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路,洛阳九个县中哪个县历史底蕴最深厚
赵保路,洛阳九个县中哪个县历史底蕴最深厚?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做为一个热爱中国历史河洛郎,对中土洛阳厚重的历史㡳蕴比较了解,在这里做一下回复,以供同仁了解参考。
在河洛地区,历史厚重的县市有偃师市、孟津县、登封市、巩义市、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等,在洛阳下辖九县市中,偃师市的文化底蕴最为深厚,俗话说:古都洛邑半个偃。也就是说‘在洛阳盆地(伊洛小平原),所建的众多朝代中,有一半遣址在偃师市境内`;司马迁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除此之外还有汉魏古都遗址汉魏太学等。
偃师曾经是夏商周的商都,1983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二里头遗址”附近发掘出商朝第一个都城——西亳。其中,《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水经注》: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市尸乡沟村。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洛阳盆圯,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
偃师市近郊还有杜甫墓、缑氐的陈河有唐僧故里、唐朝太子陵(规模橫大,正前方立有武皇所立的硕大石碑,上有武皇的珍贵手书,两边矗立有大量不刻,四周分别立有一对石狮,缑山上还有女皇武则天为周朝X王子(相传王氏之祖),所立的亲笔手书‘升仙太子碑`,另外还有司马光故居和独乐园,大宋名相园,东汉南偶陵墓等等。
孟津县的文化底蕴也很厚重,汉武帝陵,河图洛书寺等。
洛阳花期是几月?
桃花
花期:3月中下旬
地点:上观乡梨树沟村等
●槐花
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地点:赵保镇于沟村、宜赵路沿线、寺河水库周边等
●连翘花
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地点:花果山乡寺院村
●杏李花
花期:3月中下旬
地点:韩城镇于洼村
洛宁县
●梨花
花期:3月下旬
地点:马店镇关庙村
●槐花
花期:4月下旬
地点:小界乡嶕峣山
●牡丹
花期:4月中下旬
地点:赵村镇土桥村
●金丝楸花
花期:5月中旬
地点:长水镇连山村
楸(qiū)树基地
新安县
●山桃花
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地点:石井镇荆紫仙山景区
●牡丹
花期:4月初
地点:仓头镇王村
●梧桐花
花期:4月中旬
地点:磁五仓公路沿线
孟津区
●梨花
花期:3月下旬
地点:会盟镇铁炉村(乘坐307路公交车可达)
●牡丹、芍药
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地点:朝阳镇石沟村
●桃花
花期:3月下旬
地点:送庄镇白鹿村(乘坐367路公交车可达)
偃师区
●槐花
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地点:大口镇山张林场(乘坐808路公交车可达大口镇)
●杏花
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地点:缑氏镇孙坡村
●油菜花
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地点:大口镇翟湾村(乘坐808路公交车可达大口镇)
洛阳的宜阳县怎么样?
宜阳县东依千年帝都 洛阳市区,南临嵩县,西望洛宁,北接 新安,东南与伊川为邻,西北与义马市渑池接壤,是洛阳“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链条城市,距离洛阳中心城区17公里。宜阳县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2013年),户籍人口69万人(2013年)。2013年,宜阳县全年生产总值193.8亿元。
中文名称
宜阳县
外文名称
Yiyang County
别 名
福昌
地理位置
洛阳西部
面 积
1616.8平方公里
人 口
69万(2013年)
方 言
中原官话 洛嵩片
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14.8℃、 地温12.8℃
著名景点
灵山寺、花果山、李贺故里、五花寺塔、虎头寺石窟
城市概况
简介
宜阳县志
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位于距洛阳市以西20公里处,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洛阳市总面积的11%。全县平均海拔360米,县城海拔195米。宜阳县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两岸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223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两纵四横加一高”的省级以上公路网络。
介绍
地理位置
宜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全县地貌西高东低,南山北岭,沟壑纵横,山秀水明。总的概貌是“南岭北丘西南山、洛水一线中间穿、 三山六丘一分田”。 全县有大小河流及山涧溪水360多条,中小型水库46座。矿藏及林木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0余种,其中:煤炭、石英石、钾长石、重晶石等储量大、质量好,具有极大的开采潜力,各种用材树90多种,至今尚存的灵山银杏、韩城龙柏、西庄国槐、马河秋榆、祁庄白松等被文物部门列为珍优保护树木,血参、柴胡、茱苓等药材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
乡镇人口
宜阳县辖9镇7乡1个办事处,,353个行政村。现有人口总量6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占总人口的21.6%。民族有汉、回、壮、蒙、藏等30多个,其中汉族人口占98. 9%,回族人口占0.8%,壮族人口占0.2%,其他民族人口占0.1%。
文物古迹
