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网,普洱茶有保质期吗
云南茶网,普洱茶有保质期吗?
普洱茶有保质期吗?
答:
首先开门见山的说,普洱茶作为食物,必然有其保质期限。但对于喝茶人而言,普洱茶的保质期是个没有意义的概念。下面转载一篇文章加以论述。
注:本文最早发表于公众号“天威德成经典普洱茶文化”。
坊间曾流传一种说法,普洱茶的最佳适饮仓储期限是十年(一说二十年),超过了这个年份茶品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事实真的如此么?
从科学角度出发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茶叶亦不例外。当茶叶存储到一定时限之时,其中所含有的一些有益物质应该会降解乃至消失,因此茶叶一定有其保存期限,关键在于这个期限的长短,它取决于茶叶的种类、制程、存储条件以及品饮者的品饮取向。
单以普洱茶为论,以目前可以品饮到的茶品看来,五十到一百年的普洱茶还是存在的。当你以鲜爽度或口感香甜作为对茶质衡量的标准时,这些老茶无疑都是“过期”的。当品饮者无法体会老茶的内涵与价值时,他亦不会喜欢这些老茶。而当品饮者能够喜爱这种茶品中蕴含的沧桑岁月,或是因体质问题偏向于选择刺激性较低的茶品时,他对于老茶的接受度也会较高。
普洱茶的品饮年份上限到底是多少?(选自石昆牧老师《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是十年、二十年抑或五十年?除了茶品自身的状态,品饮者的个人取向也会影响评价的结果。以当下能够接触到的茶品而论,百年左右纯干仓仓储的大小树混采的号级茶,在重手泡试茶时仍具有一定的苦涩度,可见其内含的活性物质仍有一定程度的留存。一些茶学方面的学者以绿茶的视角来厘定普洱茶的可饮用年限,无疑是以对于新鲜蔬果的评判标准来探讨陈年白酒能否饮用的问题。
因此对于品饮者而言,应该以年龄、性别、体质、所处环境等来决定自己所适饮的茶品。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或许无法理解老茶背后的历史与悠远,耋耄老者也无法承受当年新茶的刺激性。茶品选择应同时顾及茶品的差异性与选择主体的差异性。
由于普洱茶的兴盛,特别是饮陈茶的习惯兴起于近代,故而缺乏历史上对于普洱老茶品饮价值评价的极限数据。以目前积累的经验数据来看,制程正确的普洱茶,其品饮年限是超过人类平均寿命的。因此我们在当下讨论普洱茶的品饮期限时,应更多注意其茶种、制程、仓储等因素对于茶品品质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会造成对普洱茶仓储年限的偏见,就是专业程度的缺失与信息的极度匮乏。很多时候一些茶友是在品饮了人为造假的假老茶并感受不佳之后,对所有的老茶产生了一概而论的错误见解,与之类似的还有坊间部分人士对于湿仓的偏见。只能感叹,当专业能力与逻辑辨析能力缺位时,他们只能遗憾的与好茶和真知无缘。
如何减少普洱茶的苦涩味道?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苦涩会变得很低。但是生茶(为行文方便,后文普洱茶皆指普洱茶生茶)则不然,在正常制茶工艺的前提下,生茶尤其是新茶的苦涩度会相对比较高,即便是原料非常好的古树茶,苦涩度相对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来说,也要高得多。
如果对普洱茶新茶进行陈放,其中的苦涩物质会大大减少甚至几近消失,普洱茶的口感会变得醇润甘滑。所以,如果工艺正常,苦涩基本上是普洱茶新茶或者陈放时间不够的普洱茶的专属。
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减少这些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呢?当然有,我们可以从陈放、生茶再加工(烘、烤)、泡茶等方面着手去减少这些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
可以利用陈放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通过长时间的陈放,在后发酵的过程中,普洱茶中的苦涩物质会被破坏,苦涩度会大大地降低直至茶汤变得醇润甘滑。
因此,普洱茶注重的是越陈越香,不太主张喝新茶,即便是品质非常好的古树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陈放。在制茶工艺正常的前提下,普洱茶新茶的品质越好,后期需要通过陈放减少苦涩的时间就越短。
像一些品质比较好的古树茶,陈放三五年以后,普洱茶的苦涩就会降得很低很低了,而一些用料比较粗老的台地茶,在湿度(50度左右)和温度(20—30度)合适的前提下,可能需要15年乃至20年。
所以,如果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比较高,可以采用陈放的手段让其中的苦涩降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切都必须以普洱茶制茶工艺正常(传统制茶手法)作为前提。
