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兄弟,大家可以留几张你们印象深刻的旅游风景图吗

2023-06-27 105阅读 0评论

龙井兄弟,大家可以留几张你们印象深刻的旅游风景图吗?

想去旅游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我认为你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地方,比如爬山、看海、还是去草原甚至是沙漠。

我其实是一个去过不多地方的人,去过内蒙古大清沟,辽宁阜新看海棠山崖刻,比较过沈阳的故宫和北京的故宫的区别,吃去过天津吃狗不理包子,爬泰山走一走帝王曾经有过路,去看看孔圣人的故乡,还有八仙过海之地,西湖断桥体会许仙的传奇,但去过还想去的就是安徽黄山了。

龙井兄弟,大家可以留几张你们印象深刻的旅游风景图吗

去黄山一定要预定一间山顶上的宾馆,早上带上少许食物还有一定量的水开始爬山,一遍呼吸新鲜空气,一遍欣赏沿途风景。下午到达山顶后在酒店少做休息,可以欣赏一下周边的美丽景色。晚饭后可以早一点休息,早上还要早早起来看日出。酒店一般都会给客人准备棉衣和手电,只要提前咨询一下宾馆人员几点起床看日出合适就好了。次日看吧日出,还可以回酒店少睡一会儿,然后退房出发下山。如果条件允许,继续在山上停留几天就更完美了,这里一山一美景,一峰一幅画。下山后建议次日去黎阳老街看看氛围不错,可以找点吃的喝的休息一下。这里距离屯溪老街非常近到了下午就去屯溪老街走走,不过屯溪消费有点高感觉是专门卖货给游客的地方,不过这里看到的建筑有许多是老建筑,充分体现出来徽派建筑的样子。修正一整天了,接下来可以去呈坎看看这里的村落的样子,呈坎和有名的西递和宏村差不多就是一做村子,可呈坎比西递和宏村少了些商业氛围,当然不是说这里没有商业只是程度差别。呈坎是一做八卦村,村中建筑是按照八卦建筑的,这里也是“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的拍摄地,风景还是不错的。呈坎游玩结束,你还要记得去徽州古城看看,顺路去歙县买上一块歙砚留作纪念,这可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这也是我去游玩的路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民间奇异故事有哪些?

美丽的升仙村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美丽富饶的秦岭南麓有一座桥叫望仙桥,有个村子叫升仙村。传说从前有个年轻媳妇梦到胖娃娃天天来吃奶,经人指点找到胖娃娃真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年轻媳妇天天梦到胖娃娃吃奶

老人世代相传,在古代,这个村里有一个年轻媳妇,是个苦命人。婚后不久就死了丈夫,后来,公公瘫痪、婆婆双目失明。

年轻媳妇一人撑起整个家,为了照顾公公和婆婆,她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白天下地牛马一样下力气干农活,晚上在家纺线纺到鸡叫才睡,天还不亮又得起床干活,日子过得清苦之极,但年轻媳妇始终积极乐观,辛勤劳作,侍奉公婆。

有一段时间,她突然梦见一个红胖红胖的娃娃钻进她怀里吃奶。神奇的是,每天晚上她睡着了,梦里这个胖娃娃就来吃奶。

年轻媳妇儿白天干重活,晚上又睡不好觉,做的这个梦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人就这样一天天的消瘦了。

大半年后,年轻媳妇的亲妈来看她,问起她的生活。她才把每天梦见娃娃吃奶的事儿说了出来。她妈听了十分惊奇,第二天请了个老奶奶来解梦。

老奶奶听后,深思一会儿,说,你准备一个红线卷,线头上带一根针,晚上再等到红胖娃娃来吃奶,就把针插在胖娃娃的裹肚后襟上,天亮后再沿着红线去找,看看针落在啥地方,如果发现是能吃的东西,你把它弄来煮熟吃了,这个梦就解除了。

