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毛峰,去九华山可以带点啥回来
九华毛峰,去九华山可以带点啥回来?
九华山产茶历史悠久,九华佛茶(云雾香茶)以“九华毛峰”、“地藏雀舌”和“东崖雀舌”名气最大;九华析扇在明代已跻身名扇之林,清代是朝廷的贡品,现在已有20多个品种供游客选择。九华山黄精(药用功效众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九华冰姜(有止咳化痰,开胃消食的功效),较受中老年游客及香客喜爱。
此外,九华山土特产还有石耳(石皮)、竹笋、笋尖、金地茶等,工艺品有竹编工艺品、瓷玉铜器等,也较受游客欢迎。至于佛物,对游客来说,也是来此佛国很好的纪念品。佛物有香袋、佛碗、佛珠、木鱼、经书、佛教音乐带(《五会念佛》、《地藏王》、《观世音》、《释迦牟尼》、《佛缘》)等。
青茶和绿茶的区别是什么?
加工工艺的不同:
绿茶的工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青茶的工艺:鲜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绿茶的加工工艺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发酵度的不同
绿是不发酵茶,即发酵度为0%;而青茶的发酵度为10%-70%。
干茶色泽不同
仔细辨别,我们会发现,绿茶干茶呈现碧绿、翠绿或黄绿的色泽;而青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汤色不同
绿茶属于小清新的茶品,其茶汤呈绿黄色;而青茶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香气不同
绿茶香气为清新的绿豆香、奶油香或板栗香,而青茶香气多为花果香或花蜜香。
滋味不同
绿茶滋味清淡微苦,青茶因为发酵过,所以滋味较醇厚,微苦有回甘。
茶性不同
绿茶茶性较寒,肠胃不好或是有胃病的茶友应适当饮用,青茶经过发酵,其茶性较温和,刺激性不强。
安徽茶叶在中国处于什么地位?
谢谢邀请~
首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给出明确的答案:安徽的茶叶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如果你上网搜索中国十大名茶,你会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几乎都少不了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或者太平猴魁等等。
见微知著,可以说安徽茶的发展也是我国茶叶发展的缩影,是中国近代茶叶生产技术的起点。1915年农商部在安徽祁门创立了安徽模仿种茶场,开创了现代茶叶生产技术试验研究。1949年后,在祁门茶业改良场基础上组建了祁门试验茶场,现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因此渊源,安徽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从吴觉农先生创立至今,依然在全国名列前茅。
我们先来看看安徽有哪些名茶:
休宁松萝山松萝茶作为炒青型名茶的鼻祖,创制于明初,到明代中后期已远近闻名,明末清初松萝制法已传播到安徽南北和赣、鄂、闽诸省,成为一大宗茶品。
松萝茶出口始于清康照年间,至嘉道年间,出口兴盛,发明了松萝茶精制技术,逐渐演化为屯绿,分珠茶、雨茶、熙春三类,共10多个花色、品级。
1896年又创屯绿极品名茶—抽贡(抽蕊珍眉)、特贡。太平猴魁、太平魁尖即是清代中后期太平龙门山翠云茶的演化创新茶品。明中叶涌溪山茶已美名远扬,后借整松萝茶烘干技术创制涌溪火青。
江南茶区明清年间有记载的名茶还有宣城敬亭绿雪和翠云茶、休宁金台毛峰和白岳黄芽、拿县紫霞茶、影县石墨和羊栈岭云雾、广德五花岩山茶、泾县白云茶和洋尖茶、祁门安茶、东至万溪山茶、石台石尿茶、贵池仙寓雀舌、族德尧山茶、绩溪金山时雨和大郭山茶、宁国高峰茶、宣城坦泉云雾等。
享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等美名的祁红工夫,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创制于1875年,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江北茶区,明清年间由于六安霍山芽茶(雨前极品一枪一旗)质量优异,逐渐成为贡茶中之仪校者,专供皇室内用。从此,以浣河上游山区为中心产区的六安茶(又称六安州茶)名满天下。
六安茶产品有贡茶、官茶、商茶之分。贡茶有芽茶、细茶。商茶有银针、雀舌、毛尖、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毛尖又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之分。还有小舰春、白茅贡尖、皇尖、客尖、旗枪、龙井等茶名。清末罢贡,民国时芽茶有米茶之称,其他统称小茶。六安瓜片、舒城兰花、桐城小花都是六安茶逐渐演化形成的近现代名茶。
明清时江淮间有记载的名茶还有:和州苍山茶、宿松罗汉尖云雾、桐城椒园毛尖、潜山闵山
茶、太湖南阳谷尖、全椒南瞧茶、滁州云桑茶等。
1949年前,安徽名茶主要有:祁红、屯绿、黄山毛峰、休宁松萝、老竹大方、太平猴魁、涌溪火青、九华毛峰、徽州烘青、太平魁尖、六安瓜片、舒城兰花、桐城小花等。
