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与方舟子事件,为什么有些人对方舟子的评价不好

2023-06-27 116阅读 0评论

韩寒与方舟子事件,为什么有些人对方舟子的评价不好?

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从网络上的一言一行就可以得出结论。比如,如何评价方舟子,就是一个试金石。以我来看,对方舟子的评价,网络上趋向于负面。不过,我会具体分析,看看是普通网民对方舟子的评价负面,还是知识界对方舟子的评价负面。知识界的眼光,更具有【参考价值】。很简单,知识界人物的眼光、知识、智力、逻辑,都超越普通人,他们的论断有较高的说服力。

而在解答区,我看见了几个知识界以外的“老相识”,这些人对方舟子骂得很凶。凡是有提到方舟子的地方,来来去去都有这么几个人。恕我直言,这几个人都属于民科谣棍之流。方舟子人品不怎么样,而这些人的人品更差。

韩寒与方舟子事件,为什么有些人对方舟子的评价不好

如果前者的人品属于脚气真菌,这些后者,则属于梅毒支原体。梅毒骂脚气,梅毒的毒性更大。这些梅毒我早就接触过,天天在网络散播低级谣言的。

实事求是的说,我对方舟子这个人的人品早就了然于胸,他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仁义之心。方舟子人品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我不能因为方舟子人品差,就一概否认他。下面,我给出具体的评价,看看他哪些地方应该骂,哪些地方不应该骂。

【支持转基因】。不应该骂。方舟子支持转基因,并不是他的独树一帜。知识界在转基因领域权威性超过方舟子的人,比比皆是。方舟子只是把知识界对转基因认识“复制黏贴”一遍而已。如果要骂,全世界科学界支持转基因接近50年,一致判断无害,莫非要骂整个科学界?你有这个资格吗?

【批判传统医学】。不应该骂。这是学术上的争议。方舟子对传统医学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我不完全否认传统医学的价值。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学术上的争议,没有必要骂。

【打假韩寒】。我持有保留意见。目前都是逻辑上的推理,没有实锤。

【拥有美国绿卡】。不应该骂。个人自由,无可非议。

【打假双重标准】。可以骂。方舟子有他的白名单,名单上有谁,其实大家都知道有那么几个人。方舟子利用打假,作为挟私报复的工具,动机早就不纯了。

【移花接木,栽赃诬陷】。可以骂。方舟子对科学公园的长期诬陷,早就暴露了他的卑劣人品。一个医生,不过偶然挑出方舟子文章的缺陷,并非恶意,立即就进入了方舟子的永久黑名单。科学公园征稿,这个医生投稿,方舟子要挟,说刊登他的文章,就是得罪我。真是比天王老子还牛。因为科学公园坚持原则,所以被方舟子长年累月的挟私报复,栽赃诬陷,无所不用其极。方舟子的伎俩就是截图只截取一段,断章取义的抹黑功夫,其实和某“脊梁”不相上下。方舟子做过的龌龊事,我知道的就有至少几十起。所以说,知识界鄙夷方舟子,并不是因为方舟子打假得罪了人,而是这个人一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个人利益和唯我独尊而不择手段。

总之而言,方舟子人品不佳,拖累了整个科普界的名誉。但,作为理性的人,不应该以人品做判断事物的标准。即使他是一个恶人,但是他在某个事情上说的对,就应该实事求是的承认。人品是人品,科学是科学。

十多年前的坏小子韩寒为何后来成为了全国好公民?

笔者算是韩寒比较早的铁粉了,可以说韩寒的所有小说,绝大部分散文,一小部分杂文都是看过的,他的成长经历,生活八卦等也在各种贴吧新闻里了解过。那我就来说说我眼中的韩寒如何从一个坏小子成为了国民岳父的吧。

韩寒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还要从那篇《杯中窥人》说起。这篇文章,文笔犀利,语言幽默,含义深远,讽刺十足。后来韩寒的文章也大多如此风格。这篇文章让韩寒获得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这样的轰动也只不过是那个圈子的小风暴。第二年,韩寒因为六门功课红灯挂,选择退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学校准备开除自己之前先下手为强,开除了学校。之后没多久,他的处女座《三重门》出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韩寒成为了名人。

韩寒这个人性格本就乖张,再加上高中时正值叛逆期,忽然间名利双收,难免有些猖狂,说话也不会顾忌什么,直来直去。尤其是,读书无用论,更是一石惊起千层浪。

这个观点自然不是韩寒第一个提起的,可是从一个功课不好辍学离校却取得巨大成功的少年人口中说出来,那么影响力就是巨大的。因为韩寒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追随,因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会显露无疑,这些无不是教育从业人担心的。

