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好坏怎么分辨,有茶梗的茶是劣质茶吗

2023-06-20 119阅读 0评论

白茶好坏怎么分辨,有茶梗的茶是劣质茶吗?

不少人在选购茶叶时,都会以是否含茶梗作为衡量好茶的标准。

那么我们不妨了解一些茶梗的特性

当茶叶还在树上时,茶梗是重要的枢纽。连接着芽头、叶片和茶树本身。它又像是一根吸管,让叶片和芽头能够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传递香气和滋味物质。换言之,茶梗是茶树重要的器官,少了它,茶树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有人认为茶梗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茶氨酸)、蛋白质。可是我去找了一下茶叶成分分析,有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白茶好坏怎么分辨,有茶梗的茶是劣质茶吗

这里就出现一个概念,那就是嫩茎。其实茶叶的嫩茎不属于茶梗。嫩茎里面含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对调节茶叶香气和口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嫩茎在部分茶种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和茶叶已经揉捻为一体,成为了茶叶的组成部分。而茶梗已经完全木质化,茶叶作为饮料最标志性的内含物茶多酚类含量极少;茶叶功能性物质和咖啡碱、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也是极低,韧皮部含有少量的糖等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没有饮用价值。

显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嫩茎和茶梗划上了等号,混淆概念。

各个茶种对于茶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铁观音

铁观音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毛茶中的茶梗挑选丢弃后才成为精制的高档成茶。据说,铁观音毛茶中茶梗的重量大约占20%到30%,铁观音的主产区福建安溪,每年挑选出来的茶梗多达五、六万吨。

既然这些茶叶精制过程中要把茶梗挑出来扔掉,为什么不在采制茶青过程只采叶片、不要连梗一起采呢?主要是因为茶梗这些糖分和香气物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茶梗中部分香气物质在萎凋等工序随水气被传送到芽和叶中,从而提升了茶叶的香气。因此茶青中有一定量的茶梗制出的茶叶香更高、味更浓。

显然制成成茶之后茶梗也完成了使命,这时候挑出来之后的精制茶品相更好,自然档次也更高,关键还有一点,在成茶混入茶梗反而因为投茶量固定的原因反而会降低口感享受,主要是因为茶梗在冲泡过程基本很难有物质释放出来,因为茶梗基本已经木质化了,因此精制茶就必须把茶梗挑出来。

特别要提出来的事,这里所谓的茶梗其实还是嫩茎为主,而且因为最后要被挑出来,所以混入老梗也问题不大。笔者亲身观察和品尝过茶梗,一斤几毛钱的价钱,一般要一大把浸泡才有点味道,基本都是拿去作为新家吸味的,反而很少拿来品茗。

绿茶

由于绿茶没有萎凋过程,只是单纯摊晾,因此在制茶过程茶梗不会如同铁观音工艺一样提香提味效果,在制作过程就必须以纯嫩叶制作。采摘标准都是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

红茶

红茶由于对茶形要求很高,因此虽然有萎凋工艺,但是由于是全发酵茶,有别于铁观音的半发酵工艺,本身提香程度足够,因此也对茶梗需求不高,也基本会选择采摘嫩度适中的标准,甚至有部分茶选用高嫩度标准,并且要求在萎凋前把茶梗挑出,方便后期制茶。

普洱茶

我们先从普洱茶熟茶开始分析,一般普洱茶渥堆发酵后,会经过人工筛漏或是机器筛漏,从最初的料一级一级筛漏,级别大致分为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特级、宫廷。

级数较嫩的普洱条索紧直细嫩,金毫显露。冲泡汤色红浓,陈香浓郁,回甘度好,滋味浓醇,叶底细嫩,呈褐红色。多半是做成散茶,或是沱茶,并不压制成饼或砖(宫庭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三级)。

级数较粗老一些的普洱(五至九级)一般压制成砖或饼,五级普洱较难见到芽头了,多是嫩叶及一些较嫩的茶梗,五级料是熟茶饼中较容易见到压饼料,口感价格适中,虽然滑度有所欠缺,不过随着时间的转换和甜度的显露还是能弥补一些的。可以看看这类生茶的嫩梗样子七级普洱,普洱茶七级料是较大片茶叶加上茶梗了,不过还算较为紧结,此类茶也属于常见压饼料。最常见的大益茶厂的7572便是七级料。九级料相当于毛茶中的黄片了,茶梗也较多,这类茶虽然卖相欠佳,但是比较适合初喝普洱茶者,一个是他的厚度茶味相对较淡,甚至需要煮着喝。一个是甜度还是很不错的,初喝普洱茶的茶友也比较容易接受。要注意一点,即使是九级,所谓的茶梗也属于嫩茎部分,那么如果不是呢就是如下部分了。

