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大小姐,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
灭绝大小姐,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
真的不无辜。可以说,戚夫人落此悲惨下场,全是自己作出来的。
世人评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往往是同情心作祟,把戚夫人当作受害者,批判吕后暴虐无人性,可怜戚夫人下场凄惨。
可,若是我们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先看看吕后的遭遇,以及戚夫人的所作所为,深入了解一下,吕后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她,便很难再同情戚夫人了。
一、娇小姐嫁给穷大叔吕后,本名吕雉。她是个富裕家庭的女儿,因为老爸惹了仇家,于是一家老小搬来沛县避祸。
刘邦当时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所谓亭长,是负责基层管理的一种非常小的官,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外加派出所所长。
吕公搬到沛县后,在家里摆酒宴,招待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刘邦也来凑热闹。
吕公在酒宴上看中了刘邦,觉得他面相相当不错,且胆魄惊人,不是等闲之辈,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于是,主动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当时吕雉不满20岁,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是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
而刘邦已经40来岁了,平时一家人靠他微薄的工资和田里的收成度日,经济条件不怎么样,而且他还和外边的姘头生有一个私生子(也就是和曹寡妇生的刘肥)。
可以说,两个人的结合,属于吕雉下嫁。
但吕雉并没有闹,她遵从父命,乖乖嫁进了刘家,可见吕雉当姑娘的时候,是个柔顺乖巧的女儿。
吕雉婚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首先得下地干活,刘家穷的连个仆人都没有,而且刘邦工作忙事儿也多,经常在外面和朋友喝酒聚会,很少顾家,吕雉就得自己里里外外忙活。
其次,刘邦的老爸健在,一大把年纪,吕雉得伺候老人。
再就是还得养育孩子,他们婚后两三年,连生了鲁元公主和刘盈两个孩子。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吕雉和刘邦婚后生活,有这样一句话:“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翻译成白话就是,吕雉带着俩孩子下地干活。
一个本来娇弱的富家小姐,结了婚,要一边下地干活,一边带孩子,可见其生活艰辛。
二、糟糠妻无端下狱吕雉婚后三四年的时候,刘家的大灾祸来了。
当时是秦朝,暴虐无道的秦二世在位,经常在民间强征民夫,为朝廷干苦活。而且当时的法令很严格,上面征用多少人,就必须凑齐,还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赶到,否则格杀勿论。
这一次,朝廷向沛县征用民夫,刘邦作为亭长,负责押送。
结果在半路赶上暴雨天气,耽误行程,很多人趁机逃跑了。刘邦一看,剩下这么点人,再加上日期延误,到时候大家都得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搏。
于是他把剩下的人都放了,让大家各自逃命。有十几个人很佩服他的胆识,甘愿跟随,于是,他们藏进了芒砀山落草为寇。
这帮人在芒砀山缺衣少食,吕雉就冒着生命危险,靠着两只脚板长途跋涉,送去衣食。
除此之外,她一个女人家,还要独自撑起家。
很快,朝廷知道了。
刘邦跑了,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把吕雉抓进了监狱。
可怜吕雉一个20出头的少妇,就这样被关进了监狱,经受严刑拷打,非人折磨。
吕雉为了保护夫君,只能咬紧牙关,一问三不知,在狱中苦苦煎熬。
三、弱女子刚出虎穴,又入龙潭公元前205年四月,出狱时间不长的吕雉,又被项羽给俘虏了。
这是咋回事呢?
