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铁饼,火把节的由来是什么
压铁饼,火把节的由来是什么?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 ——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朵阿惹姿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 ——彝族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 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 ——彝族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 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 ——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的传说》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火把节的传说》 此外在白族、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柏节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 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 ——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天神妒人降火海,火把蒙混免大灾 纳西族的传说中,有一天,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从此,就有了每年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 ——彝族传说 弥勒县彝族认为,火把节起源于一次奴隶暴动,这些奴隶在羊角上捆火把,攻进了奴隶主家,烧死奴隶主,得到了自由。 昆明近郊彝族说,撒梅(彝族的一个支系)王与入侵者斗,被砍掉了脑袋,但一到夜里星星出齐,他颈上又长出一个新头,再次带人参加战斗。后来,他头颅再生的秘密被妻子泄露了,他的头便再也长不出来了。彝族人民在他遇害的日子打着火把,四处寻找他的精灵,年年如此,相沿成节。 南洞彝族自治县的传说是,一个恶魔喜欢吃人的眼睛,观音菩萨以螺肉冒充人眼制服了他,把他关在洞里,只给一天出洞的时间。人们怕他继续作恶,便在这一天点起火把,打歌喧闹,使其不敢出洞。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为什么普洱茶一饼是357克?
普洱茶作为发源于云南,产生于清代、盛行于今朝的一类茶品,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作为具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茶品,普洱茶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在于普洱熟茶的产生,由于普洱茶发酵工艺的创造,让我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可以品饮到更加浓郁、醇厚的陈年味道。这也是普洱茶成为人们茶饮新宠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普洱茶的发展当中,也有一些传统保留了下来,比如,这个问题问到的: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
其实,这个问题的表述不是特别准确,不是普洱茶是357克,而是大部分的普洱茶紧压茶饼,又叫“七子饼”的紧压茶,重量基本上都是357克,所以,这个问题,起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为什么普洱茶饼的重量都是357克?
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拆分: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为什么要压成357克的圆饼(为什么普洱茶饼都是357克)?
除了357克的茶饼以外,普洱茶还有没有其他的形态?
普洱茶何以备受人们喜爱?
普洱茶产区茶山分布
什么是普洱茶?按照云南省给出的普洱茶的定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最早见诸记载是在清朝阮福《普洱茶记》,里面提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代的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中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
普洱的名字起源于元朝,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后来云南 出产的茶叶就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品。到了明朝末年,普茶才改名为普洱茶。
现在我们看到的普洱茶,大体上可以分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两大类,而普洱熟茶是在1973年渥堆发酵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后,以普洱生茶为原料,渥堆发酵产生的一类新茶叶,从茶叶的加工工艺来看,普洱生茶接近于绿茶的加工工艺,而普洱熟茶则是接近于黑茶的加工工艺,但是,对于这一说法,云南和普洱茶厂家、茶农不甚认同,他们认为,传统六大茶类的划分方式,不足以概括普洱茶,因此认为普洱应独属一类。但这种说法,并未获得学界公认。
普洱茶以大叶种的原料特征,以百年甚至近千年及以上古树树龄,凭借独特的风味特征,而引来话题无数,又因普洱茶可以经历时间陈放转化,具备越陈越香的特质而备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普洱茶虽然价格节节攀升,但其市场热度却在下降,过度的炒作、古树、山头、山寨、单株等普洱茶的概念也带来了很多的副作用。
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呢?
