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茶叶,明朝西南的茶叶贸易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2023-06-03 125阅读 0评论

赣州茶叶,明朝西南的茶叶贸易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明初,对周边邻国采取友好政策,建立邦交,互派使节,尤其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最密切,惟双方实施“朝贡贸易”禁止私人贸易。明政府为管理对外贸易,特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设立市舶司。当时东南亚各国输华商品多属奢侈品和药品如犀角、象牙、玳瑁、玛瑙、香料等,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瓷器、丝绸等。

明成祖为宣扬国威和发展对外贸易,特派郑和下西洋(今之南洋及印度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先后七次,到达的地方遍及爪哇、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更远至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船队,满载瓷器、茶叶、丝绸、金银等中国特产、用以换回亚、非各国的奇珍异宝。郑和七次下西洋,使华茶能够在亚、非诸国得到广泛的认识,对华茶的传播有正面的效果。

明太祖废团茶兴散茶,散茶壶泡法或撮泡法的沏饮方式在十五、十六世纪兴起并流传,为明清以来中国饮茶方式的主流。十七、十八世纪传入日本,形成沏泡法的煎茶道;十八、十九世纪传入朝鲜,经由草衣禅师等的倡导,韩国茶礼以沏泡法再度兴盛。

赣州茶叶,明朝西南的茶叶贸易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签订于尼布(今苏联涅尔琴斯克)。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华茶源源进入沙俄,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定恰克图界约,确定恰克图为中、俄互市地点、华茶(先是武夷茶,后是荆湖茶),以舟船、挑夫、牛帮、马帮相继,经由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山西到河北张家口再以驼队经由内蒙、外蒙到恰克图交易运往莫斯科。其运输途径为:

武夷山→江西铅山河口镇→船运(信江)→(鄱阳湖)→九江→(逆长江)→武昌→(溯汉水)→樊城(襄樊)→唐河→社旗→洛阳→泽州(晋城)→潞安(长治)→祁县→忻州→张家口→归化(呼和浩特) →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

一条自武夷山至恰克图的中俄茶叶之路兴起,清干隆、嘉庆、道光年间,中俄茶叶贸易繁盛,茶叶之路上的驼队,驼铃之声数里可闻。这是继丝路之后,代之兴起的国际茶叶商路,是华茶经由陆路走向东欧之路,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及提高了武夷茶的名气。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沙俄积极发展本土茶叶,由中国引进茶籽、茶苗,并于1893年聘请以刘峻周为首的茶叶技工在高加索,格鲁吉亚开辟茶园,设厂生产茶叶,至今高加索,格鲁吉亚地区,仍是欧州唯一的产茶地区。

16世纪初,葡萄牙开辟了绕过非洲的新航线,葡萄牙的殖民势力也从非洲延伸到亚洲,1553年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的居住权,随后荷、英、法、美、俄等势力纷纷来到中国,这些殖民者以探险家、传教士名义、进入中国内地,对中国茶叶产生浓厚兴趣,学习饮茶,记录茶事见闻,十六世纪末西欧逐渐认识中国有一种奇特的饮料叫茶(发Cha音)。

1596年荷兰人在爪哇建立了东方产品转运中心,1602年成立荷属东印度公司,并于1610年首先将茶(绿茶)运到西欧。饮茶习俗遂由荷兰传至法国、德国及英国,华茶(尤其是武夷茶)引起西欧各国的瞩目。

英属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12月31日经伊丽沙白女王特许成立,在东起南非好望角西至南美合恩角,含盖印度洋及太平洋的海岸线,有贸易垄断权及政府所授予的公权力。1669年英国立法禁止茶叶由荷兰输入,授予英属东印度公司茶叶专卖权,当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即由爪哇转运华茶到伦敦。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开放港口对外贸易。168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首次由厦门直接运送华茶至英,开始中英的茶叶直接贸易。

清干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诏“遍谕番商,嗣后口岸定于广东”。集中于厦门的英国商船全部转向广州,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瑞典及后起的美国等国商船齐集广州,广州成为华茶出口的唯一口岸。福建、江西、安徽等内地名茶(以武夷茶最负盛名),在江西铅山河口镇装船,由信江向西顺流而下,运至鄱阳湖,走赣江至赣南,由挑夫运过大庾岭(南岭),至韶关转运至广州,经由洋行(行商)交易出口,船运至西欧及美洲。武夷茶由海路进入西欧,再创高峰,甚至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1685年成立粤海关,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划分开来分别征税。凡经营洋货入口和出口土货的均称为“洋行”,由于行商须经政府批准,发给行贴,具有官商性质,当时称广州既有的十三家官商为十三行,茶叶是十三行与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

