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产于哪里,碧螺春的生长过程
碧螺春产于哪里,碧螺春的生长过程?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是什么茶?
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产于江苏苏州太湖周边的东山中、西山中、南山中以及枞岭等地的一些高海拔茶园。碧螺春的名字源于其形状和品质,因为它们似乎是小的、螺旋形的茶叶叶芽,呈现出明亮的绿色。一般来说,它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鲜叶萎调、静闲蒸、拼配、杀青、卷曲干燥、适度松脱等步骤。
因为碧螺春所产的茶树品种、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特别优秀,其所制作的茶叶口感特别醇厚,清香明亮。另外,它有诸如舒缓身心、降低血压、促进消化等保健功能,因此深受广大茶友喜爱。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兴起,碧螺春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碧螺春是老叶子吗?
不是, 碧螺春是芽茶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生产时间?
一般在3月中,地理位置朝向好,阳光充足的地段要早上市几天,在3月10号就小规模上市了。传统的碧螺春小叶种一般都在3月25号左右上市,而明前茶的采摘也就10天时间,所以显得特别名贵。
碧螺春什么时候上市 碧螺春的采摘时间
碧螺春采摘方法
碧螺春的采摘应该遵循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都哪里产碧螺春?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类,碧螺春茶叶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花香。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