年轻媳妇按老奶奶的话准备好了红线卷和针。这天晚上,红胖娃娃竟没有来,她以为这梦就这么解除了。

二、红线细针找到胖娃娃真身

但第二天夜里,梦里红胖娃娃又来吃奶了。年轻媳妇一边哄着娃娃,一边照老奶奶教的办法把针悄悄插在胖娃娃的裹肚后襟上。

等天亮了,年轻媳妇从梦中醒来,果然发现红线卷不见了。她沿着红线一路寻找,找到村外河边的一口枯井里,红线针插在枯井里长出来的一株很大很大的红萝卜叶子上面。

年轻媳妇暗暗称奇,觉得老奶奶果然料事如神。她把红萝卜拔回家煮成一锅汤,尝了一口十分香甜,就先给公公舀了一碗,后给婆婆舀了一碗,最后自己舀了一碗。

锅里剩下半碗,等到一家三人都喝完汤时,年轻媳妇的娘家两个十多岁的侄儿侄女来了,走得口渴,想喝水,年轻媳妇连忙把锅里剩的半碗红萝卜汤给侄儿侄女喝了,又接着洗锅做饭。

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轻媳妇刚刚把米倒进锅里,突然看见瘫痪的公公,步伐轻盈、喜笑颜开走出了门,失明多年的婆婆也睁开眼看见东西了!

年轻媳妇正在惊诧,忽然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站立不稳,慢慢飘了起来,升向半空。很快,公公和婆婆一同跟她升天了。侄儿侄女急忙追赶姑姑,他们的身子也开始上升。但侄女只升到屋顶就升不动,停下了。

侄女急的连声大喊:“姑姑!姑姑!”

侄儿升的稍微高点,但到了山顶也升不上去了,急忙喊着:“姑姑等我!姑姑等我!”

年轻媳妇在天空听见侄儿侄女叫唤,就说,你们自己长翅膀飞吧!从此,侄女变成了鸽子,站在屋脊上叫:“姑姑”。侄儿变成了斑鸠,在山上飞来飞去的叫:“姑姑等我”。

不光这一家子升天了,家里的鸡偷吃了红萝卜叶子,狗喝了煮萝卜汤的洗锅水,也都跟着升了天,这就是传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

年轻媳妇升天飞过家乡时,很想念妈妈,低头一看,妈妈正站在村头的石桥上望着她呢,她叫了一声“妈!”

妈妈抬头看见了她,惊喜地流着泪说: “我女儿成了仙了!”望仙桥由此得名。

年轻媳妇想给妈妈留个纪念物,摸遍全身只带着一个红线卷,就顺手从天上仍了下来,落在了一棵桔树上变成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桔子。

老妈妈握在手心里舍不得吃,来年把桔子种在门前。桔子长出了苗,年复一年,桔柑成林,桔子又红又大,香甜无比,美名传遍秦岭南北,村子从此得名升仙村,城固县也被誉为“神奇桔乡”。

世界上有哪些变态的杀人犯?

1982年5月9日,这一天是母亲节。在香港郊区的一个小村,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子将母亲刺死,将父亲和哥哥刺伤,并且还将前来抓捕的警察刺伤。

行凶之人叫苏建军,31岁,他有10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

苏建军在父亲开办的小雕刻店里做工,同时在店中帮工的,还有他的大哥苏建亨。

苏建军身体强壮,工作也很勤奋,但精神有点问题,曾经三次进入精神病院治疗。

在不犯病的时候,苏建军工作很勤奋,也没有不良嗜好。

他辛辛苦苦多年,攒了1万多块钱。他把这些钞票藏在一个铁箱内,每张钞票都是崭新的。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点钞票玩,。这是他最享受的时刻。

