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鹦鹉将正面袭击广东,曾让你大笑不止
台风鹦鹉将正面袭击广东,曾让你大笑不止?
哈哈哈,一次性让你笑个够,这些图片都超级沙雕超级搞笑~
01
这是什么魔鬼角度!
情头来了,不用谢!
02
人和狗都晕船...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03
被妈妈的面膜吓坏了
04
这都什么沙雕动漫...
05
还真没看出来
06
你怎么可以发语音
07
沙雕网友住的小区
08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09
杰伦看了想打人
10
还不如不接呢手也脏了墙也脏了还挨烫
11
秃头女孩又做错了什么呢?
12
杨迪cos小夫不用化妆
13
这张动图一定要有姓名
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尘嚣看不见你沉醉了没
14
Comment with pics
15
海王看了想打人
16
是这样的
17
天秀捏脸玩家
18
一时之间找不出重点
我看了半天董明珠
(吃灯泡糖被噎住的老哥)
21
老詹又做错了什么?
22
??????
牵手成功才是最骚的
25
爸爸:生怕别人不知道啊
河南安徽预计6月16日有大暴雨?
根据中国天气最新预报:目前菲律宾以东近海的地区出现了一个台风胚胎编号98W,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从移动方向来看,台风逐渐靠近我国。
并会在12日的上午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上,然后逐渐向广东中部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靠近,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2号台风“鹦鹉”,而且强度还会逐渐的增强,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预计会在14日的前后沿海登陆。
2号台风“鹦鹉”2号台风“鹦鹉”属于热带风暴级,英文名:Nuri(来源:马来西亚,意义:一种蓝色羽冠的鹦鹉),其中心位于阳江东南方约75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即北纬17.1度、东经117.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
由CIRA分析,2号台风鹦鹉的路径上虽然海温很高,但垂直风切变很大,发展潜力不高,并且HWRF模式已调弱鹦鹉,而到6月13日,河南部分地区降雨都基本结束,但在安徽的中部以及江苏中南部等部分地区还是会有大暴雨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三个地区的干旱情况,但“久旱逢甘雨”带来天气的巨大变化可能会导致河南北部地区的天气稍微差一些, 降雨在全面积上会覆盖不到。
到了6月14日的时候,暴雨或大暴雨的整体范围会缩小不少,降雨将会到达安徽中部、江苏南部、广东西南部以及广西的东南部等地局地,这些地区将会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再到6月15日,发生暴雨地区会进一步减少,暴雨也将只会发生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东部、江苏南部等地区。
因此可以发现,台风鹦鹉正在向偏西、偏弱的方向转变,而且较弱的强度有可能会登陆广东西部。台风鹦鹉的暴雨云团还有可能会被高层东风向西南方向切离,很有可能会到达干旱粤西和海南。这样看来的话,台风鹦鹉在某种程度上,是解决地区干旱的好台风。
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在台风来临前应该做好的准备1.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并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2.关紧自家门窗,紧固容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
3.及时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4.位于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做好转移工作;
