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碧螺春功夫茶怎么泡

2023-06-24 114阅读 0评论

碧螺春茶,碧螺春功夫茶怎么泡?

1、温杯,准备瓷杯或玻璃杯,倒水热水后微微晃动,保证杯壁充分受热;

2、醒茶,将碧螺春从茶叶罐中取出,放在空气流通处静置,或者倒入热水浸湿茶叶;

碧螺春茶,碧螺春功夫茶怎么泡

3、冲泡,直接高冲入80-85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等待1分钟后品饮。

洞庭碧螺春外形?

碧螺春的外形特征为卷曲呈螺,银绿隐翠,叶芽幼嫩,果香馥郁,醇厚鲜爽,回甘生津,当地的茶农形容碧螺春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果香味、鲜爽生津。

芽叶以一芽一叶的为最佳,其属于碧螺春等级中的特级;制成后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颜色以墨绿为最佳,发黑的一般品质不佳,过绿则有作假的嫌疑;泡制时茶汤呈黄绿色,清澈澄亮。

绒毛是碧螺春茶叶本身的特色,其在制作的时候有一道专门的工序叫做“搓毛”,一般而言,毛越多,碧螺春的品质越好。

沉淀指的是碧螺春在泡制时,全部的叶片都会很快沉淀在杯底,茶农说如果买到的茶不沉淀,那一定不是碧螺春。

碧螺春什么价位能买到真茶?

2000元一斤

明前碧螺春是碧螺春的上品,一般在一级碧螺春以上。在整个东西山中,纯小叶种的数量约为60%,因为纯小叶种碧螺春的上市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

碧螺春为何会成为名茶?

大唐王朝在隋未血雨腥风的战乱中崛起,李世民充分意识到“君主似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至理名言,因而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轻徭薄赋,奖励恳荒,劝课农桑,使农业与手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环太湖就是一个富饶的人间天堂,纵横交错的水网,互相联结,终于形成以后的南北京杭大运河。

杨花谢了李花开,当开元盛世的大唐雄风吹绿江南岸时,位于苏州南边几十公里处的吴江县濒临的太湖中,东山和西山山崖怪石的老茶树在一场春雨后,万芽绽发,採天地灵气的精灵,首先感受到春天的召唤。

在当地官府的鼓励下,山民採下绿芽,开始摸索出一套制茶的方法。

千里之外,大唐首都长安已经是世界注目的焦点,胡人和色目人等西方国家的商人们来到这里,他们带来汉人少见的珊瑚、香料、珠宝,带走大唐的瓷器、丝绸、茶叶......

而大唐的书生们,有七样东西必不可少的,即琴棋书画诗酒茶。而诗酒茶则是三剑合璧,成为大唐诗文化的铁三角。

孙中山短暂时间思考的建国方略中特别提到,茶是“最卫生,最优美的人类饮料”;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大唐的士大夫们将清香浓郁的茶视为一种精神愉悦的享受,一如峻烈熏陶的烈酒。

他们遍寻全国各地名茶,以诗人独特的眼光审视着各地地理位置不同而茶味各异的品种。

如钱起(诗人)《过张成侍御宅》咏道:“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

杜甫《寄赞上人》曰:“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曰:“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呤到日西”;喻凫《蒋处士宅喜闲公至》:“尝茗议空经不夜,照花明月影侵阶”。

中唐以后,飲茶风俗更加普及,从朱门大户到鸡毛板桥小店,甚至早晚啜之不止。

而茶与佛教开始揉和于一体,但凡禅房,俱是一茶一花一菩提。少年和尚陆羽观察着官员、诗人、居士们在禅房中的饮茶习惯,深深烙印在心中。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陆羽考察了各地饮茶风俗,总结了历代制茶方法后,写出了中国甚至是世界的第一部茶书一一巜茶经》。为中国独特的茶道奠定了基础。

号称人间天堂的苏杭二州,各有千秋的培养出了闻名天下的“龙井茶”和“碧螺春”茶。

烟波浩渺的太湖,因君山而得名的碧螺春茶叶,因为形似卷曲的螺丝和白毫如霜的绒毛而独具特色。

当沸水倾入茶叶上时,弯曲的茶叶瞬间舒展,似乎刚从严冬苏醒,伸直的叶片竟然有丝丝作响的伸展声传出,形如雀舌的绿芽垂直的在水中游动,碧绿的茶水如江南的如茵两岸。

历经沧桑,碧螺春茶己经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茶使人安静无人间烟火,它洗滌掉尘世的喧嚣,初冬时节的暖阳天下,坐在已经开始黄叶的银杏树下,听着那庙檐传来的风铃声音,啜一口清香浓郁的碧螺春茶,看一本几乎泛黃的藏书,你会觉得天地一片寂静,犹如那一杯清茶一一願岁月静好!

碧螺春要怎样冲泡?

步骤/方式1

将茶杯的温度提高到70-80℃

步骤/方式2

半转杯身使茶杯上下温度保持一致

步骤/方式3

将茶杯温杯水倒入痰盂中

步骤/方式4

将沸水倒入茶杯中

步骤/方式5

用茶匙轻轻将碧螺春拨入茶杯中

步骤/方式6

茶叶从水的顶部慢慢飘下去在水中延伸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