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故事,你有故事吗
一片树叶的故事,你有故事吗?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提到酒,本小编也爱喝两杯,虽然我是女生,但我喜欢写诗词和歌词,特别是写诗词的时候,我常常会一边喝酒,一边构思内容,想到妙处又写两句,有时我都把自己当成李清照,当然我的文笔与她相差甚远,大家不要见笑。呵呵!
提道故事,我首先问你酒准备好了吗?我们先约法三章,如果你不喝酒,就不准你看我的故事。开过玩笑,哈哈!
现在故事正时开始。
一九八一年,那个时候土地刚刚下户,我爷爷是村长。八一年涨洪水,六十年难遇的特大洪灾,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有没有经历过?
当时本小编刚刚三岁,记忆中只是模糊的片段,我记得当时洪水几乎淹没了全村,我爷爷背着我,指挥着全村的村民,向我们村附近最高的山,狮子山顶迁移。
那个场面,好像爷爷当年带领农民兵,上狮子山剿匪一样。匪徒霸占狮子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上山的路只有一条,通向狮子山的大门。远处遥望这座山,就像是雄狮卧在云霄,然而那个大门就成了狮子的血盆大口,简直活灵活现。
当时匪徒万万没想到,爷爷带着几个农民兵,半夜从狮子山的后面,万丈的悬崖爬了上去,直捣匪徒的老穴,抓住匪徒的首领,一举制服了匪徒。
爷爷看着洪灾中大迁移的民村,他高声喊道:“大家不要慌张,不要怕,当年我们是冒着敌人的子弹向前冲的,现在只是几滴雨滴,你们怕什么?后面的人一定要跟着前面的脚步走,前面的人记住,一定不要踩水清亮的地方,水清的地方下面要么是坑,要么是石头,踩着坑就会陷下去,踩着石头就会滑倒,大家小心向前走。”
当时爷爷左手背着我,右手拿着旱烟袋指挥着村民,父亲和母亲,与村里几个强壮的男女去扶持村里的老弱病残了;奶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只大队伍艰难的前进着。有几个村民舍不得丢弃,笨重的物品,于是爷爷又高声喊道:“快把那些无用的物品扔掉,当年我剿匪时山上还留有粮食,大家不要留恋那些身外之物。”
爷爷是我们当地的传奇英雄人物,所以农村民听到爷爷这样喊后,真的丢掉了所有的物品,加快了行军的速度,最后洪水淹没了全村,全村的人民,在爷爷的带领下,安全的到达了狮子山顶。
洪水持续了三天,狮子山上根本没有食物,爷爷带头,像当年红军过草地一样,开始啃树皮,吃草根,维持了下来。
想想那个时候的日子,真的很苦很苦;想想现在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只可惜爷爷奶奶早已经去世了,大家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一边喝酒,一边看我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我是一边喝酒一边写的,分享几张的图片,欢迎大家留言,谢谢大家点赞加关注,么么哒。
一根红辣椒的故事?
革命烈士陈纯一的英勇奋战一根红辣椒的故事。
1938年3月,山东的天,下着毛毛细雨,风夹着雨,天气格外的寒冷, 已经浴战七天七夜了,战斗还在艰难的进行着。
突然,队伍中有人喊起来:“敌人又攻上来啦!敌人又攻上来啦 !”话刚落音,这位战士便倒在树干旁奄奄一息了。 他左手拿着用树叶卷成的烟放在胸前 ,仿佛在这个寒冷的时刻渴望着一支烟的温暖,右手紧紧握着一个小纸包,脸上还挂着一丝微微的笑容 。团长走上前去,用颤抖的双手接住小纸包,轻轻地打开,原来是他给每人发的那只红辣椒。
战士们衣服单薄,单薄的就像一张纸。为了让战士们驱寒,他给每人发了一只红辣椒,谁料战士们却留起来,舍不得含在嘴里。团长两眼一红,眼泪成串成串的往下流。
“赶紧拿棉衣来!""赶紧拿棉衣来!"没有人应。
他再用尽全力吼起来,“快拿棉衣来!"