于是在央视的一档节目里,韩寒一个人面对全场人的质问,一个主持人,两个嘉宾,一群观众。几乎没有人认同的,要么劝他,要么怪他,这个留着长头发,说话放肆又有些羞涩的大男孩一个人一句一句冷冷的回应着。

面对着无数质疑,韩寒依旧我行我素。他的文章幽默取自钱钟书,犀利有几分鲁迅的味道,他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他将他觉得这个世界错了的地方,用文字,一点点披露。这一点,韩寒在非典期间写下的《通稿2003》可以一目了然。

就像我们时常会抱怨自己的学校怎么怎么不好,可是一旦别人说它不好,便会和他争论。人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忽然一个十几岁的人说我们的生活这里不好,那里有问题,可以想象韩寒会受到怎样的抨击。

03年以后韩寒跑去玩赛车了,也就不在风暴的最中心了,虽然他依旧是那里面最有话题的人物之一。一开始他还能保持每天出一本书。

04年的,韩寒五年,年底的长安乱

05年的,就这么飘来飘去

06年的,一座城池

07年的,光荣日

08年的,杂的文

09年的,他的国。

后来他出书的频率就变慢了,也许是江郎才尽,也许是工作重心转移,也许是选择了在博客上发文。

慢慢的,就会发现,以前那个心比天高,目空一切的少年,会对着镜头礼貌的笑,是啊,韩寒也是个人也会长大的。

他办杂志《独立团》,虽然办了一期就阉割了,可是那一期的发行量比有的报刊一年的还要多。

再之后又办了《一个》,紧接着又拍了电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

韩寒,真是个奇特的人。他写作,是最畅销的作家。他赛车,是蝉联七届的冠军。他办杂志,就风生水起。他拍电影,票房大卖。

这样的人怎么不让人钦佩怎么不让人叹服,又怎么不会引来非议。

结婚后的韩寒被爆出与一女子过夜,后来方舟子又爆出韩寒代笔。

这两件事情当时都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这两件事情对于韩寒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收到的质疑多了,很多粉转路路转黑也不意外。

可是,那又怎么样。韩寒,还是韩寒。韩寒从一开始成名,就是带着赞美与质疑走过来的。无数人想看他玩砸了,犯错了,惹祸了,可是韩寒总是用一个个漂亮的成绩狂打这些准备幸灾乐祸的人的嘴脸。

韩寒是个坏小子,是一个在传统观念里,离经叛道不守规矩的坏小子。可是他说出了无数同龄人被父母老师教育三重门的压抑下永远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这些话是真话是实话,不能因为说话的方式不客气不礼貌也就成了坏话。

之后韩寒用文字去披露社会,去思考体制,这无疑走损害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恰恰是拥有可以控制舆论导向的能力,韩寒又被渲染成了坏小子。

这些年来,韩寒说话不那么偏激,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随着小草的出生也成了国民岳父,没有人再称呼他坏小子。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韩寒的出现,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早已经不知被说了多少遍了,事实摆在面前,也就没有针对韩寒的必要,他也就不是坏小子了。

其实,韩寒一直不是什么坏小子。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还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坏小子。

出现一个这样的坏小子,一个人孤独的面对着整个社会,整个体制,不卑不亢,勇敢的对抗。最后,他,还是赢了,他改变了这个社会。

这样的坏小子,你,不期待吗?

罗永浩是谁?