可以利用烘、烤等手段对普洱茶进行再加工,减少茶中的苦涩味道普洱茶之所以会苦涩相对比较高,主要跟普洱茶的制茶工艺有关,普洱茶采用的是低温杀青和日光凋萎,这种制茶工艺不能有效地破坏茶叶中的苦涩物质,而采用高温杀青甚至烘焙的绿茶,苦涩就要轻很多很多;高温杀青后再发过酵的黄茶、红茶、乌龙茶(乌龙茶还有摇青工序)苦涩就更低了。
我们在喝普洱茶时,可以利用绿茶尤其是乌龙茶等茶的低苦涩原理,利用烘焙、烤等手段对普洱茶进行再加工,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
家庭喝茶,可以利用微波炉对撬好的普洱茶进行烘烤,温度大概在500度左右,烘烤一两分钟就可以了。也可以买一个烤茶罐,把撬好的茶放进去烤两三分钟。经过这种手段处理的普洱茶,苦尤其是涩,会降低很多很多。
在云南,可以经常看到当地人用烤茶法来减少普洱茶新茶的苦涩。这种经过烘烤的普洱茶不仅苦涩减少,而且还别有风味。
可以利用一定的泡茶手段去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在闷泡法、功夫茶泡法、煮茶法等几种常见的泡茶法中,功夫茶泡法最适合用来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在利用功夫茶泡法来泡普洱茶时,还可以在茶具的选择、撬茶工具的选择、降低泡茶水温、注水方法、出汤速度等方面入手去减少茶中的苦涩。
1.选择能够降低茶叶苦涩度的茶具,如薄瓷盖碗、建水紫陶等
在泡苦涩度比较高的普洱茶时,一定要注意茶具的选择。如果是泡普洱茶新茶,可以选择那种保温效果较差的薄瓷盖碗,让普洱茶的苦涩物质在低温茶水中减少析出,从而达到减少苦涩的目的。
如果是泡苦涩度比较高的3-5年的次新普洱茶,可以选择那种薄壁口大的大肚建水紫陶壶,其特有的透气气孔原理和过滤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茶水的苦涩度,这种壶对普洱茶涩度的改善尤其明显。
2.撬茶时注意茶针的选择,尽量用那种尖而细的茶针来撬茶
普洱茶的常见的型制有沱、饼、砖等,在泡茶时,撬下的普洱茶条索越完整,茶中的苦涩物质析出越慢,茶汤的苦涩就会越轻。因此,如果要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可以在撬茶工具及撬茶上下一点工夫。
在选择茶针时,用那种比较细、尖的茶针来撬茶,有利于普洱茶条索的完整。如果用这种茶针撬茶时速度再慢一点,手再轻一点,普洱茶的条索会更完整。用这种条索相对完整的茶泡出的茶汤,苦涩会相对碎茶轻很多很多。
3.泡茶时降低水温
在泡普洱茶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泡茶的水温度高,茶的苦涩会变高,如果降低水温,茶的苦涩会明显轻很多。
因此,在泡苦涩比较明显的普洱茶新茶、次新茶时一定要注意水温,新茶用85度左右的水(水开以后静置几分钟),次新茶可以使用90度左右的水,要尽量避免使用那种保温效果比较好的厚瓷盖碗和厚壁口小的陶壶。
4.泡茶时定点、低、缓注水,尽量不要让茶叶在茶具中翻滚、碰撞
泡茶时,注水方法也很重要,如果采用高冲入水的方法来泡茶,茶叶在茶具中翻滚,相互碰撞,茶的苦涩物质析出变多,茶的苦涩度会高出不少。
所以,如果想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在泡茶注水时,可以采用定点法沿着盖碗或者壶的边缘,开水壶口尽量降低,靠近茶具,缓缓的把水倒进茶具中。利用这种注水手法,也能有效地减少普洱茶中的苦涩味道。
5.出汤手法要快,尽量减少茶叶闷泡的时间
在泡普洱茶时,出汤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茶叶的闷泡时间,茶叶闷泡的时间越长,茶汤中的苦涩就越高,反之,苦涩越低。
一般泡普洱茶时,我出汤时间是十几秒,这样泡出的茶汤苦涩会轻很多很多。
如果不是陈放时间足够的陈年普洱,平时泡茶时尽量不要闷泡,即使是品质非常好、苦涩很轻的古树普洱茶新茶,长时间闷泡也会苦涩,尤其是涩,会变得非常明显。
写在后面的话在和普洱茶茶友交流时,有些茶友建议通过减少投茶量来减轻普洱茶中的苦涩,这点我不太认同。我总觉得,在适合个人口轻重的前提下,投茶量应该是固定的,减少投茶量,茶味会变得轻淡,于喝茶者,喝茶的乐趣会降低很多,也就失去了喝茶的意义。
前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这话当然有道理。当然,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苦涩越重,茶越好。普洱茶中也有一些苦涩转化非常好,让人几乎感觉不到苦涩的好茶,但是,这种茶的身价注定不会太适合普通的喝茶者。
如果普通的喝茶者碰到了一些苦涩比较明显的普洱茶也不用沮丧,可以利用陈放去减少茶中的苦涩,也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如烘烤再加工、泡茶手法等来减少茶中的苦涩。
总之一句话,每一款技术合格的普洱茶都会有它的品饮价值,无论是价格高昂的精茶还是价格实惠、苦涩明显的粗茶,无非是后者需要我们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来琢磨罢了。
大益201熊猫沱茶多少钱一沱?