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为什么一饼为357克?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普洱茶是边销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销往西藏、新疆等地,这些高海拔区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当地原住居民常见很难吃到蔬菜,缺乏有力的补充维生素的来源,他们需要通过普洱茶熬煮酥油茶来促消化、补充维生素,今天这些区域居民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很多,也能常年吃到新鲜蔬菜了,然而,喝酥油茶的传统习俗却没有改变。
马帮,普洱茶流通的重要力量
由于过去的交通非常不便,而普洱茶又要完成大量的远途运输,如果选择毛茶来运就非常不便:毛茶太过蓬松,而靠马驮人背又背不了多少,后来人们就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把茶紧压。但是,在把茶紧压以后,又没有办法掰开交易,马帮在长途运茶的过程中又不方便携带度量公具——称,即使携带,称量标准也不一定一致,后来就发明了这种方法:
将每块茶饼的重量都设定为七两一钱五(换算到今天大约是357克),每7饼用一个独立的笋包我起来,一包正好是5斤,而每6包打一个竹筐,一筐正好是30斤。这样一来方便运输,加大了单人、单马运输的量,二来也方便了交易,不需要借助任何称量工具也能顺利完成交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洱茶又被称作“七子饼茶”。
历史上运输普洱茶的马帮
这种紧压、交易免称量的方式,到今天也得以保留了下来,反而成了普洱茶浓郁文化味道的一种象征。今天,尽管各种工具都已经非常便捷,人们却也越发喜欢更加传统的普洱茶了。
特别是在2004年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带来了身体上的一系列毛病,而原先销往远区促消化的普洱茶开始转内销,并且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成为人们饮茶的新选择,普洱茶的更多的文化也相继被发掘出来,围绕普洱茶流通的茶马古道、马帮文化、山头特色也构成了普洱茶的一波又一波的热门话题。
那么,除了普洱茶饼以外,普洱茶还有没有其他形态呢?
除了357克的茶饼以外,普洱茶还有没有其他的形态?普洱茶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在普洱茶体系中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生茶、熟茶之分以外,按照成品茶的外形特征又可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是指加工完成后自然形态的晒青毛茶或经过发酵的普洱熟茶,而紧压茶又分为下面几类:
七子饼茶,又称普洱圆茶,这是最常见的紧压茶的形态,每饼357克为主,近年来也有其他规格的饼茶出现,但主流的还是357克的茶饼;
沱茶:紧压成窝头形状的普洱茶紧压茶,大部分沱茶的重量在100克和250左右,2007年前后开始有5克或7克的迷你小沱茶,也有一些其他规格的沱茶,沱茶曾经一度为云南下关茶厂创制的代表性产品;
砖茶:将普洱茶紧压成砖的形状,一般有250克、500克、1000克三种规格的茶砖,也有生熟之别,这种砖茶在市场上一度流行,但其历史不如饼茶和沱茶更久;
异形茶:主要有金瓜贡茶等其他各种形态的茶品,这种茶品在清代一度成为贡茶的形态之一,今天很多人用这种形态的茶品来做装饰之用,其实际饮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便利性;再有就是近年前新创的小茶球、小茶饼、巧克力茶、铁饼等等一些异形的紧压形态。
迷你茶球更方便饮用
所以,只是普洱茶中357克的茶饼最为普及和常见,而并非是普洱茶只有这一种规格。
最后,我们来说说普洱茶的魅力何在:
为什么普洱茶能备受人们喜爱?普洱茶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经历时间的加持越陈越香,因此很多人赋予了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的美誉,而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的后发酵,还有普洱茶广阔的茶山、古树资源,都给普洱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总是喜欢去探求未知的世界,这正是普洱茶魅力的源泉,也是普洱茶可以掀起一波又一波市场热度的关键。
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可以在不同茶人的存放与转化中,在全球各地茶人的手中,沿化出千变万化的气息和滋味,而那些穿越了历史有幸留存到今天的老茶和老茶树,自然就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焦点。一方面这里面有着味蕾的驱使,另一方面也有利益的驱动。对此,我们不作评价。
说几句题外话:可是,在此,学院君又必须说几句题外话,普洱茶毕竟是作为食品的饮品,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15-20年)确实会带给我们惊艳了时光般的美好,但如果因此而无限期地拉长时间,得到的却也未必都是适合饮用的茶品,归根结底,普洱茶还是饮品,在它最好的时候,将期喝掉才是对茶最好的善待。
而作为普洱茶历史文化和品质支撑的山头、古树,作为产品附加值的概念,受人追捧无可厚非,但若是作为普通消费者,还是理性选择为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当年限的茶品,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最好的,没必要非得去追山头古树,也没必要非得去追求几十年的老茶,那样就背离了饮茶保健的初衷。
普洱茶归根结底是茶,既不是什么古董,也不是什么金融属性的东西,遇到好喝的多喝几口,如果试图通过收藏普洱来发家致富,或是通过炒作普洱茶来改变命运,那可能就是舍本逐末了。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而很多人标榜的古树其真实所有权也未必归个人,作为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免得花了不斐的价钱买到的不过是凡品而已。
所以一杯好茶,还需要有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普洱茶也是六大茶类之中极富魅力的品类,喜欢就好,不喜欢也不必贬低,喜欢也别搞什么茶圈鄙视链、喝茶终极之说,那只能显出评论者的肤浅。开心喝茶就好。想要了解更多茶知识,欢迎关注@青年茶学院 带你品好茶,为你说靠谱的茶知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留言、评论发表你的观点吧!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茶友!