慢慢的,苏建军将钱藏在铁箱内的消息,就在村中传开了。很多人都喜欢拿他打趣,就问他存钱要干嘛呢,是不是要娶媳妇呢。

苏建军摇了摇头,他说他准备购买黄金,因为黄金能够保值。

但是,购买10两黄金需要3万多块钱,苏建军的钱远远不够。于是,苏建军就继续攒钱,平时也享受数钱时带来的快乐。

到了母亲节这一天,苏建军吃完饭,闲着没事,就躲在店里睡午觉。

等他醒来时,他的父亲和大哥都在干自己的工作。他没有事干,就翻出那个藏钱的铁箱,打算点钞票玩。

但是,当他打开钱箱之后,一下子愣住了。原来,里面的钱少了2/3还要多。

苏建军立刻意识到,肯定是家里人把他的钱拿走了。因为如果是外贼,不可能会给他留下1/3。

苏建军越想越气,就想找个人发泄心中的怒火。

就在这时,苏建军看见母亲潘玉珍,正坐在柜台内算账。

苏建军怒气冲冲的来到母亲面前,恶狠狠的盯着母亲看了好一阵儿。

但潘玉珍此时正心无旁骛地算着账目,她虽然知道儿子站在旁边,但孙建军没有说话,她也就没有抬头。

苏建军看母亲对他不理不睬,心中的怒火就按捺不住,一伸手,就将母亲的算盘拨乱。

潘玉珍一看,算好的账目被儿子弄乱了,一脸不高兴,冲着苏建军大喊,“你要干什么,有什么事,不能等我算完账再说不行吗?”

苏建军怒吼道,“不行,我现在就要和你交涉,我要把这件事弄清楚。”

这时,潘玉珍才发现,儿子的眼神中竟然透露着凶光。她突然意识到,儿子估计要犯病。

潘玉珍心中发毛,小心翼翼地说,“你要跟我谈什么?”

苏建军直接伸出右手,“也没什么好谈的,你赶快把钱给我拿来。”

潘玉珍以为儿子是问他要零花钱,心中有点不快,“前几天不是才给你10块钱吗?现在又要要钱,咱们挣钱本来就不容易,你就不能节省一点吗?”

苏建军不耐烦地说,“你不用我讲这些,我就问你拿还是不拿?”

潘玉珍嘴里还在念叨,“不是不给你钱,只是劝你要节省一点,别胡乱花,花钱容易,赚钱就难了。”

这时,苏建军大力地拍着桌子,冲着潘玉珍大喊,“钱是我的,不过让你给拿走了,我是来要回我自己的钱,我怎么花你管不着。”

潘玉珍见到儿子的状态,沉思片刻,便打开了抽屉,取出一叠10元面额的钞票,当着苏建军的面一张一张的点数。

苏建军见母亲拿出了钱,虽然数目太少,但是总比没有强。苏建军急切想把这些钱拿到手,但潘玉珍还在不紧不慢地点着钞票,迟迟没有把钱递给苏建军,这让苏建军心中更加愤怒。

苏建军冲着潘玉珍大喊,“你打发叫花子呢,我不要了,我现在去报警。”

潘玉珍一愣,“你说什么?要报警?儿子问母亲要零花钱,母亲不给就要报警吗?人家会理你才怪呢。”

苏建军怒了,“我不是冲你要钱,我是问你要被你拿走的钱。我这应该有报警的资格吧。”

潘玉珍这才明白,原来苏建军的钱箱里,丢了近10000块钱。

潘玉珍不敢激怒苏建军,就向他解释,没有拿他的钱,而且,家里人也不会动用他的钱。

但苏建军听不进去,转身向店里正在工作的大哥苏建亨发作。

他大声地质问苏建亨,母亲说没有拿我的钱,那不用说,钱一定是你拿的。

苏建军还说,“如果你在经济上有困难,你就直说,看在咱们兄弟的份上我一定帮忙。但是,你不经我的同意,就拿走我的钱,那就是心中没有我这个弟弟。所以,我要把钱要回来。”

