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最初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哪个省的

2023-06-22 133阅读 0评论

黄梅戏最初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哪个省的?

黄梅戏是起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在安徽省的安庆市发展壮大的。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

当你知道黄梅戏是由皖剧改名而来时候?

1993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载:“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前身是采茶艺人项雅颂等于1949年先后组建的人民剧团、大众剧团。1953年在两个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黄梅县新生剧团,演出采茶戏和文曲戏。1956年5月该团改演黄梅戏,易名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最初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哪个省的

湖北数字图书馆网站“黄梅戏”大记事中对黄梅县改唱“安徽黄梅戏”的原因说的十分清楚:”1956年,宿松县和平剧团赴湖北黄梅演出,首次将安徽的黄梅戏带到了湖北黄梅县,在当地群众中引起轰动。同年,黄梅县新生采茶剧团改编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继严凤英大师后?

自从严凤英、王少舫的黄梅戏《天仙配》电影于1956年拍成放映,做为地方剧种的黄梅戏被全国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1981年,安徽戏校培养的五位新秀在香港演出,很受欢迎,媒体上出现"黄梅戏五朵金花"的提法。这五位黄梅新秀就是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

马兰《女驸马》

吴琼

杨俊

吴亚玲饰林黛玉

袁玫

当1981年"五朵金花"成名时,最小的袁玫17岁,最大的吴亚玲20岁,吴琼和马兰19岁,杨俊18岁,而当时韩再芬仅13岁,她是10岁时被安庆黄梅剧团录取,1984年16岁时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此后几十年全力投身于黄梅戏事业中,主演了50多部作品,为黄梅戏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获过梅花奖丶华表奖、白玉兰奖,获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任中国剧戏副主席。

韩再芬

网上常有争论,就是黄梅戏起源问题,也就是争论黄梅戏老家是湖北黄梅还是安徽安庆,其实黄梅戏从业人员并没有这个疑问,这个早有定论。

黄梅戏最早源于湖北黄梅。明清时期,湖北黄梅的采茶调和黄梅、广济交界处太白湖区的漁歌,融合成黄梅调,加上文人和民间艺人加工创作,逐渐能形成戏曲表演,这就是黄梅戏的源起。黄梅与安徽安庆两地毗邻,毛主席在武汉看黄梅戏时曾问黄梅戏怎么会到了安庆,当地回答是大水冲过去的,原来黄梅地区常受洪涝灾害,黄梅人到安庆卖唱讨米,就传到安庆,再吸收当地方言唱腔,得到发展。解放后,黄梅戏在安徽得到长足发展,关于黄梅戏的定名,曾征集安庆老一辈艺人意见,安庆人尊重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最后定名"黄梅戏",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剧种而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成为安徽一文化名片。

80年代,湖北提出让黄梅戏回娘家,安徽杨俊、张辉等人来湖北黄冈办了湖北黄梅戏剧团,杨俊后来到武汉任湖北省地方艺术剧院院长,湖北省的黄梅戏也得到很大发展。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现在安庆、合肥、黄冈、武汉是黄梅戏四个重镇。

父女情原唱黄梅戏?

黄梅戏父女情原唱是男声杨培彬,女声杨俊。黄梅戏最早由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而名,后来就成了安徽的地方剧种。黄梅戏乐器主要以琴和打击乐为主。它的声腔婉转流畅,深沉奔放,吐字清晰,如果你喜欢也好学唱。我除了京剧国粹,尤其最爱黄梅戏了😊

黄梅戏的由来是什么?

黄梅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地说”,认为黄梅戏是源自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戏,又称黄梅采茶戏;另一种是“因时说”,认为黄梅戏是因为在梅雨季节由逃水荒的艺人传唱开来的,因“梅雨”而得名,又称黄梅戏或花鼓戏1。然而,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2。因此,黄梅戏的起源目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