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百科,安溪铁观音茶存放一年了还能喝吗
铁观音百科,安溪铁观音茶存放一年了还能喝吗?
铁观音保质期:
1、经过轻发酵的,保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
2、经高温烘焙过的,可放上十年二十年,还可以放成老茶;
3、真空压缩包装的,如果在-5℃存放,保质期在两年。
如果没有出现霉变,就可以喝,但味道就没有了。
铁观音(tiě guān yīn)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铁观音在“观音韵”中独一无二,有一种清香。酿造后,它有一种天然的兰花香味,一种纯正的香味,一种芳香持久的香味,以及“七泡多香”的美誉。除了普通茶叶的保健功能外,它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减肥健身、预防和治疗龋齿、清热降火、戒烟醒酒的功效。
铁观音含有高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它具有多种营养和药用成分,并具有保健功能。民国八年,它从福建省安溪引进,尝试在木栅区种植,该区分为两种类型:“红心铁观音”和“红心铁观音”。
文山的主要产地是横断型,枝粗硬,叶松散,芽少,叶厚,产量低,但包装茶的质量较高,生产周期比绿心乌龙茶晚。它的树形状稍小,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又厚又多肉。刀片展开得很平。
扩展资料:
铁观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饮料,具有美容保健功能。铁观音的粗儿茶素组合,具较强抗氧化活性,可消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从而使人体免受衰老疾病侵害。安溪铁观音中的锰、铁、氟以及钾、钠含量比,高于其他茶叶,其中以含氟量高名列各茶类之首,对防治龋齿和老年骨骼疏松症效果显著。
铁观音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安溪铁观音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铁观音
什么茶是高尿酸的克星?
茶叶作为我国居民的饮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水对尿酸几乎没有影响,同时茶叶大多呈碱性,多饮水也有助于稀释和排出尿酸,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饮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饮茶,但茶水对尿酸的降低作用也很弱,不建议大家将茶叶当做万能。相比饮茶而言,我们更建议大家饮白水,每日宜大于2000ml,也可适当饮苏打水、咖啡,不宜饮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 茶水虽然嘌呤含量很低,但茶叶中确含有一定的草酸(主要是未经发酵的绿茶居多),不建议有肾结石等肾功能异常患者过多饮用。同时建议大家饮茶应优先选择淡茶,不宜饮浓茶,胃肠道功能较差者和睡前也不宜饮茶。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茶水,总的来说一句话,有饮茶习惯的高尿酸血症人群,不必过于限制茶的摄入;没有喝茶习惯的高尿酸血症人群,也没有必要通过饮茶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治疗的始终,建议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要适当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要限制饮酒,不喝酒最好,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饮红酒;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540umol/L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血尿酸水平超过480umol/L或出现痛风等并发症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降尿酸药物可选择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药物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监测和定期复查,以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您的家庭医生-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于茶文化?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拿来当药用。
4、汉代: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3.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4. 茶区分布
1、世界产茶区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
2、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变,适合各种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西南茶区,可以考证到中国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而且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对于茶树的生长得天独厚。华南茶区的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极多,茶树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大叶种偏多。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多雨,多丘陵地带,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因地区不同各异。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中国茶文化
茶叶的种类
茶(发酵度0%)
眉茶: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等
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等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苏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华顶去雾等
滇青、川青、陕青等
煎茶、玉露等(我国不多,日本比较流行)
2. 黄茶(发酵度10~20%)
君山银叶(湖南岳阳)
蒙顶黄芽(四川雅安)
霍山黄芽 (安徽)
北港毛尖(湖南岳阳)
沩山毛尖(湖南宁乡)
平阳黄汤(浙江温州)
远安鹿苑(湖北远安)
皖西黄小茶
霍山黄大茶(安徽)
皖西黄大茶(安徽)
广东大叶青
3. 白茶(发酵度20~30%)
白毫银针
白牡丹(大白叶茶、水仙种)
贡眉(小白叶茶)
4. 青茶(乌龙茶)(发酵度30~60%)
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水仙
肉桂
铁观音
奇兰
水仙
黄金桂
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岭头单枞
冻顶乌龙
包种
5. 红茶(发酵度80~90%)
正山小种
烟小种
滇红
祁红
川红
闽红
宁红
越红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6. 黑茶(发酵度100%)
安化黑茶
蒲圻老青茶
湖北佬扁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茶(云南)
7. 再加工茶
加工茶就是在基本茶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花茶:用茶叶盒花进行拼和熏制,使茶叶中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茉莉花茶)
紧压茶:有各种散茶经过再加工蒸成一定形状而制成的茶叶。(如:黑茶紧压茶)
萃取茶:速溶茶
果味茶:柠檬红茶
药用保健品:绞股蓝茶,菊花茶,减肥茶
含茶饮料:茶可乐、绿茶冰淇淋、牛奶红茶
从未断层过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发展史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从未断层过的文化精髓主要有:
第一是语言文化,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语言文化就从来没有断层过,而且越来越发达,这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精髓。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语言文化有非常之多,特别是地方方言更能体现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是文字文化,也可以说是汉字文化,从河南周口殷墟甲骨文到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包北京山顶洞人都是汉字文化的发祥地,文字文化是记录人类运动发展轨迹点符号。后经发展,创造,传承才有了今天成熟的文字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文字的分类:“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对文字发展必较大的如李斯等。
第三诗歌文化自从有了语言,有了文字记载以来诗歌文化就昌盛不衰。从《诗经》屈原《离骚》《天问》《九歌》到楚辞。还有后来发展崛起的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以及元曲,还有“五四”雄起的现代诗。发展到今天更是精彩纷呈,波澜壮阔。
第四文史类文化更是象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发展史上从“四书五经”。有代表性的“二十四史”以及“四大名著”还有与欧洲莎士比亚相媲美的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四大悲剧”。发展到今天更是辉煌灿烂。
第五被称为艺术瑰宝的书法文化也是文化盛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篆隶楷行草都有不俗的表现,不仅被藏家收藏。过去是重要的书写方式,今天是传承爱好欣赏的重要内容。而绘画艺术也是如火如荼,繁荣昌盛。
第六中医药文化从华佗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称建安三神医)到李时珍《本草纲目》等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今天更是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七服装文化有了人类从远古的树叶兽皮服装到汉服到鼎盛时期的唐装发展到今天从未断层,更可谓炫彩繁多。
第八饮食文化更是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发展到今天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饮食文化名吃,粤菜鲁菜川菜等等。
九旅游文化从孔子登临泰山周游列国到今天的世界旅行,太空慢步,都在火爆进行中…
第十如酒文化,交通文化,钱币文化,建筑文化,武术文化都从有人类以来从未有断层过,而且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升华中……
(感谢关注)附本人拙作欣赏
喝茶会上瘾吗?
