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清圣茶,2019年你还会选择吃保健品吗
痛风清圣茶,2019年你还会选择吃保健品吗?
当然啊,除非食物中富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素。
劣质虚假营养素绝对逃不过我的的法眼,本人没有困惑。
健康首要因素是基于营养的自身免疫力和自身修复机能。这是我们祖先进化来的本能。我不会舍本逐末,也不会受各种偏颇言论影响。毕竟健康一旦失去嘴上再过瘾也发不了声音。
健康威胁来自饮食问题,保健品是对饮食的补充。用伪劣保健品来完全否定保健品,谁信谁去继续。现在是智慧生活的时代。科学思想是我们生存的支承
如何防止痛风发作?
希望对你有帮助
痛风患者想要避免痛风复发,一定要注意生活细节及饮食
1.保持健康生的活方式,如经常锻炼、保持正常的体重、戒烟、戒酒等。
2.大量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要保证在2000毫升以上,加快尿酸的排泄。
3.含碱性物质可降低低血清和尿酸的酸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保护肾脏,倡导食用发面面食、放碱的粥类等。
4.定期到医院接受尿酸检查,定量用药,保持乐观的态度。
5.避免着凉,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血液循环变差而引发痛风。
6.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手指、脚趾、膝盖和肘部,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积。
7.晚上临睡前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20分钟。
当嘌呤代谢异常时,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就会增高,就可能引起痛风。
如果尿酸水平不能很好地控制、痛风反复发作,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残疾、引起肾功能衰竭等。
五类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海产、肉、蔬菜、谷物、啤酒都是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1.鱼和海鲜
含有高浓度的嘌呤的海鲜:牡蛎、扇贝、龙虾、螃蟹、虾、沙丁鱼、鲱鱼、凤尾鱼和鲭鱼。
其它含有适量嘌呤的鱼类包括:金枪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鲑鱼、红鱼、鳟鱼。
2.肉类
嘌呤含量高的肉类:
红肉:牛肉、猪肉、羊肉;
动物内脏:肝脏、胰脏、肾脏、脑、舌和肚;
其它用动物制作的食物,如肉汁、肉汤和鸡汤,含嘌呤也较高。
可适量食用的肉类包括:鸡肉、鸭肉、鹅肉、兔肉、鹿肉。
痛风患者应该完全避免吃动物的内脏,其它肉类应限于每日吃100g。
3.某些蔬菜
富含嘌呤的蔬菜:芦笋、菜花、扁豆、豆子、豌豆、菠菜。
吃煮熟的蔬菜比吃生的蔬菜要好一些。
4.全谷类
含有较高嘌呤的谷类食物:全麦面包、谷类食品、小麦胚芽、麸皮和燕麦片。
嘌呤含量较低的主食:白面包、面条和白米饭。
5.啤酒
啤酒酵母中嘌呤含量特别高,痛风发作时喝啤酒会明显加重症状。
其他一些酒精饮料嘌呤含量虽然不多,但它们可能会增加嘌呤在体内的生成。反过来,这也会使尿酸升高。
过量饮酒(男性每天超过2杯,女性每天超过1杯)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怎么才能快速排出体内的尿酸?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疾病。导致尿酸升高的因素很多,如吃高嘌呤食物(海鲜、动物内脏、红肉、酒精等)、肾脏问题、代谢紊乱等,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成年男性血清尿酸通常在208~416微克/升之间,女性血清尿酸在149~358微克/升之间,一旦范围过多,尿酸就会积聚在体内,导致痛风。
统计显示,我国高尿酸人群已达1.4亿人,其中痛风患者1500多万人,且仍在增加。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高尿酸,每天都要把这些事情做好!
