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制品,复式发酵的工艺及原理

2023-06-01 106阅读 0评论

发酵制品,复式发酵的工艺及原理?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

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

发酵制品,复式发酵的工艺及原理

曲和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品。

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花生喂鸡正确方法?

花生米去油渣能喂鸡。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鸡会长的很好。

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花生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坚果,生物学效价高于大豆。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花生油或花生制品,不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饱和脂肪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大促进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叶酸、钾、镁、锌、钙等这些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

花生本身是高能、高蛋白和高脂类的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而且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物质,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更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东北酸菜厂的现状?

中心:针对东北酸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加工企业发酵设施、发酵工艺、年生产量、销售模式、是否添加防腐剂、产品保质期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东北酸菜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东北酸菜是以白菜或甘蓝为原料添加一定浓度的食盐,经乳酸菌充分发酵制得的蔬菜发酵制品,是反映地域饮食文化特征的代表食品。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酸菜发酵设施

东北酸菜加工企业使用的发酵设施可以分为6类。

(1)不锈钢发酵罐。在业内使用的少,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2)树脂罐。在业内应用较为广泛,成本不算高,便于挪动,使用方便。

(3)水泥发酵池。在业内应用也较多,成本不高,容量大,易操作。包括3种模式,一是水泥池内衬白色瓷砖。干净,但长时间应用瓷砖易脱落;二是水泥池内衬玻璃钢,清洁卫生、耐用,但相对内衬瓷砖成本高;三是水泥发酵池内衬食品级塑料,成本低,但易漏,更换频繁。

(4)泥窖。应用中也占有很大份额,在原料种植基地就地挖坑,内衬塑料,成本低、容量大、发酵周期长,发酵后将酸菜原料运到加工车间加工。

(5)陶瓷缸。容量小,不易形成生产规模,也有一些加工商在应用。

(6)食品级塑料桶。干净易挪动,但容量不大,在业内年产量中下的企业中应用。

2.酸菜生产工艺

(1)原料。绝大部分是大白菜,品种以杠系列为主,在辽宁及黑龙江少部分地区应用甘蓝发酵的较为普遍,品种以绿丰较多。

(2)发酵方式。绝大部分采用传统自然发酵,即利用白菜表面的微生物菌群自然发酵制得酸菜,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乳酸菌;另一种发酵方式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接种乳酸菌发酵。

(3)原料预处理。绝大部分企业是整棵发酵,少部分企业为加速发酵进程将原料切瓣。

(4)原料是否热烫。调研到的企业中98%不热烫,原因在于热烫增加耗能和人工成本,操作也更加繁琐。

(5)用盐及注水。均是使用食用盐,93%以上企业食盐低于3%,均是一层菜一层盐,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原料菜发热腐烂,通常情况下发酵设施装满后不过夜立即注水压实,相对秋季来说,发酵设施有效利用率小,注水量大,尤其是甘蓝原料,而在深秋时节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原料菜用盐腌制2~3天后注水,腌制过程中由于食盐渗透压作用,白菜中水分渗出,菜体下沉,还可续菜增加容量,同时注水量也相对小一些。

(6)密封压实。98%企业做的很好,用塑料膜密封的较多,采用水、石头、水桶、沙袋和木板压实,但有个别企业在原料菜压实之前未做任何密封处理,发酵4天后,发酵液白色粘稠、表面长满菌濮,发酵时间延长,造成腐烂,缺乏技术支撑。

(7)添加防腐剂。绝大部分企业由于急于上市,产品往往未发酵到位,包装后如不添加防腐剂在炎热夏季3天就会导致胀袋。为保证商品价值,企业认为添加防腐剂是生产工艺必须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

(8)产品包装形式。绝大多数企业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出品率45%左右,包装规格300~1000g/袋,每箱10kg。也有少部分企业散装切丝或整棵出售,出品率68%~70%。

(9)产品保质期。6~12个月不等,绝大部分企业产品保质期是6个月。

3.酸菜企业生产规模及销售

酸菜是东北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可生吃、炖、炒、包饺子、做汤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可以说是家家腌、人人吃,没有任何一种蔬菜加工产品能够如此普及。近年来,已工厂化生产,可四季食用,市场上无论袋装还是散装的酸菜都十分热销。

东北酸菜加工企业酸菜生产规模参差不齐,一部分产能大的企业年产过万吨,绝大部分企业年产能在1000吨以上,有些企业产能达几百吨,一小部分规模小的生产企业年产能仅有几十吨。

产品销售以代理商、批发商、超市、农贸市场销售为主。近年来,通过网购销售的也占有一定份额,部分企业将酸菜产品远销到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不同企业的酸菜产品在国内销售价格差别很大,厂家效益也千差万别。在调研企业中,每件10kg,最低售价19元/件,最高售价44元/件,价格差别如此之大与加工企业名气、产品品牌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供酸菜生产的专用原料品种

酸菜生产原料问题一直被忽视,各地酸菜加工厂原料购进的随意性很大,随着农民白菜生产品种的不断变化,导致酸菜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不合格。

2.真空包装产品添加防腐剂极为普遍

为缩短发酵周期,在包装酸菜产品中,添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防腐剂现象极为普遍。

