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直接从行书入手学书法

2023-02-22 132阅读 0评论

单从,直接从行书入手学书法?

破除书法神论:

书法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是拿毛笔写字而已。

单从,直接从行书入手学书法

现在的理论家,把书法搞定很复杂很复杂,什么“楷书笔法100法”、“偏旁部首98法”、“结字92法”……等等,完了,光看名字就吓坏一大群人。

其实书法很简单,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

1、熟练使用毛笔。这一点只要你通过3~5个月的练习,都能熟练掌握;

2、笔画怎么摆放才好看。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章法,只要你通过临摹古人的帖,每天记几个,过段时间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摆了。就算记的不那么像,你也会发明一套顺手的写法,这就是你自己的风格。我非常反对把字解刨,用几何图形来归纳,这不是学书法,这是学数学了。

学行书该从什么体入手?

学习行书是不需要楷书作为基础的,行书的结字、章法和楷书都不同。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这个错误的逻辑不知道误了多少人。

楷行草隶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篆书偏长,笔法缺乏变化;隶书偏宽,有了转折变化;行书结字不拘一格,用笔绵延不绝……造型和用笔上有那么一点联系,但更多的是决然不同。

而且古今很多行草书的名家,都写不好楷书;楷书写得太好的行书也多半不好。

欧阳询的行书,除了瘦,好像没其他突出的地方了。

沈鹏的楷书。

说了那么多,意思就是:行书可以直接学,不需要以楷书作为基础。

如果内心浮躁,静不下来的同学,我还是觉得要先练练正书(楷、隶、篆等都是正书),目的不是给行书打基础,而是让自己心静下来,以免练龙飞凤舞的行草书时更加浮躁。

行书笔和纸的选择:

笔……不重要。

临摹行书可以用加健兰竹笔,或者是3/7开的兼毫毛笔

笔锋宜短不宜长、宜小不宜大。

纸非常重要

有人上来就说要用生宣,我不认同

你有考虑过墨汁的感受吗?

生宣湮墨,写不完一个字,笔上的墨汁就被宣纸全部吸完了。老年大学那些老年人才会这样,写一笔要去墨盒里面捣腾三分钟,写完一个字要十分钟。

再看古代流传下来的墨迹,几乎没有湮墨和飞白。

我建议使用半生半熟毛边纸、6成熟宣纸、皮纸。

初学推荐买四川产的毛边纸,不要买太便宜的,买十块左右一刀那种。

不要被群体氛围所绑架,想到大家都在用,自己也用。搞书法要有点想象力。

执笔

执笔推荐双钩、单钩执笔法,不要用五指执笔。

双钩执笔法。

古代画作中的单钩执笔法,根据考证,王羲之就是采用的这个执笔方法。

握笔自古以来都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皇帝曾向柳公权请教握笔方法,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

一句玩笑一样的论述,误导了很多人。

何绍基为了追求“笔正”,采用了一种“回腕法”,硬生生把自己手腕给扳折。

(启功先生演示回腕法)

还是苏东坡先生性情,他说:执笔无定法。

苏东坡一语道破执笔的精髓,执笔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写字舒适自然即可。

但我还是觉得,执笔采用双钩比较好,因为你练好了总得在别人面前写字,执笔不要太难看。

字帖

楷书有很多家字体。

而行书,只有王体(王羲之、王献之)和颜体(颜真卿)两种。

后世的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米芾等……都是学王羲之这个路子。

所以行书的字帖只推荐一本。

就是唐代怀仁的《集王羲之圣教序》,这是唐朝和尚怀仁,集字写的碑文,里面的字全部来源于王羲之的真迹。

这个帖笔法森严,结构完美,刻工、章法都是上乘佳作。

《集字圣教序》局部欣赏

临写推荐采用日本二玄社版搭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使用

二玄社版本如果买不到,可以用吉林出版社的。

吉林出版社出版的《圣教序》,采用原碑的布局,可以看到原碑的章法、字迹分布等,缺点是清晰度不够。

日本二玄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拓下来之后把字重写切割充足,优点是清晰度很高,缺点是看不清原碑的布局。

行书常见笔法练习

前面说到,书法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

熟练使用毛笔和间架结构问题。

这一节主要谈如何进行训练能熟练掌握毛笔。

(以下图片和文字均来自网络,略有删改。侵删。)

出锋练习

笔画起止处不是藏锋就是出锋 。出锋运用很频繁。这里只是结合提按笔法,练习处理出锋的一种方 法。

1、笔杆向右平移时,逐渐按下。 线条结束时匀速缓慢上提,直至 离开纸面。按上述要求书写竖向 线条。按上述要求书写弧形线条。 2、笔的转动严格由手腕控制 . 手 腕转动的同时,手臂控制笔向右 平移,两种运动融为一体,不得 互相千扰,运动流畅,笔画长度 不小于 10 厘米。