这时只听到战士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棉衣。。。棉衣早就没有了。"
团长立刻把自己身上破烂得不像样的棉衣脱了下来,盖在战士身上,高高举起那只鲜红的辣椒 ,在青灰色的天穹下 ,在弥漫的战火中 ,辣椒就像一只燃烧的火炬,飘荡在空中。他瞪着血红的眼睛对战士们吼道:“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在巷战中,他腹部中弹,肠子流了出来,他忍受剧痛,咬紧牙关把肠子盘到肚子里,解下绑带缠住腹部 ,继续奋战,一直奋战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35岁。
这场战役就是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徐州会战,这位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团长就是我们新宁人民优秀的儿子陈纯一。
一片茶叶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六集的主题词分别为“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他乡,故乡”、“时间为茶而停下”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1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一共分为六个篇幅,每个篇幅50分钟,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完整呈现的关于茶的故事.2导演王冲霄介绍,纪录片从确定选题到完成,历时两年,其中前期策划就有半年.摄制组穿越了遍布地球的茶叶国度,深度走访了全世界200余位“茶人”.最终,摄制组精选了其中60余位“茶人”的茶话茶事,讲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各国的茶道以及茶与人的故事
超级细菌恐将横行?
滥用青霉素的无知的人,将在道德上为他人的死负责。因为他的无知带来了耐药性的问题,导致了那些人为之丧命。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是发明抗生素的弗莱明在1945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过的。
人类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超级细菌”,足以颠覆世界秩序。
这早就是在2016年末, 霍金在英国《卫报》上就发出了“警告”,其他这个毁灭人类那个毁灭人类的消息倒是听惯了没感觉,但是“超级细菌”?恐怕真要小心。
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体之一,生命力无比顽强。地球46亿岁,细菌35亿岁,而人类存在也就仅仅六百万年。然而绝大多数的细菌对我们来说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像人体内就住着无数有益菌群,可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提高免疫力等。
但也存在着不少有害细菌,它们找到机会就会对人体发动攻击,让你的身体生病。霍乱、肺炎、结核病等疾病,都有可能因细菌感染而丧命。在战争期间,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和疾病,甚至要比战场上战死的人数还要多。
细菌的可怕,若是敢忽视面临的问题就会非常大。
1928年人类发现了对付细菌的超级武器——抗生素。
细菌等微生物中都存在着种间斗争,所以为了争取自己种群的胜利,它们都会分泌出各种对其他细菌有害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就是伟大的抗生素。摸清了细菌的这个套路,人类便通过对这种化学物质的直接提取和人工合成的方式,制成了拯救无数人的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年。
不过,抗生素的发现,并没有使人类在抗菌路上一劳永逸。反而是使人类与细菌的另一场拉锯战正式拉开帷幕。
无论多么恶劣的抗生素环境,在数以亿计的细菌中,总会有携带着“优良基因”的细菌能活下来。而这只死里逃生的细菌,才是让科学家们最为头疼的。这些细菌可以通过复制,产生有抗药性的后代,或通过质粒上DNA的交换,使其他细菌获得同样的耐药性。
就这样,经过不断复制和进化后,整个细菌种群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当同种抗生素再次来袭时,这对它们来说就已是小菜一碟。
甚至有的细菌还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真的应了那句“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也许靠语言描述实在不够形象,那就介绍一个实验吧。
哈佛大学曾经设置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于研究细菌在抗生素中的进化过程。
