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干,很甜的日剧有哪些
东京干,很甜的日剧有哪些?
谢谢邀请。
1.贤者之爱 (美少年养成)
家境优渥的13岁女孩真由子暗恋着立志成为作家的青年泽村谅一,某日隔壁搬来了新邻居朝仓百合一家,真由子迅速与年龄相仿的百合成为了好友。性格内敛的真由子似乎总是被自由奔放的百合玩弄于股掌之中。成年后,百合与谅一突然奉子成婚,生下孩子后百合希望真由子能为孩子取名,于是真由子为这个男孩取名“直巳”。又过了20年,已经是文学杂志编辑的真由子让直巳深深地陷入迷恋中。这也正是真由子跨越20年的复仇。
小哥哥的颜值够了,舔屏。
2.致命之吻 (还未入坑,但是据说不错的一部剧)
该剧讲述了男公关旺太郎被神秘女亲吻陷入时间的漩涡,反复回到过去,他一边努力逃避这样命运一边追求富家千金以攫取金钱与权力的故事。
3.请跟废柴的我谈恋爱 (毒舌男主值得拥有)
现年三十岁的柴田美和子自从半年前公司倒闭后,就一直处于待业状态。她与一位正上大学的年下男交往,只不过对方仅仅将她当作提款机,根本没有认真恋爱的念头。在生活最困顿几乎要去吃猫粮的时刻,美和子邂逅前公司上司黑泽步,随后如同流浪猫一般被黑泽带回一家即将开张的咖啡店中。黑泽虽然高大帅气,却拥有一条能把人骂断气的毒舌。美和子战战兢兢委身其间,同时不忘尽快找到工作摆脱抖S前上司的阴影。在此期间,她了解到了黑泽鲜为人知的过去,而期待已久的桃花期也悄然降临……
4.近距离恋爱 (山下智久男神啊!!)
高中女生枢木润希无论内心如何波动外表总是处乱不惊,成绩优秀、年级领先的她被当成是天才,美中不足的是,润希却对英语这门科目颇为头疼。自信满满而又帅气出众的樱井遥担任英语老师以来,许多女学生都为他着迷,唯独润希表现出抵触情绪,英语成绩愈发难见起色。一次考试后,遥强制要求润希参加放学后为她安排的单独补习,以加强英语能力。补习课上,遥因为润希总是面无表情心生恶作剧念头,暧昧紧张的气氛搅乱了少女的心。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的润希,将心事诉诸初中时代以来的好友娜美,却才发现这种复杂矛盾的感觉原来就是“恋爱”。她从这一刻开始笨拙地学习关于恋爱的一切。担任数学老师的明智数马发现了润希的异样情绪,他以监护人的身份强制中止了英语补习课。本该感到松一口气的润希,此时反倒被莫大的寂寞所笼罩。她决心无论如何要好好地向老师坦白自己的情感。遥被润希的一往情深所吸引,与此同时,他的前女友泷泽美丽注视着这对师生的发展,她无法容忍两人越走越近。遥与润希的爱情在各种磨难和现实面前承受极大的考验。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樱井遥为润希的将来考虑,因此用谎话拒绝了润希。润希深受伤害,启程前往其他国家留学。5.邻居同居 (最近大热的山崎贤人小哥哥,【捂脸】)
为了帮好朋友小萌出气,独自在公寓居住的高中女生西森葵找到学校头号帅哥久我山柊圣理论,结果不慎将对方弄伤。小葵好不容易将柊圣带到家中,却发现这个坏心眼的男生就住在自己隔壁。葵帮柊圣做饭时不慎引发火灾,无处居住的柊圣自顾自住进西森家中,两个高中生就这样展开别别扭扭的同居生活。柊圣似乎尤其喜欢捉弄小葵,而小葵对之也从最初的厌恶悄悄转为喜欢。在此期间,一直照顾小葵的大学生三条亘和柊圣的前女友水野樱月相继出现,在两个当事人交替激起波澜。
6.宠物情人2017 (韩国也有同名张根硕主演的电影)
《宠物情人》2017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由古贺文惠、新井友香编剧,熊坂出、御法川修、伊野部阳平执导,入山法子、志尊淳,于2017年2月6日在日本首播,并在中国爱奇艺网站同步播出 。
该剧改编自小山弥生的同名漫画,讲述了女白领岩谷将在家门口的纸箱中中发现的美少年合田武志带回家,二人在共同生活中产生爱情的故事。7.我才不会对黑崎君说的话言听计从 (男主的颜有些欣赏不来啊)
高中女生赤羽由宇因为父亲调职开始了宿舍生活,她本打算开始改变内向普通的自己,不料搬进春美宿舍后,却遭到个性相当霸道的“黑恶魔”黑崎晴人下令要对他绝对服从。从那天开始,慢慢转变自己的赤羽一边为能和温柔的“白王子”白河同住而兴奋,同时抵抗着在学校和宿舍都把她当成奴隶无理刁难的黑崎的作弄。尽管赤羽在白河积极的接触下心起涟漪,但也对黑崎的举动心跳不已,渐渐地满脑子都是黑崎君的事了。