本来刘邦落草为寇后,不断壮大队伍,各处征战,慢慢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来,刘邦归入了项羽麾下。
不过,要知道,刘邦野心很大,并不是真心归顺项羽,他只不过是不得已罢了。一旦时机成熟,他还是会独立的。
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刘邦的机会来了。
项羽的主力军陷在齐地,危险万分,刘邦趁机率领56万大军攻下了彭城,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
项羽得知大本营被刘邦端了,哪里能忍,迅速带了3万兵赶过来打刘邦,结果项羽的3万人愣是打赢了刘邦,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邦的家人被项羽给抓了,成了俘虏。
确切的说,是吕雉和刘邦的老爸被抓了。
家里其他人,阴差阳错逃掉了,吕雉的两个孩子在逃跑路上刚好遇上刘邦,被救了。
我们想一下,刘邦背叛了项羽,项羽对刘邦恨之入骨,他没能抓住刘邦,那就只能拿他的家人泄愤。
吕雉面临的又是屈辱和折磨,她在项羽手里,是人质,也是砝码。
被俘虏期间,吕雉和公公甚至被项羽绑到城墙上,威胁刘邦,要将他们煮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吕雉当时的处境,说是生不如死都不过分。
她整整在项羽的手里煎熬了两年零4个月。
直到公元前203年的九月,项羽和刘邦达成和解,吕雉和公公才被释放了。
而说到吕雉被俘的原因,妥妥的是人祸。
刘邦攻下彭城之后,项羽的军队还陷在齐地呢,这个时候,刘邦是有充分的时间,把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保证他们的安全的。要知道,彭城距离沛县只有200里。
结果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是先忙着去清点美女和财宝了。完全把接家里人的事儿抛诸脑后。
直到项羽的军队打过来了,刘邦才想起接家人。结果家人在战乱中逃散,吕雉直接被俘。
四、贫贱夫妻重聚,已是物是人非公元前203年,吕雉被接回刘邦的身边。
此时,吕雉已经和丈夫分别了7年多。
自从刘邦在芒砀山落草,吕雉被朝廷逮捕,夫妻俩就再没见过一面。
分别的7年多,吕雉为丈夫坐过牢,当过俘虏,为数不多的自由日子,也是拉着一家老小苦苦支撑,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算起来,此时吕雉,也不过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
就在吕雉满心欢喜,以为终于苦尽甘来,和朝思暮想的丈夫团聚了,眼前的情景,却狠狠打醒了吕雉。
刘邦身着华服,已经身为汉王,他身旁站着一个20出头的艳丽女子,女子弱柳扶风一般,时不时娇媚地冲刘邦一瞥,刘邦则紧紧拉住女子的小手,不忍放开。
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两三岁的男童,银娃娃一般,淘气地在大人脚边跑来跑去。
刘邦对吕雉,全然没有夫妻久别重逢的热烈和甜蜜,只剩下那敷衍的客套。
吕雉再见自己离别两年多的儿子和女儿,一番询问,更是心里凉透。
当初刘邦项羽大战,俩孩子和自己走散,误打误撞,孩子们幸运地遇见了刘邦,被接上了刘邦的马车。然而在刘邦溃败逃亡的路上,他为了甩掉累赘,竟然几次把儿子女儿从马车上踹下去。
幸亏刘邦的手下坚持把孩子们抱上车,苦求留下孩子,吕雉这一儿一女才得以保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俩孩子后来跟随着刘邦,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
俩孩子来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刘邦已经有了戚夫人和宝贝儿子刘如意,眼里根本就没有他俩。
他俩只不过马马虎虎过活而已。
我们站在吕雉的角度来体会一下她的感受,老公出去干非常冒险的事业了,自己一个女人在家拉着一家老小艰难生活,还因为老公的原因两次被抓起来,惨遭折磨,小命差点丢了。
过了七年多终于夫妻团聚了,却发现老公身边有了别的女人,锦衣玉食,他对自己非常冷淡。而自己的俩孩子也不受重视。
她心里得多委屈多愤怒啊。
五、刘邦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实,在吕雉暗无天日和丈夫分别的7年多,刘邦却是感情生活多姿多彩的。
自从刘邦拉起队伍干事业,干得稍微像样之后,他便在征战中顺便接收那些“落难女子”了。
