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茶叶有通俗易懂的分类方法吗

2023-06-07 107阅读 0评论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茶叶有通俗易懂的分类方法吗?

同一批鲜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成茶,形成了各个茶类,共计六种,也就是六大茶类。从清爽到味醇,从清新花香到沉闷陈香,各个茶类的特征明显而互不相同。

这次的分类不同以往,不细分各个茶类下的茶种,分得太细,不懂的不了解的东西就越多,反倒会更麻烦,索性直接根据风味特点将六类茶分类,给大家一个参考,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茶类再说。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茶叶有通俗易懂的分类方法吗

六大茶类可以分为清、熟、陈三种滋味风格。

清,清香自然:

属于清的茶类,发酵程度低,或者轻度焙火。主要说的是绿茶(0%)、白茶(20%)、黄茶(10%至20%)、刚制成的生普(10%)和轻烘焙的清香型乌龙茶(30%)。这些茶风格清爽,重视鲜甜,茶汤颜色为绿、黄。有花香、毫香、豆香、栗香等等。

清香自然可以用来概括这些茶类的风格,未经过发酵的绿茶和轻发酵的黄茶、白茶、乌龙茶,滋味鲜爽,茶质较嫩,茶汤虽浓但滋味并不醇厚,滋味更接近茶叶的本味,茶色均为绿色和黄色,自然清新。

黄山毛峰

白毫银针

清香型铁观音

熟,温和甜润不刺激:

说的是发酵程度重,焙火重的茶。红茶(90%左右)和重烘焙的浓香型乌龙茶(60%至80%),这些茶风格温润甘甜,部分烘焙重的茶滋味会浓厚刺激。茶汤颜色以黄、橙、红为主,香型多而复杂,有果香、蜜香、薯香等等。

熟就是字面意思,指的是发酵比较重的茶类,茶叶的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很多物质被分解,特别是那些具有收敛作用的物质,这使得茶的滋味更温和。这类茶的香型丰富,有各种香气,茶汤的颜色也变得更“成熟”,以橙色、红色为主。

武夷岩茶

滇红

陈,如老酒般醇香:

陈说的是后续再发酵和经过长年存放的黑茶(90%至100%)、熟普(100%)、老生普(60%)、老白茶(60%)。这些茶风格浓厚醇和,茶汤颜色橙、红、红褐色,有熟果香、陈香、糯香、枣香等,长期存放后有谷仓味。

后发酵这种方式很特殊,简单成茶后再通过洒水或者储存进行发酵,最后形成的味道非常特殊,就像陈年老酒一般,甘甜顺滑又香醇。随着陈放,老茶的发酵度越来越深,韵味会发生变化。

黑茶(茯砖)

普洱熟茶

陈年贡眉(白茶)

通过这三种风格,也能有个基本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个风格即可,相信大家会对茶叶的了解愈加清晰。

客观公正有用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安吉承茗茶场”即可,望大家支持。

大红袍茶汤红色好还是橙色好?

橙色好。对于特级的大红袍来说,它冲泡的茶汤应该是深澄黄色的,就算是往返冲泡三次之后茶汤色依然不会变淡。如果发现只冲泡一两次,茶汤颜色就有非常大的变化,那么就要注意了哦~这种大红袍很可能是加入了添加剂,以此来掩盖其在制作工艺上的缺陷或者原料的残次。它不仅品质差,口感单调,而且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危害呢!

特级大红袍的茶汤非常的清澈透亮。如果你发现冲泡后的茶汤是非常的浑浊的,在沉淀之后杯子的底部还有一些除茶叶以外的其他沉淀物,那么就要注意了,这种大红袍的品质肯定是有问题的!

滇红茶汤什么颜色的好?

滇红茶香味有甜香,或蜜香,或薯香,滇红茶是发酵茶类,属于红茶类别,滇红茶性温和,适合一年四季饮用,尤其秋冬喝最适宜。

冲泡好的滇红茶汤色鲜红,可以透过玻璃杯看到匀亮的叶底红润有光泽,并且好的滇红茶金毫显露,还伴随着鲜浓醇厚的香气,肺腑皆润,喉咙放开,身心舒畅,肠胃如清洗过,通体滋润,满口芬芳甘甜,回味无穷。喜欢喝红茶的人估计都会喜欢上滇红的味道。

绿茶分类?

绿茶主要分四大类,主要品种有:1、晒青绿茶,包括滇青、川青等;2、烘青绿茶,包括黄山毛峰、六安瓜片;3、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4、炒青绿茶,包括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

绿茶的主要品种

绿茶主要分为炒青绿茶、晒青烘青、蒸青绿茶与烘青绿茶共四大类,其中,晒青绿茶通过日光来晒干,主要品种有滇青、川青等。烘青绿茶是在烘笼中进行干燥,主要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品种。

蒸青绿茶的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自湖北恩施,是利用蒸汽来杀青的一种古老制作方法。蒸汽会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进而形成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叶底青绿的品质特点。

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茶、桂平西山茶等品种,都属于炒青绿茶,按形状的不同,又有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类型

茶叶审评流程及标准?

茶叶审评基本流程:

取样—把盘(评外形)一扦样—称样—冲泡—沥茶汤一评汤色一嗅香气—尝滋味一评叶底一审评结果与判定。

一、取样

1、初制茶取样方法:1匀堆取样法:②就件取样法③随机取样法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打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分样器或对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二、把盘

1、将代表性茶样放入评茶盘中,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动,使样匾里的茶叶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匀分布在样匾里的毛茶通过反转顺转收拢集中成为馒头形,这样摇样匾的“筛”与“收”的动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2、用目测、鼻嗅、手触等方法,通过翻动,调换位置,审评干茶香气、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净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无异杂味,香型。

4、目测其上、中、下段茶的情况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状是条形还是针形等,色泽是否有油润,还是枯暗,颜色是翠绿,嫩绿,或黄绿等,目测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净度是否有非茶类的夹杂物。

5、手触茶叶,感受其的重实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样

扦样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时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样。

1、扦样时,要将茶样盘中的茶样用回旋法收到茶盘中,成馒头状,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馒头状中。

2、扦样时用三个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称样

称样就是称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该茶样时所需要的茶样重量。

将扦起的茶样缓慢放入称样盘中,同时眼观天平的重量变化,达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够该茶样审评所需的克数。

五、温杯

在冲泡时一定要先温洗审评器具,温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温度和达到清洁器具作用,避免在冲泡过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温度太低降低审评杯中水温,达不到冲泡要求的水温,从而影响茶样的内质品质,清洁器具目的是清除残留在器具的气味 少宝免残留的气味影响该茶的品质。

六、冲泡

1、将称取好的茶样放入事先温洗好的审评杯中,将烧开的沸水(100°℃)注入审评杯中,一次性注满,加盖,计时。

2、多杯不同茶类审评时,就以需要最长浸泡时间的茶类所需要的时间计时。

七、沥茶汤

1、熟练者可用单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夹住杯把,姆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2、初学者可用双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八、评汤色

评汤色就是利用人体的感受器官眼睛观看审评其茶汤的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