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釉,窑变釉四喜罐高28公分口径13公分请老师鉴定年代及价格
窑变釉,窑变釉四喜罐高28公分口径13公分请老师鉴定年代及价格?
窑变釉四喜罐高28公分口径13公分,真品是明代的瓷器品种风格;真品完整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0左右;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窑变釉梅瓶如何辨新老?
清乾隆窑变釉梅瓶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中文名
清乾隆窑变釉梅瓶
类别
瓷器
年代
清乾隆年间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称】 清乾隆窑变釉梅瓶
【类别】 瓷器
【简介】
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 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或斑片,奇妙无比。
此瓶仿雍正窑变釉烧造,形制较大,胎体厚重,胎质细腻,釉层里闪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线条,与红釉相互浸润,色彩斑驳瑰丽,美不胜收。
什么是窑变釉?
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清中期窑变釉底足的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圈足露胎处常为浑圆的“泥鳅背”状,若是民窑器,底部会有显著的旋痕,器底会阴刻“雍正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或“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后期的圈足露胎处略有棱角崛起;嘉道时代的足部仍施均匀黄褐色釉,少数器底露胎无釉。
2、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进程中涌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后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出现出意外的釉色后果。因由窑变釉涌现出于偶然。形态特殊。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进程变更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更莫测。独一无二。
清代窑变釉贯耳尊特征?
窑变釉贯耳尊特征:
①四方尊高17.5厘米,口呈倒角的长方形状,器型端庄周正,胎体较显厚重。
②釉面丰莹润泽、变色自然光亮、有零星气泡与开片纹理、底刷酱黄色釉、刻“雍正年制”篆书款,整个器物十分的精致美观。
③底部青花书款:“大清乾隆年制”,收藏潜力巨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