8.今天的吉良同学
电影将根据曾在《别册Friend》上连载,累计发行量超过150万的同名漫画改编,描绘了不擅长与他人接触的女高中生冈村妮诺与班级中最具人气但又藏有秘密的男高中生吉良之间磕磕绊绊的恋情模样。
9.富贵男与贫穷女 (小栗旬、小栗旬)
小栗旬在时隔三年主演的这部月九剧中饰演一个亿万富翁,一个IT企业社长,他和石原里美扮演的难以找到工作的女主角一起讲述了一个现代灰姑娘的故事。
一位IT企业社长。就像着名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一样,彻因为兴趣创建网站而发展成为IT企业,还成了亿万富翁。这个主人公不懂得经营,也不愿意见人,还被贴上了御宅族的标签。另一方面,石原里美在剧中饰演千寻,她是在东大理科读四年级的才女,正面临工作难的困扰。她和小栗旬饰演的彻在价值观和性格上相差甚远,两人最初见面就冲突,而且千寻还被彻深深伤害,不过当她了解到他的孤独与纯粹,却又被他深深吸引。而相武纱季在剧中饰演一位新锐女主厨耀子,同时她也是小栗旬合作伙伴的妹妹。10.明天也有好吃的饭
《明天也有好吃的饭》是一部改编自人气作家濑尾麻衣子的同名小说的影片,首次挑战爱情片的中岛裕翔饰演不爱说话有些冷漠的主人公亮太,新木优子饰演的女主小春则是一个很阳光很开朗的活泼少女,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却成了命运注定的恋人,两人考上大学后某天小春突然提出分手,因为她内心藏着无法说出的秘密,直到大学毕业亮太才得知实情,相识七年后命运之恋再次开始的故事。
11.她爱上了我的谎
该片改编自青木琴美的同名漫画,讲述了25岁的音乐人小笠原秋和与他年龄相差巨大的女高中生小枝理子恋爱的故事 。12.哥哥太爱我怎么办
该剧根据夜神里奈的同名漫画改编,是电影《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的先导电视连续剧,讲述了连续12次告白失败的女高中生橘濑户花和“妹控”哥哥橘遥之间的故事 。13.《朝九晚五》 (想当年风靡十元那股风)
一位崇尚西方文化、生活模式的29岁英文老师润子(石原里美饰),梦想着自己将来在国外工作、生活,但此时却因为家人的坚持,而被迫去相亲。更令人意外的是,对方竟然是个和尚。对于润子的工作、梦想,和尚星川高岭(山下智久饰)一直抱持着否定的态度,也许他只是单纯的爱泼冷水。连性观念也无法有所共识的两人,彷佛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
14.《过度保护的加穗子》
女大学生加穗子是一个“被保护过度的典型典范”。凡事都依靠父母解决,无忧无虑地长大,加穗子就像一个“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神奇人类”。22岁的她,到了该找工作的年龄,但是别说是兼职了,她甚至从未给自己挑过衣服,或单独乘坐电车,只有别人为自己拍照,从不曾为别人按下过快门。这样的加穗子终于走出抗菌的温室,一头扎进这个满是细菌的世界。然后她才明白“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然而把女儿当成闺蜜的母亲,和过度依赖女儿的父亲无法维持内心平衡,导致家庭走上分崩离析的道路。此时,加穗子和周围的人发现了沉睡在“温室里的加穗子”心中的真正力量。她经历各种试炼与挣扎,最后成为了“家庭”这一小小王国的女王 。
15.《与君相恋100次》
大学生葵海(miwa饰)在生日晚上遭遇事故,醒来后却出现在了教室里,并且时间回到了事故一周前,葵海青梅竹马的朋友阿陆(坂口健太郎饰)告诉她,自己可以让时间倒流。抱着“只要能改变命运,葵海就绝对不会死”的想法的阿陆为了改变葵海的命运,执着地到转了100次人生,他只想要有一个守护住彼此的未来 。
16.《一周的朋友》(只有我觉得男主的造型和《守护甜心》中的林达浪有点点像。)