有些被挑出来不要的老梗即是茶梗,已经完全木质化,茶叶作为饮料最标志性的内含物茶多酚类含量极少;茶叶功能性物质和咖啡碱、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也是极低,韧皮部含有少量的糖等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没有饮用价值。所以茶叶中的老梗必须要挑选出来。但是被一些商家低价收回压到饼里,成本低却可以卖个好价钱。

说“茶梗香气好,鲜爽感好,有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醇的茶叶”,这是偷梁换柱,混淆慨念,把嫩茎的作用混淆到茶梗上来。还有说“茶梗在普洱茶发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砖茶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形成”。这种说法就更加不着边际了,有点天方夜谭了。真不知道茶梗是怎么样增加空间?怎么样保证氧气充足?怎么样有利于品质形成的?简直是没有茶梗普洱茶就不能发酵了。按这种说法,高档普洱茶的发酵是要先把茶梗加进去,发酵好了再把茶梗挑选出来不成?谣言不攻自破,其实这只是在为低档茶涂脂抹粉,为低档茶卖个好价钱而已。大家再看看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老梗颜色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说明茶叶老梗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已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普洱茶三级以上(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都不能含有茶梗,只有三级以下的低档茶才能少量带梗。

所以茶梗就是茶叶加工中的副产品,没有什么饮用价值价值,纯茶梗可能就只能做柴火。旅游茶经常遇到这类,也是因为利润高,如果大家看茶表面容易被蒙蔽,只要开一饼看中间料子情况就知道好坏了。

而生茶更不需要茶梗,由于早期普洱茶生产粗糙,茶梗会多了一些,这也由于采摘过程的粗放导致,后期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挑出茶梗,整体口感就会偏淡,因此生茶出现茶梗同样会影响口感体验。

白茶

白茶需求和普洱茶类似,其对于嫩茎是允许存在且可以增加口感的,但是对于茶梗仍然是敬谢不敏。而同样其高档产品如白毫银针就要选用嫩芽,自然就不能有嫩茎存在。

黑茶

黑茶算是一个异类,因为其发酵工艺决定了必须有一定量的茶梗,茯砖内金花(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当茯砖茶含梗量太低时,会因为砖身过紧而影响透气,不利于金花的生长和繁殖。国家对于黑茶的含梗量,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茯砖茶的含梗量要在15%到18%之间。

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这种采摘方法,采摘批次少,花工并不多,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黑茶由于是后发酵工艺,其重发酵能够让茶梗一些木质化的糖类产生转化,可以增加甜感,而同样也有轻发酵的黑茶(其实这就是传统黑茶工艺的适度发酵),其对于茶质要求就比较高,因此就如同普洱茶,只能选择嫩茎而不是茶梗。

因此可以这么说,除了黑茶外大部分茶种都是不欢迎茶梗存在的,掺入茶梗会印象口感,香气甜感都有减分。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掺入了茶梗就是劣质茶,有以次充好的嫌疑。

安吉白茶等级划分?

安吉白茶的具体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具体的等级要求如下:

精品安吉白茶:龙形安吉白茶外形上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凤形安吉白茶条直显芽,芽壮实匀整,嫩绿,鲜活泛金边,无梗、朴、黄片。茶汤要求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鲜醇甘爽,茶汤中叶白脉翠,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

特级安吉白茶:此等级的龙形安吉白茶要求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嫩绿带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凤形安吉白茶则要求条直有芽,匀整,色嫩绿泛玉色,无梗、朴、黄片。同样特级安吉白茶的茶汤要嫩黄明亮,嫩香持久,鲜醇即可。同时要求叶底叶白脉翠,一芽一叶。

一级安吉白茶:这个等级龙形安吉白茶要求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嫩绿油润,尚匀整,略有梗、朴、黄片;风形安吉白茶要求条直有芽,较匀整,色嫩绿润,略有梗、朴、片。茶汤上要求带点嫩绿明亮,清香醇厚即可。叶底要求叶白脉绿,一芽二叶即可。

二级安吉白茶:此等级的龙形安吉白茶要求尚扁平,尚光滑,嫩绿尚油润,尚匀,略有梗、朴、黄片即可;风形安吉白茶要求条直尚匀整,色绿润,略有梗、朴、片即可。茶汤同时茶汤绿明亮,尚清香鲜醇即可。同时对叶底的要求叶尚白脉翠,一芽二、三叶即可。

茶叶怎么分辨好茶坏茶?