研究员把培养皿分成九个带段,里面都铺上厚厚的培养琼脂,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抗生素。
最外的带段是没有抗生素的,之后每往里一格抗生素就以1倍(刚好是大肠杆菌无法生存的浓度)、10倍、100倍、1000倍的浓度递增。
大肠杆菌在无抗生素的带段生长。
大肠杆菌在1倍浓度抗生素中,首次出现变异并扩散。
之后相同的情况出现在了10倍、100倍、甚至是1000倍的浓度中,而这个大肠杆菌获得1000倍浓度的耐药性,仅发生在短短的11天内。
大肠杆菌入侵1000倍浓度抗生素带段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久,实验表明抗生素在成为人类医疗的一大帮手的同时,也能够成为了耐药细菌生长的温床。
所以当人类现在所有的抗生素都对这种细菌无计可施时,“超级细菌”也就诞生了。
人类是健忘的,经常好了伤疤也就忘了痛。
抗生素本应是用于对抗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却有许多人只要随便感个冒,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抗生素。
特别是在中国,一感冒发烧身边的人都会对你说:“快来点消炎药”或“快去医院挂瓶水”。但是事实上,感冒的病因大多是病毒,“消炎药”和挂水等抗生素治疗是对病毒完全没辙的。
就算用了抗生素,也不能治好你的感冒,反而还会造成人体菌群失调和细菌的耐药性。
换言之,多用一次抗生素,你体内的病菌耐药性就强壮一次,自身的防护能力也会降低一层。
所以,那些你感冒了喊你多喝热水的人,也不一定是不走心,不喊你吃药可能还真的是为你好。
除了人用抗生素以外,在家禽家畜饲养过程中的兽用抗生素滥用,又是另一个大问题。
随着人口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也在日益膨胀。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工业化牲畜的饲养环境也趋向于更狭小的空间和更差的卫生条件。这样的环境,当然也是病菌最佳的滋长地。
所以为了牲畜的健康和快速生长,大多数饲养者都会选择在饲料中掺入大量抗生素。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吨,其中52%为兽用抗生素。
大量滥用的兽用抗生素,可以说是细菌进化成耐药菌的一大推手。
1943年青霉素大规模使用,到1945年20%的金黄葡萄球对其产生抗性;
1947年链霉菌素上市,同年该药耐药菌出现;
1952年四环菌素上市,1956年其耐药菌出现;
1959年甲氧西林上市,1961年其耐药菌出现;
1964年头孢噻吩上市,1966年其耐药菌出现;
1967年庆大霉素上市,1970年其耐药菌出现;
1981年头孢噻肟上市,1983年其耐药菌出现;
可以说,在过去的每一年中,都有抗生素在被淘汰。
就这样,一种抗生素,一种抗药性的拉锯战也愈演愈烈。
粘杆菌素是几十年前开发的一种古老抗生素,因为有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使用被受到限制。由于抗药性低,这种粘杆菌素,也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多用于对付某些耐药细菌的感染。但是2015年,这道防线也在中国被冲破,首次出现了粘杆菌素的耐药性细菌。
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抗生素耐药性而死亡。
而2015年以来,每年全球因耐药性死亡的人数就约为70万人。按照当前的增速,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1000万,超过目前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
一大批原本几乎绝技的疾病卷土重来,或稍有不慎划破了手指都要被感染赔上性命。
所有器官移植都无法进行,妇产科病房的死亡率又一夜回到解放前(比现在高40倍)。
抗生素出现后,人们就淡忘了被细菌支配的恐惧。
但抗生素进步与细菌进步孰强孰弱谁又知道?人类真的能赶得上“超级细菌”变异的步伐吗?
人类的医学不断进步,除了致力于研发新的抗生素外,科学家也在寻求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与细菌抗衡。
但如果能少用,为什么非要逼着医学和细菌竞跑?
你在部队遇到过哪些真实的诡异事件?
正好我在部队待过两年,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小时候,我时常听老人们说一些诡异的灵异故事,说什么战争时的厮杀地,死过很多人的地方,会发生诡异的事,所以这种地方基本没人居住。
后来就把部队修建在这些地方,说是部队的阳刚之气驱能赶邪门歪道。对于邪门歪道,我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我念过书,好歹也算是知识分子。
但有一些亲身经历的诡异确实无法解释,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阵阵冷汗。
用心良苦的水果97年的时候,我这个精神小伙响应国家号召,去了遥远的北方,肩负保卫北疆的重任。
我们的部队驻扎在离市区很远的一处郊外,从部队大院向外一眼望去没有边际,全是密密麻麻的白桦林。