欢迎关注【懂茶帝】
你是不是几乎每天喝茶?是不是一天不喝就难受?是不是喝的茶越来越好,有一种要破产的恐惧?恭喜你,你上瘾了!
我们通常说的喝茶成瘾,在专业上有一个名词叫“渴求”(craving),俗称想瘾或心瘾,在药物滥用领域是指一种内在的,对特定物质或经历的强烈渴望。对食物的渴求,也被称为“食物成瘾”。
Hetherington编撰的《食物渴求与成瘾》认为,大部分食物成瘾与心理因素、药理作用、生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包括喝茶成瘾在内的食物成瘾,与毒品成瘾具有相似性。
一项利用饮酒调查模型,调查了咖啡、茶的大量消费原因,结果发现:在18种饮用咖啡、茶的动机中,确定了4种动机类型,即两种社会动机为“社交需要”、“作为饮料”;两种个人感受为“刺激感”、“解脱感”。对比分析发现,该项研究结果和酒精消费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消费原因结果是一致的。
哇,茶和酒果然是一家的!
奖赏系统被劫持研究表明,过量进食会使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更加活跃——在一些人中,奖赏系统甚至活跃到,让人们不顾大脑的警告:当人们喝茶到一定量之后,大脑会发出信号,让自己停止喝茶,但此时常喝茶的人就会像酗酒者、吸毒者一样,越想喝茶。
控制食欲的激素会影响下丘脑中摄食回路,也会作用于大脑中控制奖赏感、产生美妙感觉的系统。如果你每天喝茶,但是某天突然停止喝茶,你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找茶,并且会感觉这样喝起茶来更加美味!
饥渴时,激素会使大脑中与食物相关的奖赏回路,尤其是纹状体的活跃程度增强。纹状体中,内啡肽的含量很高,这种化学物质能够提升快感和奖赏感。也就是说,口渴时,饮茶人群对茶的需求会尤其强烈。
多项研究,都比较肯定地表明,成瘾是由某种脂肪或糖类导致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精加工的、可被迅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会刺激食欲。但从整体上看,没有哪一种食物成分可以单独诱发类似成瘾的行为。茶,也是其所含的多种成分给人带来的“享受”,让人逐渐成瘾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茶中有一种成分——咖啡因,是让人成瘾的最重要的因素。
咖啡因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碱),此前也有文章专门讨论过,没读过的同学可以回顾一下哦→《茶叶中咖啡碱的功与过,喝多了导致后代畸形?》
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食物,会增加腺苷感受器的数量(因为咖啡因会压制腺苷感受器,这种反应不足造成神经系统认为细胞需要更多腺苷感受器)。
因为腺苷主要是促进休息和疲劳这种感觉的神经递质,因此当长期饮用咖啡的人离开咖啡后,腺苷的影响会增加(毕竟感受器多了嘛),就使人更容易疲劳、头晕、不开心、无力感,常常还伴随着头疼、平滑肌僵硬。这就使人对咖啡因产生渴求和依赖,瘾就这么出现了。
一般来说,如果每天喝2-3杯星巴克煮咖啡(600mg咖啡因,约6-10杯速溶咖啡),一至两周就可能产生生理成瘾。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喝多少茶会上瘾,但以我们的日常经验看,饮茶成瘾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很多研究都认为,大部分有食物渴求和食物“成瘾”的行为,都不应被视为成瘾行为。包括茶和咖啡,人们突然停止摄入后的戒断症状,是温和的、短暂的。所以也有人说,茶是唯一会让人上瘾的健康饮料。大家还是可以放心喝茶滴!
以上是关于饮茶成瘾的一个粗浅的分析,由于目前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可能会有疏漏之处,也欢迎业内高手多多补充哦!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