等到吕雉回归的时候,刘邦的后宫已经美女如云了,比较有名的,比如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无名的就数不胜数了。其中,最受宠的便是戚姬,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扶风弱柳的女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
“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
也就是在公元前206年,刘邦领兵到定陶后,偶然遇到了美丽的戚姬,就给收编了。
戚姬便是后来的戚夫人,关于她的身世,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有史料写,她是个年轻寡妇。
戚姬冰肌玉质,风流俏丽,而且能歌善舞,非常善于俘获男人的心。刘邦得到戚姬之后,几乎是独宠她。
不久之后,戚姬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刘如意。
刘邦有多宠爱戚姬呢?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今戚夫人日夜侍御……”
刘邦白天黑夜都和戚姬腻在一起,就连吃饭的时候都要黏在一起。
有一次御史周昌进宫,找刘邦汇报工作,结果正撞见刘邦在吃饭,只见他一手搂着戚姬,一手吃饭,这场面把周昌吓得赶紧退出去了。
有了戚姬这么一个妙人儿,刘邦早就把黄脸婆吕雉抛到脑后了。
对于刘邦来说,他是不得不接回吕雉,并让吕雉坐在正妻的位置,因为吕雉在自己起事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如果不这样做,手下人都不服,舆论这关是过不去的。
至于他心里,装的全是戚姬。
吕雉回归后,得不到刘邦任何情爱,过的是守活寡的日子。
这一点从吕雉的生育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吕雉一生只生了两个孩子,就是女儿鲁元公主和儿子刘盈,这俩孩子都是她和刘邦刚结婚的那两三年生的,后来,吕雉再没有生过一儿半女。
而刘邦,一直到五六十岁还在和年轻妃嫔们生儿子。
六、皇储之争,你死我活公元前202年,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完成了统一,建立汉朝。吕雉被立为皇后,嫡长子刘盈为太子,戚姬被封为戚夫人。
立吕雉为皇后,和立刘盈为太子,都是按照礼制来的,自然而然的事。
可刘邦有私心,他宠爱戚夫人到了极点,爱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也到了极点,他心里是想立刘如意为太子的。
刘如意小的时候,他见了这个宝贝儿子,就欢欢喜喜把他抱在怀里,称他为“爱子”。
刘邦对于嫡子刘盈,则是一脸的嫌弃,嫌他胆小软弱,叫他“不肖子”。不肖子也就是不像自己的儿子。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
这句话摆明了就是说,刘邦明确表示想要立刘如意当太子。
戚夫人呢,则是一肚子私欲,丝毫不隐藏,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未来当上皇太后。
于是戚夫人经常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哭哭啼啼,让刘邦赶紧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于是在朝臣面前试探,结果朝臣们强烈反对。
一方面立嫡立长的礼制在这儿摆着呢,废长立幼属于动摇国本,是国之大忌;另一方面,吕后那是糟糠妻,那是为了大汉朝建立付出过的女人,蹲过监狱做过俘虏,那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皇后,朝臣们是相当拥护吕后的。
刘邦再三再四地努力,和朝臣们争论改立太子,都没能成功。
刘邦和戚夫人不死心,试图找来有顶级威望的人来支持刘如意,也就是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上的四位高士),结果这四位都不肯出山。
而不久之后,吕后竟然成功请来了商山四皓出山,支持太子刘盈。
商山四皓当时在整个天下的威望都是极高极高的,有了他们态度明朗的支持,改立太子的事彻底泡汤了。
七、刘邦驾崩,吕后复仇公元前195年,事业还没干完的刘邦,就突然病逝了。
刘邦一死,太子刘盈马上登基为帝,吕后成为皇太后,因为刘盈年纪小,由吕后临朝称制。
简单说,就是朝政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
这下戚夫人唯一的靠山没有了,马上成为吕后手里的羔羊。
这么多年,吕后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气,忌惮于刘邦,她一直都隐忍不发,装成一个贤良的皇后。
吕后内心得多恨刘邦,多恨戚夫人?
