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映朝阳,乾隆写得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2023-06-03 128阅读 0评论

春色映朝阳,乾隆写得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作为在统治时期继承了《康乾盛世》的清朝皇帝乾隆,也是一位精通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饱学之士。乾隆对自己的文笔才情非常自信,在到各地巡视的过程中,到处题碑写匾,吟诗作对。他一生写诗填词41863首,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最高产的诗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大都平平无奇鲜有十分出色的。下面我说的这一首,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是我本人最喜欢的,而且流传较广,并引出一段佳话。言情小说家琼瑶女士因此诗和北京一个叫“公主坟”的地名,竟然写出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曾经风靡全国。这首诗就是乾隆为自己画的《烟雨图》的题诗。原诗如下: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我之所以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情真意切,触景生情,一个君临天下的大皇帝居然如此儿女情长,不能不说,这首诗很接地气。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

万仞绝壁映朝阳是哪一首诗?

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

春色映朝阳,乾隆写得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

乾隆写给女人的一首诗?

乾隆即位后,作为中宫之主的富察氏成为了乾隆的“贤内助”。乾隆曾赞道:

“朕躬揽万机,勤劳宵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对皇后的喜爱可见一斑。

形容牡丹花的词语有哪些?

牡丹这一意象进入诗词领域从唐代开始,这与唐人热衷于牡丹有关,这一偏好一直延续到宋代。所以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宋代有大量吟咏牡丹的诗词。

关于牡丹的诗词总近1500多首,其中唐宋就占到75%的比例,将近1200多首诗词。可见唐宋人对牡丹的喜爱。而在唐宋牡丹的诗词中,宋又占据了大概900多首,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宋人比唐人还爱牡丹。

牡丹意象的发端在谢灵运!

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中载:“牡丹,前史中无说处,惟《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际多牡丹”’,这段记载指出在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谢康乐集》才有“牡丹”一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又唐韦绚所撰《刘宾客嘉话录》中载:“世谓牡丹近有,盖以前朝文士集中无牡丹歌诗。公尝言杨子华有画牡丹处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花亦久矣。”在其它艺术门类中,只在北齐人杨子华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画得分明的牡丹。

但有唐一代,牡丹不仅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文献资料及其他的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中,成为审美领域“热宠”的意象,更被奉为“国花”,在唐代社会的政治、民俗、文化生活中大放异彩,这在诗文中有丰富的体现。

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一原本在唐前鲜有所闻的花卉,一跃而成“富贵”之花,与武则天、唐玄宗、杨玉环以及“诗仙”李白关系密切。

在文学典籍中,对武则天与牡丹之事记载颇多。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序中云:“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预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者所知。花则何预焉。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浸盛。”

另一奠定牡丹富贵之花意蕴的标志性事件是文学史上大家津津乐道的唐玄宗、杨玉环沉香亭赏牡丹,以及李白奉制作《清平调》三首之事。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唐时“赏牡丹”这一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一览无余。后虽经安史之乱的重创,但奇怪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并没有让唐人对牡丹的赏玩之风消退,对牡丹的狂热一直延续到北宋,成为唐宋两代的文人在诗、词、赋、文中争相吟咏的对象,涌现出不少名篇佳作。

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商隐《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罗隐《牡丹》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温庭筠《牡丹二首》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醉后佳期在,歌余旧意非。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莫惜薰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白居易《白牡丹》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王维《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北宋欧阳修所做植物专著《洛阳牡丹记》先叙花品,再释花名,最后以牡丹的培植技术与洛阳民众赏花的风俗作结,不仅内容丰富、层次井然,更以叙述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成为宋代牡丹专著的典范。

欧阳修作为文坛盟主其文影响巨大,因而宋代士人纷纷效仿,出现了许多描写牡丹栽培、种植及鉴赏的作品。

北宋文人相比较唐代文人,以独特的眼光与视角观察和表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诗文创作无论在题材、表现手法还是审美意趣上与唐人相比都有很大突破。

北宋文人在审美对象选择上的世俗化和意趣表现上的日常化的转型,彰显着独特的创造活力,以潇洒自适的风流姿态在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牡丹》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

刘克庄《记牡丹事二首》

西洛名园堕劫灰,扬州风物更堪哀。纵携买笑千金去,难唤能行一朵来。

辛弃疾《杏花天·牡丹比得谁颜色》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梅尧臣《牡丹》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 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

邵雍《牡丹吟》

一般颜色一般香,香是天香色异常。真宰功夫精妙处,非容人意可思量。

范成大《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三首》

佳人绝世堕空谷,破恨解颜春亦来。莫对溪山话京洛,碧云西北涨黄埃。

王安石《後殿牡丹未开》

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此花似欲留人住,山鸟无端劝我归。

除去唐宋,后人的牡丹诗词就差的多了,唯有个别几首可以看,其中以徐渭和唐寅的为好。因为其二人的牡丹图都是极佳。配合着诗文图画,牡丹的内涵气质更显独到之处。

《牡丹图》唐寅

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李端端落籍图》唐寅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牡丹图扇面》

倚槛娇无力,临风香自生。旧时姚魏种,高压洛阳城。

《燕子楼》徐渭

牡丹春后惟枝在,燕子楼空苦恨生。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分为翡翠笼俱老,讶道泉台伴不成。犹胜分香台上妾,更无一个哭西陵。

你会想到什么?

一提到济南,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明湖、趵突泉......

“泉城”济南,泉是这个城市离不开的意义。

如果你来济南,那一定不能错过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美景!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由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和环城河组建而成。

在这里可以充分领略济南的泉水文化。

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环城河【去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N大理由】

理由1:景区是一条完整的、环绕济南中心老城区的、由泉水汇流而成的泉水河湖特色景观带。

理由2:景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

理由3:景区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堪称“玉带串名泉,一水连百景”,集中展现了泉城济南的自然泉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理由4:大明湖四季分明,景色秀丽,春色扬烟,夏挹荷浪,秋容芦雪,冬泛冰天,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名胜古迹点缀其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