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春茶,铁观音如何分辨好与差
铁观音春茶,铁观音如何分辨好与差?
1、色泽
品鉴茶叶的好坏,第一当然就是看了,看茶叶的成色,铁观音的新茶颜色翠绿,犹如绿色的小蝌蚪,且茶粒爆满,茶条卷曲,而久茶相对暗沉,且味道没有那么清新,少了中清新之感,且冲泡之后的茶汤色泽金黄,诱人。
2、香气
怡人铁观音让人最着迷的当属它的香味,有种胜似清雅的兰花香,不仅不腻,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是其他茶叶无法匹敌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为之着迷的原因,高雅、不失大自然的清新。
3、滋味
想要知道茶叶的好坏,品一杯就能有感觉,好的铁观音,味道清香,口感浑厚,入口回甘,并没有苦涩发麻的感觉,温和,清新。老茶、劣茶相对苦涩,入口之后味道青涩。
4、茶汤
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汤入口,通过舌头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滚动,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细胞作出综合的滋味感应。凡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5、叶底
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茶渣”),倒入盛有清水的盘中,观察叶底。凡叶底柔软、“青蒂绿腹”明显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你能鉴定出正味茶和酸味茶的区别吗?
可以鉴定出的,具体如下
汤色来看:
正味茶:普遍为暗黄绿色,光泽度不好。
酸味茶:普遍为墨绿色,光泽度好。
吃口来看:
正味茶:茶汤清澈透亮,茶水柔软,口感顺滑,回甘强劲。入口很舒服,几杯下去满嘴都是茶,会有种一直想往里咽口水的感觉。通常正味茶盖香不易显现,即便是上等品,首泡盖香一般也较为暗弱,
二水清晰些,三水最强化,属于富有后劲的风格。但从香气来讲,正味以幽香风格多见,虽然强度很难同消青产品相比,但香味淡淡却很悠长。
酸味茶:上等的这类型茶,口感也很好,品尝起来有酸酸的感觉,很多人都会把这种味道认为成观音韵,刚学喝铁观音的人都很容易接受这款茶,但是喝长了,对这款就没有原来那么多好感了。
另外酸味茶一般有明显的酸味,这种茶时间一长,酸味就会发臭,价值相对较低。
铁观音的冲泡方法?
泡茶看似容易,将茶置于杯内,注入热水,待片刻,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很不错,这样的泡法,是不可能泡出一杯好茶的。要想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铁观音还真不是易事;需要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能泡出一杯好的茶汤和滋味。铁观音最好用白色盖碗冲泡,不适合用大杯,大壶,不能久浸,要求水温100度。
那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铁观音冲泡方法及步骤,感兴趣的看一下吧。
1,洗杯,冲泡之前,先用沸水洗杯,铁观音要求器温和水温双高,才能使其内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2,置茶,用茶匙取适量的铁观音茶叶放入盖碗中,茶叶无需过多,一般为茶碗的一半左右即可。
3,洗茶,将烧开的水倒入盖碗中,对茶叶进行冲烫,两三秒就可以了,然后将洗茶水倒掉;用以醒茶及清洗杂质。
4,冲泡,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味,因此人们常说好水出好茶。
悬壶高冲,铁观音的冲水以高冲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是,提起水壶,对准茶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冲入开水后,须等待一至两分钟,以使茶叶中独特的香和韵充分地释放出来,时间不宜太久,太久又会“熟汤失味”,因而等待的时间一定要适度的把握。
5,鉴赏汤色,品饮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应该首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6,细闻幽香,观茶色之后,开始闻其香,铁观音的香气,在茶香中夹杂着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7,观茶汤之后开始品其味,小口乘热品啜,韵味悠长,当你轻轻呷上一口含在嘴里,缓缓送入喉中时,会觉得口舌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只有喝过了铁观音,你才知道什么叫齿颊流香。
铁观音不耐久泡,每次泡完都要将茶水全部倒出,如果此时没人需要,那宁愿将多余的茶水倒掉,也不能让茶叶长久地泡在水中,否则会出现苦涩味。
铁观音一般不超过七道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无明显的茶香后属于茶渣,铁观音并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只有好茶独有,所以品茶以新茶为佳,且上好的铁观音有酸度,若久存则酸度渐失去。
关于铁观音的冲泡,别无他法,就是经验加实践,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怎样给客人介绍铁观音的知识?
铁观音(tiě guān yīn)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清上明制茶法》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
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
中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4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福建安溪县既是世界名茶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乌龙茶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市。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
铁观音成品依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等三大类型。
清香型铁观音: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颜色翠绿,汤水清澈,香气馥郁,花香明显,口味醇正。由于新茶性寒,不可过多饮用,否则会有一定程度的伤胃、失眠。
浓香型铁观音:浓香型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相对清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温,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陈香型铁观音:陈香型又称老茶或熟茶,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再加工而成,亦属半发酵茶叶。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表现为色泽乌黑,汤水浓郁,绵甜甘醇,沉香凝韵。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且有沉重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安溪——铁观音
炭焙的铁观音,是铁观音浓香的一种,这也是成品乌龙茶加工的最后一道改变质量的工序,是铁观音清香型的茶叶在经过用木炭后的焙制过程。焙制的时间、次数与火候看个人口感和市场而定。
冬天可以喝铁观音春茶嘛?
冬天的时候当然是可以喝铁观音的春茶的只不过首先,铁观音春茶肯定是在当年的春季采摘,加工并制作出来的如果在冬天喝,可能历史已经有存放七八个月以上了,这时候的茶叶是否新鲜,包括汤感味道都不如冬天应该喝的一些普洱茶或是红茶,所以如果是冬天想喝铁观音茶叶,不管是春茶是秋茶,都是没有问题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