一、低嘌呤饮食
起初也有人说,高嘌呤饮食容易引起尿酸升高,所以在饮食中,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
(1)主食:通心粉、南瓜、大米、高粱、小麦、面粉制品、土豆等。
(2)蔬菜:大部分蔬菜为低嘌呤食物,除了豆苗、菠菜、蘑菇等。
(3)油脂:瓜子、植物油、杏仁、核桃、榛子。
(4)水果:可以放心的吃,水果基本上属于低嘌呤食物。
(5)小吃:黄油小吃、苏打饼干、馒头、面包。
二、饮水充足
每日坚持摄入大于2000毫升的水,有益于尿酸的排泄,因为尿酸的主要排泄渠道就是尿液,所以多饮水能保证尿酸的排出,同时也有许多好处。
如果不喜欢单纯喝水,也可以按照中医的方子煮些降酸用的菊苣山黄茶。取苦荞15克、干桑叶6克、菊苣根12克、百合10克、葛根8克、栀子12克,打碎材料后用瓦锅大火煎35分钟可饮。
茶汤具有良好的降尿酸、预防痛风的作用。嫌煮着麻烦的话也可以找现成的茶包装泡着喝,菊苣山黄茶的茶包装和方子效果一样。
三、适当锻炼
适当、科学的运动对降尿酸、预防痛风具有重要意义,高尿酸者需要坚持锻炼。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动,否则会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尿酸的排泄,不利于健康。因此,应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自行车等。
第四:按摩穴位
按摩对降低尿酸有很好的效果。可通过每天两次按摩肾俞、胃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调节,每穴3分钟。
痛风疼痛严重?
痛风发作起来疼的是痛彻心扉,很多人深受其折磨,有的人发作在膝关节还会导致关节腔大量的痛风性积液,患者不仅要承受炎症性的疼痛,还要承受肿胀的胀痛,非常的痛苦。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
第一点,及时的冷敷。痛风发作是一种典型的炎性反应,发作部位会出现典型的红肿热痛,此时,给予及时的进行冷敷可以非常好的控制由于炎症诱发的肿胀以及疼痛,可以减轻由于痛风石结晶沉积在软组织周边导致的渗出,从而减轻症状。冰敷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冰水混合物,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是冷疗的温度,是控制肿胀和减轻炎症最好的温度,一次冰敷的时间,要求在2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诱发冻伤。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建议每间隔一个小时冰敷20分钟,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缓解急性期,症状50%左右。
第二,无论您发作的位置是在上肢还是下肢,请记得要将肢体抬高。抬高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由于炎症导致的肿胀,减轻患者的痛感。痛风发作经历的患者尤其是下肢痛风发作的患者,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下垂下肢的时候会觉得,有血管搏动一样的跳动,几乎血管搏动一下,就会疼痛一次,非常的痛苦。所以一定要将肢体抬高,这样不仅会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也会帮助减轻肢体的肿胀,减轻患者的痛苦。建议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抬高的高度,控制在30°左右即可。
第三,药物选择。如果是患者第1次发作痛风,建议暂时先不要口服秋水仙碱之类的药物。因为秋水仙碱的毒副作用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轻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口服一些效果比较好的非甾体镇痛药来控制疼痛,比如洛索洛芬等药物都可以。
如果疼痛比较严重,作为第1次发作的患者,也可以在发作部位的表面外用氟比洛芬酯,这样的非甾体镇痛药膏效果也是非常好,结合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双管齐下的办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如果是反复发作的患者,证明尿酸控制的效果不是特别好,建议患者可以口服秋水仙碱,记住一定要药物摄入的量。
第四,如果是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建议在痛风的急性期不要吃排酸的药。在发作的急性期口服排酸药物有可能会导致症状的加重,而且会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
第五,如果是发生在关节的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积液比较多,或者胀痛比较明显的话,可以采取关节穿刺的治疗。通过关节穿刺的办法将关节内的积液抽取出来,患者会立刻缓解疼痛。但是建议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才能进行穿刺的治疗。
第六,要比较大量的喝水,痛风急性期的患者建议水量要控制在2000毫升以上。现在有人说多喝水,超过2000毫升会导致水中毒,大家不要完全相信这种情况,因为水中毒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不代表喝了2000毫升水就一定会水中毒。对于肾功衰竭的人,500毫升的水可能都多,对于一个肾功正常的人,2000毫升水可能只是毛毛雨。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解答,写的都是对于痛风急性期的一些建议,但是也建议您在平时一定要积极的控制自己的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尽量使自己的血尿酸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这样就会减少痛风发作的几率,不再让自己遭受痛风的折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了!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你的体检报告上血尿酸这一项出现箭头“↑”时,建议你注意复查、注意饮食,并且咨询内分泌或风湿可医生,因为你很可能已患上高尿酸血症,更可能离痛风不远了!