5.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6.参加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要及时取消,并且做好人流疏散;7.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2号台风“挂空档”预计提前登陆,外围气流已到广东,有何利弊?从6月5日以来影响我国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结束,这次暴雨具有“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累积雨量大、短时强度强、强降水区域集中”等特点,也是可以说是自2005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龙舟水”降水过程。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暴雨已经结束了,其实不然,根据气象台估计台风却即将来袭——菲律宾以东洋面有个热带扰动正在酝酿,在未来的几天内很有可能会生成为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并且根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预计,这次台风对我国影响主要时段大约为14天。
从移动方向来看,未来逐渐靠近我国,很有可能影响我国华南沿海,还会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15日最大可能在广东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到强热带风暴级,随后,台风很有可能在登陆以后将继续朝着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广西,最后将会在广西境内减弱消散。
根据“鹦鹉”6月12日上半夜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生成以来,就一直被副热带高压引导着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此期间盖受到副高进一步加强西伸的影响,从6月13日中午开始“鹦鹉”的移动速度比之前略微加快,这可能将导致它登陆时间比之前预期的要更早一些。
从云图动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垂直风切变的影响下,登陆前的“鹦鹉”底层环流中心就已经与它中高层的强对流区域完全分离,这就意味着“鹦鹉”的结构的极其不对称,风雨分布不均,它的主降雨区主要集中在“鹦鹉”的西侧,而大风区则主要在它的东侧。
在登陆前“鹦鹉”西侧的强降雨落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岛、雷州半岛、茂名等地,登陆后随着“鹦鹉”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主雨带很有可能将逐渐影响广西东部和南部地区,之前实况图显示广西广东大部分都在20℃以上,而广西中东部、广东西北包括雷州半岛的最高温接近28℃,局地30℃,甚至作为华南的南方-海南地区温度更厉害。
14时全国高温排行榜显示,可以说全国最高温前十名直接被海南占据了,最低温都在28℃以上,最高温30.8℃,从这点来看,海南今日高温算是直接“霸屏”了,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这近一个多月来,华南的广东福建等地基本无降水,尤其是广东基本上是滴雨未降。
但是根据预报,这次台风的即将到来将会导致广东沿海的部分区域出现大面积的中雨或大雨,其中中西部沿海局部预报有暴雨来袭,最大降雨量将高达70毫米,并且台风也将在广东西部登陆。
也就是说广东西部将会迎来大面积的大雨或暴雨,并且局部预报还有大暴雨,同时会在广东的中东部预计将出现大面积的中雨,而且随着台风的离去,广东的降雨将会减弱,但是在西部以及中南部的部分区域,还预报有中雨来袭,这就意味着这次台风很有可能将部分缓解海南、粤西等地的旱情。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鹦鹉”是一个强度较弱、个头比较小的台风,而且随着“鹦鹉”登陆后深入内陆,它的强度会迅速减弱,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根据GFS预测6月14日下午我国华南部分地区上空能诱发强对流的能量极高,“鹦鹉”环流携带的水汽与这种高有效位能结合后极易引起小范围的大风、强降雨甚至龙卷天气,在华南地区的朋友们可不能因为“鹦鹉”的登陆而掉以轻心。
那天文学家们是如何预测出台风的登陆地点呢?其实这是因为从目前来看海温、垂直风切变、高空辐散流出条件均有利,因此台风有较大概率会出来,后期强度也会决定好登陆点,而这是由于台风强度不一样,对流高度或者重心高度也会不同,平均引导层也会不同,低空会偏南风向北引导,高空则会偏东风向西推,台风发展越强,高空引导也就会越明显,路径也就会越偏西,总的一句话来说这次台风偏弱就会在珠江口东侧,偏强则会在珠江口西侧。
为什么必须配置一只猫?
鼠疫大流行曾夺走2亿人类,一对成年老鼠,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一年可以繁殖15000只子孙后,而猫可以很好克制老鼠。
如果让老鼠上了航母等各种军舰,不仅会咬破船底、电线,还跟军人抢食物,最可怕是害怕传染疾病,而一只猫可以抓航母的所有老鼠。
人类经历的三次鼠疫大爆发,夺走超过2亿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三种,腺鼠疫是通过血液传染鼠疫杆菌给人类,通过直接血液接触。