举例说明,祁门红茶作为世界三大高香型红茶之一,自1875年创制以来,就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当代红茶的后起之秀,风靡世界,享誉全球。
据《祁红复兴计划》称:“吾国出口红茶声誉最大,价格独高,除印度大吉岭所产,无与相颌顽者,举世红茶,惟此两种。”
《安徽省志·农业志》载:“祁门红茶是中国工夫茶中的珍品,外形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透明,滋味鲜醇爽口,尤以香气高超,独具一格,还有蜜糖香,又似蕴藏苹果香,非其他红茶所能比,国外赞为'祁门香',被列为与印度的大吉岭和斯里兰卡的乌伐齐名的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尤其是在英国,人们把它誉为'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而赞不绝口。
1949年前,英国是祁红的主要销售市场。”《祁门县志·茶业志》载:“民国二十一至二十四年(1933-1945年),祁红输出国家和地区有英、美、法、德、苏联、荷兰、加拿大、非洲、印度、香港地区、澳洲等。”“门红茶质味之优,世罕其匹,欧、美、非各国嗜茶者,莫不视为无上珍品。”
祁红之所以这样著名,是由于它的外形内质兼美,特别是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如用品茶的评语来描写它,则:条索紧细秀长,有锋苗,香气酸郁,滋味醇和而甘浓,汤色红艳鲜亮;尤其是具有清高而持久的甜花香气,为世界上一切红茶所不及。”
安徽茶如此优秀,笔者认为是以下几种因素共同照成的: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安徽省土地总面积达13.94万平方公里,所辖70个县(市),除淮河以北20个县(市)外,县县产茶。茶树品种在悠长的栽培历史中,经过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有着22个主要的茶树良种。其中有性系便有10个,如祁门槠叶种、黄山种等;
我们知道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特征的重要因素有品种,地域以及工艺造成的。安徽茶之所以能够在全国独具特色,与它品种的独特特征有着重大关系。
加工技艺精湛安徽之所以名茶众多,除了是因为安徽具有极其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气候,地形地貌以外,还和他精湛的加工工艺有关。如:黄山毛峰的杀青技术、烘焙技术;太平猴魁的采摘拣尖技术、杀青技术、烘焙技术;六安瓜片的扳片技术、杀青技术、拉老火技术等等。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安徽茶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徽商的推动述说徽茶事,系念徽商帮。徽州人经商,史长事远,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其后,代有发展。到了明成化、弘治年间,徽州府辖款县、休宁、黎源、影县、祁门、绩溪六县的商人聚集成帮,称徽州商帮。
大帮中还分小帮,日黎源帮、绩溪帮、條县帮等。明嘉靖后直到清乾嘉期,徽州商帮达到鼎盛,清末走向衰落。徽商称雄与徽茶崛起,同功一体。
徽州多山,气候宜茶,徽商经营,除盐、木丝、布、粮食外,徽州和太平、泾县、石墩等县的茶货,也是商品之大宗。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时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茶区。
唐條州司马张途《祁门县新修阁门溪记》(862年)云:祁门“山多田少,山且植茗,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特此。祁之茗,色芳而香,贾客咸仪,逾于诸方。”白居易《琵琶行》中述说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所买的茶显然多产于徽州。
徽商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不仅北京、南京,各省都会及大小城镇是徽商活跃之处,连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沙漠海岛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闪烁着微商活动的身影。从某种角度说,徽商把安徽茶带向世界,也正如当年安溪人把铁观音带向全国。
随着近年来国内茶叶市场的蓬勃发展,六大茶类竞相开花,安徽茶所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在沿海城市比较少见安徽茶,偶有尝到,也都不是什么高品质的。如何立足于本地丰富的茶树资源,传统工艺,是当代制作徽茶的茶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安徽茶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蒙顶雀舌和蒙顶甘露有什么区别?