宜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过去被称为“船城”。据县志记载和文物普查中发现,全县有古城址15处,宫殿17座,庙堂41处,亭台、楼阁19个、祠、庵、寺、观78处,古驿站9处,古桥梁29孔,古墓葬38个,馆藏文物5200件。 其中邵窑遗址、苏羊遗址、灵山寺、五花塔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宜阳县不仅古迹众多,山水名胜也星罗棋布,山、坡、崖、洞、窟、泉、池、溪、潭、井一应俱全。距县城50公里、海拔1831.8米的“花果山”,山奇、石怪、洞佳、水秀、雾美、林茂,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灵山寺”是中国佛教名刹“白马寺”的姊妹寺,坐落在宜阳城西8公里处洛河南岸北麓半腰。寺内建筑典雅庄重,古色古香,寺后凤凰岭满山翠柏,浓密葱郁,寺侧凤凰泉幽深清丽,甘甜宜人,寺前银杏树下悬崖垂秀,洛水萦回。“九龙洞”顶壁石柱耸立、石幔悬挂、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异景奇幻,使人如游仙窟。另有白鹿苑、召伯听政处、李贺故里等名胜枚不胜数。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宜阳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发展,科教文体卫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迈入十二五新时期,全县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畜牧大县、烟叶大县、工业强县”三大目标的指引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经济繁荣昌盛、科技文化发达、基础设施完备、民主程度极高的新宜阳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沿革
宜阳地域,夏、商属豫州雒西地。西周属周南地,为召伯听讼之所。春秋归晋,亦曾为毛国地。战国为韩宜阳邑。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今巩县孝义镇西)设三川郡,其辖境大致为灵宝以东,中牟以西,黄河以南及北汝河上游地区,宜阳属之。
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汉王二年(前205)改三川郡为河南郡,隶属不变。汉武帝为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分全国为13州,其中京师地方称司隶校尉州,宜阳属之。元鼎四年(前113),割河南、南阳二郡西境,置弘农郡,郡治灵宝,辖11个县,宜阳属之。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宜阳属司隶校尉州弘农郡。
三国时,宜阳在魏国境,仍属弘农郡。
东晋十六国时,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宜阳历属汉,前赵、后赵及后秦等。
南北朝仍以州、郡、县相称,南朝宋,宜阳仍属弘农郡。北朝魏,宜阳属河南郡(齐、梁、陈时期,宜阳属北朝)。北魏孝昌初(525),置宜阳郡,辖宜阳、新安(今渑池境)、东亭(今嵩县境)三县。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魏分东、西,宜阳县归属无常。东魏,置金门郡,兼置阳州。天平四年(537),废金门郡,置宜阳郡,辖宜阳、南渑池、金门三县。另设甘棠县,属新安郡。西魏文帝时(535~551),阳州下辖宜阳郡,郡治洛宁,又于今洛宁境分置北宜阳县,治黄卢城,属宜阳郡。废帝二年(553),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改为永宁县。北周明帝(559~560)曾于一合坞置宜阳县。旋废,置熊州,属宜阳郡,继又更熊州为昌洛县。
隋代开皇初,废宜阳郡为县,归属河南郡。开皇十八年(598),将宜阳县改为洛水县,仁寿四年(604),改甘棠为寿安(今河下一带),并于大业元年(605)初,废洛水、熊州入宜阳县。又于大业四年(608)增设兴泰县(今赵保,隋末废)。义宁元年(617),移寿安于九曲。宜阳、寿安、兴泰三县(均为宜阳境)同属河南郡(兴泰曾一度属襄城郡)。义宁二年(618)复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并改宜阳郡为熊州。
1998年,宜阳县辖3个镇、16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城关乡、寻村乡、石陵乡、盐镇乡、韩城乡、高村乡、西石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白杨乡、樊村乡。
2000年,宜阳县辖5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50356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44313 、丰李镇 66956 、柳泉镇 55276 、韩城镇42093、白杨镇41134 、城关乡 33117 、寻村乡 54501 、石陵乡 21439 、盐镇乡 41307 、高村乡 21520、 西石村乡 25148、三乡乡32178 、张坞乡 33638、 穆册乡 3989 、上观乡 6278 、莲庄乡 28603 、赵保乡29754、 董王庄乡 28286 、樊村乡 24645 、宜洛煤矿虚拟镇 9615 、洛阳氮肥厂虚拟镇 6566
2005年,宜阳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西石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高村乡管辖,高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石陵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盐镇乡管辖,盐镇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宜阳县辖6个镇、11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白杨镇、韩城镇、香鹿山镇;城关乡、盐镇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樊村乡、高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
截至2016年9月30日,宜阳县辖7个镇、10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白杨镇、韩城镇、香鹿山镇、锦屏镇;盐镇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樊村乡、高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