如何看待2012款百万纪念版开罗金配色的捷达前卫?
1.根据年份来看,这个车应该是国三国者国四,车的残值不大了,国四还好,如果是国三的话国家要引导报废了。好好的车硬要被压成铁饼,也是够那啥的。
2.对于我等平民百姓来说,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曾经的官车帕萨特都快要沦为买菜车的今天,不要再对车有太高的重视了,它就是一件普通家具,我家在二线中等城市,车密集的基本不会给你超过八十迈的机会。
3.所以,题主,你的车是一部好车,陪伴你这么久咯,一直开下去吧,走自己的路吧,开心就好。
裁床拉布齐边技巧?
一、轻薄面料的裁剪前处理方法
方法一:在裁布之前把布放入煮过后的米浆水里浸泡一下, 然后摊开晾干并用熨斗烫平整, 这样用米浆水处理过的雪纺/丝光棉在晾干后会变硬挺多了, 既容易裁剪又方便缝制同时尺寸/版型不易变. 不要忘了在成衣缝制完成后把衣服洗洗, 米浆就能洗除掉, 衣服就能恢复原有的轻柔和垂感。
上浆不足的是:真丝面料易于褪色,当你洗净浆水,真丝面料也就没有没下水时鲜亮了。
方法二:先铺一层无纺衬,再在上面拉布,裁剪的时候连无纺衬一起裁,由于无纺衬上有胶粒,可以有效地吸住雪纺,当然另外也有的裁单件时在下面铺比较粗糙的面料或者是将面料喷水,以上主要控制面料不变形。在裁剪的时候还要注意剪刀一定要锋利,要能裁剪的时候干净利落,如果剪刀不利,就可能因为出现纱不断而造成抽丝的现象。
方法三:一块布料,铺平了放上去,打好的版型图轻放上面,然后:珠针在每个角,中心定位,固定好了,然后用水消笔,画下来吧,接下来,取下珠针,剪布料。
真丝面料打版必须准确,这很重要;缝制时上下线要调均,轻带面料走,熨烫时不宜高温以避免毁色。
二、雪纺面料的裁剪步骤
1、先把雪纺面料摊平,雪纺面料不是很容易摊得平整,所以先摊个大概。如果要把雪纺面料对折裁双幅的话,你用大头针沿布边别一下,不用别的太密,只要不让布边太扭能把边对齐就好了。
2、如果有裁剪案的话,画个水平线或是沿案边摆布料,这样好知道布料有没有放歪。
3、然后家里有没有小的喷水壶,轻轻均匀的往雪纺面料上喷上一层水,这样雪纺面料就容易扯平了,但不要喷太多,否则还是不好弄平,这个要经验,你多试几次就好了。
4、对于不易扯平的布料需要喷水,大多数的布料没这个需要。另外,在铺布料的时候上下两层布容易布缕不对齐,比如上层你看得见你把丝缕扯直了,可能下层还是歪的,你看不见,对于不平的地方你不要拿手或尺子去赶,用嘴吹气,把布料吹平。
5、如果有耐心的话又想裁剪的比较精确的话,你就把布摊开裁剪单层的,麻烦是麻烦些,但是能保证布料不裁歪,对于比较没经验的裁剪新手来说,这样做要保险些。
6、建议先在纸上画好纸样,然后将纸样放在面料上排好料了再裁剪,这样要比你直接在雪纺面料上画样要省事的多,尤其对于有图案的想要对花型的布料来说,这样做最好,而且排好料后画下来再慢慢裁剪,布的丝缕也不容易弄歪。
有没有好看的国产漫画推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部相当不错的国漫!