如果老鼠在航母等军舰上,咬到军人,那么就可以把鼠疫杆菌传播出去,或者在军人的伤口寄住进行传播,也有跳蚤到老鼠再到人。
而肺鼠疫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在人间、人和动物进行传染,一旦航母、各种军舰出现鼠疫,那么传染是非常快。
1、人类记载到的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发生在公元541-542年,起源埃及,在地中海爆发,后侵袭罗马帝国,当时的罗马帝国人口3000万,经过鼠疫后,人口减少1/3。
后来鼠疫又传播到整个欧洲,夺走一亿人口,使,导致的欧洲人口减少50%,而罗马帝国也由盛转哀,而地中海贸易也出现衰退,这场鼠疫直接改写了欧洲的历史。
2、第二次鼠疫发生在公元14~18世纪,这次的鼠疫也被称为黑死病,爆发的原因是中亚地区的一次地震和水灾。
而有的人觉得,黑死病是蒙古帝国军队西征时带去欧洲的,当时蒙古帝国围困克里米亚一个叫卡法的小城,军队内发生鼠疫。
在准备撤退时,蒙古王子命令向城中投入鼠疫感染死亡士兵的尸体,过了几天后,城内的人纷纷丧命,逃出来的意大利商人,把鼠疫带到了欧洲。
黑死病在1346年-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持续下降,死亡率高达30%。
1348年,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都出现鼠疫,1351年又传到俄罗斯西北地区,这次欧亚大陆都有重大的损失,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
这次的黑死病打击了欧洲传统社会结构,削弱了封建和教会的势力,间接促成了后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第三是鼠疫大流行起源于我国云南地区,1855年属于在云南爆发,后来属于传播到广东、香港等地区。
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港口比较多,经过航海交通,导致其他地区都遭受到鼠疫,
1898年,印度孟买某仓库的一位工人出现鼠疫症状,导致当年死亡人数高达50万,在前后的十年的时间,印度鼠疫使死亡人数高达上千万。
而当时印度鼠疫是由广东、香港的中国人,沿着英国人开通的东南亚贸易路径输入的,这场鼠疫直到1959年才结束。
4、1994年9月底,印度的港口城市苏拉特市突然爆发鼠疫,当时的印度《快报》头版头条报道:“苏拉特每小时死一个人”,一时间,这座城市得火车站、汽车站出现成千上万的逃疫者。
这些人把鼠疫扩散到印度7个邦和新德里行政区,新德里和部分城市的学校、商店、工厂被迫关门。
印度这场鼠疫虽然没有造成世界性大瘟疫,死亡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对经济冲击很大,印度旅游业、航空业、外贸出口都受到巨大损失。
人类所经历的鼠疫大流行,至少夺走了2亿人口,超过了人类战争的总和,所以天灾和人祸更加可怕,如果军舰和航母出现鼠疫,后果非常严重。
航母和各种军舰为什么经常带猫第一、九命猫妖
二战期间,德国的战略巡洋舰“俾斯麦”号上有一只猫,它坐了多艘船,船都炸毁了,但是这只猫都没死。
1941年5月,英国海军派遣舰队秘密进入丹麦海峡,准备袭击希特勒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其中“胡德”号就是其中一艘战舰。
5月24日,担任先峰的“胡德”号和希特勒的“俾斯麦”号交火,“俾斯麦”号主炮又猛又准,一炮直接炸毁了“胡德”号的弹药库,“胡德”号直接爆炸,而且迅速沉没。
5月27日,英国舰队围攻德国舰队,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英国驱逐舰“哥萨克”号在打捞幸存者过程中,救起了一只在漂浮木板上的黑猫。
英国舰员推测这只猫,应该是“俾斯麦”号上养的猫,后来他们把这只猫收养了,而且还给它起名“奥斯卡”,奥斯卡随之成为“哥萨克”的舰猫。
10月26日,“哥萨克”号在直布罗陀海域被德国的U-563号潜艇击沉,159名舰员阵亡。
但是这只猫没有死,它再次被救起,转移到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母上,随之成为该航母的舰猫。
10月14日,“皇家方舟”号航母被德国U-81号潜艇击中,由于“皇家方舟”损管抢救不利,最终沉没。
由于该航母下沉比较缓慢,所以英国的“军团”和“闪电”号驱逐舰迅速打捞救起舰员,同时也把奥斯卡救起了。
英国的“军团”号驱逐舰在1942年3月25日,被击毁在马耳他港。
“闪电”号在1943年3月8日,被德军S55号鱼雷艇击沉。
而获救的奥斯卡,获得“不沉山姆”外号后,留在英国驻直布罗陀总督府,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水兵敢把他带上任何一艘军舰,奥斯卡就这样逍遥的活到战争结束,后来水兵把它带回英国,1955年才寿终正寝。
奥斯卡“击沉”了英国3艘战舰,如果德国当时知道这个事,得给奥斯卡颁发十字勋章,一只丢落的猫,成为德国的功臣呀!