苏建亨解释说,他没有动苏建军的钱。苏建亨甚至还说,这几千块钱他都不放在眼里。但是,苏建军这样的反应,让他感到很不满。

苏建军毫不理会苏建亨的话语,一口咬定钱就是他拿的,如果现在苏建亨把钱还给他,此事就作罢了。否则,苏建军就要动用暴力手段。

苏建亨还是坚持,说钱不是他拿的,此事跟他没有关系。

但苏建军已经要暴走了,他觉得哥哥在嘲笑他,认为他精神有问题。

于是,苏建军一把拿过工作台上的雕刻刀,直接向苏建亨刺去。

苏建亨连忙躲闪,但店里电力地方太小,躲闪不及。苏建亨的手臂和背上都被刺了一刀,鲜血直流。

但苏建军已经狂性大发,六亲不认,继续挥舞着刻刀,向苏建亨刺去。

苏建亨连忙大喊救命,两人的父亲苏尧,和母亲潘玉珍赶紧上来拉架。

苏尧将苏建亨拉开,并且将身体挡在苏建亨的前面。然后安抚苏建军,让他不要太激动,钱丢了大家可以慢慢找,不用兄弟反目。

这边,母亲潘玉珍一把抓住苏建军的手,想要把他手中的刻刀夺过来,以免他继续伤人。潘玉珍连哄带骗说,一会儿,警察来了,如果没看到他手上有凶器,那么罪名就可以减轻。

但此时苏建军头脑已经不清醒,他的心中只有仇恨。他的右手往旁边一甩,就将母亲挣脱。然后刻刀一挥,直接在母亲潘玉珍的颈部割开一道口子。

这可是致命伤,如果不及时抢救,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苏尧一见老婆命悬一线,而苏建军的神色中,似乎还有继续加害的意思。

苏尧顾不得害怕,也顾不得生死,上去抓住苏千军的手,大声地喊,“孩子,那是你妈呀,你和她之间能有什么仇恨,一定要杀死他?你现在已经把她弄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想干什么啊?”

这时苏建军已经疯了,冲着苏尧大喊,“这是我们三个人之间的事,你不要管,你再不走我连你也算在内。”

苏尧一听,伸开双手挡在潘玉珍的面前,“你要杀他,就先把我杀了。”

苏建军眼睛一瞪,嘴里挤出一句,“你以为我不敢。”

说着,苏建军就把刻刀刺向父亲苏尧。

但是,就在刻刀要刺入苏尧身体的时候,苏建军突然改变了主意。她并没有用刻刀刺向苏娆的胸膛,只是在他肩膀处划了一刀,但这依旧很痛。

苏尧见苏建军放过了自己,赶紧带伤逃出去搬救兵。这时,苏建亨也做了同样的想法,他看见父亲苏尧逃出小店之后,也跟着往外冲。

一开始,苏建军对两人逃出小店不予理会。他觉得,只要母亲潘玉珍不走就行了。

但他突然意识到,如果父兄出去报警的话,那么恐怕会对他不利。

于是,苏建军起身去追赶父兄,将正在血流如注的母亲抛下不管。

此时,周边的人已经被店内的呼救声,和打斗声吸引过来,但是他们都惧怕苏建军手中的刀。所以当苏建军追出店后,不但没有人进行阻拦,反而给他让出一条路。

走出小店后,苏建军的意识渐渐感到清醒。他觉得现在自己犯下大罪,警察很快就会找上门来的。

本来,苏建军是想追上去将父兄刺死。但现在,苏建军想的只有逃命。

可是,苏建军在浑浑噩噩之中,居然又绕了回来。他看见警察分几队包围过来。苏建军连忙转头向居民区逃窜。

这时,突然从一旁出现一个警察,要对他进行搜身。

苏建军惊慌失措,以为这名警察就是来抓捕他的。苏建军认为要先下手为强,让对方知难而退。

于是,苏建军将本来已经收好的刻刀取出,一刀刺中警察的大腿。

就在这时,追捕苏建军的警察也赶到了。他们一拥而上,将苏建军制服。

就在苏建军被压上警车的时候,苏尧和苏建亨也在警方的保护下,上了救护车。

刚才,苏尧和苏建亨两人逃出小店后,就来到附近一家医馆来包扎。医生之前也听到苏尧夫子的呼救声,所以,对苏饶父子二人到来并不奇怪。

在包扎好之后,苏尧父子请求医生去小店,看看潘玉珍的状况。害怕去晚了,潘玉珍就没救了。

但医生刚一出门,就看到苏建军手持利刃,在街上乱窜。

医生吓得赶紧关上大门,退了回来,说什么都不愿意出门了。

等到警方赶到现场之后,潘玉珍已经气息全无。

这场伤人案就演变成凶杀案,苏建军被控告谋杀,蓄意伤害苏老和苏建亨,蓄意伤害警员梁国建,以及藏有攻击性武器,五项罪名。

但是,苏建军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之时所做的事,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最终,苏建军被判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直到康复才能走出医院。

为何皇太极只因弃城而走就将其囚禁至死?