1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堪称人类文化的瑰宝。其特点是字数相同,对仗均衡,节奏相称,平仄协调。茶联是对联宝库中的一枝鲜花。它运用对联的文学特徵,以茶事为题材,按照对联特点拟写而成。可被广泛应用于茶叶店、茶馆、茶庄、茶座、茶艺、茶居、茶亭、茶汤、茶人之家等,内容广泛、意味深长,雅俗共赏,既可宣传茶叶功效,又能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现将所集茶联选登部分,以飨读者。2
陆羽著经 龙团凤饼 新香嫩色 片片情真 泡龙井茶3
蔡襄赞美 雀舌蝉膏 淡绿微黄 滴滴香浓 汲虎跑泉4
一天无空座 煮沸三江水 茶香飘四海5
四时有香茶 同饮五岳茶 叶味流三江6
三江待茶客 香分共相露 香飘屋内外7
四海迎春风 水汲石中泉 味醇一杯中8
客至心常热 客来茶当酒 人走茶不冷9
人走茶不凉 人好水如饴 客来酒犹香10
浓茶胜美酒 醉我非美酒 闲情常品茗11
雅座赛蓬莱 留宾皆因茶 豪气快登楼12
黄山顶上茶 龙团新斗品 门前柳浪泛13
扬子江心水 凤饼乍分纲 屋后茶园香14
品茶赞国瑞 有茶桐叶暖 酒香文明店15
捧杯话党恩 无酒竹梗寒 茶润礼貌客16
疑成云雾顶 玉盏霞生液 方音听满座17
飘出晨露香 金瓯雪泛花 和气透提壶18
风生丛竹笑 溢味播九区 浴蚕新月岭19
香泛乳花轻 芳茶冠六清 团凤旧生涯20
雨前勤采取 诗写梅花月 蜀土茶称胜21
酒后合品赏 茶煎谷雨春 蒙山味独珍22
雀舌溢清香 清泉烹雀舌 与陶潜论酒23
凤团思异品 活水煮龙团 偕陆羽评茶24
泉嫩黄金涌 春共山中采 带烟烹雀舌25
芽香紫璧栽 香宜竹里煎 和露摘龙鳞26
亭中新煮茗 茶笋尽禅味 尘虑一时净27
壁上旧题诗 松杉真法音 清风两腋生28
西子矿泉水 深山沾雨露 家乡水最美29
黄山云雾茶 市井献清香 碧野茶清香30
一醉千愁解 经纶布函夏 贤良德生聚31
三杯万事和 色味得先香 良辰春风来32
识得此中滋味 门外鸟啼花落 红茶橙红映日33
觅来无上清凉 庵中饭熟茶香 绿茶碧绿妆山34
龙井泉水奇味 煮酒放言世事 佳肴无肉亦可35
武夷茶发异香 烹茶细味人生 雅淡离我难成36
花好月圆人寿 菜在街面摊卖 竹露松风蕉雨37
酒酣饭饱茶香 茶于壶中吐香 茶烟琴韵书声38
美不美家乡水 坐,请坐,请上坐39
香又香园中茶 茶,敬茶,敬香茶40
一杯香茗堂前献 三碗搜肠觇效力41
半局残棋劫后谈 一杯破睡见功夫42
山径摘花春酿酒 山猿借钵藏新果43
竹窗留月夜品茶 野鹿衔筐送早茶44
山翠入帘消宿酒 一楼风月宜酣饮45
松花扑碗试新茶 万里溪山可畅怀46
烟中茶语窗前月 七星火燃分外旺47
瓶里梅花谷外莺 三江水沸出奇香48
九曲溪山采雀舌 一杯春露暂留客49
一溪活水煮龙团 两腋清风几欲仙50
北汲百泉池中水 龙井茶香飘宇宙51
南采龙井山上茶 虎跑水溢满寰瀛52
龙井雀舌茶色艳 龙井泉香宜活舌53
虎骨鹿耸酒味香 武夷春暖试新旗54
茶馀喜谈致富事 茶香高山云雾质55
酒后倍增创业心 水甜幽泉霜雪魂56
春满壶中留客醉 瓦壶水沸邀清客57
茶香座上待君来 茗碗香腾遣睡魔58
泉移虎跑水自甘 花笺茗碗香千载59
茶采龙井茗溢香 云影波光活一楼60
竹露松风蕉叶雨 琴里知闻唯渌水61
茶烟琴韵读书声 茶中故旧是蒙山62
竹炉汤沸邀清客 味醇招来天下客63
茗碗风生遣睡魔 香高引出洞中仙64
泉香能解相如渴 陆羽闲情常品茗65
火候闲评东坡诗 元龙豪气快登楼66
歇一刻消消暑气 熏心只觉浓如酒67
喝两杯品品香茗 入品方知气胜兰68
绿满林区山滴翠 滋味美如花上露69
春回茶场路飘香 清凉净似石中泉70
为品清香频入座 身健都缘餐肉少71
欣同知己细谈心 诗清只为饮茶多72
松涛烹雪醒诗梦 凝成黄山云雾质73
竹院浮香荡文思 飘出九华晨露香74
家从石出情宜冽 君子相交淡如水75
茶自峰里时更圆 雅客共品浓似醇76
价实敢夸茶碗大 翠叶烟腾冰碗碧77
货真不忌水分多 绿芽光照玉瓯青78
青芽绿叶庆时制 金鸡未唱水先沸79
花炼红艾自古珍 旭日东升茶溢香80
