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叶绿茶,为什么茶要冲着喝

2023-05-23 140阅读 0评论

原叶绿茶,为什么茶要冲着喝?

我们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

根据你的问题,我来说说泡茶是先放茶叶还是先注水这个问题?研究颇深。

原叶绿茶,为什么茶要冲着喝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来,为什么滋味会不一样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泡法不同。所以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是怎样投茶和注水的?不管什么茶都是一个方法吗?就带你来认识不同的投茶方式对泡茶的影响。

1、投茶顺序有讲究

你泡茶是先放茶叶还是先倒水?或者是倒一半水再放茶叶?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拿绿茶来举例,不同的绿茶就有不同的投茶法。

2、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让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叶,比如像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由于身骨重,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慢慢下沉,逐渐释放内含物质,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缓慢地在水中散开,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并且也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

3、中投法:先倒水,大概注满容器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放茶,等茶浸润一会儿,再注水。

中投法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放杯里去,再将约80℃的开水从碗沿一个地方倒下去即可。注水的时候注意水柱高细些,还可以控制水温。采用这样的泡法,就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

4、下投法:先放茶,再倒水。

像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类的绿茶适合用下投法泡,它们叶片不算特别嫩而且面积大,如果想要滋味更饱满,就最好先放茶再倒水。

5、注水也分轻、重、缓、急

说完了投茶和注水的顺序,我们再说说注水的方式。

轻:指定点低冲细水柱,慢慢地浸润,适合比较碎的普洱熟茶或者很嫩的茶。

重:旋转注水,水柱高粗,这样的注水方式冲击力很强,适合紧实颗粒的茶,比如乌龙茶。用螺旋注水法,让水打圈注入盖碗,引起旋转的水纹,充分搅动茶叶和水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香气激发出来。

缓:定点注水,水柱高而细。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白茶,因为白茶轻揉捻,轻发酵,要稍微急些才能让茶汁浸出,但是由于白茶原叶一般比较细嫩,不适合用水柱去击打,所以要求水柱细一些。

急:旋转注水,水柱低而粗,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红茶。红茶发酵重,揉捻也重,需要一定程度搅动让茶汁浸出滋味出来。但是也不能过快,否则茶的滋味瞬间释放出来,容易苦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蜜雪冰城的产品多不多?

奶茶包括:

燕麦奶茶(燕麦+原叶奶茶)

珍珠奶茶(珍珠+原叶奶茶)

柠檬芦荟茶(现切鲜柠檬+芦荟+原叶红茶)

鲜柠檬茶(半颗鲜柠檬+原叶红茶/原叶绿茶)

蓝莓果粒茶(蓝莓+椰果)

森林玫果(多种复合水果+椰果)

芒果冰麦(芒果+燕麦+原叶绿茶)

有什么好的口粮茶推荐吗?

推荐一款口粮茶,产地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2800米,常年雾气环绕,气候湿润低温,茶园茶树均为老川茶树,生长缓慢所含茶多酚儿茶素及众多微量元素比改良茶更丰富。由于茶园所在地温度低病虫害更少,所以明前茶都不施农药,春茶农残也低。这款茶叶形饱满,茶汤清澈微黄亮,入口微涩,下喉回甘,味浓耐泡。

冲泡方法:选用玻璃杯或者陶瓷杯为好,水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为佳。用85℃开水先温杯,取茶叶三到四克入杯,加入三分一杯85℃开水发开静置三分钟,再加开水至四分之三杯冲开即可享用。

疫情之下的茶农该怎么寻找出路?

谢谢悟空邀请。

可以说这次的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对以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和加工茶叶的茶农来说,由于疫情期间各地设卡封路,茶叶销售的线下管道被切断,茶叶的销售出现了一定困难和压力。怎样寻找销售出路呢?

个人认为,为自己的产品寻找销路的原来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得有所改变,即应该“多管齐下”。

1、线下销售不放弃。继续利用好与周边地区的门店,商行等合作关系,推销产品。本着“利益合作共同体”理念,明白让别人赚钱自己才有赚的互利互惠的道理,价格上适当有所松动,货品品质上给予提升。试想,这样友好的合作伙伴的难题,谁愿意轻易放弃伸出援手,与之守望相助呢。

2、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宽。a利用几大电商平台进行货品销售。京东,淘宝,苏宁易购,拼多多等都是不错的线上销售平台,利用好了效益十分可观。

除了上述的渠道,还有被称之为“功能强大的”小程序商城,譬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微信,抖音,头条,快手,百度等也可以作为茶叶销售的路径。

总而言之,要想打开自己货品销路,一定要主动出击,遍地开花,多方拓展销路,决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城,一都一市。只有做到这些,才可能早日走出货品滞销的困境,为自己下一步生产发展赢得时间。

劣质茶吗?

