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为何说碧螺春形如铜丝条蜜蜂腿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为何说碧螺春形如铜丝条蜜蜂腿?
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属螺形炒青绿茶,原产于苏州太湖洞庭东、西两山。
因为成茶茸毛密布、条索纤细、卷曲如螺,被当地人称为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香气中带有绿茶中极为罕见的花果香,被无数茶人喜爱。

关于碧螺春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因产于碧螺峰而得名。另外一个流传更广的说法,就是源于康熙皇帝的赐名。
据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品饮此茶后,龙颜大悦,但得知这款茶叫“吓煞人香”后觉得名字不雅,因其翠碧诱人,卷曲如螺,春意盎然,遂赐名“碧螺春”。
苏州洞庭山产茶历史悠久,且受到历代茶人推崇。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记载有:“苏州长州县生洞庭山”。宋代朱长文《吴县图经续》:“洞庭出美茶,归入为贡……”
清代龚自珍更是对碧螺春推崇备至:“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碧螺春之所以能够得到大众喜爱,主要是它的生态环境、采制技术及品饮特征决定的。
江苏太湖洞庭东西山不仅气候、土壤很适合茶树生长,而且更为独特的是,洞庭山的茶树都与果树混生,在桃、李、杏、梅、桔、枇杷、杨梅等芳香的陶冶下,使碧螺春独具花香果味的独特口感。
碧螺春美誉?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洞庭碧螺春东山好还是西山好?
1 这要看个人口感和喜好而定,无法简单地回答哪个更好。
2 碧螺春是一种以芽叶为原料制作的绿茶,东山产的碧螺春以细嫩的芽叶为主,因土壤、气候等地理环境不同,味道略带鲜爽;而西山产的碧螺春则以芽叶和叶子混制,因土壤中含有更多矿物质,味道更加浓郁。
3 无论是东山产的还是西山产的碧螺春,都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建议品鉴后自行选择。
四川乐山碧螺春怎么样?
四川乐山不产碧螺春。碧螺春产在江苏苏州的洞庭山,样子卷曲,干茶布满白毫。在四川你看到的碧螺春只是借了碧螺春形状,应该叫蒙顶甘露,长得和碧螺春一样,卷曲状,满白毫,因为没有洞庭碧螺春有名,所以接了碧螺春的名字。事实上,好的甘露不亚于碧螺春,虽然香调不同,口感有点差异,但仍是一款好茶。
哪的碧螺春茶最好?
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故亦称“洞庭碧螺春”、“苏州碧螺春”品质最好。康熙御茶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俗称“佛动心”。《太湖备考》记载:“茶出东西两山,东山者胜。有一种名碧螺春,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赞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碧螺春原产地的茶树与桃、梅、杨梅、枇杷、板栗、桔、李等花果树间种,固正品碧螺春有一种独特的花果香,且形似“蜜蜂腿”、“铜丝条”,身披白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