这下刘邦没了,吕后想怎样就怎样了。
很快,吕后下令,把戚夫人废为庶人,剃光了头发,打发到永巷去舂米。
吕后这么做,是在出这么多年的窝囊气,让戚夫人好好吃吃苦头。
戚夫人非常不甘心,一边舂米一边唱
“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
当时吕后只处置了戚夫人,还没对刘如意下手呢。
但是戚夫人这一唱,彻底激怒了吕后。
吕后发疯一般,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汉书.外戚列传》: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紧接着,她将赵王刘如意也给毒死了。
至此,戚夫人母子全死于吕后之手。
八、戚夫人既蠢又坏,咎由自取我们纵观戚夫人的表现,她全程智商权谋都不在线,能力不足,野心又很大。
1、只会媚上,没有政治头脑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刘邦爱她若珍宝,而且是对她盛宠了十几年,丝毫不变。
但戚夫人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长处了。她不是糟糠妻,是从刘邦发达后才来的,没有任何威望,没有老资格。
她是孤女,娘家没人,培植不起外戚势力。
更糟糕的是,她就是个委身男人的小女人,没有任何政治头脑,更不会去拉拢朝臣,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相比之下,吕后除了没有丈夫的宠爱,其他几条全都远胜过她。
这样一来,戚夫人只要失去丈夫这个靠山,就一点力量都没有了。
2、既蠢又坏,不安分人家吕雉是糟糠妻,是吃尽苦头的原配,皇太后之位和太子之位,理应就是人家母子的。
你戚夫人,都做了顶级宠妃,占有了刘邦的心,却还不知足,还要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良心何在啊?
但凡戚夫人善良一点,安分一点,敬重吕后,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争抢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至于有后面的惨祸。
她和皇后争儿子的皇位,就是在往死路上逼人家母子。一个皇后,若是在立储上输给宠妃,未来肯定死路一条。
也正是立储一事,使吕雉对她结下了深仇大恨。
3、不会示弱,任性作死戚夫人起初被吕雉罚去舂米做苦工的时候,吕雉很可能是没想杀掉他们母子的。若这个时候戚夫人懂得示弱,装作彻底屈服的怂样儿,没准儿可以满足吕后的报复心,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人只要活下来保住命,就还有机会。
结果她蠢到家,都被人拿捏在手里了,还要唱歌表达不甘心,直接激怒了吕雉,母子直接被害死。再无翻身的可能。
九、结语戚夫人遭到人彘的下场,根本不无辜,这全都是她既蠢又坏的结果。
智商、手段和威望,戚夫人都比不上吕后。她唯一拥有的只是美貌年轻和丈夫宠爱,可偏偏又是老夫少妻,刘邦这护身符一死,她就什么都没了。
戚夫人抢了人家的丈夫,还想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要置人家母子于死地,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当对手胜利的时候,她的下场不凄惨才怪。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全国人民怎样看华为孟总被扣押事件?
那么,这一次,孟晚舟为什么最终未能获释呢?综合起来看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加拿大不敢轻易放人,也不敢轻易引渡
孟晚舟并未违反加拿大的任何法律法规,被加拿大非法扣留事件完全是一个政治性事件,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通过国家影响力,施压加拿大方面非法扣留了孟晚舟,目的是以孟晚舟作为人质威胁,迫使华为向美国屈服。
由于孟晚舟事件是政治性事件,这也就决定了,孟晚舟事件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治解决,政治上没有解决,司法上就很难解决。在大国观察网看来,孟晚舟释放三个前提必须居其一:
一是孟晚舟在中美博弈之间已经毫无作用和价值;
二是美国被迫必须放孟晚舟一马来换取某种政治上的平衡;
三是加拿大如果不释放孟晚舟,后果将比得罪美国更严重。
