二年就可以把老桩截断主根移栽了。
3,老树桩开挖时的修剪和伤口处理。老树桩开挖后的修剪工作只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狠,狠去叶、狠剪枝,只需要保留一个理想的骨架,当然还得保留一些极少数的细枝小叶。全部修剪好之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用愈合剂涂抹伤口。(个人比较喜欢用红霉素眼膏,效果也不错)
二,下山老树桩的移栽方法和一些关键性技巧。
1,老树桩移栽条件选择。移栽老树桩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地栽,相对来说后期的护理会相对简单一些,没条件地栽的可以用沙培也可以直接上盆,但是得注意花盆必须透气性良好,而且有足够大的容量,能够完全容下老树桩。
2,老树桩移栽土壤选择。老树桩移栽的最佳土壤就是颗粒红生土和腐殖土(有条件的可以自己收集制作松针土,还有一些下山桩最好采用原土移栽),这两种土壤透气性能非常好,不会造成老树桩的沤根或者烂根。
3,老树桩的移栽方法。
老树桩地栽和盆栽。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以之后,地栽的话在挖坑后把树桩放入坑中,回填选择好的土壤,用木棍把土仔细填紧,不留半点空隙,覆土完成后一次性把水浇透。盆栽的过程也差不多,在盆底排水口用瓦片或者石头覆盖,覆上一层粗沙再覆一层腐殖土,然后把树桩放入,加入选好的盆土,同样用木棍仔细填紧浇水。
老树桩池栽。老树桩池栽不但完美的解决了地栽上盆的二次伤害,而且还解决了直接盆栽营养跟不上导致生长缓慢的缺点。池栽就是用砖块四周围起来来,高度大概50cm左右,下层采用粗沙或者园土,中间用比较粗的土,最上面用腐殖土,仔细栽好之后一次性浇透水就可以了。
三,老树桩移栽的后期管理关键。
1,保温。一般老树桩移栽都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或者初春,这时候的保温工作关系着树桩成活的关键,可以选择用薄膜包扎、稻草包扎、或者麻布包扎,也可以用大的塑料袋套住树桩来进行保温工作。
2,保湿。在气温回升之后,老树桩养护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湿,注意经常观察老树桩的表皮湿润程度,不定时的向树桩喷水,保持树桩表皮的湿润,一般来说一天喷水3次左右就足够了,注意在树桩上方设置遮阳网防止阳光直晒。
四,老树桩移栽的小技巧分享。
1,快速移栽。下山老树桩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快速移栽,在树桩的须根表皮没有干之前移栽会很好的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但是一些购买的老树桩在到手之后却需要泡水2~3个小时补水之后再进行移栽。
2,连盆一起深埋。对于一些成活率比较低的老树桩,在上盆移栽好之后,可以连盆一起埋在避风处比较温暖的土里,不但可以很好的保湿,而且可以保温,一直到清明之后再挖出来正常的养护,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成活率。
总结,提高老树桩移栽的成活率必须根据不同品种的树桩,还有老树桩不同状态,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有根须的老树桩以快速入土移栽为宜,而无根树桩则必须用生根水侵泡几个小时再入土移栽,移栽之后的树桩重点在于保温保湿,只要做好了这几点,想树桩不活都难。(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品茶才能感受茶的滋味?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喝茶,用保温杯、玻璃杯、白瓷杯一泡就能喝,不讲究地点、器物、环境,随意而饮这叫喝茶。我们喝茶可以满足对茶的味道和人体补充水分的需求,品茶则是一种对茶的认识与理解,是喝茶的更高阶段。品茶与喝茶比要复杂I些,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聊聊如何品茶。
①备器
既是品茶肯定要有个品茶的样子,不能拿个保温杯在那品吧,最基本的茶具要有:
茶壶或者盖碗(泡茶之用)
公道杯(静茶、分茶之用)
品茗杯(品茶汤、观茶色之用)
闻香杯(闻茶香之用)
茶夹(温杯烫壶之用)
茶匙(拨茶之用)
茶巾(清理茶桌保持清洁之用)
以上几样茶具在品茶之中是必须的,其他的随各位爱好和需要添加,条件允许还可以焚香怡神静心。
②观外形
干茶外形的一定要美观、干净,条索要完整,像普洱茶一般为紧压茶,边角一定不能散,梗不能太多,绿茶最好不能有梗,有梗的茶比较粗老。好茶的叶底形状也是完整的。
③观色泽
颜色
不同类的茶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绿茶为黄绿色,黄茶黄色,白茶杏色等。从茶的颜色就能大致分辨出茶的品种。