《一周的朋友》讲述的是一到周一就会失去和朋友的记忆的藤宫香织以及想和她做朋友的长谷祐树之间的青春故事。于2012年至2015年在《月刊GANGAN JOKER》(Square Enix)上连载,2014年被动画化、舞台剧等 。“对于朋友的记忆只能维持一周”的、拥有短期记忆障碍的女高中生·藤宫香织的故事。而对于她非常关注的同班同学·长谷祐树则尝试着每周跟她做朋友。两人在这样的经历当中慢慢有了更多的情意……
《一周的朋友》剧照17.《狼少女与黑王子》(我山崎贤人小哥哥又出现了)
刚进入高中学习的筱原绘里香(二阶堂富美饰)外表清纯但内心虚荣,从没有恋爱经验的她总是向朋友炫耀她的“帅气男友,当朋友们怀疑绘里香说谎时,绘里香偷拍了一张帅气男生的照片,结果被偷拍者竟是同校校草佐田恭也(山崎贤人饰),无奈她只能恳求恭也扮演自己的男友,佐田恭也表面光鲜,实际上却是腹黑毒舌的抖S王子,恭也答应绘里香假扮她男友的条件是要绘里香成为他的“狗”对他绝对服从。为了圆谎绘里香无奈被他牵制,两人在假扮情侣的过程中,抖S男孩与虚荣女孩的校园青春爱情将会如何发展。
怎么看待有人说负债83万亿人民币的日本?
日本负债83万亿美元,是世界负债最多的国家?
问题本身给出的日本负债83万亿美元的数据就太怂人听闻了,绝对是搞错了,如果让日本不明真相的民众看到83万亿美元的债务额,还不得吓得菊花一紧,83万亿人民币还差不多。
因为根据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世界各国政府负债总额为66万亿美元。其中负债额最高的是美国政府,根据美国财政部在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政府总负责额超过22万亿美元,占全世界政府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一,而美国的2018年GDP总量为20.5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债务额达到美国GDP的107%。
看似美国政府负责够高的了,其实按照比例来算,美国政府负债率还比上日本政府。根据2018年9月份,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政府总债务额为1284.4万亿日元,折合11.5万亿美元,而2018年日本GDP总量为5.0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已经是日本GDP的2.3倍,负债率是美国政府的两倍多。
很多人该奇怪了,为何日本政府负债这么多?怎么没有听说日本爆发债务危机呢?其实日本政府负责11.5万亿美元主要在于本身的经济政策导致,因为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日本经济增长就处于停滞状态,从经济数据就能看出,日本GDP一直在5万亿美元左右徘徊。然而日本政府想尽各种办法想要恢复经济整张,但一直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安倍上台后,大肆发行国债,用于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的债务逐年高升,也就是所谓的“安倍经济学”,但然并卵。
日本政府负债如此多,并没有爆发经济危机,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绝大部分(90%以上)都被日本民众自己买走,实际日本政府欠海外债务并不多,可以说内部消化了债务,和美国不同。也能从这项数据看出,日本民间在上世纪经济崛起期间积累大量的财富,至今家底还是很丰厚的。
然而日本的国债利率非常之底,基本上不超过1%,最低只有可怜的0.3%,日本民众为何愿意购买呢?这是因日本银行利率更低,基本上没有利息,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负利率,在银行存钱还要付给银行管理费,也就是说现在整个日本经济都处于极度低息时代,经济发展毫无活力可言。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开挖掘机有前途吗?