爱情这东西,虚无缥缈,来去无踪,
自以为的永恒,可能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自以为的真爱,可能结果只是萍水相逢。
对爱情充满期待的人有多少,对爱情彻底失望的人就有多少,
爱情到底算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部用细腻笔触,讲述众人在爱情中苦苦挣扎的漫画——
《蝉女》
《蝉女》的女主角廖兮是一个行走的荷尔蒙散发机,
从小到大,不敢她愿不愿意,总是桃花不断,
而且这些桃花中有很多都是有主的。
上学期间,好友介绍新交的男朋友给她,
结果,同学的男朋友,转头就向廖兮告白。
大学期间,廖兮舍友的恋人,暗地里不断追求着廖兮。
甚至,自己最好的闺蜜即将结婚之时,
廖兮也无法送上祝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闺蜜大概不会幸福吧。
告诉她们?还是不告诉?
起初,廖兮不知所措,无法理解,
尝试过阻止或者忽略、逃避,但她发现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
她一次次被无辜的卷入劈腿风波中,
哪怕她对那些男人毫无兴趣。
他们的丑恶嘴脸让廖兮深感失望和厌恶,
对廖兮而言坚贞不移,对伴侣绝对的忠诚才配叫做爱情。
最后,她认为,这或许是上帝赐予她的使命,去揭穿这些虚假的骗局,
于是她披挂上阵,成为了“鉴情师”。
“鉴情师”说白了就是廖兮去勾引这些女性的男朋友,看看他们上不上套。
这个从名字来看就带有深刻嘲讽意义的工作,这个看似见不得光、不该存在的行为,竟然被无数女性需要着。
有些女性自信自己的丈夫绝不会出轨,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来玩玩;
有些女性爱着自己的恋人却没办法彻底放心,希望这次考验能够让两个人的距离更加贴近;
有些女性自以为自己的丈夫就算不爱自己也断不敢离开,潇潇洒洒的打算看一场好戏。
然而,在这一场场鉴情的游戏或者赌博中,她们全军覆没。
输的失魂落魄。
“为何不渴的人却要急不可耐的到处找水喝?”
屡战屡胜的廖兮,越发的困惑,
所谓真正的爱情难道不应该是永远的只爱对方一人吗?
然而,上帝却在这时为廖兮展开了一场游戏。
比谁都知道爱情不靠谱,却又比任何人都希望邂逅一场真正爱情的廖兮,
居然奇迹般的沉入了爱河。
她遇见了小贝。
一个看似有些笨拙,却无微不至的给她温暖的普通男人。
他不是盖世英雄,不是白马王子,不是打败恶龙的骑士。
平凡无奇,却又那么特别。
身为鉴情师的廖兮,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明明久经沙场,诱惑了无数男人的廖兮,
仿佛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捧着包装精美的糖果却迟迟不敢下口。
害怕撕开的那一刻,看到变坏发霉的毒药。
廖兮使出浑身解数,开始筹划人生中最后一部悬疑爱情片。
只是这一次她是作为导演,将自己之前用过的方法,全部在小贝身上试了一遍。
甚至不惜让自己的闺蜜,献身勾引。
廖兮的做法实在是太傻了,想必许多人都无法理解,
可她也真是太怕了。
没有人比她更懂,忠诚的难能可贵。
也或许很少有人像她一样,执着的追求着自己想象中的纯粹爱情。
但小贝竟然通过了所有的考验。
正当廖兮满心欢喜,
宛如一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吃到糖果的小姑娘,
打算彻底放弃鉴情这项工作、安心谈恋爱的时候。
居然发现,小贝最好的朋友,是被她曾经鉴情过的男人——老宫。
而对老宫的鉴情却是廖兮鉴情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次经历。
老宫是一个小说家,廖兮扮演着江一帆,以是老宫的粉丝为由,接近老宫。
两人从普通的朋友,一路走向了床。
廖兮通知女友,静候委托人前来捉奸,任务看似马上就要完成。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老宫告诉廖兮,自己早就知道廖兮是被派来勾引他的,
门外是绝望崩溃的女友,门内是女友雇来的鉴情师。
这种情况下,老宫却只关心一件事。
江一帆,也就是廖兮到底有没有爱过他。
老宫坦坦荡荡的承认了自己喜欢廖兮的事实。
廖兮所扮演的江一帆,让他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他可以彻底抛弃掉自己曾经的恋人。
“不能继续爱你了,我很抱歉!”