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五月,“帝师”孙承宗组织兵力,在山西总兵马世龙、锦州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杨绍基等人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开始着手收复在“己巳之变”中,被后金攻占并控制的“永平四城”,即永平、遵化、滦州、迁安等四城。

面对汹汹而来的数万明军,仅率万余人防守“永平四城”的后金军队主将、“四大贝勒”之二贝勒阿敏,选择了弃城出逃,将城池拱手相让,并且在离开前还下令屠城、纵兵抢掠,被皇太极钦定的永平巡抚白养粹等一众汉族降臣也被阿敏处死。

最终,明军顺利拿下“永平四城”,至于阿敏,被皇太极以“十六条大罪”下狱,直至十年之后,阿敏死于狱中。

而纵观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都是皇太极为了扳倒自己的这位“兄长贝勒”阿敏,而蓄谋已久的“阴谋”罢了。

让阿敏镇守永平,皇太极颇有“借刀杀人”之嫌。

后金天聪三年(1628年),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在蒙古部落的带领下,绕过由袁崇焕镇守的关宁锦防线,从龙井关、大安口破关而入,一路烧杀抢掠,最后将北京城团团包围,随后又转战京畿各地,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史称“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可谓是收获颇丰。

一方面, 经过对明朝京畿地区的劫掠,极大的缓解了后金国内的灾荒危机。

其实,皇太极选择绕过山海关,进入明朝,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劫掠。根据《清史稿·太宗本纪》,连年的自然灾害令当时后金的民生情况是极为堪忧的。

“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

此前一年,皇太极已经在朝鲜抢掠了一番,但还远远不够,皇太极这才紧跟攻打宁锦,但是最终无功而返,这也使得后金的灾患危机并没有解除。于是,借着林丹汗“西迁右翼”所腾出的战略通道,皇太极就此“冒险”南下,开启新一轮的劫掠,以缓解国内的危局。

另一方面,皇太极的军事行动,已然让大明王朝元气大伤。

皇太极这次军事行动,尽显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充分发挥了后金军队野战的优势,同时,其作为政治家的谋略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在此期间,袁崇焕被崇祯下狱,祖大寿带领着关宁军负气出走,险些酿成大祸,满桂、赵率教、刘兴祚等一大批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战死,明朝的军事实力再次遭到重大打击。

更为严重的是,“己巳之变”彻底暴露了明朝在蓟县一带的防御漏洞,在此之后八旗铁骑先后五次破关南下,明朝北方被打得一片糜烂,城池被毁,财产、牲畜被劫掠无数,人口损失超过一千万,极大的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进程。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深入,明军在孙承宗的指挥调度下,逐步稳定了阵线,并且就此开始组织反击。

西线,山西总兵马世龙已经集结完毕,并且逐步与东线被孙承宗劝阻、安抚回战场、由祖大寿统领的关宁军开始合围进军,意图封锁皇太极的出关通道,将金军困死在山海关内。

然而,由于马世龙与祖大寿的军队的联络被中断,在加上皇太极不断的声东击西,制造佯攻,最终金军还是全身而退,顺利出关,只留下济尔哈朗、阿巴泰带兵镇守“永平四城”。而回到盛京的皇太极,随即命二贝勒阿敏、代善之子硕托等人,统兵一万余人,与济尔哈朗进行换防。