我今年元宵节去跟我姐夫学,学了三个多月,端午节就自己出来干了,学习期间都是干些临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除了雨天跟机时间不到两个月,摸机时间大概也就十多个小时,出来找第一份工作是干工地,挖承台平场地,去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做了多久,脸皮厚说做了三年,当时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工资是6000底薪,超过150小时每小时加10块,干了差不多三个月被炒了,现在第二份工作是跟旋挖,包月机,工资6500包吃住,
之前什么都不会修的,自从开了这台机后除了大修外很多都会修了
说多都是泪,现在有个老板叫我下个月帮他开,小松五200-5,工资叫我自己开,说明年换机给我一半股份,我打理,工地他负责,我现在的老板对我也好,生活用品什么都包,好迷茫,不知怎么选择
各位前辈给点意见,谢谢。
印度女孩住院期间惨遭医生等5人轮奸?
我之前因为工作的原因,会时常跟印度人打交道,但是这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实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印度也是这样。我认识的印度男性里面,就有很顾家庭,很疼爱老婆和女儿的人,而且性格也非常友善,但是对自己非常节约,他们会经常来中国出差,每天都是吃在自己带的咖喱饭,除了饭,几乎都没有菜,也知道我们中国人对他们用手抓饭有看法,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带到小会议去吃,吃之前还非要让你尝尝他的咖喱饭,说真的,闻起来还不错,就是看到那个颜色我就没有食欲了,你们懂的!对于这个强奸问题,我们也开玩笑问过他们,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这种可怕的事情,而且这也让印度在全球人的眼里戴上了强奸大国的不好名声,他们表示也很无赖,印度的等级分化非常严重,从姓氏上就能分辩出来,大部分低姓氏的印度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接受高等教育,都是在环境不好的地方生活着,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是信仰至上,三大教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也就是说在他们心里,能制裁他们的人,是信奉这个教会的最高层,而非国家政治层面的人,这就对社会治安管理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印度的贫富分化,是特别特别的严重,现在的亚洲首富是印度人,但是你去印度首都新德里看看当地人,占一半人的生活环境都没有我们国家新农村好,我老公每次去印度出差,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不是有钱,是觉得生命安全比较重要,在这种酒店,安保人员多,人员规范一点,你会觉着安心一些,其他小的酒店是根本不敢去呀!所以,对于印度这个强奸问题,真的很难去评判,国情不同,人情也不同。
日本人能大致看懂中文吗?