幽借山巅云雾质 有情待客何须酒81
香凭崖畔蕙兰魂 促膝谈心好品茶82
烹雪应凭陶学士 细品清香趣更清83
辨泉好待陆仙人 屡尝浓酽情愈浓84
滴如甘露渴人喜 独携天上小团月85
杯有淡茶君子交 来试人间第二泉86
老舍先生钟茶馆 此处有西湖风月87
柳泉居士爱聊斋 举杯闻龙进茶香88
从来名士能评水 美酒佳茗迎挚友89
自古高人爱斗茶 名楼雅座侍高朋90
买丝客去休浇酒 摘花浸酒春愁尽91
[食胡]饼人来且吃茶 烧竹烹茶夜卧迟92
呼童扫壁开吴画 烹茶声细炉中雨93
留客临轩试越茶 种墨香生纸上春94
客散茶香留舌本 松窗试砚端溪滑95
睡馀书味在胸中 石鼎烹茶顾渚香96
墨池烟霭花间露 风扬茶烟浮竹榻97
茗鼎香浮竹舛云 日铸新茶三两瓯98
墨兰数枝宣德纸 雷文古泉八九个99
苦茗一杯成化窑 日铸新茶三两瓯100
得与天下同其乐 佳肴无肉亦可佳101
不可一日无此君 雅淡离我尚难雅102
茗外风清移月影 清香博得千人爱103
壶边夜静听松涛 凤饼龙团古所珍104
只缘清香成清趣 清香博得千人爱105
全因浓酽有浓情 醇味招来万众欢106
草席布衾迎远客 拣茶为颖同心友107
粗茶淡饮款佳宾 筑室因藏善本书108
淡饭清茶有真味 茶未近口齿先香109
明窗净几是安居 酒方沾唇人已醉110
美具招来八方客 绿涌茶场春永驻111
佳茗香满一店春 香浮茗馆客常来112
饮酒品茶随客意 石花玉叶珠兰韵113
邀亲会友合乡情 香浮茗馆客常来114
文君秀眉清水绿 品高李白仙人掌115
观音佛手甘露香 香引卢仝玉液风116
入座半瓯轻泛绿 和让湖州夸紫笋117
开缄数片浅含黄 愿同双井斗红纱118
摘带岳华蒸晓露 囊中日铸传天下119
碾和松粉煮春泉 岭上仙茗为御茶120
溪上茗芽因客煮 玉碗光含仙掌露121
海南沈屑为书熏 金芽香带玉溪云122
宝鼎茶闲烟沿绿 极品东川夸兽目123
幽窗棋转指犹凉 嘉茗北苑赐龙团124
瑞草抽芽分雀舌 制出月华圆若镜125
名花采蕊结龙团 切来云片薄如罗126
雀舌未经三月雨 森伯呼君宜作颂127
龙团先占一枝春 甘候益我合酬封128
烦我常迎三千客 振兴古国茶文化129
劝君且饮一杯茶 扶植民族艺术花130
香茶一杯解乏力 欲把西湖比西子131
吉语三句振雄心 从来佳茗似佳人132
碧螺壶中香扑面 南峰紫笋来仙品133
绿茶盏内味如春 北苑春芽快客谈134
客到座中宜数碗 泉烹苦茗能留客135
水是人间第一泉 水绕甘棠到惠民136
品贵马头传万国 此后生涯劳积女137
香清雀舌傲重洋 于今香味羡卢仝138
金杯酒泛珍珠艳 客至莫嫌茶味淡139
玉盏茶烹雀舌春 僧居只有菜要香140
汲来江水烹新茗 云带钟声采茶去141
买尽青山当画屏 月移塔影啜茗来142
扫来竹叶烹茶叶 异情茶蕴色香味143
劈碎松根煮菜根 缘结壶中天地人144
花间渴望相如露 素雅为佳松竹绿145
竹下闲参陆羽经 幽淡最奇芝兰香146
枉康酒醉杏花雨 壶沏佳茗伴笑语147
陆羽茶香杨柳风 杯倾甘露溢清香148
泼墨挥毫歌德政 黄山香雾沉杯底149
烹茶煮酒话桑麻 龙井新珍蕴碗中150
七碗尝来风生两腋 美酒千杯难成知已151
一壶买到春满双眸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152
观音龙井从心所欲 嫩色新香尽堪疗渴153
晚来早到随遇而安 金英绿片悉是名珍154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陆羽普经卢仝解渴155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武夷品俊顾渚分香156
石鼎煎香俗肠尽洗 窗处看山风生七碗157
松涛烹雪诗梦初醒 楼头近水春满一壶158
含英咀华茶经茗赋 垒七星灶选来香茗159
春来秋去燕客鸿宾 煮三江水近接佳宾160
喜报捷传一壶春暖 茶娄雅集嘉宾贵客161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酒店常备玉液琼浆162
淡泊自甘芳生豆豉 吃墨看茶听香读画163
馨香可荐味爱茶乾 吞花卧酒喝月担风164