茶是中国的待客之用,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叶中含有40多种无机矿物质,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鉴别茶叶的好坏,有以下几点。

茶叶嫩度

茶叶的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我们常说的看茶叶好坏,“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茶叶的嫩度。茶叶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比如我最爱的绿茶: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茶叶的完整度

茶叶的完整度指的是茶叶外形是否完整,在制作茶叶工艺过程中,是否有损坏茶叶的外形。以下图,就是在制作工艺过程中损坏外形的,给大家作为参考。

茶叶净度

茶叶的净度指的是茶叶中是否有茶梗,或者茶叶中是否有其它非茶物质。

茶形条索

茶形条索指的是,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这四个方面鉴别。

茶汤色泽

指的是,茶叶的颜色和色泽。比如:黄大茶的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茶叶香气

茶叶的香气指的是"茶香"。茶叶经开水或者80℃的水冲泡三~五分钟以后,倒出茶汤于审评茶碗,闻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最好的。如果是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作茶叶过程中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好导致的。

茶叶滋味

茶叶的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茶叶的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40℃左右时为最好,不会烫到口腔。品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

最后是茶叶的茶底

茶叶茶底,通常我们称为茶渣。茶底是最能体现茶叶原本的茶样。通过冲泡,还原茶叶最初的本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茶叶的嫩度和匀度和色泽,通过叶底看到的茶叶特征,以及结合以上的几点判断出是否是好茶。

而关于不同的白茶品种?

谢邀!题主是说选购老白茶,那么,你所说的不同的白茶品种,我理解为白茶种类,即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即除了年份之外,该如何选择这三种老白茶?个人观点如下:

一是个人喜好。应该说一般人平常喝得较多的是牡丹与寿眉。如果对银针有特别喜好,那另当别论。

二是看山场。福鼎白茶几个产区,由于山场的不同,品质各有高下。

三是看品质。品质不能听广告宣传,一定要自己先品尝。白茶品质高下,一尝即出。

品尝包括口感、叶底、香气、耐泡性。建议可以先花点小钱,先购进小量品尝鉴别。再决定购买数量。

四是看价格。年份、品质决定价格。一款同样年份的白茶,价格也许相差十倍乃至百倍,原因就在品质。比如同样的12年寿眉,也许有的上百元,有的也许要卖到上千元,我们抛开少数商家忽悠、将品质差的充品质好的因素不讲,价格之所以差别就在于其品质。诚信经营的茶商口头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分钱一分货。太低的价格,就有可能存在造假现象。既不要被以次充好的高价所蒙蔽,也不要被低价劣货所忽悠。

五是去多多亲自品尝,才能掌握自己喜好,培养自己的口感和鉴别力——这是我认为的终极选购茶叶的方法。只有多喝,才能有比较,你就知道如何选购,才知道自己花的钱值不值。个人观点:差的老白茶,即使再便宜,也不值得选购。

供参考。

早奶白茶这个茶树新品种好吗?

你好,我是湘农小覃 ,首先感谢你的邀请,早奶白茶新品种好吗?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早奶白茶,是属于奶白茶的一种,顾名思义,它发芽比一般奶白茶要早,新茶上市时间也早一些,有抢市场先机的优势,如果是茶农想大面积的种植的话,不是不可以,但必须结合当地相关的地质土壤,天气变化,还有当地的茶叶认可程度。奶白茶喜欢的人还是很多,但种植条件与别的茶叶略有不同,它不想普通茶叶那么喜欢阳光,暴晒的阳光下会对奶白茶的品质有所影响。

如果你是做茶叶生意的就简单了,问问以前的老客户对奶白茶的看法就好了,或者是简单的做下市场调查就好了。

总结一句话,无论是种植早奶白茶还是营销,都必须清楚当地的爱茶人喜好。在结合其他因素,看看自己适不适合种植早奶白茶或者销售。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