我们通常讲的“语言文字”这个词汇其实是由两个彼此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构成的: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悠久:自300多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聋哑人都会开口说话,然而文字的发明不过就是最近几千年的事。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只有口头语言而没书面文字。
我国的56个民族几乎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然而拥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个。美国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以及亚马逊丛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没自己的文字。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语言一共有5651种,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被视为独立语言的方言。这其中形成了书面文字的语言不到4000种。一些本来没形成自己书面文字的国家或民族往往会通过借鉴学习别人创造自己的文字。
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汉字书写系统。当时周边的其他民族大多还处于只有口头语言而无书面文字的状态。这些民族在与华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断接触到各种先进的文化和制度。随着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渐开化之后就需要用文字对日常的生产生活进行记录。历史上古壮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朝鲜谚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等文字都曾受到汉文化影响。
汉族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或直接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语言,或在汉字形体的基础上发明创造自己的文字,由此构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汉字在东亚是一种颇为神奇的存在:同样的字在中、日、韩、越可能读音各异,但用于书面交流却没太大的障碍。历史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字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日、韩、越等国通常都被视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成员。
古代汉字文化圈曾出现过一种独特的现象——笔谈:来自汉字文化圈中不同国家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口语,所以他们就使用都看得懂的汉字进行书面交谈。明末遗民朱舜水在参与抗清复明运动失败东渡日本。当时日本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就常去拜访他。语言不通的两个人在更多时候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交流。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也常和朝鲜通信使用汉字笔谈的方式来争论儒学问题。
清末流亡日本的孙中山、梁启超等人也曾通过书面文字与当地人交流。越南战争期间一名随同美军前往越南参战的韩军排长也曾用汉字和一位越南村长进行过有效沟通。这一切都说明至少在当时来自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是可以通过汉字交流的,不过如果现在你还指望用汉字直接与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进行交流恐怕会失望的。
越南很多古建筑上都能看到用汉语书写的对联和和牌匾。很多在中国游客在越南都会忍不住驻足观看这些古建筑上的汉字,而在他们周围总能围着一群不知所云的越南人看热闹。事实上如今的越南人早已看不懂这些由他们的祖先写下的汉字对联和匾额。如今越南的文字体系是基于法国殖民时期所推广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同样朝鲜、韩国也用训民正音(即朝鲜谚文)取代汉字作为本国的主流文字使用。
如今绝大多数朝鲜人、韩国人、越南人都已不认识汉字了,相比之下日本的文字体系保留汉字文化因素则要更多一些。日本是目前汉字文化圈中除了中国之外唯一仍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到过日本人会发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写有汉字的招牌,此外我们在与日本有关的新闻报道、影视作品以及一些日本产品的说明书中也能见到汉字。这些汉字当然不是刻意写给中国人看的。
毕竟中国的招牌如果非必要也不会刻意写外文给外国人看。造访日本的外国人固然可以见到日本的招牌,但这些招牌其实主要还是给日本人自己看的。这实际上就说明日本人确实是能看懂一些汉字的。这和韩国人、越南人看着汉字不知所云的那种茫然是不同的,但如果我们就此以为日本人能完全毫无障碍地看懂汉字则未免言过其实。大家不妨设想如果给你一份日本商品的原文说明书能看懂吗?
日文说明书通常是由汉字和假名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一个没学过日文的中国人只能看懂其中的汉字部分,但那些假名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完全无法理解了。中国人看日文是如此,日本人看中文也同样存在问题。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排除掉那些学习过中文的日本人。我们中国人如果系统学习过日文、英文,那么也能毫无障碍地阅读日文书、英文书,但绝大多数没系统学习过外文的中国人阅读外文书籍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个系统学习过中文的日本人当然能毫无障碍地看懂中文,可这对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是不现实的。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日文的确起源于汉字。古代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有口语而没书面文字,后来日本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开始借用汉字注音。汉字传入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武帝太康年间,然而汉字真正在日本普及开来大约是在中国隋唐时期。