对于老宫来说,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为什么要难为自己?
老宫是唯一一个,明知是陷阱却跳了的男人。
明明是劈腿了,却毫不羞耻的男人。
他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哪怕这种做法会令人厌恶。
“你欺骗的我的样子万般投入,我怎么舍得让你输?”
老宫对爱情的洒脱随意,和廖兮对爱情的严肃认真激烈的碰撞着。
老宫对廖兮余情未了,廖兮害怕老宫揭穿自己,失去小贝。
而小贝的另一对朋友,阿修和鸳鸳,
更是让廖兮感觉到无法理解。
阿修已经结婚,他爱着自己的妻子,
但妻子希望更加富足的生活,认为阿修不求上进。
现实的负担让他喘不过气来。
所以鸳鸳成为了小三。
与普通的小三不同,鸳鸳不为钱不为权,她是真正的爱着阿修这个人。
甚至包括他还爱着自己老婆的这一点,她都一并爱着。所以她为此可以不要名分。
但,不管说的多么堂皇,
她是个小三。
是见不得光的存在。
阿修,出轨了,就是出轨了。
这对组合,在廖兮的爱情观里是没有办法存在的。
但却又是非常现实,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结婚了却不爱了,或者爱累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分开。
挣扎着,维持名存实亡的婚姻。
这种关系,看似应该水火不容,却又稳固的存在着,难以根除。
小贝身边的朋友,各自有着自己的爱情烦恼,
比如老宫、比如这对情侣,比如…
她们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而从鉴定师解脱出来成为普通少女的廖兮,
在甜蜜的同时也心存恐惧。
因为小贝的存在,她原本以为正义的鉴情变得见不得人。
对于小贝而言,所谓的鉴情,完全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骗局。
对于要求鉴情的人来说,其实她们已经动摇了。
对于被鉴情的人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被欺骗了。
鉴情师,所谓的试探对方是否忠诚,
其实就是费尽心思的希望对方爱上自己。
遇到一个量身打造的完美情人,就仿佛掉入一个完美的圈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凭什么要被这样肆意的玩弄。
这样的小贝,当知道廖兮的过去,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鉴情到底是在拆穿谎言,还是在创造悲剧?
这部漫画里,
作者用细腻柔然的色彩,诗一般的语言,
将爱情,这个甜美的禁果端上了餐桌。
故事里,
每个人都邂逅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但真的是爱情吗?
廖兮犹豫,要不要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小贝却害怕失去这份真爱;
老宫纠结,该不该继续遵从自己的内心去追求廖兮却顾忌小贝;
鸳鸳痛苦,是不是应结束这段暗无天日看不到未来的错误关系;
阿修迷茫,同时爱着两个人是否意味着其实同时失去了两个呢。
……
他们该如何是好?
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
当你遇到对的那个人,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是否应该和盘托出?
当你已为人夫人妻却遇到美丽诱惑,能否坚定本心?
当你明明已经知道两个人回不到当初,要何去何从?
爱情的这种事,
看似狗血,但其实每天都在上演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