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青绿茶,晒青毛茶是熟普

2023-06-09 112阅读 0评论

晒青绿茶,晒青毛茶是熟普?

是的。

晒青是普洱茶的独特制作工艺,早期云南少数民族对茶的利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类似于原始晒干茶,但就是这看似原始、传统、简单的毛茶制作技术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品质特点——越陈越香,因此这种制作技术一直被传承沿用至今。

晒青绿茶,晒青毛茶是熟普

晒青毛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炒青”或“烘青”工艺,也构成了普洱生茶与绿茶的最大差异。晒青毛茶鲜叶杀青通过“翻炒”,利用空气的流动迅速使茶叶降温,仅在3~5分钟内即告完成,其叶片的温度始终不超过60℃,以此保障茶叶中内含的各种化学酶的活性,这些酶往往有“催化剂”的效能,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必需具有的“活性因子”。而“高温炒制”的绿茶则不具备这种活性。

同时,晒青工艺加工出的茶品具有独有的“太阳味”,在口感上别具一格。

生普为什么属于黑茶而不属于绿茶?

谢谢邀请!

普洱茶的类属问题,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话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上面。

先说说传统分类中,普洱茶被归在哪一类?

《制茶学》中,陈椽教授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的系统性上,把中国茶叶分为六大茶类,而普洱茶,被分在黑茶类属滇桂黑茶。但当时没有生普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时被划分在黑茶类属的普洱茶,实际上指的是普洱熟茶。包括黑茶分类中的普洱散茶、七子饼茶、紧茶、沱茶以及被忽略的普洱砖茶通通指的是普洱熟茶,因为普洱茶中,唯有熟茶的制法和品性,和黑茶最为接近。

再说说生普的归属问题?

普洱生茶是后来的提法,这一概念至少在90年代才逐渐流行开来,如果我们把生普再细分成两种:一种是新茶(品质特性还未明显转化),一种是老茶(品质特性明显转化),很容易发现,新生茶的品质特性最接近的是绿茶,具体指的就是晒青绿茶中的滇青。事实上也此,《制茶学》中,将滇青划分在绿茶类,但新茶有归属了,那么老生茶呢?显然还处在是无处安身的流浪状态。

最后说为什么有人把生普归于黑茶?

因为有《制茶学》把普洱茶归于黑茶这一先入为主的前提,而现在大家都知道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那很自然就按逻辑关系把生普也归于黑茶类属了。实际上,《制茶学》上的普洱茶的概念仅限于熟普,与我们现在的普洱茶(包括生普、熟普和陈普)概念不一致,只能说陈椽教授那个年代和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对普洱茶的理解不一样了,观点没有对错,有些结论因误会造成,只是我们在对号入座的时候先看看前提背景。

最后,如果大家想了解普洱茶的类属问题,建议参看拙文:【追根朔源】一文弄懂普洱茶的定义和归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yODU5Mg==&mid=2652792912&idx=1&sn=6b2e06db3b94ce8738a1a954f973914d&chksm=bd2af32f8a5d7a39006cc0d1290968990f155e506a2f70136b08fce365bbfacb8771d1a1f90e&token=1103769509&lang=zh_CN#rd

本文原创 作者:普洱茶吧刀哥

青的组词有哪些?

组词:青筋、年青、青蚨、靛青、青绿、青眼、天青、青苗、茶青、雪青、青工、青衿、绀青、返青、青葙、玄青、豆青、青麻、青紫、青灰、回青等。

一、青筋 [ qīng jīn ]

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静脉血管。

引证释义: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一条粗的,有毛的,青筋楞得多高的膀膊,横在脸前。”

二、年青 [ nián qīng ]

处在青少年时期。

绿茶的瓷杯泡饮法是怎样的?

绿茶不能用紫砂.

最好是玻璃杯或壶.

白瓷也不错.

切记不要用沸水,而且不能加盖焖.

绿茶品饮与绿茶茶具

瓷杯品绿茶

瓷杯品绿茶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一、二级炒青绿茶、珠茶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之类,重在适口、品味或解渴。

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入杯冲泡。

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

杯泡法,茶叶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哪些白茶是绿茶?

有不少茶友以为安吉白茶、正安白茶与福鼎白茶一样皆为白茶,其实不然,安吉白茶、正安白茶是绿茶并不是白茶。

1为什么被称为“白茶”

我国六大茶类是按照发酵的程度进行划分的,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而安吉白茶没有经过发酵,在加工制作方式上属于绿茶,那为什么安吉白茶又会被称为“白茶”,不叫安吉绿茶呢?

因新叶缺失叶绿素而被白化的现象,茶树新芽和老叶都是正常的绿色。而新芽长出来到后期变成叶的时候,这个叶子却是白的,称之为白茶。

安吉白茶是采用“白叶一号”作为原料,其特异性在于春季发芽时,嫩叶叶色呈现可逆性白化现象,白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但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

因安吉白茶需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成品经冲泡后,叶底会呈现白玉色,即形如凤羽色如霜,因而得名安吉白茶。

2什么是白茶?

在最新白茶国家标准中,关于白茶,有以下限定:

白茶,即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茶。

简单来讲,能够称为“白茶”的茶,它要符合两大条件

第一:用特点茶树制作而成

第二:用特定加工工艺制作

用于制作白茶的原料,从国标中可发现,主要分为三类。大白茶、水仙、菜茶。其中,大白茶最为常见,且品质好,市场接受度高,而水仙茶和菜茶,数量不多,在市面上难觅踪影。且香气与大白茶大相径庭,没有一定喝茶年龄的茶友,比较难接受其独特的风韵。而白茶的加工工艺,也是最特别的地方。它不经揉捻、炒青等,主要通过萎凋和干燥而来。这类工艺上的特点,完整保留了叶片的完整性,也是区别于绿茶的关键。

3由来

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颗,据《安吉县志》记载茶树“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八百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的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后经技术人员培育成“白叶一号”品种,在安吉境内推广种植,这便是安吉白茶的由来。

4制作工序

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都是围绕在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大致分为采摘、摊晾、杀青、理条、烘干、保存六个步骤,通过250-300℃左右的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

5品质特征

细看安吉白茶,其条直显芽,芽壮匀整,玉霜隐含,外形较其它茶叶更为独特,冲泡后茶汤嫩绿明亮,香气馥郁持久。

众所周知,春天的绿茶喝起来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茶叶中影响“鲜”味的就是内含物质里的氨基酸含量,而安吉白茶内含的氨基酸含量较普通茶叶足足多上三倍,滋味更加鲜爽清甜,几乎无苦涩味。

又因为安吉白茶茶树生长在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天目山北麓,树竹交荫,因而安吉白茶会带有竹林茶所独具的蕙兰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