猫自古以来就有“九命猫妖”的传说,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以前西欧国家的很多巫婆把猫作为灵魂伴侣,直到生命的归宿里也是猫来当陪葬品,她们觉得猫是灵异的化身,有异教的力量。
古代埃及的圣殿中,猫也作为神圣的动物,一直被宠养,可以自由行走在大殿之上,他们把猫奉为月亮女神的化身。
希腊月神和罗马月神都被称为猫儿之母,很多信徒也认为猫是月神的圣兽,我们所熟悉的自由女神像,脚下通常都有一只猫。
几个世纪前,水手出行前,都将猫带到甲板上,风力比较小无法鼓满船帆时,就将猫锁进橱柜里,以求带来和风。
所以西方国家把猫作为神兽来喂养,以求顺风顺水,大吉大利,平安出航,他们也认为猫有9条命的说法,用来驱邪避凶之物,养猫便从成传统,流传世至今,就像我们中国渔民出海要拜祭海神庙一样。
第二、猫给人心理慰藉
1948年,英国的“紫石英”号护卫舰的一位舰员在香港捡到一只小猫,当时觉得它非常可爱,于是把它带上船,后来“紫石英”的舰员给它起名为西蒙。
1949年4月20日,英国“紫石英”非法闯入我国长江中下游航道,试图阻挠我军横江战役,最终被我们中国的炮击教育。
“紫石英”的舰桥被解放军首轮炮火击中后,最终搁浅,弹片除了杀死值班的船员外,还击伤了正在睡觉中的“西蒙”。
炮击过后,英国舰员把西蒙身上4块弹片取出来,虽然受了重伤,但最后还是活下来了。
而“紫石英”上的船员每天无比恐惧,他们害怕解放军登上军舰,在这种心理煎熬中,西蒙成为“紫石英”号船员的心理慰藉。
后来西蒙的事件传回英国,“紫石英”的船长还专门委派一位船员作为西蒙的“秘书”,代替西蒙给远在英国的粉丝回信。
在英国皇家海军中,至少得是中将才能配备秘书,所以西蒙又得到了一个“西蒙中将”的外号。
1949年11月,由于旧伤复发和捕抓老鼠过度疲劳,最终劳累过度而死亡,这护卫舰上到底有多少老鼠,让一只猫活活累死?
西蒙死的时候,“紫石英”号已经脱离长江流域,所以船员为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后来西蒙被葬在伦敦东部的一个动物公墓中,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去给它献花圈。
人们在抚摸猫的时,人体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会有所下降,通俗说就是人在抚摸猫时,会让人感到放松,相应缓解船员所承受的压力。
生活在航母或者其他军舰上的军人,他们的神经经常都是绷紧,承受的压力比平时要大很多,这种压力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很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崩溃。
而在航母和军舰上除了人之外,都是一些冰冷的机器或者物资,当有一只猫,可以让他们获得短暂放松。
除了猫之外,俄罗斯的部分军舰还养熊,英国军舰喜欢养狗,澳大利亚喜欢养袋鼠,有的军舰还可以见到鹦鹉、羚羊等等。
第三、用猫解决鼠患
曾经苹果的一家深圳供应商,总发生板材损坏问题,这对高要求的苹果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经过调查是老鼠损坏的。
这家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解决不了,于是苹果公司带来一名实习生过来,调查后给出了解决办法~养猫。
该实习生还做了一套猫事制度,规定该猫的薪酬福利、工作时间、绩效考核、养老金、假期等,最终该猫也入职了苹果公司,该实习生也转了正。
在很早之前,那时候的军舰一般都是木制结构,木头常年受盐度很高的海水浸泡,极度容易腐坏,再加上大海车上水雾多,潮湿溽热。
容易滋生病菌,感染穿上食物和水源,更可怕的是,给喜欢潮湿的老鼠提供了繁衍之所,此时任何一只误入军舰或者航母的老鼠,都会在如此适宜的繁衍环境中,一对成年老鼠,一年可以繁殖15000只子孙后代,迅速组建一支家族大军,
一些嚣张的老鼠们在军舰之上肆意破坏,它们啃咬任何东西,比如军舰的甲板和木制配料、桅杆等,而且它们也污染航海生命之源的纯净水源。
现在的航母已经不是木制的,但吃饱喝足的老鼠们,还会撕咬军舰上的电线和电子设备,造成军舰和航母上电线短路,设备失灵等等。
古有老鼠打翻灯台,咬断蜡烛引起火灾,今有老鼠咬断电线,导致短路引发火灾。
根据统计,2010年在美国发生4万多起火灾中,有25%是由于老鼠啃食电线造成的,老鼠啃电线,不是因为电线皮有多好吃,而是为了磨牙,老鼠的牙齿一旦过长,会影响进食,最后饿死。
而且船上的老鼠似乎有分辨强电和弱电的能力,它们一般很少去啃强电电路,似乎知道一旦啃破强电路绝缘体外皮,就会把它们当成电死。
而啃咬弱电电路,则没有这种风险,而且船上的老鼠似乎很享受弱电电流带来的刺激,因此啃弱电电路上瘾,而弱电电路往往会牵涉全船的智能化控制,一旦被老鼠啃断电路,就非常的麻烦。