“熊猫沱茶”精选现代普洱茶核心产区勐海茶区高山优质晒青毛茶为原料。
茶叶沱形端正,白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匀整; 香气为明显花果香,略带烟香。
云南茶网的普洱茶众多,但是这一款我没买过。
浅谈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期?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云南茶王
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越陈越香是普洱熟茶最大的特点。
经过渥堆发酵,普洱熟茶茶叶属性相对稳定,后期变化较小,不同阶段的普洱熟茶也会呈现不一样的口感,这也是我们喝普洱茶的乐趣所在。
那么普洱熟茶的最佳品尝期是什么时候呢?
一年以内的普洱熟茶
刚压制好的的普洱熟茶,口感也有明显的杂味和堆味,而且茶性比较燥热,经常饮用容易出现燥热或上火症状,因而不适宜饮用。
二到五年的普洱熟茶
干仓转化慢,进入第二年,熟茶堆味才会开始减弱或褪去。
熟茶开始呈现其独特的品质,香气浓郁,醇厚润滑。
我们可以感受到时光带给它的转变,甜度增加,清香迷人。短处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适合偏寒体质常饮用。
六到十年的普洱熟茶
存放六年以后的普洱熟茶是最适合品饮的时期,茶进入稳定的转化期,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细腻。
渥堆味已经散去,普洱熟茶香、甜、醇、滑的特质完美展现。这时的普洱熟茶药用价值高,养生功效强,适合所有人群饮用。
不同时期的普洱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性质。
爱茶的人喜欢品尝每一个时期的不同的滋味,若是自己存有普洱熟茶,建议每隔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保存是否妥当。
在最佳赏味期限品饮更是锦上添花,美味翻倍。
普洱茶的品质会越好吗?
谢谢邀请!
海拔越高,普洱茶的品质就会表现的越好吗?
本人对普洱茶不太了解茶,我想茶的属性基本差不多,我就讲讲我们当地的茶。
同一款茶在不同山场山型种植品质有点区别,海拔高的山场受气候环境的影响,鲜叶品质相对海拔低的平地茶树鲜叶品质要好一些,但海拔、山场高度也要有个限度,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在我们这也有茶山中间的比山顶的鲜叶要好一些....
但鲜叶品质并不能代表成品茶品质,一款好茶对采摘要求是很高的,每一个芽头都要细心呵护。高品质安吉白茶采摘标准要求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叶,不带蒂头、老叶,不采奶叶、鱼叶,留柄要短。鲜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
摊青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晴天采摘的一般摊3-4小时就可以了,如预到阴雨天气摊青时间就要筵长,具体根据鲜叶情况而定。有经验的估茶师傅直接通过摊青后手抓的感受,老师傅说摊青后最佳效果是像抓一把棉花一样,就说明摊青到位了。
加工环节也很重要,一样的鲜叶,同样的一样的设备,不同的师傅做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师傅多年经验来判断,而不是依赖机械来制茶,而是人来控制机械来制茶。
小结:海拔越高不能代表一款茶品质好坏,高海拔茶树采摘的青叶(鲜叶)品质好也不能代表成品茶就好,高品质的青叶(鲜叶)只能代表一款好茶的一方面,后续的个个环节都很重要。我相信普洱茶应该也是这样.....
以上图片由安吉白茶网拍摄整理,首发悟空问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