前言罗永浩总是一个自带热点的人,网友们对于有关他的事情,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特别感兴趣,近日,罗永浩由于债务问题被法院限制消费,也就是说,不能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组列车、不能购买高档住房、子女不能就读高档私立学校;罗永浩对此表示,创业维艰,过程难免窘迫狼狈,但无论如何,锤子科技会继续做下去;这些年罗永浩做了些什么事情?他与俞敏洪、王自如、方舟子之间有哪些恩怨情仇呢?让我们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来了解一下其人其事吧。罗永浩生日:1972年7月9日出生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别名:老罗、龙哥1972-2000年(28岁前)高中辍学,生活困顿1972年,罗永浩出生于吉林省和龙县;高二上学期,罗永浩从延边二中退学;辍学后,罗永浩做过培训、卖二手书、倒卖走私车之类的生意,也曾出国打过工,后因经济压力,决定去英语培训机构当讲师,并苦学英语;2001-2006年(29-35岁)任新东方讲师,成网络名人2001年,罗永浩任北京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学校的英语讲师,讲授GRE句子填空;2001-2006年,由于他在新东方的授课风格幽默生动,并常有富于启迪的"题外话",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戏称为"老罗语录","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更是成为流行语,罗永浩成为中国早期的网红名人;2005、2006年,罗永浩连续两年登上"百度年度搜索风云榜"。2006年6月,从新东方辞职;老罗曾经这样评价俞敏洪:"俞敏洪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没有原则的人之一。"孰对孰错,罗永浩在新东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不清楚,但我们可以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老罗的评价中窥见一斑:"老罗创业去了,自己干了,在新东方觉得自己呆到最后遇到了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或者这样那样,但在我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我认为他是一个在新东方为数不多的有一点思想意识的人。"2006-2009年(35-36岁)创办博客网站牛博网、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2006年7月,罗永浩发起创办博客网站牛博网,开始接受一些访谈,这些录音或文字内容以鼓励青年独立思考、勉励青年坚持做人原则为主旨,这些录音迅速在网络传播,形成当年中国互联网一大热点。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牛博网在短期内募集到上百万赈灾资金。罗永浩亲自带队前往灾区赈灾。2008年7月,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在北京开始营业。2009年,牛博网被中国大陆关闭服务器,分为两个版本,服务器分别位于美国的"牛博国际"和服务器位于中国大陆的无政治内容的"嫣牛博";2011年(39岁)西门子冰箱维权,与方舟子互怼,上热搜2011年9月,罗永浩连续发布微博曝光他先后购买的三台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问题;11月20日,罗永浩带着三台问题冰箱来到西门子北京总部当场砸烂"理性维权",被砸的冰箱分别属于音乐人左小祖咒、作家冯唐和罗永浩本人;12月4日,西门子中国官方发布一封西门子家用电器中国总裁盖尔克的信,再次就冰箱质量问题发声,承认冰箱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宣布解决消费者问题的三大措施,罗永浩认为西门子仍未正面面对问题,诚意不足,对此不买账;12月20日,罗永浩在北京海淀剧场举办西门子冰箱门事件沟通会,向媒体及网友观众表达看法,他在现场第二次砸冰箱;我认为,不论是作为权利受害的消费者还是维护权益的带头人,他都没有做错,只是当时砸冰箱的举动太高调,会令人不喜他这种炒作行为;2011年底,罗永浩与自由职业者方舟子在网络上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执;两人其实早在2006年就因为牛博网相识了,后来因为发文的问题结怨,2011年开始两人互揭老底,从朋友变成仇人,也因为网上互怼,赢得了更多流量。可以说在成立锤子科技之前,罗永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网红",他个性十足,快人快语,因此人们认为他"说话不打草稿"、"只会吹牛";尽管如此,仍然有一群一路跟着罗永浩的"罗粉"、"锤粉",成了罗永浩最大的拥趸;2012-2018年(40-46岁)创立锤子科技,发布多款锤子手机,后期陷入资金危机2012-2013年,罗永浩多次在新浪微博宣布将推出手机操作系统Smartisan OS;2014年,罗永浩主持演讲锤子科技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其智能手机 Smartisan T1;2014年8月,针对测评机构Zealer发布的Smartisan T1测评视频,罗永浩与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优酷展开了长达三小时的直播辩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关注;媒体评价这场辩论的结果是没有赢家,过了5年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发现其实两人似乎都成了赢家,锤子和Zealer都借此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流量,拿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得以发展壮大;2015年8月,罗永浩在上海举办的"锤子科技2015夏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坚果手机;2015年12月,锤子科技在北京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Smartisan T2;2016年10月,罗永浩发布了M1、M1L两款智能手机;2017年5月,罗永浩发布了坚果Pro智能手机;2018年5月,罗永浩在鸟巢发布坚果TNT工作站,随即引发网友热议,后因订单稀少、产能不足而胎死腹中;2018年8月,罗永浩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的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坚果Pro 2S手机;2018年底,锤子科技陷入危机,资金链断裂,大量员工和高管离职,锤子科技的新手机研发停滞;2018年底,罗永浩将先前发布的社交软件子弹短信改名为聊天宝来救急,但不久又宣布解散;我认为,他从外界收获最多善意的时刻,来自"匠人精神"的成全,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匠人精神并没有错,问题出在老罗用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日式匠人精神,去对抗友商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现代营销法则;老罗是一个高水准的设计者和产品经理,在全民崇拜iPhone的时代,锤子没有随大流,树立出独特的审美取向,锤子操作系统充满巧思与创新,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2019年(47岁)退出锤子科技,发布小野电子烟2019年1月,锤子科技被字节跳动并购,罗永浩彻底退出锤子科技;小野电子烟是由 Smartisan Studio 设计,小野科技出品的一款电子烟产品。2019年4月29日,罗永浩在微博宣布小野电子烟上市,并上线京东预售。2019年8月底,小野电子烟聘请陈冠希为品牌代言人,推出了一支时长为1分钟的品牌广告,视频中,陈冠希切换了多个场景和造型,说出了"不要那么野,小野一下就好"的广告语;2019年10月30日,在国家发布电子烟禁令《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前20分钟,罗永浩在微博宣布了全新的小野电子烟产品——小野流金岁月系列;2019年11月4日,丹阳市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被限制消费。结语不喜欢他的人们,认为他洗脑式的传销,浮夸,爱吹牛,爱忽悠,欠债不还,限制消费,俨然一个失败者的典型;我不是锤粉,但我觉得,无论从创业者还是奋斗者的角度来看,罗永浩都算是优秀的,自信满满,有决心、有毅力,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百折不挠,是一个勇敢的斗士;我其实不喜欢"成王败寇"这样不负责任的理论,我认为,对于一直奋斗在路上的创业者来说,一切并没有结束,所有都只是刚刚开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与天下所有创业者共勉。