袋泡茶的前世今生

在网上搜索得到大多数的资料显示,袋泡茶的发明者是美国纽约茶商汤姆斯•沙利文。据说,1904年前后,这位汤姆斯•沙利文先生为了扩大销售,用一种小丝袋装茶叶作为样品寄给买主。(也有说是为了节省运输茶叶的费用,用丝绸小袋代替锡罐装茶,不仅重量轻,还更便宜)。有一位买主收到样品后,连丝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结果完全出人意料,客户认为茶叶装在小丝袋里使用很方便,定货纷至沓来。于是,世界上第一批袋泡茶就这样产生了。

但是另有资料显示,早在1896年,英国的A•V•史密斯就已经为用纱布包裹茶叶冲泡的方式申请了专利。还有说1901年在威斯康辛州,萝伯塔•C•罗森、玛丽•莫拉伦觉得传统的煮茶法浪费时间,已经开始用棉布自制成小包来泡茶。

不管怎么说,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袋泡茶产生的大概年代。当欧美人民纠结于“过滤好麻烦”和“满嘴茶渣好讨厌”这两件事的时候,袋泡茶的诞生,无疑让简单喝茶这件事的用户体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从1953年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并不断改进茶包设计。如今,英国人每天都要喝掉超过1亿杯袋泡茶。有这样一种说法,“英国人每天摄入的液体中40%是茶水,其中绝大多数用袋泡茶。”

在世界范围内,袋泡茶已占世界茶叶总销量的23.5%以上。在英国的销量占茶叶总销量超过65%。实际上,在其他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荷兰等,袋泡茶占茶叶总销量比例更高,有的甚至超过90%。

在中国,袋泡茶起步较晚, 从六十年代开始小批量出口, 进入 90年代后,袋泡茶才有明显发展。1991年中国的袋泡茶产量为8000吨左右,占茶叶总产量的1.6%不到。另据网上可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在2014年中国袋泡茶产业品牌沙龙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袋泡茶销售量不足茶叶总量4%,销售额不足2%。”

袋泡茶=劣质茶吗?为何袋泡茶屡屡招黑?

严格来说,袋泡茶只是一种泡茶喝茶的方式,与茶的优劣无关。在它刚诞生的一段时期里,还曾经是欧美流行风尚,一些袋泡茶被视为高端奢侈的享受。在今天,世界各国依然有很多高品质的袋泡茶品牌和产品,比如TWG、Tea Forte、Dilmah等。

可是,袋泡茶最大的优点——方便,成为了它的一个bug,它迅速成为了一种快速消费品,你知道的,就像到处可见的立顿,然后就在很多人脑海里形成了一种认识:袋泡茶是劣质茶、低端茶。有些人很鄙视立顿,可是你反过来想想,在那样的成本和售价范围内,能够把茶做到如此品质稳定、标准化,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对立顿,Tiytea的小伙伴们心里只有充满了敬意。

在国内袋泡茶之所以屡屡招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碎茶原料

即便Tiytea提出以原叶材料做中式袋泡茶,但是,但是,但是,我们也要说,碎茶不一定就是劣质茶。在国外优质的碎茶产品很多,价格也不菲。常见的碎茶等级,FBOP (Flowery Broken Orange Pokoe,即花碎橙黄白毫,是将大量新芽的茶叶切碎后形成的碎茶)、BOP(Broken Orange Pokoe,即碎橙黄白毫,是将大约是1cm左右、仅次于新芽的茶叶切碎后形成的碎茶)。其中不少都是非常优质的茶产品。现在不少茶包品牌使用的原料,则是采用C.T.C.碎茶,将采摘的鲜叶通过机械压碎(crush)、撕碎(Tear)、揉捻(curl)等加工过程,一次性出成品茶。