一开始日本人直接把从中国传入汉字拿来使用,后来逐渐在汉字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日文假名。中国唐代时期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发展至今的现代日文书写系统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当初直接从中国引入的汉字,一部分是根据汉字偏旁创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还引入了一部分罗马字。
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阶层普遍是认识汉字的。2001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大河剧《北条时宗》中日本执政者能毫无障碍地阅读元世祖忽必烈命人传达的汉字国书。汉字在古代日本曾长期作为一种身份和性别的特权:早期日本上流社会男性是不屑于使用假名的,因此使用汉字或假名就成为了贵族和平民区分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但即使是在贵族阶层中女性也不能随便使用汉字。
比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就通篇用平假名写成,然而也是正是随着《源氏物语》的流行让日本贵族男性逐渐放下身段开始接受和使用假名。从公元10世纪起日本所谓的“国风文化”开始日渐取代当年遣唐使从中国唐朝引入的“唐风文化”。所谓“国风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强调本土文化特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假名在日本的使用开始逐渐普及,不过日本上层阶级普遍兼习汉字和假名。
如此一来在日本就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受到良好的汉学教育的贵族阶层普遍能看懂汉字,而没怎么读过书的底层老百姓往往是不认识汉字的。直到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时日本上层阶级仍普遍认识汉字。公元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历两百余年的锁国时期,因此在美日谈判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懂英语的日本人。
当时造访日本的美国舰队中也无人精通日语。恰巧当时随美国舰队前往日本的传教士卫三畏是一个多年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精通汉语汉字的卫三畏还邀请了自己在香港认识的中国人罗森一同前往日本。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的谈判过程其实是这样的:美方谈判代表说英语,由卫三畏翻译为汉语,再由罗森写下来交给日本官员看,日本官员看了以后再让罗森和卫三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美方。
汉字实际上成为了当时语言不通的日、美双方的沟通工具。其实所谓“假名”的称呼是与“真名”汉字相对而言产生的。言下之意即是说只有汉字才被视为是真正的文字。汉学功底在古代日本长期被作为评价一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标准,因此能熟练掌握汉字在古代日本被视为是有学问的标志。可在明治维新时期“脱亚入欧”、“文明开化”的改革中日本在大举引进西学的同时开始将繁杂的汉字视为自身落后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日本有不少人提出在废除汉字的基础上将日语书写“拉丁化”。然而汉字在日本文化中所起的根基作用实在是太强了,所以废除汉字的想法最终没能被付诸实施。尽管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并没全面废除汉字,但减少汉字使用却成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普遍共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提出过要将汉字使用个数限制在3000个以内。
福泽谕吉本人作为一个熟知汉文化的汉学家曾把纯汉字的《左传》原版通读过11遍,但他却主张日本要走向强大就必须全面学习西方。在福泽谕吉的坚持下日本从中国引入的农历新年被改成了西方公历的元旦。在日本延续上千年的农历春节就这样被废止。与春节一样遭到排斥的同样也有来自中国的汉字。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削减汉字的使用频率。
这一时期的日本在“脱亚入欧”思想的主导下开始把汉字等亚洲特色的产物使用落后的事物。随着日本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日益加深就使日语中开始出现很多外来词:像什么警察、通货膨胀、写真、人气、哲学、科学、电话等等都是从外语中被引入日语的舶来词。在“脱亚入欧”思维的影响下日文中开始引入拉丁字母来翻译书写这些外来词汇。这种由拉丁字母演化而来的日文被称为“罗马字”。
目前日文中常用的罗马字系统分为平文式罗马字和训令式罗马字。如今像什么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最大使用功率这类来自西方的名词在日文中多用假名或罗马字书写,而日本传统的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则更多使用汉字书写。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日语中的外来词越来越多,而这些外来词大多是用假名或罗马字书写的。