方舟子为什么会被别人骂的那么惨?

方舟子这些年所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推广转基因。

为什么他如此热心推广转基因呢?难道是怕中国人粮食不够吃?会饿死?都不是,肘子从洋回来,肯定不是单纯的学者身份,那么真正的身份是什么?相信不久以后国安会告知天下的。

转基因到底好不好?吃瓜群众不明觉厉啊,但吃瓜群众有一个判断食品好不好的依据,就是比自己高层再高层的人会不会吃,很简单而有效的判断方法,在中国千年不变。所以说,肘子鼓吹转基因在民间是没有市场的,因为中国人不信砖家,只信他们自己的判断。

肘子就像这秋天的叶子,看着眼前很红,可惜没几天蹦哒了。

怎样看待狂热的粉丝?

一个人对某一个人的某些方面特别欣赏,格外关注他,支持他,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粉丝”,后者可称为前者的“粉主”。

粉丝与粉主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它不像商场上商业伙伴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像政坛上盟友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像学术界交流对象之间的学友关系。粉丝与粉主之间的关系具有超越性,超越于利益,超越于政治,超越于是非,甚至超越于价值观。我指的是纯正的粉丝与粉主之间的关系,下文所提到的“粉丝”都是指纯正的粉丝,不包括出于那种较多涉及利益瓜葛的不纯正粉丝。

粉丝选择粉主的动机,比较复杂,简单说,主要是因为“喜欢”。粉主是不是最好的,不重要,甚至粉主是不是好人,也不重要。譬如,李宇春唱歌功底不是最好的,姚晨的演技不是最好的,韩寒的文学作品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粉丝几乎是最多的。陈冠希、兽兽、干露露、张悟本、李一等人很难说是“好人”,但他们的粉丝数量也不少。你若问粉丝喜欢粉主的理由是什么,若粉丝回答说理由就是喜欢,你只能接受他们的说法。面对如此白答非所问的回答,有人会说,这种喜欢不是具有盲目性吗?是的,盲目性是粉丝的第一个特点。越是铁杆粉丝,盲目性越强。

粉丝的第二个特点是从众性。别人喜欢某个粉主,我也就喜欢那个粉主。喜欢那个粉主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围过来粉之。于是,粉主的粉丝就会越来越多。有了很多的粉丝之后,粉主的影响力更大,于是就可以不断地吸引新的粉丝,使粉丝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粉主成为超无霸的红人。

粉丝的第三个特点是排他性。韩寒的粉丝基本上不喜欢郭敬明,更不可能喜欢方舟子。郭敬明、方舟子的粉丝基本上也不喜欢韩寒。粉丝的排他性,通常具有针对性,针对的是粉主的“对立面”,而对粉主的“同一面”一般不排斥,对与粉主不相干的角色一般也不排斥。譬如李宇春的粉丝可能排斥张靓颖,但不排斥王菲与刘翔,姚晨的粉丝可能排斥章子怡,但不排斥徐静蕾与姚明,韩寒的粉丝有可能排斥余秋雨,但不排斥慕云雪村与孔令辉,等等。