如果不阻止它们,那么航母和军舰可能因为老鼠咬坏设备和电线,而出现操作失灵,最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抓老鼠能力很强的猫是军舰必备,大家称为它们为舰猫,守护士兵和军舰。
航母和军舰上的老鼠,是怎么来上去的?1985年11月1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离开上海吴淞码头,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岛,对南亚三国进行友好访问。
当时经过印度洋时,遇到滔天巨浪,中国军舰在风口浪尖上艰难前行,而在巨浪的冲击下,中国海军的一艘军舰的甲板上出现的裂痕,当时很多老鼠都纷纷跳进了海里。
1、以前军舰在制造的过程中,造船厂一般对老鼠都不设防,老鼠很容易混进去,上了船之后,在船上的舱室、管路、角落都很容易安家,等它们安家以后,就很难把它们送走,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
2、军舰、航母每次回来,都会停靠在港口进行维护、维修一段时间,这时老鼠会顺着揽绳跑进军舰里,现在为了防止老鼠从揽绳上船,一般都会加装挡鼠板。
防鼠挡一般呈现向外喇叭形,当老鼠沿着缆绳爬上去时,遇到这个挡板就无法继续上去,因为这个挡板非常光滑,老鼠根本无法着力,让老鼠无法从这个路径上船。
3、平时军舰、航母靠港补给,老鼠经常混进补给物资里,然后上了军舰。
航母就像一个海上行走的酒店,有上千个房间,5000多人,每天消耗的物资非常多,当给航母补给时,很难做到仔细检查,老鼠就藏在整箱货物,然后跟箱子上船。
4、不管是怎样的船,基本上都要储存淡水或者燃料,但由于船体比较大,所以补给淡水或者燃料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时老鼠偷偷的沿着水管,或者燃料的油管上船。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都会使用热成像技术等多种技术互补解决老鼠问题,不用猫抓老鼠了。
老鼠想“偷渡”,有多困难?2022年9月,一艘向澳大利亚沿海偏向岛屿运送必需品的船只,在船上检测到一只外来老鼠物种,被迫按照当地生物安全进行隔离。
根据澳大利亚相关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有80%以上的国家级濒危动植物和栖息地,都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
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50年,澳大利亚将面临新一轮本土物种灭绝浪潮,所以澳大利亚一直在防止货船生物入侵方面采取多方努力。
目前澳大利亚有6000万只袋鼠,再加上野兔已经让澳大利亚非常头疼了,但是澳大利亚袋鼠又是国宝动物,所以他们还防止其他物种入侵。
9月初,一艘货船满载生活物资驶向澳大利亚豪勋爵岛,这个岛屿在700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后新形成的,同时还是植物和海鸟的天堂,珍稀动植物包括64种独特的开花植物和130多种鸟类。
由于豪勋爵岛远离澳大利亚大陆,岛上大部分的居民都会选择自然资源供自己使用,但仍然需要将一些生活物资运到岛上。
这次轮船所装载的货物,就是岛上居民两周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然而就在船员正在装载货物时,有船员通过装载的跟踪摄像机,发现船内存在一只活的啮齿动物。
豪勋爵岛对鼠类的防入侵措施非常严格,从2019年,该岛上就成功实施了啮齿动物控制计划,以保护当地独特的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
在此时间,豪勋爵岛上,曾存在36万只老鼠,在灭鼠成功后,岛上对外来的啮齿动物有严格控制。
当检测到是外来老鼠后,港口立刻启动检疫程序,停止装货工作,然后用警犬对该船进行搜查。
最后该船不得不接受为时7天的隔离,确保船上没有老鼠的痕迹才能再次出发,而且还要重新把船上的货物全部卸下,保证隔离的有效性。
写到最后:2012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航母改装完成,中国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亮相。
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有3艘航母和各种军舰,但是船上都没有猫,养猫是一些国家的海军传统,但中国海军是一支没有养猫传统的海军。
猫、狗等动物,虽然可以给航母和各种军舰的船员带来心理慰藉,也能抓老鼠,但是动物具有太多不确定性,所以我国严禁在船上饲养动物。
所以现在还没人发现?