谷雨收时经传陆羽 绿女红男自由谈论165
松风鸣后渴解卢仝 龙团雀舌随意品评166
奇科?不奇,不奇亦奇 茗碗凝香消遣岁月167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高朋满座畅谈古今168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藕白梨黄桔红茶绿169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鲈鲜鲤嫩鸭壮鸡肥170
雀舌清香别饶风味 谱合蔡家六班名著171
马头品贵夙裕经纶 品来顾渚一室香生172
松竹赠绿素雅为佳 桔井泉香杏林春暖173
芝兰送香幽淡最奇 艺田露闰蓬岛花浓174
坐下喝杯茶,浸谈生意 座上茶香,客走茶犹热175
席中呷口酒,建立友情 壶中水沸,人来水更甜176
入座煮龙团,去天五尺 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177
造楼舒凤彩,拨俗千寻 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178
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179
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180
世上绝无魏帝一丸仙药 客到烹茶,旅社权当东道181
人间确有卢仝七碗清茶 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182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道童锅里煮茶,不知罐煮183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184
采摘新茶,忙煞千家成户 一杯香茶,解解解解元之渴185
改良品种,行销四海五湖 两曲清歌,乐乐乐乐师之心186
三卷「茶经」,功益海宇咸称圣 一代茶痴,踏遍巴山寻瑞草187
一秩「水品」,乐惠人间尽饮茶 千峰雨露,凝成雾毫越重洋188
雀舌初调,玉碗分来诗思健 谊结九州茗苑,诚招云腴客189
龙团捶碎,金渠碾处睡魔降 心连四海宾友,惠顾碧春茶190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香万众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云191
茶销海外,赢来蜚誉耀中华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192
小息为佳,请品数品绿茗去 且酌且斟,小憩不妨等大计193
归家何急,试对几曲山歌来 边评边品,苦茶偏可化甘津194
怡目赏心,饼馋酷嗜公羊传 消抚攘烦,七分香茗三分水195
春芽腊制,茶话应增起雅篇 享共和福,一度春风两度年196
秀翠名湖,游目频来过溪处 时有客来烹茗烟暖浮新竹197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闲无伪累洗钵泉香带落花198
红透夕阳,好趁馀晕停马足 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199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200
香气袭人,三杯再进还嫌少 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201
味儿可口,两碗仍添不算多 般般合意,冷添冰水热添茶202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 半榻梦刚回,活水初煎新涧露203
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204