2.转笔练习

各种碑帖中的转笔看来千变万化,实际 上它们都可归纳为右上、右下、左下、 左上四个部位。控制每一部位转笔运行 的原则和对腕部的动作要求都是相同的。 许多书写者都有某个部位的不适,如单 独抽出练习,问题不难解决。

1、临写图示点画,线条粗细均匀 . 用手 腕控制笔尖的指向,保持中锋 . 转弯处 行笔速度不变 . 手腕动作明显而灵活。 2、注意保持线条的流畅,不考虑字结构的准确性。

3。转笔和折笔的练习

(圆为转、方为折)

弯曲频繁的线条通常都是转、折间替 . 以避免节奏的单调。转、折如何配合,不同书 法家有各自的特点,深人某种风格时可留心观察、归纳。

临写图 a 所示线条,用手碗控制线条方向的转换 . 转笔、折笔处应保持各自明显 的特征 . 运笔流畅,无停顿。

b同上

4。行书的笔画路径练习

书写是连续、完整的运动,在各断开的笔画之间,笔锋仍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 运行;某些字凭借游丝而透阵出运行的轨迹,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些点画之间的运动 都消失在空中。这种运动路线与点画内部笔锋的运行密切相关—它们本来就是一个运 动的整体,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点画内部运动都不易观察,这给点画间运动轨迹 的判断带来了困难。

1、按图 a 所示书写粗细均匀的线条,保证中锋。基本符合要求后,速度逐渐加快。 2、临写图 b,注意连接点画的线条与点画的区别。 3、临写图 c,点画断开,但笔锋仍按图 a 所示行进。 4、用钢笔模仿图 a 画出图 d 中各字笔锋运动轨迹图,徒手操演熟练。临写图 d 各字。

5.点画内的笔锋运动轨迹训练

书写出某种形状的点画,取决于笔锋运动的路径。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点画形状 千变万化,但它们的共同要领是笔锋必须在线条方向、尺度发生变化时到达规定的位 置,否则便称做“信笔”。这些“规定的位置’与“规定的路径”同为准确书写的必 要条件。 笔锋压下时,笔毫铺开,毫尖并非集中于一点,因此它们“规定的位置”也可能 是若千“点”—或某条边线 . 不过,有时某一点最为重要,我们便以这一点来代表整 个笔毫的端点。

1、仔细观察图 a 手腕动作和笔尖轨迹的示意图,徒手操演。 2、临写图 a 所示笔画。 3、临写图 b 所示笔画,毫尖必须到达各笔画的终极位置。 4、分析图 c 所示笔画中笔毫锋端所到达的位置,临写

行书的起笔和收笔规律练习:

方笔起:笔锋斜切,然后带笔形成方角,方法同楷书,但行笔略快。

尖笔起:顺锋轻入,渐渐加重,速度由快到慢。

引子起:引子是承接上一笔的收笔而来,要同上一笔保持意连。尖锋逆起,方向与笔画形 成角度,接着斜切并带笔。

连笔:连笔是行书不同于楷书之处,写这类笔要考虑上下的一气呵成。把两笔或多笔当成一 个整体来写。做到意在笔先,上一笔还未写完就要想好下一笔。

藏锋收:方法同楷书。

带钩收:方法类似楷书的横钩,但要饱满。笔画写完后,向下一笔的方向带钩出锋收笔,与 下一笔形成映带关系,笔断意连。

连收:两笔直接笔不断。先保证上一笔的收笔完整,再连到下一笔,下一笔的起笔也要到位。

以上内容源于网络!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能留级,要认真分析原因,留级并不一定能够学好,对于低年级学生不提倡留级,动不动就留级,对孩子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主动和老师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通过交流沟通,让孩子真正的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让他愿意学爱学,而不是通过留级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全面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培训他的良好学习习惯!

荣威RX8的变速箱怎么样呢?

作为一款中大型的SUV荣威rx8它的变速箱是6AT变速箱。如果单从变速箱来看,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就是说皮实耐用。

而我们选车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那么作为一款自主品牌荣威在这三大件方面进行先进的技术匹配,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价格就在15万左右,也是非常平民的价格,也使得很多人想拥有这款中大型SUV,轴距超过2米8,心里也为之喜欢。

比它的竞品车型长安cs95轴距还要大,但是对于一个2吨多重的车身来说,动力是否强劲?确实要打一个问号。那么,它的油耗是绝对不会低的,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面行驶。

那么对于现在的荣威RX8现在优惠在3万以上,如果不考虑后期的油耗,当然也可以选择啊。如果只是平时代步,那么开这种中大型SUV确实是一种奢侈。

我评价一款车的好坏,不是单看变速箱,而是从车的整体性能和实际用途,注重什么等多方面来考虑。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如果平时拉货多,有通过性的需求当然是值得选择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可以对比一下跟荣威RX8少一半价格的奇瑞捷途x70,虽然是一个1.5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加5挡手动,轴距差了一米,如果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是最合算不过的。