盲目性、从众性、排他性,必然会发展成狂热性。个体的粉丝狂热起来,可以灼伤粉丝自己。群体的粉丝狂热起来,可以灼伤社会。

跟狂热的粉丝没法讲理。批评某个粉主,粉主自己还没表态,其狂热的粉丝就会跳起来指斥甚至辱骂、恐吓批评者。批评者是无法跟 这些粉丝说理的,因为那些人如果会讲理,就不会放弃独立个性而甘做别人狂热粉丝群中的一个部件。

麦田开始质疑韩寒代笔时,首先作出反应的是韩粉,韩粉骂了一番后,极有可能是韩粉将麦田质疑向韩寒能风报信的,然后,被质疑的主角韩寒才出场。韩寒上场,首先不是用有力的证据来为自己辩驳,而是一嘲二骂三恐吓,同时也没忘用物质刺激的方式激励粉丝,他表示将用麦田赔偿的钱用来买数码产品奖给粉丝。

方舟子因为“对韩寒没兴趣”而并未有质疑韩寒的打算,只是在围观时对韩寒的悬赏说了几句风凉话,结果韩粉一涌而上,劈头盖脸地乱骂一通,紧接着韩寒亲自上场,进行了包括人身攻击在内的攻击,很爽了一把,也为他自己树立起了头号“敌人”。

一般情况下,粉主有所动作之后,粉丝才会作出相应动作以作响应。有些粉主的粉丝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们训练有素,护主心切,狂热至极,他们通常在粉主未行的情况下就倾巢而出摆开架势开练。这一方面有效地起到了保护了粉主少受批评与质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手过于强大的情况下也起到了激化冲突的作用。可见粉丝的狂热是把双刃剑,有时会有效保护粉主,有时会让粉主陷入更不利局面中。2006年至2011年,韩寒的狂热粉丝有效地帮助韩寒击退了白烨、高晓松、陆天明、陆川、沈浩波等人。2012年,韩寒的狂热粉丝有效地激化了方韩冲突,使韩寒陷入了更深的漩涡内,至今仍不得出。2012年2月2号,韩寒宣布不再回应方舟子,而韩寒的铁杆粉丝一直在前线冲锋陷阵,这有效地维持了质疑与批评的热度。

越欠缺理性的社会,粉丝狂热现象越突出。世界各国都有粉丝与粉主现象,但像中国这样的粉丝群体不多见。

理性欠缺是粉丝狂热的原因,粉丝狂热是理性欠缺的呈现。

粉丝的狂热是粉主造成的吗?

粉丝的狂热与粉主的导向与纵容有着某些方面的关系,但是,根本原因不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造成了粉丝的畸态心理与性格特征——粉主是没有特别的能力可以完全左右粉丝的表现的。粉丝与粉主的关系看似有点类似于奴仆关系,实际上,他们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对等关系——一方面是粉丝喜欢粉主,另一方面是粉主的某些特征暗合了粉丝的内心所期。我遇到不少韩寒的粉丝,他们说是从韩寒骂白烨的时候开始喜欢韩寒的。韩寒保持这种骂风,那些粉丝就会持续欣赏韩寒,哪怕是韩寒骂到自己头上。韩寒在文章中多次表示国人素质差,而韩寒接触最多的是他的粉丝,“素质差”的定性不能说不是他对其粉丝的长期观察而得到的印象,而他的粉丝不明白这点,反而也跟着韩寒说中国人“素质差”,全然不觉得韩嘴里的“素质差”与自己有什么联系。如果韩寒变得文雅了,欣赏他骂风的那部分粉丝反倒觉得怪怪的,不适应。还有一些韩粉是从2008年韩寒开始写时评文章后开始粉他的,2011年底,韩评风格转变,这部分粉丝不适应了,其中有些人离他而去,这也说明粉丝对粉主的喜欢并非全无原则。

粉主可以影响粉丝,但不能完全地控制粉丝。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有些粉主过于看重粉丝态度而委曲自己来适应粉丝的需求。举个极端的例子,本·拉登因搞恐怖活动而吸引了一批狂热的变态粉丝,若他改邪归正,主张和平,那些狂热粉丝会成为他最强烈的反对者,本·拉登要是想着保持原粉丝对他支持热度,他就要不停地做出一些动作来。

粉丝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最值得研究的是形成狂热粉丝的社会环境。限于篇幅,本文只是指出粉丝现象并作了初步分析,更深入的研究将在未来展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