至此,阿敏成为了永平前线的“最高指挥”。

然而,此时的“永平四城”对于阿敏来说,已然是块“烫手的山芋”。

一来,“永平四城”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就是一块“飞地”,类似于今天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无论是兵员、粮草、军需的补给都是非常的不便,就连遇到突发情况进行救援,都是鞭长莫及的事情。

二来,“永平四城”地处明朝的京畿要地,永平在此之前还是辽东地区的饷司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永平四城”一天不收复,崇祯就一夜不能睡踏实。所以,明朝用兵夺回“永平四城”是迟早的事情。

三来,阿敏统领的军队只有不到两万人,并且是分守四城,期间除了城防,还要镇压暴动与起义,兵员上本就捉襟见肘。而此时,马世龙、祖大寿等人统领明军已经完成集结,人数也达到了六万多人,并且携带攻城重武器,这样的对手,必然是擅长于野战、不善城防的后金军队难以抵挡的。

尽管为了加强对于“永平四城”的控制与防御,阿敏做出了诸多努力,也算是尽职尽责,可孙承宗并不打算让战局现状就此维持下去。于是在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五月,孙承宗开始着手收复“永平四城”。

阿敏弃城出逃,给了皇太极绝佳的理由和借口。

孙承宗收复“永平四城”的战斗首先从滦州开打。

依托火器优势,明军迅速攻克滦州,后金守将纳穆泰兵败逃走,结果又遭到明军截杀,最终仅有数十人逃回永平城中。

就在滦州遭到明军猛烈进攻的时候,阿敏却选择了“见死不救”,或者说他就是想救,但也确实是能力有限使他无力救援。在丢失滦州之后,他也只能将迁安的军民百姓迁到永平城中,至于更远一点的遵化,阿敏索性选择了放弃,自始至终都没有再为其做任何的考虑。

在夺下滦州后,孙承宗又命祖大寿等人继续进兵永平。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且携带火炮等攻城器械的明军,阿敏的选择似乎只有三种,要么投降,要么战死,要么就只能逃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敏还是选择了保存实力,弃城而逃,并且他不顾硕托等人的劝阻,下令屠城,就连白养粹等一众归降后金的汉官也尽皆处死。

《满文老档》中记载

天以遵化、永平、滦州、迁安畀我,遂命每牛录遣护军三名,甲兵二十人驻守其地,兵数较前多,以阿敏贝勒、硕托台吉及诸大臣为统帅。时明兵来攻滦州,战三日,明兵发大炮,破城垛口二座,城楼被炮药焚烧,时我军稍避,其间,明兵从城圮处登城,我兵复冲击,尽歼之矣。固为城破,大臣等不收兵撤回,身先出城。军士复闻诸将已出遁,或四、五十人为队,或一、三十人为队,奔向永平。时明兵到处堵截之我兵犹冲出,杀将前来,惟被创及染病者未得脱。驻永平阿敏贝勒、硕托台吉,未见敌形,即自入敌境,未发一矢,即杀永平、迁安城收养之降发,弃天赐之四城,率众兵而归。此皆贝勒不以政业为念,大臣不为汗与诸贝勒尽力之故也。汗谕毕,对众嗟欢。时举国众民皆痛慎。

这段文字中,除了对阿敏弃守“永平四城”以及下令屠城抢掠的描述外,也说明了当时后金上下对于此事的态度。

“永平四城”是“天赐之四城”,地位非常之高,阿敏不战弃城,无疑是愧对天意,愧对祖宗,罪不容诛。

至于皇太极,除了“对众嗟欢”,更是当众怒斥阿敏的“罪行”:

“以明人之金、银、闪缎、蟒缎、瘸足女人为贵而携之;以我兵为贱而弃之。”

而在皇太极的鼓动下,“举国众民皆痛慎”,宗室贵族以及八旗将领,更是轮番对阿敏的罪责进行了声讨。

于是,在皇太极的主持下,对于阿敏的清算也随即展开了。

阿敏,就此成为皇太极 “南面独坐”首先要扳倒的目标。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根据其此前确定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经过协商、推举,皇太极登基成为了后金大汗。