一个简单的逻辑,好茶叶的碎茶和差茶叶的原叶茶,你觉得哪个会更好呢?所以,根本问题是茶叶好坏,而不是茶叶整碎。

其实Tiytea采用原叶材料制作茶包,并不是因为觉得碎茶是劣质茶,而是基于中式茶的传统,我们更接受冲泡原叶茶。而且,在当前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下,采用原叶茶也有利于茶友对于茶叶品质好坏一目了然。

二、茶包材质

茶包材质参差不齐。目前包括有绵纸、无纺布、棉布、尼龙布、玉米纤维布等各种不同的茶包材质。许多消费者担心这些材料是不是符合食品级别。也有一些相对廉价的茶包原料,屡屡爆出问题,让一些消费者对袋泡茶失去了信任。但实际上,如果是按照严格规范生产,应该说大多数茶包还是安全的。

对于不同茶包材质的区别,请参阅Tiytea头条号文章

http://www.toutiao.com/i6350097425549492738/

Tiytea在茶包材质上采用了英国进口玉米纤维茶包。此外,茶包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采用了日本进口的玉米纤维茶包线。

三、品饮习惯

中式茶往往是可以多次冲泡的。尤其是乌龙茶、普洱茶,有一些茶第一泡还不是汤色滋味香气最佳,不可能冲泡一遍就倒掉。而袋泡茶这样的“一次性产品”,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品饮习惯,使我们从心理上就觉得袋泡茶不是什么好茶。

Tiytea致力于做专业的中式袋泡茶,因此也在“多次冲泡”上下工夫,基于优质原叶茶析出茶物质比碎茶慢,可以达到多次冲泡效果;采用三角茶包,可以使原叶茶在水中充分舒展;提供定制叶形茶包托,也为多次冲泡提供了便利。

你知道这些世界顶级的袋泡茶吗?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优质的袋泡茶品牌和产品,以下这些你了解吗?

Tea Forte

颜值超高的袋泡茶,独特的立体金字塔丝质茶包和一抹俏皮的小绿叶,是美国顶级花草茶Tea Forte的经典标志。旗下茶品主要分为绿茶、红茶和花草茶三大类。

记得第一次看到Tea Forte的茶包,有点被惊艳到的感觉。后来还到生产厂家了解这款茶包的生产等各种情况。到现在都觉得它非常独特,所以忍不住放在第一个介绍。

Fortnum & mason

从1707年创立之初到现在,就一直为英国皇室提供食品。现在Fortnum & mason还持有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供食品和为王储威尔士亲王提供茶叶及食品杂货的认证。

它家的招牌产品,此时我的桌上就放着这款袋泡茶……

TWG

TWG来自新加坡的顶级茶叶品牌,号称是袋泡茶中的LV。产品主要为TWG自己调配的拼配茶。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和国金中心有店。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TWG的原因:在看过、喝过TWG后,我们终于决定了要做Tiytea。

Twinings

也就是川宁,现在有点随处可见的感觉,国内稍微差不多的酒店,很多都用川宁袋泡茶。据说,1837年英国皇室维多利亚女王颁布第一张“皇室委任书”,川宁茶被指定为皇室御用茶,并且此殊荣一直被沿袭至今。

LONDON AHMAD

AHMAD TEA是英国百年红茶品牌,它历经三个世代,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亚曼茶产品品质优良,包装也很精致,很具英伦风情。在中国它似乎还不大出名,在悦榕庄有发现它的身影。此外,有追看英剧的,大概在一些剧目中会发现它。

Dilmah

这个斯里兰卡品牌是唯一由种植者所持有的国际茶品牌,也是斯里兰卡顶级的红茶。当地的传统工艺、上好的茶叶,保证了茶包里斯里兰卡纯正的茶香。(配图有点太广告了)

Teavana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一个品牌。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曾市值近10亿美元。后来它的爸爸变成了星巴克,然后就……(不忍说了)先后买了好多款Teavana的茶包产品对比试喝。

此外,还有不少品牌,比如澳大利亚的T2,在那边的华人不少人也喝的。还有Bigelow,美国品牌。

最后还有————

Tiytea滴茶

来自中国上海的中式袋泡茶,创立于2016年。欢迎茶友将Tiytea茶包与各种品牌茶包、中式散茶对比试喝,并反馈给我们。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