由于当时除领贴的官商外,还有未经批准的散商,遂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立官商的组织“公行”,垄断茶叶的出口经营,外商购入茶,只能委托公行代购,并在公行货栈中过秤、打包、加戳,并代缴关税才能出口,直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南京条约签定之时,始将公行制废除,开放自由贸易及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茶叶唯一出口港的地位,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福州的茶叶出口值已超越广州。

清政府因鸦片战争失利,1842年签定南京条约,开放五口(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其后汉口、镇江于1858年,九江于1861年,杭州于1896年相继开放,欧美列强争夺营销茶叶之重利,华茶源源输出欧洲及美洲,1886年华茶外销量高达13.4万吨(268万担),创历史新高。十九世纪初,英、荷、法相继在其亚洲殖民地发展茶产业,最初也是从中国引进茶籽及制茶技工,继而大力发展及推广阿萨姆大叶种红茶而取代了华茶的地位。

美洲有英属、法属、及荷属殖民地,最早饮茶者为荷属阿姆斯特丹人民,(约在十七世纪中叶)。1690年波士顿已有领有执照的茶叶销售商。1773年英属东印度公司获得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对中国及印度贸易特权的特许书,同年英国颁布茶叶法,授权英属东印度公司直接运输茶叶至美洲殖民地,每磅抽税三便士,遭殖民地人民群起反对抵制英茶输入,而于1773年12月16日发生闻名于世的波士顿茶叶事件,此举引起英国会决议封锁波士顿,不久酿成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经由纽约开往广州,开始中美的茶叶直接贸易,此后华茶源源入美。美国率先设计建造三桅快速帆船(Clipper),1845年750吨级的彩虹号首航至中国载运茶叶等土特产,缩短茶叶海运时间,引起西欧各国的瞩目,竞相发展快速帆船,引起茶叶海上运输之竞赛,大大缩短新茶海运时间。直至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蒸气轮船才取代快速帆船由东方载运新茶之欧美。

明清乃至民初纵横中国西南的茶马古道,是连接滇、川、藏,以马帮运输茶、盐及土特产的古商道,是中国内地通往西藏、西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西南对外经济贸易和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古驿道,对华茶的向外传播亦有着重要地位。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0, 第2期:85-86

常茶高速公路经过哪些地方时?

茶常高速公路是联系闽南、赣南、湘南“三南”地区的重要纽带。

该线以泉(州)南(昌)高速湖南株洲茶陵县出入口为起点,经郴州安仁县、衡阳耒阳市与常宁市,至衡阳祁东县与益娄衡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50公里,设计技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6.0米,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总投资105亿元。

江西特产必买清单?

1、景德镇瓷器

古老的中国有三大“宝贝”,那就是瓷器、茶叶、丝绸,其历史意义、价值不言而喻,要说瓷器,当然是首推江西景德镇瓷器,毕竟这里是闻名天下的“瓷都”。

2、庐山云雾茶

此茶最早为一种野生茶,后经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宋代时列为“贡茶”,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3、李渡毛笔

李渡毛笔是江西著名的特产之一,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而且制作方法独特,工艺精湛,。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担任临川内史时,就对李渡毛笔爱不释手,据说他的书法珍品,有不少就是用李渡毛笔书写的,因为王羲之的缘故,故而李渡毛笔的名声大噪。

江西特产的商品广告语?

江西特产

赣南脐橙、南丰蜜桔、赣北早熟梨、广昌白莲、大鄣山有机茶、万载龙芽百合、瑞昌山药、大余金边瑞香、樟树杜仲、奉新碧云大米、江西米粉、鄱阳湖清水大闸蟹、鄱阳湖青虾、彭泽鲫鱼、崇仁麻鸡、兴国灰鹅、安福火腿、英雄乳品、井冈毛竹、吉安香樟

江西省山区丘陵多,水面广,地形复杂,气候各异,丘谷相间,河流交错,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发展地方特产的天然基础。

江西赣南采茶戏有哪些?

艺术特点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小丑及小旦 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 传统剧目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100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保留的传统剧目有90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检菌》、《瞎子闹店》、《卖花钱》、《香火龙》、《阿三打铁》、《五岭之春》、《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满妹添喜》、《睄妹子》、《补皮鞋》、《钓?》等等。这些剧目,多为喜剧,反映了赣南广大劳动群众(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片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 推陈出新 近年来,赣州采茶歌舞剧团又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并进京汇演,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它数十个单项奖。昔日的山茶花,今天开放得更加烂漫。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