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图片,用雕梁画栋独具匠心古色古香巧夺天工造句
古色古香图片,用雕梁画栋独具匠心古色古香巧夺天工造句?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这个人物木雕雕刻精美,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成功地刻划了主角的形象。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身如其境,十分的引人入胜。在这古香古色的村庄里,有很多小巷。听完这个古筝演奏,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对联属对工巧妙,妙趣无穷,雅俗共赏。
杭州哪里有古色古香的小巷可以参观?
找一日空闲,静静的坐在巷子里,体会属于杭城的慢生活。
1、十五奎巷对于“十五奎巷”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巷内徽州会馆里有一大石龟,俗名石乌龟巷,因嫌其不雅,改称十五奎巷。另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巷里的居民多擅长骑马射箭,科举考试时一举得中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读成“十五奎巷”。
巷子里的民居多是屋顶铺青瓦,室内多铺石板,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杭州民居的“营造法式”。
往巷子中延伸出去的更窄的小道望去,绿色植物攀附着古朴的房屋,在这里拍摄一组文艺范的照片最合适不过了。
交通指南:公交8路,13路,59路,66路,71路,119路,189路,190路,195路,198路,208路,216路,280路,308路,315路,334路,352路,801路,b支3路,b支3区间,鼓楼站下
2、大井巷穿过人潮拥挤的河坊街,拐个弯,转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咫尺距离,便是喧嚣和宁静的两个世界。
相比热闹的河坊街,与之一墙之隔的大井巷却是难得的清净,没有喧嚷的民俗表演,也少了浓重的世俗气息。
小小的巷内,流通着现代和老旧的双生。
另外,沿着巷内小径走,还可以直接上吴山,大井巷出名,多半是因为巷内确有一口大井——钱塘第一井,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
用井水冲凉,洗衣…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
交通指南:公交8路,13路,59路,66路,71路,119路,189路,190路,195路,198路,208路,216路,280路,308路,315路,334路,352路,801路,b支3路,b支3区间,鼓楼站下,再步行至大井巷。
3、小河直街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拱宸桥南,便分出了一条河岔,形成了一条百米小河。沿河而建的民居,黑瓦黛顶,层层叠叠,绵延不断,这就是“人家尽枕河”的小河直街。
不是双休日,小街空空的,很安静,行走在宽窄只有两三米的白墙黑瓦,没有车马的喧闹,没有人声的鼎沸,时光好像悠忽间退回几十年,老底子杭州小巷人家的生活状态,慢慢地展开还原了,每走一步都有难忘的回忆。小街上酒肆茶楼很多,招贴、店幌、酒旗、红色灯笼等都很有特色。
交通指南:乘坐公交车K1、K76,在长征桥北站下车。
4、大塔儿巷说起江南的巷子,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是戴望舒的《雨巷》,那条悠长、寂寥的巷子,还有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其实,戴望舒就出生在杭州的大塔儿巷。
如今的大塔儿巷只剩下不到20米的长度,旁边的小塔儿巷也颇有看点,斑驳的白墙露出些内里的青砖,青石板的路面已油光锃亮。
交通指南:13、71、105、106、151、K155、276路至丰乐桥北站下,往北步行100米左右右转即可到大塔儿巷路口
5、五柳巷五柳巷再现杭州老底子市井风情。
五柳巷东依东河。五柳巷之名,源于南宋的一个皇家小御园,名为“五柳园”,就是现在的五柳巷所在地。
《杭州市志》记载,“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
交通指南:市内乘坐公交151路、13路、92路、30路到城站下车。
6、桥西直街有些小巷,也许没有那么多名人墨迹,但一样古典而悠远。比如,运河边的桥西直街。这里,曾经住着的都是杭州底层最贫穷最艰苦的那拨人,跟船,做小买卖,在运河水的滋养下,他们的日子一天天捱下去,也成了杭州传奇。
交通指南:可在武林门码头乘水上巴士,至拱宸桥站。
7、孩儿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据说报国无门的陆游就在这里度过了晚年。如今的孩儿巷因为靠近浙江省儿童保健医院,巷内有不少卖儿童衣服玩具的小店;在一排现代建筑中,白墙黛瓦的孩儿巷98号就显得特别了。
如今已摇身变成了陆游纪念馆和下城文史馆,院内陈设有陆游雕像、图画和著作,小花园右侧还有一口古井,望下去井壁绿草萋萋、井水悠悠。
交通指南:Y9、21、55、56、92、K155、206、216、251、290、900路孩儿巷站下,往北步行110米左右右转即到
8、小营巷小营巷是一条深陷于城市腹地的古巷,禅堂阒寂,花木散影,身处闹市,却瘦似梅花淡似秋。
漫步小巷,走过一个个墙门,仿佛进入时间隧道,不经意间就会寻觅到城市曾有的足迹。
这里环境幽雅,小营巷南侧,有面积2640平方米四季如春的小营社区公园,公园内有一座飞檐翘角、回廊绕庭、古色古香的小营花厅。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亲临小营巷,视察了42号、56号和61号墙门,对居民区卫生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交通指南:市内乘坐公交151路、B2/B2区间、到丰乐桥北站或菜市桥站下车
9、白马庙巷白马庙巷在鼓楼南面,太庙广场旁边。它的得名和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有关。
话说宋代,赵构的父亲、哥哥被金兵俘虏。赵构连夜出逃,在杭州城郊遇大河挡路,河上没有一条船。赵构非常惊慌。突然,对岸飞奔而来一匹白马,驮载着赵构过河。赵构当皇帝后,非常感激这匹神马,派手下人查找下落,才知道这马原来是庙里面用泥土做的马显了灵。
赵构于是就在皇宫附近,也修了一座庙,重塑了这匹白马供奉起来。这个庙就叫白马庙。后来老百姓迁居到这个地方,形成巷子,就叫白马庙巷。
交通指南:市内乘坐公交:8、151、30路公交可到。
10、蔡官巷蔡官巷也是短短浅浅,北起清波街,南折东通四宜路,路长仅仅两百余米。
很少人知道,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在杭州。1904年,一代才女林徽就出生在杭州的蔡官巷,长到8岁才去了上海。
站在蜿蜒曲折的蔡官巷里,望得见俊秀的吴山。如今的巷子虽然仅存一处老宅,墙上绘着附近的千年古巷清波街的故事,清波街与铁冶路交叉口还竖了一座“闲人”李渔的雕像。
交通指南:J3、Y6、Y10、25、31、38、51、52河坊街荷花池头站下,步行180米左右即到
从化溪头村真的古色古香吗?