这三者不能居其一,加拿大凭什么放孟晚舟?现在,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加拿大根本不敢轻易放人。
就像现在孟晚舟之所以没有被引渡到美国,本质上也不是什么所谓法律程序问题,而是因为一旦孟晚舟被引渡美国,加拿大将会付出长期而惨重的政治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加拿大放人也是不现实的。
如何让加拿大放人?只能继续斗争!让上述三个条件居其一。
二、加拿大政治上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美国新一轮打压中国才刚刚开始,此时加拿大只能尽量站位美国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加拿大不是一个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他是美国的附属国,政治、经济、外交加拿大都不独立,也不可能完全独立。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那么当美国正在加强打压中国的情况下,加拿大政治上最终是只能站在美国一方。现在,孟晚舟对美国来说还有价值,加拿大就不敢违逆美国。当然,为了避免中加关系进一步恶化,加拿大暂时也不会轻易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会尽量让时间周期延长以待时变。
三、美国新一轮围攻华为才刚刚开始,在美国看来扣留孟晚舟仍然有很大价值
美国刚刚又制裁了华为,根据美国这一轮的打压华为的政策,美国是想将华为置于死地。那么,从美国视角观察,孟晚舟就依然是施压华为的一个工具,或者说在促进迫使华为就范方面对美国有帮助,因此美国依然想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而且,引渡到美国后,就是单纯作为交易筹码,美国也还是能捞到一些好处的。
事实上,加拿大一直不轻易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也是深知,如果引渡,倒霉的就是加拿大,得利的就是美国,而且很可能未来美国会做顺水人情。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也是能拖就拖,拖时间以待时变对现在骑虎难下的加拿大来说最有利。
四、中国正在推动香港国安法的立法,中美矛盾不断激化,加拿大不敢得罪美国
基于国家安全考虑,中国正在全国人大推动香港国安法的立法。由于美国长期在香港搞破坏活动,国安法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刚刚宣布要对中国、对中国香港进行制裁。很显然,在香港问题上,中美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中美关系进一步激化,加拿大这个时候肯定不敢得罪美国,此时放孟晚舟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美国对加拿大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方面 也不敢。
所以,客观而言,上述四个原因决定了,孟晚舟现在获释是非常不乐观的。孟晚舟事件到底会持续多久,要看上述大国观察网分析的三个条件何时能满足其中之一。而要满足其中之一,我们只能坚持斗争,从斗争中找到空间,然后再在法律程序上谋求孟晚舟的获释。
孟晚舟事件是一次政治性事件,尽量要从政治视角去观察和解决,法律很大程度上只是技术手段。除非,从法律程序的技术上有特别铁的证据证明加拿大在法律程序上有瑕疵,否则孟晚舟仅仅想从法律程序上挣脱陷害,难度系数是很大的。
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是最可恶的,因为美国发号施令就出手伤害中国,这是绝对不应该允许的事情。那么,现在加拿大依然不能释放孟晚舟,中国就需要继续向加拿大施压,继续采取措施,让加拿大难受。
中国打压加拿大,也是在告诉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和美国狼狈为奸搞中国,都要付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杀鸡儆猴。
古代的妃子会用什么办法吸引皇帝?