兀兀醉翁情,欲借半杓共酌酒 不问石砚羊毫,一样染成烟雨景205
田田词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且把玉壶雀舌,几番吟到月浸亭206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207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杯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东西208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209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210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211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212
为国忙,为民忙,忙中有闲饮杯茶去213
劳心苦,功力苦,劳逸结合拿壶酒来214
为人忙,为己忙,忙中偷闲,吃杯茶去215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216
文章蕴藉,兼工孔孟佛经,一生为墨客217
荈品花芳,更擅泉茗史典,几世作茶仙218
寰宇庆升平,聚四海英贤,作刹那会合219
天涯若邻比,共一堂茶话,缔脂粉姻缘220
寻来仙迹名花,听歌啭莺喉,稍安毋躁221
取得源头活水,待客烹蟹眼,且往为佳222
生不死,命不该死,死里脱逃,吃杯酒去223
有事忙,无事也忙,忙里偷闲,泡壶茶来224
双逢甲子,夙志丹心育教,桃李芳馨天下225
九如华龄,依然敬业耕耘,淑茗醇惠人间226
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227
茶馀话旧,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228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229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230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枝笔画不出231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起来232
为己忙,为人忙,忙里偷闲,喝壶香茶消消汗233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求乐,吃碗凉粉清清心234
恭亲敬业,四十几度春秋,茶茗生涯,开创一代风范235
赏鉴相如,三百多种玉叶,嫩色新香,选采千品名珍236
留坐且停车,看桥边桃浪花飞,绝似巴峡洪涛,武陵仙洞237
茶香聊当酒,问亭我萍飘蓬聚,谁具卢仝雅兴,陆羽豪情238
一瓯香茗,涤我尘襟,借问往来船,载多少画意诗情,好传韵事239
万里晴空,豁人心目,欲语登临者,看几次朝暾夕照,珍惜流光240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241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九华山十大必买东西?
1:云雾香茶,以九华山闵园或天台所产质量最佳。生长在海拔1300多米的九华天台峰峡谷中,色泽翠绿。
2: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
3:石耳
4:竹笋:为九华山名产。
5;九华折扇:是用毛竹精制成扇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