亮度
可以理解为茶是否有光亮感,有的茶颜色深而暗沉,这种茶一般品质较差,茶要有亮度,比如好的黑茶颜色虽然是红浓,但是透亮有光泽。
清澈
也是茶的纯度,茶汤一定要干净无杂质才是好茶,茶叶在制作和存放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都会导致茶杯污染,好的茶汤一定是通透无杂质的。
④闻茶香
茶叶中含有微量但种类复杂的芳香物质,这些物质形成茶的香气,同时受到生长环境、树龄、存储、茶原料的不同等的影响,香气也会有区别,茶的香型有很多种,不管是花香、枣香、果香、陈香,只要你闻着舒服,喜欢就行。
酒有挂杯,茶也有,不过茶的挂杯是指茶香在茶杯中的停留时间,我们叫它“挂杯香”,这个我们可以借助闻香杯闻香,建议大家使用材质轻薄的瓷器,留香时间较长。
⑤品茶汤
品茶最终要落实到品味的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毕竟茶就是要喝的嘛,滋味不好,说什么也白搭。茶的六味包括:香、厚、醇、纯、滑、润。
香:在闻茶香中已经谈到,除了用品茗杯闻香以外,饮茶之后的齿颊留香也是品茶的一大乐趣。
厚:“厚”可以在感官上得到明显的体现,首先是看,细看茶汤会发现好的茶汤表面似有一层油光,色泽饱满;其次是品,厚、薄感一饮便知,唇齿间会有一种软糯又厚重的感觉,给味觉带来满足。茶的这种厚与其内质有关,内质越丰富,茶汤口感越饱满,内质的产生于茶叶原料、树龄、生长环境等有很大关系,比如老树茶的“厚”就表现极佳。此外,茶内质的丰富不能靠多放茶叶少放水来增加,是茶本身的所决定的。所以这个可不能凭喜好,厚度是茶的品质呈现。
滑:“滑”是指茶汤过喉如无刺激、无涩感,如行云流水,一饮而尽,“水路细腻,无粗杂感”就可以说这个茶的滑度还不错。滑度在老茶中表现比较好,而新茶的涩度比较重。
纯:品鉴茶的纯度也可以从视觉和味觉区分。首先是看干茶是否有杂物,茶汤是否浑浊不通透,茶渣是否有完整无杂质。其次饮茶时注意会不会口腔、喉咙有不适感,是否有异味,如果是,茶叶很可能已经被污染。
甜:茶叶中的糖分物质主要是单糖、双糖、多糖,形成了茶的甜味,甜而不腻。也有回甘和回甜的说法。
⑥嚼出茶味
说了那么多最后说一下“怎么品”,大家喝茶的时候不要一饮而尽,嘬一口包在口中,可以咀嚼一下,吸一口气把茶汤冲散在口中,让舌头、两颊各个部位充分感受到茶的味道。
总的来说我认为一款茶喝起来要有厚度醇度,水路细腻,无粗杂感,不能是清汤寡水的,喝起来茶香四溢,回味无穷,才是一款好茶。当然品茶当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不必刻板遵守我说的来,尽兴就好。
茶叶鸡蛋怎么煮?
哈喽,我是油锅盖儿,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美食是茶叶蛋。茶叶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饮品,现在已经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饮茶文化。但中国人的“吃货天性”,能够利用茶叶巧妙的制作出茶叶蛋。将新鲜的鸡蛋与焙干的茶叶,放进锅里,再加上各种香料,用文火满满煮制,经过时间的烹煮,鸡蛋融合了茶香,蛋白上也显现出独特的纹路,再品尝一口,回味无穷。
茶叶蛋的准备用料:准备好10个左右的鸡蛋,红茶10克,如果喜欢茶香的,还可以多放一些,再准备好老抽、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这些香料可以使茶叶蛋更香。
茶叶蛋的制作步骤:1、将新鲜的鸡蛋用清水洗干净,在锅中倒入凉水,把鸡蛋放到锅中,凉水要能够淹没鸡蛋。
2、开中火煮10分钟左右,然后将鸡蛋捞出。
3、将捞出的鸡蛋放到凉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4、等鸡蛋浸泡一段时间,完全变凉后,再轻轻敲鸡蛋壳,但是不要敲破,要让鸡蛋壳保持原有的形状。
5、在锅中加入凉水,再将鸡蛋放入锅中,再将八角、桂皮、香叶、茶叶等香料放入锅中。其次再放入老抽、盐,开大火将锅中的水煮至沸腾。
6、等锅里的水沸腾后,再转成小火,慢慢炖煮1小时左右。
7、煮制完成的茶叶蛋先不要急着拿出来,最好放在锅中浸泡一个晚上,这时的茶叶蛋才最入味。
美食小贴士:小编建议最好选择红茶、普洱茶、大红袍之类的茶叶,因为这类茶叶的颜色都比较深,用这类茶叶煮出的茶叶蛋成色会更加好看。在首次煮鸡蛋时,可以在锅中加入少许的盐,盐可以凝固鸡蛋里的蛋白,防止有些鸡蛋已经破损。
好了,关于茶叶蛋的做法先介绍到这里,如果小伙伴们有不同做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哦!(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小编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