春天,白桦林树叶茂盛,部队院子里的植被百花齐开,有花生、西瓜、葡萄、沙果等等等等。五颜六色,像是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白桦林里还有很多喜鹊窝,时刻都听得到喜鹊美妙的歌声。
美景、美果、美物各争其艳,正好为这偏僻孤立的部队大院增添了许多生机。
由于水果摘早了不甜,摘晚了又不脆,有时还会被鸟儿偷盗,让我们很是苦恼。
于是,我们自发成立了实验小组,决定牺牲自我成就大我,用亲口尝试的方式去掌握水果的最佳采摘时机。
白天,我们要艰苦地训练和工作,只有晚上加班照顾水果。
熄灯以后,我们实验小组就秘密出动了,拿上几个枕套带回一些水果样品,然后配合着实验,每一种水果都要经过每一个人的实验,然后给出结论进行汇总,最后形成分析报告。
有的战友肩膀扛得又红又肿;有的战友被连长的猎犬追赶差点受伤;最艰苦的还是我们的班长大洋,因为以身作则,承担了大量的试验工作,拉了好几次肚子。但他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手里的水果抢都抢不过来,被班级评为实验先锋。
为了让领导们吃上又甜又脆的水果,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还不怕生病拉肚子,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诡异的豆角到了冬天,白桦林的树叶掉了,一眼望去全是光秃秃的树干,院子里的植被也枯萎凋谢了,种的水果也换成了豆角。
白桦林里的喜鹊也到南方过冬去了,不知为何,它们把窝租给了乌鸦,租客乌鸦也会唱歌,但没有喜鹊好听。
一眼望去还是无边无际,厚厚的雪压着大地,光秃秃的白桦林像一个个兵马俑矗立在地上一动不动,烈风同志在白桦林里狂奔着巡逻,发出阵阵呜呜的嚎叫,配合着租客乌鸦的歌声,笼罩着部队大院,像极了电影里被诅咒的城堡,神秘而又诡异。
冬天的北疆白天特别短,除了执行任务和清理马路上的积雪,我们几乎不出门。没有了植被需要实验和守护,战友们晚上也不用加班了,每天早早地熄灯睡觉。
有一次熄灯后,我正在和周公打麻将,突然被人叫醒,坐起身发现是我们的实验先锋大洋。
只见他把手里的几个豆角塞给我,让我试试熟没熟,我正想说这不是水果是豆角,他就抓着我的手把豆角往我嘴里塞。
他是实验先锋又是班长,我不敢违抗他的命令,只有把豆角都塞进嘴里,假装嚼了几下,然后我告诉他没熟,需要煮一下。
大洋听了很生气,转身就冲出了寝室。我被他搞得晕头转向,连嘴里的生豆角都咽下去了。
诡异的乌鸦和大洋我觉得蹊跷,就一路尾随,不对,是跟随,也不对,是跟踪。
一路来到了豆角地,大洋指手画脚地不知在说什么,我悄悄摸近一看,我的个老天爷,他在跟乌鸦说话。
大概有六、七只乌鸦不断变换阵型,想要吃豆角,大洋好像在制止它们。
大洋拿着枕套东一下西一下地驱赶着乌鸦,但乌鸦不怕他,继续变换阵型吃豆角。
终于,大洋套住了一只乌鸦,使劲砸向地面,啪,死了。其他的乌鸦见同伙死了就一哄而散,像极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同林鸟。
随后大洋蹲在地上,望着死去的乌鸦,表情很是复杂,嘴里不停地说“不厚道啊~~不厚道啊”。
我正想上前喊他,他突然起身开始扑打豆角,跟之前驱赶乌鸦的阵势差不多,在豆角地里横冲直撞,追也追不上。
我一边喊一边追,引来了执勤的几位战友,我们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折腾了大概20分钟,终于按住了大洋,此时他嘴里还一直念叨着“不厚道啊~~不厚道啊”。
大洋说豆角上全是乌鸦,正在偷吃我们的水果,他要赶走乌鸦。我们仔细一看,除了地上被他摔死的那只乌鸦安详地躺着,哪有其他乌鸦啊。没办法,只有把他强行带到了警卫室,等着连长和指导员来处理。
搞不明白的诡异事件离开豆角地的大洋好像稳定了许多,在连长和指导员的追问下,大洋给我们讲了前因后果。
原来他梦见一只乌鸦在偷吃水果,便起床跑去了豆角地,还真碰到了几只乌鸦。
乌鸦对他说豆角是水果,水果已经熟了,再不吃就要坏掉,让他也吃,他不信,便拿了一些豆角回来,让我试验一下。
我说没熟, 他就觉得乌鸦调虎离山想独自吃水果,乌鸦不厚道,便怒气冲冲地跑回豆角地去找乌鸦算账,他摔死了那只说谎的乌鸦后,更多的乌鸦就来吃水果了(豆角),接下来就发生了后面的事。
天亮后,我们一起来到豆角地,豆角地一片狼藉,搭豆角的架子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豆角七零八落到处都是,种的豆角全部都被毁了,被大洋摔死的那只乌鸦还是那么安详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嘲笑大洋,也有可能是在嘲笑我们。
大洋看了看被毁的豆角,又看了看那只乌鸦,喃喃地说“可惜了~~可惜了。”
我不太清楚他是可惜了乌鸦还是可惜了豆角,还是可惜了自己的一场胡闹。
此时,烈风同志的嚎叫和租客乌鸦的歌声混合在一起,一阵阵地传来,我抬头一看,几只租客乌鸦还在天空盘旋,大洋朝他们竖了竖中指,转身离开。
后来,大洋被给予了一个警告处分,我们也悄悄地解散了自发组织的实验小组,直到我们退伍多年后,跟老连长聊天,他说后来都再没有人驱赶鸟儿吃水果了,看来大洋跟乌鸦的诡异事件至今还没搞明白。
以上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指正、点评、谢谢。
该文由“不会逆流的时光”原创!
未经本人允许严禁搬运、抄袭、违者虽远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