然而,此时的后金朝堂上,是“四大贝勒”共掌国政,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是与皇太极“南面共坐、同受朝贺”,国家重大事务也都要由“四大贝勒”共同商议决定。这一时期的后金政权内部,俨然是“四位大汗”。

俗话说“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皇太极想要“南面独坐”,独掌朝纲,就必须要扳倒其他三大贝勒,而阿敏则是皇太极第一个要打击的目标。

首先,是因为阿敏血缘上的关系最为疏远。

代善和莽古尔泰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只有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他是努尔哈齐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因而其血缘关系最为疏远,背景实力也是最为单薄的。

其次,阿敏性格偏激、为人粗野,人缘非常差。

且不说与其他八旗将领的关系交恶,就连济尔哈朗、寨桑古等这些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们,也与阿敏的关系非常不好。以至于阿敏因为弃守永平而被皇太极议罪的时候,不仅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其求情,济尔哈朗等一众阿敏的兄弟更是痛斥阿敏是罪有应得。

再次,就是阿敏自身的问题非常多,犯下的错误更是不胜枚举。

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安排阿敏带兵攻打朝鲜。阿敏带着八旗铁骑顷刻间荡平了朝鲜半岛,并攻占了平壤,当时的朝鲜国王李倧逃到了觉华岛被迫与后金签订了《江都之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阿敏,企图就此封疆裂土,就地称王,进而割据统治朝鲜。虽然这个“危险”的想法被济尔哈朗劝了下来,但阿敏转而下令纵兵抢夺三日,随即扬长而去。原本已经签订和平协议,可是阿敏仗势欺人的行为,引得李倧的极大愤慨,皇太极想要就此拉拢朝鲜的计划也就此破产,朝鲜继续同明朝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此时的皇太极虽然没有处分阿敏,但是对于阿敏已经是非常的不满了。

在此后的宁锦大战以及征讨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的过程中,阿敏又数次当众与皇太极顶撞,并且质疑皇太极的军事安排,弄得皇太极很是下不来台。

在这样情况下,阿敏弃守永平,可谓是给了皇太极一个绝佳的“机会”。

借由阿敏不战弃城的行为,皇太极予以了痛斥,并且以此大做文章,充分调动了宗室贵族甚至是八旗上下各方对于阿敏的声讨之声,阿敏已然是百口莫辩。

于是,在皇太极的授意下,代善之子岳托当众宣读了阿敏的“十六大罪状”,阿敏就此开始了其十年的囚禁生涯,而他的所有财产与部众也尽皆被皇太极剥夺,其镶蓝旗也划归济尔哈朗所有。至此,阿敏的势力遭到了彻底的清除。

纵观阿敏的“十六大罪状”,除了这次的弃守永平,并且下令屠城劫掠,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外,也就之前的妄图格局朝鲜以谋求自立算是比较严重的“罪过”,其余的均是出言不逊、不服统领安排以及当众顶撞皇太极这样,只能归类为阿敏与皇太极“个人恩怨”般的事情。

所以,自皇太极向阿敏下令入关的那一刻起,阿敏的结局与命运也就已然注定了,而这一切,都成为了皇太极旨在扳倒政敌以加强汗权而蓄谋已久的“阴谋”。

哪首歌会让90后瞬入十几年前呢?

黄家驹的这首光辉岁月

这里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大概思路。首先是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为南非种族自由斗士、前总统曼德拉写的一首歌。赞扬歌颂其终生致力于种族斗争运动的贡献。所以这首歌在主题上弘扬是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加上beyond的摇滚方式的演奏,更使人心潮澎湃,使灵魂很容易带入歌曲的节奏中,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还可以从歌词出发,比如其中有句歌词: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他没有分开每种色彩。不分肤色的界限,表达了曼德拉黑人和白人和平共处的愿望,然后以各种花朵的颜色象征各种肤色,花了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缤纷多彩,没有区分颜色;同样,人类世界的美丽,也是因为它各种肤色的存在...等等,你就展开来写。

如果还要专业点话,你就从歌曲本身的词曲来分析,这就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