在古代的后宫是有着残酷竞争机制的,毕竟“后宫佳丽三千”,而皇帝只有一个,大多数只能“宫花寂寞红”。所以古代后宫的女人们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吸引皇帝的注意,时刻准备着接受皇帝的临幸。
清朝之前,讲究的是“以色侍人,一技傍身”。所以歌舞姬上位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汉唐之风靡靡,时人心态开放,豪迈之气,溢于言表。无思想之禁锢,无礼仪之束缚。已婚妇女都可以离婚进宫再当皇后。
刘彻的老妈王夫人,本来嫁人都生了个女儿了,结果实在太漂亮,刘彻的外婆就觉得浪费了,赶紧的叫她离婚,并且把她送进宫。结果汉景帝刘启对她恩宠有加,为了立刘彻为继承人,生生地把栗夫人和刘荣搞掉了。不管这里面有多少利益纠葛,王夫人能上位,足见其美色是震人心魄的。
当然漂亮只是其中一个条件,汉武帝的两任皇后卫子夫、李妍(李夫人);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以及她的妹妹赵合德;唐玄宗的丽妃赵氏,儿媳妇兼老婆杨玉环,这些人皆是因为不单长得漂亮,而且舞跳得好。甚至很多人的出生本身就是歌舞姬。
但由于后宫的女人太多,有时候则必须大肆贿赂太监等皇帝身边的人,比如画师,以增加出镜被选中机率。可是后宫的女人长得再漂亮、再会跳舞,但是如果没有机会见到皇帝,仍然是无法上位的。因此就有了很多“选美”的方法,比如晋武帝的“羊车望幸”、唐玄宗的“投钱赌寝”。但是,这些都比不上汉元帝的“写真集选美”。
因为古代条件受限制,没有照相机。对后宫女人的写真集,只能由画师一笔一笔的去描。所以画师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宫参选人的命运。
因此,后宫必须不惜一切条件的去包装自己,给足画师“润笔”。只要“润笔”足,加美颜、加大眼、加长腿、加滤镜……
这里面有个失败的案例,那就是王昭君。很难说她是对自己的美貌过于自信;还是因为真的缺钱;或者不屑这种潜规则。结果画师毛延寿将王昭君画成了个丑八怪,自然得不到皇帝的临幸。
结果阴差阳错,匈奴需要和亲。汉元帝想都没想,就把最丑的送出去了。是临走前送别,至少得见一面吧。结果这一眼看完,恨得汉元帝直拍大腿,一怒之下,将毛延寿等人杀掉了。当然这只是刘歆写的一个故事,但是这也说明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便你是一个大美女,实力很足,你也要懂得包装。
清朝不准“以色侍人”,因为吸取了前朝经验,在礼制方面规定的太细了。明朝时,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为了防止后宫干政,特别是外戚专权。他规定了姓朱的皇帝只能是老百姓的女儿,但是这不妨碍明朝的皇帝娶“色”,所以玩坏身体,不长寿的很多。所以到了清朝,吸取教训,就坚决不能娶“色”了。赵飞燕、赵合德这一类的就流行不起来了。
清朝的后宫,礼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会不会跳舞不重要,反正当了正主你也不能跳,跳了就不庄重了。清朝的皇帝甚至不允许和嫔妃们一起过夜。而且皇帝每次临幸都是机械式完成任务,如果你表现过于主动了,花样多了,就会被视为“淫”,太监根据祖宗家法,都可以让你下一次见不到皇上。所以可想而知,这种味太味同爵蜡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感情交流可言。
因为皇帝只有跟皇后可以一起过夜,深入交流感情。所以清朝又出现了很多跟皇后关系特别好的皇帝,最典型的就是“大猪蹄子”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一死,乾隆变得就不像个男人一样,变的神经,爱计较。
然而清朝后宫“祖制”规定了,女人想出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拼命生孩子,为皇室开枝散叶。只有为皇室开枝散叶,你才有机会得到“晋升”。
所以后宫女人最关心的就是皇帝晚餐后,那放绿头牌子的盘子里面,自己的牌子是不是最靠前?所以要讲究差异化吸引皇帝注意,但却不太可能。
《康熙王朝》里面,在畅春园,宝日龙梅把发钗放到了盛放“绿头牌”的盘子里,结果康熙一眼就选中了。这种事情也只能出现在小说、电视剧里了,谁要是敢把自己的牌子做的跟其他人不一样,或者说不按照既定的排放次序排放。那就是坏了规矩,得罪的可不是一个人,结局如何?自己掂量着办吧。毕竟大家都排着队等着生孩子呢,哪有功夫让你们谈情说爱?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你印象深刻的动漫有哪些?