据保守估计,我国已有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高尿酸这个“第四高”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火速崛起。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到5%~23.5%。
那么,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增长迅猛呢?我是风湿免疫科赵剑医生,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血尿酸多少算升高?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在人体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的尿酸至少98%以单钠尿酸盐(MSU)的形式存在,其溶解度约为384μmol/L,另有4%~5%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因此血液中的MSU最大溶解度约为408μmol/L,超过420μmol/L则可能在关节、关节周围、肾脏等组织沉积,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发生。
成年男性与更年期后女性,血尿酸正常范围为150~380μmol/L,更年期前女性血尿酸正常范围为100~300μmol/L。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便称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大约产生750mg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池,正常情况下每天新生成和排出是动态平衡的,尿酸池始终保持在1200mg作用。而当进来的尿酸太多了,或者排出的尿酸太少了,尿酸池中的尿酸就会上涨,血尿酸升高超过标准值,就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越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关节周围、肾脏等组织的速度就越快,就越容易在相关部位引起病变。
原因一:尿酸生成增多
人体尿酸的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之分。外源性尿酸占尿酸总量约20%,主要来自食物的摄入;内源性尿酸占尿酸总量约80%,主要来源于细胞分解。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生成增多,也要从这两方面来看。
(1)外源性嘌呤摄入太多
当我们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嘌呤食物时,嘌呤碱基不能被组织利用,经过氧化代谢后生成大量尿酸,一旦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尤其是肾脏排泄能力缺陷的患者,对外源性嘌呤的耐受性更小。
(2)嘌呤代谢过程中酶的缺陷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某些参与嘌呤合成的酶,会因为遗传或环境因素产生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嘌呤合成促进尿酸的生成,主要有:
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高,PRPP合成量增多,为尿酸的生成提供了大量的底物。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PRPPAT)的浓度或活性增高,对PRPP的亲和力增强,降低了机体对嘌呤核苷反馈抑制的敏感性。腺苷酸或鸟苷酸减少,从而对酶的抑制降低,可使嘌呤合成增加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部分缺乏,使次黄嘌呤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转换成鸟嘌呤核苷酸减少,对嘌呤代谢的负反馈作用减弱,PRPP消耗减少,PRPP积聚而使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加速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如果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尿酸排出量仍超过3.57mmol/L,则可以认为是尿酸生成过多。尿酸生成增多在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所占比例仅10%,更多的原因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尿酸排泄减少。
原因二:尿酸排泄减少
人体的尿酸是怎么排出体外的呢?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中有30%尿酸经由肠道粪便向外排出,而70%尿酸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而肾脏尿酸排泄减少,则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约80%~90%有尿酸排泄障碍。
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
肾小管负责转运尿酸的蛋白先天性异常;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其他代谢性疾病影响尿酸排泄;药物或毒物干扰尿酸排泄;肾移植及术后用药引起血尿酸升高;不喝水、剧烈运动、饮酒和饮料等不良习惯影响。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主要有:
水钠平衡失调:脱水、缺钠、利尿剂、尿崩症等引起血容量不足时,则尿酸重吸收增加,廓清减低,故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当钠负荷过重、妊娠、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等引起血容量过多时,则尿酸重吸收减少,廓清增加,血尿酸浓度降低。有机酸排泻过多,阻碍尿酸盐的转运,如乳酸性酸中毒及酮症酸中毒者,血尿酸浓度可升高。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本身都是有机酸,它们进入尿液主要通过共同的近端有机阴离子转运途径,既抑制分泌,又抑制重吸收。尿酸排泄的净结果,为这两方面作用程度的结果,如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制尿酸分泌,引起尿酸潴留,大剂量阻碍重吸收,发生排尿酸作用。酒精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引起血尿酸急剧升高,因酒精能使糖代谢中的丙酮酸转向形成乳酸,而乳酸为尿酸排泄的强烈抑制物。所以,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任何原因引起的尿酸生成及摄入过多和(或)排泄减少,都可以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而近20年高尿酸血症人群之所以日益庞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过多嘌呤食物有很大关系。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而治疗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也要从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摄入、增加尿酸的排泄入手,这就是我们让高尿酸血症患者少吃高嘌呤食物、多喝水等的原因所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