广州从化溪头村号称是从化最美的乡村,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的气派,也没有显赫的名声,只有旧式的建筑物和淳朴的村民安安静静、与世无争地共存着。
我们走高速(很快),经过森林公园看到一个三桠塘幽谷的牌子向右拐,上山沿途风景优美,我们打开了车窗,不愧是大氧吧,清新的空气带着淡淡的梅花香味,让人陶醉!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步行进村!
进入溪头牌坊,两旁的特产店都塞满了游人,老板都忙得不可开支!一袋袋说的中药、菜干、干货布满了店门口。
溪头村三面环山,村内河流众多,总长约8公里,是流溪河的主要源头之一。盛产三华李、青梅、红柿、沙糖桔等水果。寻着流溪河的源头,可以看到有数百年历史建筑群——福田里、金紫里、济阳里,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这些历史古迹依然安静地守在村中一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溪头村最真实自然的写照,高山流水,宁静安详。村子周围环境优美,溪流清澈,池潭处处。池潭四周青山环抱,野花簇拥,与周围景色浑然一体,是炎炎夏日,幽谷索源,畅游溪头的理想去处。
村子景色很美,街道也是古色古香
满街都是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或旅游产
这里的竹筒饭味道很棒哦!
如果有闲暇,可以找个农家乐,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欣赏美景的同时吃上一顿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可谓一大乐事!
村子后面可以沿着小溪溯溪而上,环境清幽,凉风阵阵,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溪头村,空气清新,生态保护良好,民风淳朴,是大都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细细体会和品位生活细节的绝佳去处!
在溪头不远的地方,从化温泉也是相当出名的,全国仅有10%的亚洲第一泉极品碳酸氢钠泉,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真温泉,被誉为“贵妃汤”。而泡温泉、娱乐、拓展等只要一套别墅就能满足你。
小编也去过不少的别墅轰趴,经过朋友介绍的一个国内专业 随地游 别墅平台,那里的游玩设置齐全,环境优美,一条龙服务特别的专业。低价格住进星级般享受。
“一墅两池”每栋别墅都配有私家泳池和温泉按摩池,尽享私密度假生活。
豪华的装修,让你感受土豪的气势
别墅自带的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丢掉束缚,惬意享受私人养生温泉
私家小院来场露天BBQ,尽享美味
如果你也想体验共享别墅,那就来 随地游 官网或公众号资讯体验吧!
求一个古色古香的烟酒茶商行名字?
潇湘馆,百信烟酒,宝幻轩。
西安有哪些古色古香的景点?
补充 小雁塔
划重点:小雁塔可能是西安最后一片未完全开发的古建筑了!唐长安城有三大译经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还有荐福寺,荐福寺里有大雁塔的孪生兄弟——小雁塔。
小雁塔因为在荐福寺里,所以刚建成时候叫献福寺塔,武则天时候才改叫荐福寺塔。因为和不远处的大雁塔东西相向,而规模比大雁塔小,所以它就被叫作小雁塔。现在在西安市西郊,坐地铁从南稍门出去不远就是了,和西安博物院在一起。(注意:不是陕西省博物馆)
小雁塔始于唐中宗景龙元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比大雁塔晚修55年。像大雁塔是为了存放玄奘所带回来的经卷而修建的一样,小雁塔是为了存放又一高僧义净和尚从印度所带回的经卷而修建的。义净在高宗咸亨二年从长安出发,从广州走海路前往印度,历经25年,30多个国家,在武则天证圣元年回到长安,带回来了400多部梵文佛经,并在这里翻译了经文26部,230卷。
和大雁塔不同的是小雁塔不是官修的,是宫里人集资修建的,这些可怜的宫廷女子只能把精神寄托在宗教上,那怕是“来世”的希望,寄托于佛教,着实可悲。今天我们看到小雁塔也应该记得它是怎么来的,也应该记得它深藏的那些古代女子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小雁塔底下的荐福寺,最早叫献福寺,是唐睿宗文明元年在高宗死后百日为了给高宗献福修建的。武则天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这里之前曾是隋炀帝的晋王府和李显的英王府,所以又称它为潜龙旧宅。神龙二年荐福寺扩充成了译经场。原来的荐福寺在唐末的战乱中被毁了,现在看到的只是荐福寺隔街另辟的塔院。明英宗正统八年至十四年,西域僧人勺思吉主持在唐代寺院的基础上重修了荐福寺,才基本成了现在的样子。
现在的荐福寺多为明清建筑。山门、大雄宝殿、荐福寺、藏经阁、钟楼都是清代的,慈氏阁和供奉菩萨的白衣阁是明代的。以前在这里每天清晨都会敲钟,于是便有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清代的乡试武举还会模仿大雁塔的雁塔题名在小雁塔题名。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西安旅行与娱乐!
以吃与玩为名,陪你一路看尽长安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