比如我们一些人从日本购买的化妆品、医药产品或电器的说明书中几乎就是假名和罗马字的天下。此外日文中的汉字数量减少也和美国占领当局的政策有关。众所周知日本在战后的很多政策都是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授意下制定的,而美国占领当局一度曾将汉字视为军国主义的产物。汉字怎么会成为军国主义的产物呢?其实汉字被污名化是因为战前日本军国主义的利用。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曾将汉字视为落后事物,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跟西方关系愈发恶化的日本军国主义又开始提倡大量使用汉字。这一时期日本把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作为所谓的“亚洲人解放亚洲”、“大东亚共荣”的重要标识,因此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司令部把限制汉字的使用也视为“去军国主义化”的一部分。1946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收录1850个字的《当用汉字表》用来限制汉字使用。
各种限制性的法律规范使日本汉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兴也使其开始重拾文化自信。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社会逐渐开始反思限制汉字使用对社会和文化传承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纯日语假名表示的同音字太多导致了诸多不便,也让文字失去了美感和味道。1981年日本文部省从实际需求出发将《当用汉字表》改为《常用汉字表》。
《常用汉字表》相比《当用汉字表》把日常使用的汉字数量由1850个增加到1945个。当时日本文部省曾对此给出一个解释:“"我国长期使用的汉字假名混合文体是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最有效、最适合的表记文字。今后也有必要不断充实”。到了2010年《常用汉字表》再次改版后又增加了196个常用汉字。尽管近年来日本一再增加常用汉字的数量,但从明治维新以来的百余年间日文中的汉字使用频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外来词汇的大量涌入让假名和罗马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加之战后去军国主义化改革中汉字的使用受到了诸多限制。日本尽管没像韩国、越南那样完全废除汉字教学,但总的来看对汉字的使用频率同样也在减少。此外日文中的汉字有时在语序结构上与汉语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按照汉语的思维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也是日文汉字很多字面意思与中国汉字不一样的原因。
比如中国汉字中的“娘”指的是妈妈,日文汉字中的“娘”指的是女儿、姑娘。再比如“大丈夫”这个词在中国汉字里指的是男子汉,可在日文汉字里这个词的意思是没关系。据说曾有一个日本人在中国旅游时看见电影院的墙上写着“请勿喧哗”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后来这个日本人因为牙疼去医院看病找到“牙科”就感觉非常迷惑。在日文中“喧哗”不是大声说话,而是吵架打架的意思。日本医院里看牙齿的叫“齿科”(而不是牙科)。
诸如此类的差异在中文和日文中还有很多:比如日文中的“人参”其实指的是萝卜。在中文的语境里男性往往称自己的妻子为“爱人”,而某些男人在婚姻关系之外包养的小三则称为“情人”。可日文中的“爱人”一词恰恰指就是中文里“情人”的意思。曾有中国企业家带着自己的夫人在日本参加商务活动时向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爱人”,以致于在场的日本人竟认为这位中国企业家是带着情妇来出席活动。
再比如“石头”这个词在中文里是指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东西,可日文中的“石头”指的是像石头一样顽固死脑筋的人。“得体”一词在中文里的意思是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很得当,可这个词在日文中的意思却是指一个人的身份、来历。中文里的“大方”是指为人处事大气,可日文里的“大方”是指大众。此外日文中的“大家”一词指的是房东,日文中的“女将”一词指的是老板娘。
另外汉字传入日本时中国人用的还是繁体字,可如今中国大陆已将繁体字简化。日本人在使用汉字时也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了一定的演化,然而日文汉字的演化并没参照中国汉字简化,因此如今日文中的汉字与当初日本遣唐使引入的原始汉字已出现了一定的差别。事实上日文汉字不仅在字形上与中国汉字出现了差异,而且在某些字词的含义上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暗算”这个词在中文里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在心里默默计算(心算),二是指暗地里算计他人。时至今日我们中国人在使用“暗算”这个词时更多是表达后面那种意思,然而日文中的“暗算”仍保留着表示心算的原始含义。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省”本来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到了元代行省制确立后中文里的“省”变成了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可日本现在仍把分管财务、国防、外交、司法的各个政府部门称为“省”。
我们看到日文中的汉字连蒙带猜也确实能弄清楚,但有时往往也可能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反过来说日本人看中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中文和日文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有时会造成一定的理解错误。当然每个日本人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理解中文的能力也不同。那些曾系统学习过汉语汉字的日本人确实是能看懂中文的,不过绝大多数日本人是读不懂中文的(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