无论是营口坠龙事件,还是其他资料记载,目前很多迹象表明龙很可能在历史上存在。至于龙的生活地点,根据现存资料推论,龙可能生活在湖泊之中,生活在深海的概率不大。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至今为止科学家也没找到龙存在的真实证据,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龙可能真的是根据鹿或者蛇等现存动物想象出来的。
营口坠龙事件对于龙的记载,年代较近的应该就是发生于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了。
1934年的7月初,人们在营口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当时的龙是活的,但可能是因为干旱原因在芦苇丛中无法动弹。根据村民的说法,这条龙与中国图画上的龙样子一致,长度大概为10米左右,有4个爪子,身上披满了鳞片,嘴上有2个长须。当时人们为了救这条龙用芦苇席给它披上乘凉,还请了和尚给他念经超度,神奇的是,几日后的一场暴雨发生后,龙就不翼而飞了。
1934年7月28日,这条龙再一次坠落到这块地方,当时震惊极大,日本《盛京时报》记者特地赶来进行报道。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了3只小船,当场造成9人死亡。一周后,在距坠龙地点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这条龙的尸体,该龙有2只角且是鹿角那样的杈角,散落的鳞片被村民装了两大筐,目击者称这条龙死亡前嚎叫的声音像家里的牛叫。
下图就是当时报纸上拍摄的画面,这只龙上的2只犄角非常明显。
后来,根据《走近科学》栏目的解释,这只1934年死亡的动物,其实是须鲸。
但该节目一经报道,就遭到了当地80多岁的曾经见过活体的老人的反对,因为老人们对这个动物的犄角印象非常深刻,显然不是须鲸。
史书中对龙的记载夏朝时期史料记载: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专好鬼神之事,不正宫庭,不务德政,天下诸侯多叛。表云片入奏,只当不知。众臣谏之不听。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晋书·卷一百九·载记第九》记载: 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宰。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
《唐年补录》记载: 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 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清史稿》记载:
康熙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
六十年六月,金坛学宫前悬一龙,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龙起,漂没田庐,淹毙人口;越三日,龙斩三段,尾不见,其鳞巨如葵扇。
咸丰三年十一月,西宁西纳川降龙,臭闻数里。
此外,对龙有明确记载的还有《永平府志》、《江西通志》、《七修类稿》和《唐年补录》等。
总之,古代关于龙的记载数不胜数,如果仅仅是一个虚构出来的神灵或者生物,为什么要反复的捏造龙坠落的现象呢?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龙的记载如果“龙”是中国古代人民抽象出来的某种动物或者神灵,那么,龙的记载应该是中国独有的。但事实上,不止古代的中国有关于龙的记载,世界其他国国家同样有龙的记载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雕塑。
下面两张图拍摄于巴厘岛的岛上博物馆,画于16~17世纪,从图中可以看出和中国的龙是非常相似的。
下面这张图拍摄于巴厘岛圣猴庙的某座桥,17世纪搭建,其实这样的桥咱们国家也很常见。
下面两张图拍摄于咱们中国的西藏地区,这里的龙和汉族人民记载的龙形象稍有不同。
此外,德国、希腊和雅典都有关于龙的雕塑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龙是中国人虚构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地都会有关于龙的雕像呢?难道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对龙充满了幻想?即使都有幻想,为什么龙的形象出奇一致呢?
12生肖中唯一虚构的龙不知道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十二生肖里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唯独龙是虚构的呢?
人们既然选择了其他11个真实的动物,再选择一个虚构动物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从十二生肖来判断,龙也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龙最可能生活在哪里?根据关于龙出现的资料推论,龙很可能是生活在水里的!
因为根据大部分记载可知,坠龙事件的事发地点大多为人迹罕至的湖边、海边和河边。
而且即使发生在人口聚集的闹区,这些闹区附近往往也都有湖泊或者河流出现,例如桐城县、咸宁县、西纳川、丰城和定海舟山。
这几个县城的地图如下,无不离水很近。
桐城县:
咸宁县:
西纳川:
丰城:
定海舟山:
结论从目前的记载资料来看、龙是有可能在历史上存在的,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但是,如果龙真实存在的话,科学家至少能找到一些龙的骨骼化石。不幸的是,除了一些老人的口头描述以及史料中无法考证的零星记载,我们再也没有找到龙确切存在的证据。
所以说,现实角度来讲,龙真的可能是古代人民基于某种形似动物,对神奇事物的美好幻想吧~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科学、传递价值的小窝,欢迎关注~
虎皮鹦鹉是几级保护?
虎皮鹦鹉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珍稀野生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地,生活在森林和山地地区。由于过度的猎捕和栖息地的破坏,虎皮鹦鹉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中国政府将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意味着在国内禁止任何捕杀、贩卖和食用行为,同时也禁止非法捕捉、交易和运输。保护这种珍稀野生鸟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加大对猎捕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