我个人认为选车,不仅是比价格,比数据,更重要的是要从实际的用途出发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价格低的车,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车。

大家对15万左右的荣威RX8这款中大型SUV,还有哪些不同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发私信。我是@阳智库 ,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发私信。

互联网到底是怎么来的?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国防部害怕仅有的一个集中军事指挥中心被前苏联的核武器摧毁,那样的话,全国的军事指挥将会陷入瘫痪状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由多个分散的指挥点构成的指挥系统,某些指挥点遭到破坏后,其他的指挥点则不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分散网点的相互连接则要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为此,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规划署(英文为ARPA,音译阿帕),其核心部门之一叫作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从此,对阿帕网的研究开始了。

文特·塞尔夫1962年10月,美国国防部请来了科学家约瑟夫·兰克里德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的负责人。他把一大批专家学者团结到阿帕网周围,戏称银河网络。这些人后来都是研究网络的中坚力量。

1966年,33岁的鲍姆·泰勒接任信息处理办公室的主管,他的办公室有3台电脑终端,必须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使用十分不便。这个时候,泰勒从高级研究规划署申请到100万美元的经费,准备实施不同类型电脑主机联网的试验。

到了1969年,联网工作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联网试验在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上开始。通过招标,罗伯茨把项目交给了BBN公司。当这个项目完成后,电脑网络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便来临了,相隔数百千米的两台主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对话。

2互联网是怎么形成的?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扩展资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 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在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

1962年10月,美国国防部请来了科学家约瑟夫•兰克里德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的负责人。他把一大批专家学者团结到阿帕网周围,戏称银河网络。这些人后来都是研究网络的中坚力量。 1966年,33岁的鲍姆•泰勒接任信息处理办公室的主管,他的办公室有3台电脑终端,必须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使用十分不便。这个时候,泰勒从高级研究规划署申请到100万美元的经费,准备实施不同类型电脑主机联网的试验。 到了1969年,联网工作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联网试验在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上开始。通过招标,罗伯茨把项目交给了BBN公司。当这个项目完成后,电脑网络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便来临了,相隔数百千米的两台主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对话。 1972年10月,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讯会议在华盛顿开幕,网络先驱者一致决定成立国际网络工作组,计划以阿帕网为基础连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网络,已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文特•塞尔夫博士当选为工作组主席。他和卡恩的研究成果TCP/IP协议为互联网的成功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随后,互联网便以极快的速度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 为了表彰塞尔夫和卡恩为发展因特网作出的杰出贡献,1997年12月,克林顿总统为他们颁发了“美国国家技术奖”,而塞尔夫则被后来的人们尊称为“互联网之父”。

互联网(INTERNET,又译因特网、网际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联网,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在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因为所有的终端共享主机资源,因此终端到主机都单独占一条线路,所以使得线路利用率低,而且因为主机既要负责通信又要负责数据处理,因此主机的效率低,而且这种网络组织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较低,如果主机出问题,所有终端都被迫停止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人们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法,就是在远程终端聚集的地方设置一个终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终端聚集到终端集中器,而且终端到集中器之间是低速线路,而终端到主机是高速线路,这样使得主机只要负责数据处理而不要负责通信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机的利用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不再极限于单计算机网络,许多单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这样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有两个特点: ①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②网络结构体系由主机到终端变为主机到主机后来这样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在慢慢演变,向两种形式演变,第一种就是把主机的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CCP(通信控制处理机)来完成,CCP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网络体系,我们称它为通信子网,而在通信子网连基础上接起来的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则形成了资源子网,导致两层结构体现出现.第二种就是通信子网逐规模渐扩大成为社会公用的计算机网络。

对方说没有收到?

您所说的此类情况在我平时的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如果是柜台现金汇款,你预先需要填一张汇款单,要写清楚你要汇款对方的账号和户名。柜员会根据你的汇款单办理业务,同时核对户名、账号和金额,如果全都相符则会继续办理。本行账号柜台汇款是实时到账的,如果是跨行汇款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也不会等待太久。如果对方执意表示没有收到款项,那么就要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二、如果是银行自助机具转账汇款,根据人民银行最新的规定,是需要等待24小时才可以到账的。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诈骗,并且在这24小时内如果你反悔了可以取消该笔转账。一般从自助机具办理转账汇款在你输入卡号后会显示对方的名字,所以不存在账号姓名不符的情况。这时候就要通知对方等待24小时后再查询。有的银行在自助机具上也是可以办理实时转账的,具体可以咨询工作人员。

三、如果是使用银行网银或掌银等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转账,如果对方一直没有收到款项则可能是由于账号和姓名不相符,因为通过电子银行办理需要你自己手动输入账号和姓名的,一旦卡号少打或错打几位,或者姓名中打了同音字都会汇款失败。但是也不要紧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卡里的钱也是会扣走的,不过等待一段时间后会自动返还到你的卡里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