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贡品,宋徽宗究竟有多惨

2023-06-25 110阅读 0评论

天南贡品,宋徽宗究竟有多惨?

我尝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宋徽宗其实除了没有皇帝可做,并没有多惨。

元人修《宋史》,评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所以,这样一位帝王,成为亡国之君势所必然,但被俘之后,并未遭受特别过分的摧残。

天南贡品,宋徽宗究竟有多惨

一、允文允武,盛世繁华

1.他是一名天才的艺术家,书法、丹青、琴艺、园艺等等,无不精通。

2.宣和年间,宋朝人口过亿,东京超过一百万市民,从《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等都可见当时的盛世繁华。

3.宋朝对西夏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西夏人表示“唱歌作乐地,都被汉家占却,后何以堪?”还在宣和五年(1123)四月,收复燕云故土,实现了列祖列宗念兹在兹的梦想。

二、奢靡无度,亡国之君

1.作为一国之君,他奢靡无度,“宣(和)、政(和)盛时,宫中以河阳花蜡烛无香为恨,遂用龙涎、沈脑屑灌蜡烛,列两行,数百枝,焰明而香郁,钧天之所无也”。

2.蔡京当国,“专以‘丰亨豫大’之说,引导皇帝以享乐为事。

三、被俘北国,荒唐终了

据野史记载,当时的宋徽宗每隔五六天都要临幸一个处女,宋徽宗到了金国以后生了8个儿子、6个女儿。作为亡国之君,没心没肺到这种地步,真是可怜可恨可叹了!

1.文学演绎,待遇极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徽宗都遭到了金国的折磨,比如说要求他赤裸着上身,行屈辱的“牵羊礼”,甚至将他安置在枯井之内。

总之,历史演绎,宋徽宗的待遇极差。

对宋徽宗的凄惨境遇放大描述,不排除是为了激发南宋上下的对敌意识。

2.战略考量,奇货可居

金国仅是占领江北地区大部,南宋建立后,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善待宋徽宗,可以借机要挟南宋当权者:你不配合,我就作势把徽宗送回来,让你皇帝当不成;骗财骗物,你不配合,我就三天两头地拿徽宗说事。

3.待遇较好,生活富足

完颜宗望押送徽宗,每天给宋徽宗送鸡鸭鱼肉果蔬,好吃好喝招待徽宗。回到金国以后,金国朝廷往宋徽宗那里送了“绢万匹”。之后徽宗被封为混德公,南宋建立以后,金国又封徽宗为“天水郡王”。而且金国还给宋徽宗一块封地,只允许宋徽宗等人居住。当时有大臣请求修缮徽宗妃子的房子。

这其实可以证明宋徽宗过得还不错,虽然荒唐。

古代被称为天南贡品的是哪种工艺品?

“天南贡品”——椰雕用椰壳精工制作的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因旧时官吏常以它进贡朝廷而得“天南贡品”之誉。椰雕制作技艺精湛,风格古朴,造型优美,地方特色浓厚。椰雕制作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几道工序。分为青壳、镶锡、镶银、贝雕镶嵌、石膏镶嵌、檀木嵌镶、陶瓷拼贴等许多类。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拼贴、油彩等。产品有小巧玲珑的果盘、饭碗、酒盏、饰盒、椰珠项链,还有富丽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台灯、奖杯,以及各类高档挂屏、坐屏、屏风等;海南椰雕可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粤东笔记》载:李得裕谪居崖州时,将椰壳锯正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唐诗人陆龟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的诗句,可见椰壳消毒避瘴,制成日用品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到了宋朝,工艺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壶已流行在士大夫的宴席上了。《正德琼台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今儋县中和镇)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有“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的诗句。可见当时的椰雕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椰能组什么词?

椰子

[yē zi]

椰子树的果实,是由外层为纤维的壳组成的,提供椰子皮纤维和内含可食厚肉质的大坚果,果新鲜时,有清澈的液体,叫做椰汁。

花椰菜

[huā yē cài]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大,花作球状,黄白色,是蔬菜的一种。也称菜花或花菜。

椰雕

[yē diāo]

海南岛用椰子壳雕制的工艺品。旧时常用以进贡朝廷,有'天南贡品'之称。品种有镶锡﹑镶银﹑檀香木嵌镶﹑清壳等。雕刻手法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风格古朴,深浅得宜,造型自然优美。

邢台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名人轶事?

邢台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轶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国君,他推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他还在邢台修建了赵王台,用于举办军事演习和接待宾客。

王莽:王莽是新朝的建立者,他在邢台时期曾著有《王莽新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张之洞: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邢台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他曾在邢台的漳河河畔创立了著名的北洋水师学堂,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李牧: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成就卓著。后来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郭守敬: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他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古代中国科学史上的巨星”。他曾任元朝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等职务,并主持修订了《授时历》。

荆浩:荆浩是五代后梁画家,擅长山水画,尤其擅长画山水松石。他曾在邢台太行山一带游历,创作了许多传世名作,如《匡庐图》、《浮云山记》等。

张申府:张申府是明朝时期的大臣,曾任南京吏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务。他为官清廉正直,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擅长草书和隶书,代表作品有《洛阳行》、《岳阳楼记》等。

董振堂:董振堂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曾任广东水师提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等职务。他为官清廉正直,被誉为“铁血将军”。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擅长行书和草书,代表作品有《花甲归田诗》、《赠别》等。

以上只是邢台历史上的一部分名人轶事,还有很多其他的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海口市非遗项目?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琼剧是海南一大剧种,其音乐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以板腔为主,兼有少量的曲牌。一般分为中板、苦哭叹板、专用腔、杂调和创作小曲等。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八音器乐》。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它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俗称的八音包括乐器,乐曲和乐队。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斋戏》。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素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海南斋戏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早期的祭祀仪式只是简单的舞蹈和念唱咒文,海南民间称为“做斋”。随着外来戏曲剧种的传入,祭祀仪式吸纳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发展成为斋戏。斋戏是海南戏曲的雏形,大约产生于明代,已有400年历史。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冼夫人信俗》冼夫人信俗在海南流布最广。从唐代沿袭,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海口市乡村是冼夫人军队的驻营地,也是海南“军坡节”的源头,其活动形式和内容极具代表性。南北朝至隋朝,岭南族首领冼英(后称冼夫人)辅佑丈夫高凉太守冯宝,派军南下,平乱安民,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去世后,海南人民建庙缅怀。

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椰雕》。海南椰雕历史悠久,有“天南贡品”之誉。史料有载,唐代已有椰雕。《琼州府志》载:“唐代李卫公征蛮时,常配一椰杯带于怀中。”椰雕因有鉴毒性能而流行于士大夫阶层,明、清两代,椰雕已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