对于一个动漫迷,我最喜欢的动漫类型属于长篇动漫,喜欢的太多,列举几个最喜欢的动漫。
一 犬夜叉
作为第一个追的动漫,来回看了2遍,四个剧场版也全看完了。犬夜叉和桔梗的爱情故事从奈落的离间计策开始变得误会重重,但两个人彼此的牵绊根深蒂固,这种凄美的爱情故事真的让人忍不住落泪,后来戈薇的出现让剧情变得欢快起来,渐渐的犬夜叉从戈薇身上看到了桔梗的影子,戈薇也希望替代桔梗,弥勒,七宝等伙伴的加入一起踏上寻找并打败奈落的旅程,话说奈落也是多变美男子啊,无处不在,犬夜叉哥哥杀生丸也是高冷美男子,奈何羡慕嫉妒恨啊,天生嗜血的他用了一把天生牙,这却是一把救死扶伤的武器,弟弟用的铁碎牙形态多变,霸气侧漏,剧场版还有一把附魂的剑叫做丛云牙算天下霸道之剑了。作为一款妖精题材的动漫人物刻画细腻,剧情也很紧凑,奈何草草结尾,短短的260多集而已,多希望犬夜叉能有续作啊。。。
二 七龙珠
作为一部几十年经典的动漫,想必伴随了多少80 90后的童年,期间停更很久,奈何呼声过高,鸟叔不得不重新监制,龙珠得以继续前行,和大多数日漫宣传的价值观类似,这是一部热血,友情,团结的动漫,从最初的龙珠到龙珠改,龙珠z以及自制版龙珠gt(鸟叔是承认的),以及后来的龙珠超,看着孙悟空一步步成长,自己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人说超里面孙悟空智商堪忧,冒天下之大不韪申请宇宙力量大会,代价是败者宇宙的湮灭,其实不然,孙悟空作为赛亚人,好战的属性一直存在,追求更强的敌人突破自我的极限,真正的保卫自己的家园,只有自己足够强,伙伴才能够更加踏实团结,悟空还是那个悟空,仁者见仁罢了。如今龙珠又停播了,下一次开播不知道以及年芳几何了,总之期待中。
三 游戏王
我只看过第一部,作用一款卡牌类游戏,塑造的很成功,卡牌怪兽属性之间的对决,卡组的经过切换,玩家的随机应变能力体现的很好,以寻找千年神器为主题开展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游戏帅气的脸庞依旧历历在目,经典卡牌死者苏生,青眼的白龙你还记得吗?小时候大街小巷的小伙伴都会手机卡牌组成卡组在一起斗智斗勇,各种魔法卡,陷阱卡之间的角逐可谓是妙趣横生,后面又出来几部简单看了下没有之前的感觉就没有追了。
以上三部动漫都是中长篇动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追一哈,进来的老铁点个赞呗。
孩子整天吃不好吃不饱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你两条建议,供你选择,一是赶紧学会做饭;二是家庭解体,各回各妈家,让孩子一家一个月轮流吃派饭。一方面为什么说赶紧学会做饭呢?这是因为我首先想知道,你们在没有孩子之前怎么活过来的?你们在没结婚之前又是怎么长大的?我想你们可能会说没结婚之前父母做,结婚之后时间很短,就有孩子了,那段时间主要是靠外卖,或者是出去找父母家混吃喝,作为成年人,你们不感觉到这样做有点过了吧?那我还要说,你们多余结婚,但是既然已经结了婚,又有了孩子,那么只能是赶紧学会做饭,办法吗?如果愿意学,两口子找视频找书籍,对照着学做照着说明按步骤操作,因为做饭很简单,只要想学长个手学一学就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吃几次夹生饭就好了。说学不会,那是想偷懒,就是不想做!另一方面,为什么说家庭解体,各回各妈家孩子轮流吃派饭呢?俗话说养不教父母之过,既然爹妈没教会你做饭技能,等于你在家庭这个学校里没毕业,那么你就要可以返校重学,而家庭暂时解体,各回各的妈家学习做饭,孩子可以各家待一个月,轮流吃派饭,什么时候说学会了?什么时候重新启动家庭生活。让你们的父母也从中吸取点教训…细想想,这种状况能发生又可笑又可气,可笑的是两个大人结婚以后都不会做饭,让孩子吃不饱,这还有什么责任感和担当可言?那你们还为什么要结婚生孩子呢?可气的是这些独生子女在家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父母给惯坏了,到了自己养孩子不会做饭的地步,还能指望他们去建设祖国,赡养父母?这还不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反思吗?总而言之,年轻的夫妇不会做饭,让孩子成天吃不饱,既是这代人的悲哀,又是值得上代人反思的问题,透过这个家庭小事验证了那句老话,惯子如杀子,过度的溺爱就是坑害孩子。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两条:一是赶紧想方设法学会做饭,因为做饭很简单;二是暂时解体家庭,各回各妈家,孩子各家一个月,轮流吃派饭,学会做饭后再重新启动家庭生活。
但愿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纯属个人见解,欢迎留言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