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杨柳千门绿,无情最是台城柳中无情妙处
风吹杨柳千门绿,无情最是台城柳中无情妙处?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盛的局面。
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他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
我行我素的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两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
它暗示了一个腐败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
堤柳堆烟,本来就容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借,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更加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年俗古诗?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形容长安城的诗句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
写长安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牧《长安秋望》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3、唐代白居易《长安春》
原文: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东门的杨柳下垂着,样子软弱无力,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衰黄之色。
东街的的酒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眼都是春光,满腹都是春愁,岂能轻易销得?
4、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原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译文:
长安纵横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患。玉辇奔驰。金鞭络绎。出入于公主的府第,往来于王侯贵族之家。
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游丝飘绕着绿树,一群啼叫的娇鸟催开了百花。
游蜂戏蝶在千门万户前飞舞流连,碧树成荫,楼台掩映。复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欢花形;双阙高耸,殿宇相连,阙上都雕着凤凰形的饰物。
5、北宋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原文: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我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
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
这个城市历史上有哪些诗词吧?
现在在兰州,简称兰,别称金城,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黄河上游,是甘肃省的陆域几何中心,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美誉。
兰州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备受文人骚客的青睐,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兰州的诗句。
一、《凉州词 》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望海潮 上兰州守 中州府》 邓千江 (元)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
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译文: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三、《紫骝马》卢照邻(唐)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译文:紫骝马矫捷骄嘶,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腾。 来到河边却不肯渡河,仿佛也可惜弄湿锦绣的障泥围裙。 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黄云海戍迷离不见。 挥鞭驰骋万里去,怎么能老是思念春闺的佳人。
四、《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谭嗣同 (清)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
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
译文:兰州最早于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设金城郡以来,到如今已近两千年之久。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开拓疆场。一时的武力得逞,致使其后两千年来耗用大量人力物力来驻守边疆。如今西方列强也想借用武力来征服东方国家,其遥远的后勤补给,势将使之今后面临长期疲于奔命的局面。而驻守北方边陲的将士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啊!作为一介书生未必懂得个中的喜忧,登楼远眺边塞形势,更让人觉得不知道往哪里走才好。
五、《我忆兰州好》江得符(清)
我忆兰州好,熏风入夏时。
踏花寻竹坞,醉日泛莲池。
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
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
译文:兰州大大小小的官署花园及私家花园。即为元代莲荡池。明肃王叠石筑亭,植柳栽花,为鸥凫浴浪,颇有江南风格的园林。清季重修为小西湖。湖光月影,交映生辉,正是泛舟游赏的好时光。盛夏漫步河滨,水车高大身影在暮色中缓缓转动,轧轧作响,凉风徐来,一缕诗意涌上心头。
六、《金城北楼》高适 (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潘溪老,休道犹思塞上翁。
为向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译文: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七、《题金城临河驿楼》 岑参 (唐)
古戌依重险,高楼接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昨捕鱼郎。
译文:在楼上能看到五凉,山道盘旋环绕,水浸城墙,诗人客居塞外,忽然回忆起在故乡捕鱼的闲适情景。
长安是哪朝哪代人?
长安不是人名,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典型。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盛唐时的长安有繁华盛世的气概,有举世瞩目的风采,诗人心中对长安同样也有说不清的爱。长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灞桥的烟柳、驿道的沧桑,还有少女的柔情以及侠士的霸气等,都被载入篇章,变成浓墨,流传后世。唯有大唐的长安,才有如此的厚重与积淀。君不见,杜牧远望长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王翰边塞思乡,“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孟郊登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登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曾经的长安,北风萧萧,号角真凄凉;古代的长安,厮杀阵阵,斑驳了斜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