3.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偶有存在

亚硝酸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过多残留对人体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在酸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和降解遵循一定规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工厂化生产中有些企业为追求利润,产品发酵不到十天,就急于上市,在这个时间段酸菜产品亚硝酸盐含量极高,有的甚至超标,不是酸菜食用安全期,食用后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4.综合利用程度低

在工厂化生产中,下脚料白菜帮、叶及酸菜帮、叶只有少部分被利用作饲料,绝大部分以垃圾形式扔掉,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1.重视原料品种选择,严把质量关

选择具有发酵腌渍加工适应性的原料优良品种是酸菜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迫切需要,也是稳定酸菜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原料品种不同,其腌渍前后含水量、总糖、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VC、粗纤维等含量变化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应选用生长周期长的白帮或青白帮品种,糖含量2%~3%,粗纤维含量适中。原料进厂前需进行必要的成熟度、腐烂度、杂质和农药残留等理化指标检验,检验合格的白菜经称重后入厂暂存,以保证产品质量。

2.酸菜发酵工艺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由于酸菜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自然发酵方式依靠原料本身携带的乳酸菌已不再适应现代要求,采用纯乳酸菌人工接种发酵是酸菜生产的技术变革,是发酵工程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接种后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竞争优势,抑制其他杂菌生长,乳酸菌利用原料中的糖分形成乳酸,既能获得质量上乘且稳定的产品,又能缩短发酵周期,从而提高效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3.规范酸菜生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企业在生产中,应严格酸菜生产标准,规范酸菜生产,严把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关,尤其是加强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出厂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范围内,防腐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对酸菜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4.重视酸菜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原料和产品下脚料帮、叶、根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VC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酸菜帮、叶中还富集乳酸菌素,有很好的功能作用,加工后可作为饲料营养强化剂,酸菜帮、叶也可作为方便面料包原料;酸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可加工成营养浆水、调料膏,也可提取蛋白、乳酸菌素。通过综合利用开发,变废为宝,符合“吃干榨净”的农产品加工发展理念,对增加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觉得还行的,记得点个赞哦,非常感谢你们。

发酵的基本条件和因素?

发酵的条件:

1、有水,水稍多些有利于发酵;

2、有食物,一般是淀粉;

3、有温度,大概是10°C~40°C,最好是30°C,否则它们就会休眠,呈现孢子态。

因此可以得知在面粉发酵的时候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水、淀粉、温度。

影响因素:

1)温度

◆ 酵母在0℃-55℃具有活性,超过以上温度活性逐步丧失

◆ 酵母适宜繁殖的温度22℃-28℃也就是面团要求的温度

◆ 适宜面团发酵产气的温度32℃-38℃醒发室要求的温度

◆ 酵母的生长速度在20℃以下、40℃以上便会明显降低

◆ 面团温度在超出30℃时,虽对产生气体速度有利,但酵母总产气量减少影响品质(没有后劲)

2)PH值及水质的影响

◆ 酵母较适宜在弱酸性的条件下生长,实际生产中保持面团PH值在4-6之间,影响PH值的大多是水质。

◆ 水质偏硬的,是指含矿物质含量较多的水,使用会降低蛋白质的溶解性,使面筋过硬、韧性过大、抑制酵母发酵,成品皮厚、口感粗糙。

3)渗透压的影响

◆ 适量的糖可提供酵母发酵作用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若糖、盐量过高时(糖、盐、酵母、水同时稀释)会使酵母细胞膜破坏,使发酵率降低、抑制酵母的繁殖。

◆ 当然酵母在高浓度下仍可生存及有发酵力的,这方面干酵母比鲜酵母有较强的适应力。

4)影响酵母发酵的其它因素

◆ 如矾、碱、防腐剂,加入油脂含量较高或过早都会影响酵母的正常繁殖

◆ 干酵母溶解速度快、活性高,但此类酵母对氧气很敏感,一旦空气中含氧量超过0.5%便会丧失发酵能力,因此此类酵母以锡箔真空包装,打开后未使用完需要密封保存,以尽快使用。

古人怎么醒面?

将揉好的面团装进坛子里,然后用干面粉埋住,放在温暖的地方,面粉内的菌就会自然发酵了。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可包括臭豆腐和臭冬瓜,这些都是颇具魅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和乳类发酵制品。

古代没有小苏打,都是自然发酵的。古代人和完面放在温暖的地方就会自然发酵,因为空气中本身就有野生酵母菌。

面粉的发酵技巧

选对发酵剂

1、发面用的发酵剂有三种:小苏打、面肥(老面)和干酵母粉。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受热膨胀使得面团变得松软可口。

2、小苏打释放的气体并不丰富,所以用它发面的成品松软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碱性物质,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降低面食的营养价值,不建议选用。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发酵之后留取的一块面团,适当保存之后用它来做菌种启动发酵。面肥必须要搭配碱来使用,是因为它会使面团产生酸味。但碱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费,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4、活性干酵母(酵母粉)是一种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仅营养成分丰富,更可贵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还不仅自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对面粉中的维生素还有保护作用。还不仅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还能增加面团中的B族维生素。所以,用它发酵制作出的面食成品要比未经发酵的面食如饼、面条等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